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于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评价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

关于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的评价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24 更新时间:2024/1/19 20:05:42

18世纪意大利着名作曲家、杰出的古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多梅尼科·斯卡拉蒂,是巴洛克时期向前古典时期过渡中的枢纽人物。他创作的500首奏鸣曲为键盘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7月23日,是他逝世250週年的日子

1756年,奥热博士不远千里,从维也纳来到西班牙的宫廷,只为见见当时最伟大的音乐家--西班牙皇后玛利亚·芭芭拉的音乐教师、宫廷室内乐团的乐长--多梅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Scarlatti)。

奥热是位着名的音乐评论家,当时他的计划是环游欧洲,「用哲学的双耳聆听来自不同地域的旋律」。(11年后,年幼的莫扎特则在父亲的带领下,就亲自登门拜访了这位了不起的评论家。)斯卡拉蒂与奥热博士的会面被当时在西班牙逗留的音乐家们记录下来。儘管已是71岁高龄,斯卡拉蒂依然抱病接待了奥热。会面中,斯卡拉蒂为奥热演奏了一些键盘乐奏鸣曲,甚至还即兴添加了许多前奏段落。根据英国人伯尼的记录,斯卡拉蒂在这些即兴段落裡添加了西班牙当地的民间音乐和老百姓们经常哼唱的流行小曲。然而,大师之间的会面并不仅仅像笔记中记载的那么温和平静。

音乐家很快就与评论家产生了分歧,其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对斯卡拉蒂创作观念的评价上。奥热告诉斯卡拉蒂,在欧洲主要的一些音乐中心城市(西班牙显然只是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人们认为斯卡拉蒂的键盘乐曲是具有强烈创新精神的--这在当时绝不是什么讚美之辞,更準确地说,评论家们眼中的斯卡拉蒂是「无视规矩」的。斯卡拉蒂对此似乎反应激烈,他直白地问奥热博士:「我这些越轨的作品是否让你听着很不舒服?」奥热回答说没有。斯卡拉蒂立即鲜明地摆出了自己的态度:「对于一个艺术天才而言,唯一的规矩就是不能违背人类聆听的感受。」

一年之后,1757年7月23日,斯卡拉蒂逝世于马德里。

歌剧大师之子

斯卡拉蒂这个名字在欧洲绝不像贝多芬或者巴托克那样孤独。欧洲音乐史上至少有8位斯卡拉蒂对今天的音乐产生了巨大影响。多梅尼科的父亲正是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亚歷山德罗·斯卡拉蒂。

老斯卡拉蒂在那不勒斯的音乐界可谓唿风唤雨,如果有谁下定决心写一部极端精简的歌剧史,那么出现在这本书中的前5个名字裡一定会有亚歷山德罗。

歌剧大师给自己的第六个孩子,起名叫朱瑟佩·多梅尼科,然而歷史上,人们几乎从来不用朱瑟佩来称唿他--这只是为了不把他和后来的小朱瑟佩·斯卡拉蒂搞混。多梅尼科年幼时,音乐家这种职业多少带着手工业者的性质。父亲不愿亲自教导他,而是屡屡把他派到罗马或者威尼斯,跟随当时着名的音乐家学手艺。15岁时,学有所成的多梅尼科回到那不勒斯,直接就当上了皇家乐团的管风琴师兼作曲家。父亲还带他一起去佛罗伦萨为着名的梅迪奇家族效力。儘管关于那段歷史的资料极其稀少,但人们还是可以看出,老斯卡拉蒂是把这个儿子当作事业接班人来培养的。

莫扎特早年的音乐生涯有他父亲的笔记做佐证,而多梅尼科在威尼斯的生活却无人知晓,几乎是一个谜团,只有流传甚广的两个传言,可以稀疏勾勒出多梅尼科当年的地位。

威尼斯当地的主教奥托博尼是个有名的爱乐人士,所以,当大名鼎鼎的亨德尔来到威尼斯时,好事的主教提出让他与本地一位演奏家较量技艺。于是就有了亨德尔与斯卡拉蒂之间的一场键盘乐器「PK」赛。在那个现代钢琴还没有被发明的时代,音乐家们最主要的键盘乐器就是管风琴和羽管键琴。亨德尔以宏大的气势和超群的管风琴演奏技法征服了所有听众,比分上暂时领先。但当斯卡拉蒂坐到羽管键琴面前时,灵巧多变的技术和清新流畅的旋律又不得不让亨德尔表示叹服。那场较量打了一个平手,两位伟大音乐家却因此惺惺相惜,成了终身的好友。翻看亨德尔最早的传记,你会发现斯卡拉蒂的名字佔据着不小的篇幅。

学琴人必弹他的奏鸣曲

按照罗曼·罗兰式的感性文笔,音乐家们的标準生平几乎都会涉及他们与父亲的恶劣关係--要不是外行父亲拒绝孩子从事音乐这样「低贱」的工作,就是内行父亲想要控制他们的成长轨迹。

亚歷山德罗对自己的儿子同样有着完备的打算,只是年轻的多梅尼科早已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接班父亲的歌剧事业。两人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激化到类似莫扎特父子或是施特劳斯爷俩的程度,但亚歷山德罗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离开自己预定的轨道,去英国寻求发展。

在决定辞去圣彼得教堂乐正职位之前,多梅尼科30岁,此时的他已经创作了一生中所有的歌剧(12部)和绝大部分宗教合唱作品。其中的《圣母悼歌》足以显示出这个年轻作曲家的惊人天赋,他甚至比自己的父亲为同一诗篇谱写音乐早了整整16年。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圣母玛丽亚在十字架前悲伤地看着耶稣受难一直是不朽的题材。儘管人们真正理解和能够自由地表现其中丰富的人情味要在18世纪或者更往后的年代,但斯卡拉蒂在他的时代已经着力于通过丰富的色彩变化来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

他的《圣母悼歌》採用了10个声部的编制,时间长度超过巴赫所有的合唱篇章,但他使用的是当时被称为「混合风格」的创作方法。这种音乐并不是纯粹的模仿復调,而是由诸多手法混合形成的技巧。或许正是这些创新,为200年前的斯卡拉蒂塑造出一个「不守规矩」的激进形象。

斯卡拉蒂究竟最终有没有到过英国,如今已无迹可考,但他从此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葡萄牙国若奥五世聘请斯卡拉蒂担任宫廷乐长。閒暇时间,他就教王公贵族们演奏钢琴。最终,他作为玛利亚·芭芭拉公主嫁妆的一部分,移居到西班牙王室。

为了教学,斯卡拉蒂在人生最后的35年裡创作了500首《奏鸣曲》,这些浩瀚的作品最终成就了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如今,人们提起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已经很少说起他年轻时写的歌剧或其他作品,但几乎所有学钢琴的人都不会错过他的《奏鸣曲集》。

经过歷年严格的筛选和重新增补,现存的《奏鸣曲集》总共收录了555首,都是单乐章作品,音乐清新动人,技巧灵活多变。曾获第七届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金奖的钢琴家孙颖迪认为:「能弹好李斯特炫技作品的人,远比能弹好斯卡拉蒂《奏鸣曲》的人多。」

技巧并非斯卡拉蒂作品中最大的财富,更多是他对于音乐结构和乐思发展的创新精神。包括不远千里拜访他的奥热博士在内,音乐评论家们深知,在斯卡拉蒂之前,还没有人如此创作键盘作品。他的音乐,无论评论界喜欢与否,都实实在在地在歷史上划下了一道裂痕。音乐的「过去」与「现在」,从未像在斯卡拉蒂身上那样清晰地表露出来。

遗憾的是,250年后的今天,斯卡拉蒂的名字似乎还只徘徊在专业音乐圈内。

更多文章

  • 揭秘:半坡文化有怎样的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半坡文化,历史解密

    半坡人制作了大批彩陶。虽然耕作于远古时期,却显现着魅人的艺术感染力。他们以天真的童稚目光,好奇地观察和认识着变幻无穷的斑斓世界,用彩色绘制在陶器上,那艺术形象尽管简洁,却寓意深刻,充分再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总的看,这些彩陶或写实,如游动的鱼,奔驰的鹿,应是他们渔猎的写照,艺术不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乙弗皇后:为皇帝生了12个子女,最后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乙弗皇后,西魏,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帝们为了防止后宫干政,因此他们会不断削弱后宫,企图让后宫远离朝堂。不过,历史上还是少不了后宫干政的例子,就像吕后干政、武则天称帝、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等等。毕竟女人眼光并不长远,很少能有像武则天这样的能够成为千古明君。几乎后宫干政之下的朝廷,基本上都是乌烟瘴气。甚至清朝末年慈禧太后随心所欲干预

  • 历史上的开封府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包拯的权力有那么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开封府,包拯,历史解密

    说到包拯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包拯是历史上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关于包拯,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包拯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性格了,据说当时的包拯断案如神,而且,包拯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还有执行力,在当地,老百姓都害怕包拯,最近有一部讲述包拯的电视剧开封府也是火了,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开封府在历史上到底是

  • 刘备将兵权交给李严,为什么不交给诸葛亮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高中时候学习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有一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让我一直以为,刘备死的时候托孤大臣只有诸葛亮一人,其实,还有一个叫李严的,只不过在历史上被诸葛亮打压的厉害,并没有名垂史册。那么,为何刘备在临终托孤的时候,既托付给了诸葛亮,又托付给了李严,甚至还将兵权交给了李严?刘

  •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天之骄子的凄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是魏晋南北朝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政权交替频繁,时局动荡,容易造就英雄。但像拓跋珪这样流亡十余年,寄人篱下, 未到成年便能号召旧部,重整旗鼓再造江山的君主,却绝无仅有,称他为天之骄子,亦不为过。现在山西省大同市西北云岗石窟中,有一尊巨大的佛坐像,据说就是 依照拓跋珪的

  • 刘表手下有很多猛将,他们最后都投奔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刘表,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崛起的各路军阀,其麾下无不是人才济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过《三国演义》和熟读三国历史的人想必都知道,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各方诸侯的雄图霸业都少不了身边能人异士的出谋划策,最典型的有诸葛亮、周瑜、郭嘉等算无遗策的谋士,还有像荀彧、张昭等搅弄风云的政治高手。除此之外

  • 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士族:荥阳郑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荥阳郑氏,汉朝,历史解密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士族,北魏隋唐时期,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

  • 他和孔子、孟子、朱熹齐名儒家四大圣人,到底有多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儒家四大圣人,历史解密

    今天博雅来和大家讲一讲一个历史上和孔子、孟子、朱熹齐名的四大圣人之一,但是常人又不大了解的伟人,他就是王阳明。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大多国人不知道他以及他的思想?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例:在明朝以功封伯爵的文臣有三人,以学问从祀孔庙的学者有四人,而王阳明竟然独占其二!王阳明之英才绝世,可管中窥豹。王阳

  • 刘禅真的很傻吗 只怪他藏得太深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刘禅,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说到刘禅这个人,大家都会觉得刘禅只知道玩乐,压根什么都不懂,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在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因为刘禅这个人年龄太小,肯大权都是放在了诸葛亮的身上,刘禅虽然还小,但是知道诸葛亮对蜀国忠心耿耿,并且诸葛亮的能力可是摆在他们眼前的啊,不过时间一长他也就有了叛逆之心。在诸葛亮临终的时候

  • 响马到底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古代山东的土匪会被叫做响马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土匪,山东,历史解密

    在古代,若是没有战争,那么自然是国泰民安,若是在战火连天的朝代就有许许多多的土匪产生,在山东,这些土匪被称作响马。其实,这些土匪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农民起义军,在很多人眼中,这些人都是英雄好汉。在东汉时期后,山东的一些农民起义军比较多,他们为了反抗当时残暴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