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开封府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包拯的权力有那么大呢

历史上的开封府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何包拯的权力有那么大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24 更新时间:2023/12/20 22:36:47

说到包拯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包拯是历史上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关于包拯,大家印象最深的还是包拯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性格了,据说当时的包拯断案如神,而且,包拯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还有执行力,在当地,老百姓都害怕包拯,最近有一部讲述包拯的电视剧开封府也是火了,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开封府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包拯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权利?

提起包青天,人们往往会想到开封府,以及那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上斩皇亲国戚,中斩文武大臣,下斩刁民恶霸?那开封府是什么呢?那包拯到底是个什么官?为什么他拥有这么大的权利呢?

开封府是宋朝都城汴京的首府衙门,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它始建于五代后梁时期,兴盛于宋朝,掌管着整个都城辖区的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位列天下首府,地位显赫。

到宋太宗时期,开封府的司法职能被大幅扩大,虽然名义上是地方行政司法机关,却行使着部分中央审判机关的职权,与御史台、大理寺并列为三大中央审判机关。凡是在京都发生的刑狱案件都归开封府管辖,小案件可以自行裁决,如事关重大和涉及机密,则可以向皇帝报告。若承旨已断者,刑部、御史台无辄纠察。

正因为开封府特殊地位,开封府尹一职一般都是由皇族亲王兼任。而在五代和宋朝初期,大部分还都由事实上的储君担任,如周世宗柴荣、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在即位前都曾担任此职。

一般情况下,开封府尹一职是空缺的,管事的是少尹或是临时委派的官员(权知开封府),因为开封府权利大,油水足,出任府尹一职的官员,很难超过2年。寇准范仲淹、蔡襄、欧阳修、包拯、苏轼、司马光、宗泽等北宋名臣都权知过开封府。

嘉佑元年(1056)年十二月,包拯权知开封府,并授龙图阁直学士,从三品官,相当于现在北京的代市长。

历来京官难当,一是皇权可以随便干预地方事务,二是皇亲国戚都聚集在这里,仗势欺人,无理可讲。 而包拯却在这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

由于包拯在开封府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皇亲国戚、贵族大员平时行径大为收敛,一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 而开封的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著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

再加上开封府特殊的司法地位,包拯受理了不少御状,明察秋毫、执法如山,使得不少地方上的冤案平反昭雪,使包拯铁面无私、清正廉洁之名天下闻名,被老百姓亲切地喻为包青天。

千百年来,包拯的事迹广为流传,还被搬上了舞台,改造后的包公,大黑脸,额头上有个月牙,和历史上真实的白面书生相去甚远,但这是寄托了最底层百姓最真实的声音,希望为官者都像包拯一样,一心为民,能如黑脸一样铁面无私,像这弯月一样清正皎洁。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为官者就要像包拯,只要一心为民,不仅会被老百姓铭记,也会被历史铭记并流芳百世。而要是谁祸害老百姓,不仅会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并遗臭万年。

标签: 开封府包拯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将兵权交给李严,为什么不交给诸葛亮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高中时候学习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其中有一句:“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让我一直以为,刘备死的时候托孤大臣只有诸葛亮一人,其实,还有一个叫李严的,只不过在历史上被诸葛亮打压的厉害,并没有名垂史册。那么,为何刘备在临终托孤的时候,既托付给了诸葛亮,又托付给了李严,甚至还将兵权交给了李严?刘

  •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天之骄子的凄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是魏晋南北朝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魏晋南北朝时,政权交替频繁,时局动荡,容易造就英雄。但像拓跋珪这样流亡十余年,寄人篱下, 未到成年便能号召旧部,重整旗鼓再造江山的君主,却绝无仅有,称他为天之骄子,亦不为过。现在山西省大同市西北云岗石窟中,有一尊巨大的佛坐像,据说就是 依照拓跋珪的

  • 刘表手下有很多猛将,他们最后都投奔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刘表,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崛起的各路军阀,其麾下无不是人才济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过《三国演义》和熟读三国历史的人想必都知道,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各方诸侯的雄图霸业都少不了身边能人异士的出谋划策,最典型的有诸葛亮、周瑜、郭嘉等算无遗策的谋士,还有像荀彧、张昭等搅弄风云的政治高手。除此之外

  • 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士族:荥阳郑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荥阳郑氏,汉朝,历史解密

    荥阳郑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北方著名士族,北魏隋唐时期,与博陵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五姓七家。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郑国,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郡望。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历经变迁入唐之后,郑

  • 他和孔子、孟子、朱熹齐名儒家四大圣人,到底有多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儒家四大圣人,历史解密

    今天博雅来和大家讲一讲一个历史上和孔子、孟子、朱熹齐名的四大圣人之一,但是常人又不大了解的伟人,他就是王阳明。王阳明到底有多厉害?为什么大多国人不知道他以及他的思想?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例:在明朝以功封伯爵的文臣有三人,以学问从祀孔庙的学者有四人,而王阳明竟然独占其二!王阳明之英才绝世,可管中窥豹。王阳

  • 刘禅真的很傻吗 只怪他藏得太深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刘禅,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说到刘禅这个人,大家都会觉得刘禅只知道玩乐,压根什么都不懂,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在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因为刘禅这个人年龄太小,肯大权都是放在了诸葛亮的身上,刘禅虽然还小,但是知道诸葛亮对蜀国忠心耿耿,并且诸葛亮的能力可是摆在他们眼前的啊,不过时间一长他也就有了叛逆之心。在诸葛亮临终的时候

  • 响马到底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古代山东的土匪会被叫做响马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土匪,山东,历史解密

    在古代,若是没有战争,那么自然是国泰民安,若是在战火连天的朝代就有许许多多的土匪产生,在山东,这些土匪被称作响马。其实,这些土匪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人,他们大部分都是农民起义军,在很多人眼中,这些人都是英雄好汉。在东汉时期后,山东的一些农民起义军比较多,他们为了反抗当时残暴的统治,

  • 抗战时期全国有多少伪军?他们的装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伪军,近代,历史解密

    抗战时期,全国伪军高达210万人,伪民团、伪警察还没有计算在内。截止到1944年5月,据当时极不完全统计,国民党投敌的中央委员有二十人,国军将领六十七人,其中不乏庞炳勋、孙殿英、孙良诚、夏楚中、公秉藩、陈孝强、李长江等上将、中将级人物。汪伪“76号”特工组织也是由国民党中统、军统投降人员组成的,责任

  • 朱棣迁都北京是为了个人私欲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迁都北京对于朱棣而言,首先是作为统治者的个人意愿,其次才是为大明帝国的江山社稷着想,所以用利弊来形容朱棣迁都是本末倒置的思维。对于朱棣而言,迁都北京主要是为了解决篡位后的人身安全和生存环境问题,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对朱棣本人而言没有“弊”这一说,北京的风沙对于朱棣而言都是过家家。而作为统治者的

  • 房玄龄和杜如晦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李世民动手之前要对两人下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历史解密

    李世民还是秦王时,便很注意收纳人才,因此他的身边能人辈出。这些人才中,最让太子李建成忌惮的,便是房玄龄和杜如晦。然而在玄武门之变前夜,李世民却要尉迟恭杀掉这两人,这是怎么回事呢?(房玄龄剧照)说起来,早在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房玄龄便投靠了秦王李世民,一直是他不离左右的谋士。房玄龄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