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古代,青楼女子为何要系红绳?有何深意?

在古代,青楼女子为何要系红绳?有何深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16 更新时间:2023/12/24 16:57:16

在古装剧当中,“青楼”的出场率极高,且它是作为古代的“妓院”而存在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古代的青楼女子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娼妓,一种是艺妓。娼妓是那种通过自己的身体赚钱的女人,而艺伎就是那种只卖艺不卖身的那种,他们对于琴棋书画都有一些了解。像是秦淮八艳,他们精通诗词歌赋,常与文人来往,给他们精神上的欢愉。所以也经常会有达官贵人会为他们赎身,带回家中。在古代,青楼女子系红绳是为了表达某种含义,或辟邪、或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亦或是她们在酒池肉林中最后的一点尊严体现。

一、古代多有男尊女卑现象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这些丰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彰显了时代的优越性,犹如大浪淘沙一样,一些封建的、迷信的糟粕则被筛除。例如,“男尊女卑”在古代就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不论在家庭地位还是接人待物上,男的占有明显的优势,而相对于家中的女人来说,她们的地位就显得低下。“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等等都是禁锢女性精神的无形枷锁。但总的说来,这些民间女子还算幸福,毕竟身体是自由的,有家有室。相比较而言,那些坠入青楼的女人就没有这么好的下场了。

坠入青楼的这些女人,她们或为娼或为妓,有的卖身,有的卖艺(如秦淮八艳)。不论是哪种情形,“一入红尘深似海,再回头是百年身。”所以她们的命运有时候就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是攥在那些身世显赫的达官贵人手里。但身为女人,她们同样对于爱情的憧憬也是一样的美好,只是在表达方式上就不像民间女子那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了。

二、一条红绳牵引冀盼

一条红绳子系在身上,是青楼女子渴望真爱的表达。有别于良家女子,这根红绳对于青楼女子来说意味着她们的命脉,同时也牵动着她们的种种冀盼。

首先,为了趋利避害。这一点很好理解。红色在中国历史上是吉祥、喜庆、辟邪的意思,就是在现代社会,很多喜庆场合红色仍然是主色调。所以青楼女子系红绳,是想摆脱于己不利的一切外在厄运与干扰。

其次,为了保留仅存的一点尊严。青楼女子每天要面对形形色色的男人,这些娼妓每天都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行走。在外人看来,青楼里的女子不干不净,毫无羞耻、毫无主见,是仍人摆布的玩物。这其实也就是她们的真实情况,当她们褪去一件件衣服的时候,为了保留仅存的一点人的尊严,就用一根红绳试着找回自己除肉体躯壳之外的一点灵魂。

一根红绳寓意深刻

第三,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青楼的女人也是凡人,她们同样憧憬着有一天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爱情,也许这很难实现,但她们依然系着这根红绳。“下海系红绳,从良断青丝”,或许等到从良那一刻,为属于自己的爱情,解下最后的红绳,这是她们与美好奢望与向往的约定。

三、宿命与命运

古代著名的青楼女子有很多,诸如陈圆圆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李师师等。她们的宿命往往不尽相同,都是青楼风尘女,她们的遭遇也非常相似,迫于战乱、迫于生计或者是迫于亲情友情等,她们的厄运是时代造就的产物,也是留给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历史课题。

信命不认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有些冥冥中注定了的宿命,有的被自己荡平,而有的则无力回天。这些坠入青楼的女子,命好一点,可能被有钱人赎回去,说不定能安享晚年,而命不好的人,老了只能自己流浪,或者去当尼姑,他们一辈子赚的钱都被老鸨拿去了,自己剩下勉强够自己开销,也只是希望通过这一根红绳来寄托自己所有的希望了。

标签: 艺妓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善长辞官归乡,最后还是被朱元璋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善长,明朝,历史解密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的开国功臣。李善长自幼爱读书,非常的有智谋,后来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建立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可这样的开国功臣,晚年并没有得到善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寒微,以超群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在元末乱世中强势崛起。历史上开国皇帝的驭人之术非常的高明,朱元璋掌握的更

  • 吕布有那么厉害吗?刘、关、张三人打不过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刘备,曹操,历史解密

    他不算是很有才干,但是,很有武功,很有能力,最终,却让天下有名武士都投靠在他的脚下。他一开始一无所有,还是靠着那微薄的皇族血脉强撑着,到了汉室快要灭亡的时候,他不忍心,逃奔各处,结交世人,渐渐地自己重建汉室王朝,他便是——刘备。既然说到了刘备,为何在《三国演义》的第一回,刘备这个人物会出现在曹操之前

  • 雍正帝创立的“粘杆处”是干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清代野史和小说中,经常将雍正皇帝塑造成一个冷酷无情、嗜杀成性的反面人物。想来这些与雍正帝的“铁腕治国”,不遗余力打击贪官污吏有关,这些政敌们通过种种办法来抹黑雍正帝,编织出许多谣言攻击他。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通俗小说逐渐流行起来,而这位争议颇多的帝王自然也就成了这些小说一个十分不错的谈资。很多小说中

  • 叱咤风云的人物曹操,去世之前留下了四字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最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三国诸多英雄中留下骂名最多的也是曹操,他也是形象最复杂、分歧最多的人物。从北宋开始,民间人士说到曹操,就十分痛恨。到了《三国演义》里面,曹操更是被罗贯中塑造成一个谋权篡位的奸臣贼子。但曹操一生成就伟大,功勋卓著,是十分有才的政治家,很有谋略的军事家,而且还是政治人

  • 揭秘:历史上的扶余国是怎么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扶余国,春秋,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夫余的崛起。从传承上来看,夫余是不同于肃慎(挹娄,勿吉)、东胡(乌桓、鲜卑之属)的,而是与肃慎、东胡共存的族系。夫余居北部偏中,肃慎居北部偏东,东胡居北部偏西。当时,在中国的东北地区与夫余并存的民族还有高句丽(亦称句丽,后称高丽)、乌桓、鲜卑、挹娄(后称勿吉)、秽、貉等。“夫余一族,

  • 汉城条约是什么时候签订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城条约,清朝,历史解密

    《汉城条约》又称《关于明治十七年京城暴徒事变的日韩善后约定》(明治十七年京城暴徒事变ニ关スル日韩善后约定),是1885年1月9日日本与朝鲜在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为了处理"甲申政变"的善后事宜而缔结的。日本原本介入甲申政变,但被驻扎朝鲜的清军打败。事后日本反而借口"使

  • 汉中有多重要?为何刘备要派魏延去镇守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公元214年,刘备拿下益州,还没消化整顿利索,孙权就以刘备夺取益州后有了地盘,需要归还荆州为由,要求刘备归还南郡。刘备当然不同意,双方一度剑拔弩张,刘备亲自带兵到荆州与孙权对峙。结果曹老板此时抓住机会,率军攻打汉中张鲁,并于七月拿下汉中。刘备立即跟东吴讲和,双方湘水划界,刘备将桂阳郡及长沙郡还给孙权

  • 周仓从未带兵打仗,为何名气却比魏延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魏延,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蜀汉名将魏延的结局不好,但是他为了蜀汉镇守将近10年的汉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个人看来,他是功大于过的!若论名气大小,在三国时期其实能超过魏延的将领确实不多。不过今天要介绍的这位猛将比较特殊,虽然一生从未带兵打仗,但是他的名气却在魏延之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此人到底

  •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包胥的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申包胥,春秋,历史解密

    申包胥(生卒年不详),风姓,包氏,名胥,因封于申邑,故称申包胥。是三皇之首包羲王孙,又称王孙包胥。华夏族,今湖北省监利县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吴国军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责备伍子胥,为复国,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

  • 关平不死的话,他的功绩能超过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英才辈出,各路英雄豪杰汇聚于此,最后各个帝王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很是壮观,其中关羽就是出了名的猛将,他是五虎上将之一,曾经和刘备张飞二人结义,三人之间的关系很好,经常同吃同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这就是著名的桃园三结义,姚明后来为刘备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