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宰相临死对儿子说把珍宝摆在灵柩上,家族得以活命

宰相临死对儿子说把珍宝摆在灵柩上,家族得以活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15 更新时间:2023/12/19 7:56:53

虽说是人死如灯灭,生前所享受的一切都无法带走,最终还是要尘归尘土归土,但人们也还是会善待自己死后的尸体,尤其是在古代,古人是非讲究丧葬礼仪的。上至皇帝,下至普通老百姓,他们都会为自己找一块好的墓地,并且还有足够的墓葬品。每个皇帝都有着自己的皇陵,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打造,各级官员和贵族们也会有根据自己等级打造的墓葬,百姓们也会竭尽所能地让自己的墓地奢华些。

凡事总有例外,只能说世间大部分的人会这样做,也有少部分的人领悟到了生命真理,他们对于自己的身后事会如处理,并不关心在意,比如一代名相姚崇,他这样大的官职,却是从未贪污受贿,一生清廉,并不在乎身外之物,在他死后也是如此,节俭薄葬,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为官者。

他是唐朝人士,从小便天资聪颖,好学好动,喜欢习武骑射,还喜欢读书,后来还在名师的指点下刻苦修,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入朝为官后被重用也是理所当然的,他的政治才能突出,三朝为相,在武后时期,他参加过许多的造像祈福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信奉佛教,相反他是奉行唯物主义的人。

玄宗时期,他辅佐皇帝,提出了《十事要说》,提倡推行改革,整顿朝廷官员,大力发展生产,皇帝采纳后,在全国施行改革,为“开元盛世”打下了良好基础。在民间爆发蝗灾的时候,他力排众议,为百姓着想,解决了百姓的难题危机,安抚了百姓,如此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宰相之位因为一些原因被撤,虽然是降了职,但姚崇的资历和忠心摆在那儿,所以皇帝还是很尊敬他的。

他五天会上朝一次,每当皇帝遇到难题大事的时候,都会去亲自请教他,被皇帝这样看重,三朝为相,按理说他应该积攒了不少的财富,但他的生活却简朴素净,连京城的宅子都买不起,因为他从未贪污受贿,一生清廉,根本没有什么多的钱财。晚年的他得了疟疾,住在罔极寺中,卧病在床,玄宗每天派几十个人去探望,但姚崇始终没有好起来。

开元九年,他便病逝了,虽然仅仅做了玄宗的三年宰相,但是他为国家提出的建议都是极其宝贵的,被后世称为“救时宰相”。

姚崇和张说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彼此看不上,但并没有个胜负,姚崇害怕自己死后,子孙会被张说报复,所以他想了一个计策,他把儿子叫到身边,跟他们说道:“张丞相和我有矛盾,我死后他可能会报复你们,不过他有个致命缺点,贪图享受,喜欢收藏各种珍奇古玩,我死后,他必定前来吊唁,你们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在放在灵柩旁的显眼处,若是他看不上的话,那么你们就玩完了,那么认命吧,不过若是他看上的话,你们就都送给他,然后让他为我写一篇碑文,并且将碑文立即呈给皇帝,请求皇帝将碑文刻在我的墓碑上。”

果然在姚崇死后,张丞相来到了他家,将所有的奇珍异宝都拿走了,忘记了自己曾经与姚崇有过矛盾,还为他写了一篇碑文,碑文中不仅写着姚崇的生平种种,还赞扬称颂了他为国家个百姓做出的贡献,这篇碑文被当场的人传阅后,得到了一致好评。

过了几天后,张说这才知道自己中计了,想要以润色修改的借口将碑文拿回去修改,可此时姚崇的儿子姚彝已经将碑文呈给皇上,又吩咐人刻好墓碑,听闻张说的要求后,他带着使者去看墓碑,使者见状,知道事已至此,无法再更改了,于是回到了张家,将此事告诉了张说,张说听闻后,很是后悔,叹息说道:“没想到姚崇死了还能算计到我,我确实是不如他厉害的。”

姚崇的计划便是让张说为他写下碑文,当着所有人称颂自己,以证明他们两人之间没有矛盾,若是他日后再报复姚家的话,那么就是打自己的脸了。如此看来,姚崇真的是个聪明人,他能够利用张说的缺点布下局,骗他入坑,让他无法再反悔,可谓是思虑周全。

但这并非是他恶意算计他人,而是为了保全子孙性命,他为官一生清廉,政绩斐然,为国为民,这样的人是真正值得后世赞扬称颂。

标签: 姚崇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花十年时间准备的政治遗嘱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是我国清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君主,他8岁登基,共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皇帝,在康熙治下,清朝完成了巩固国基的任务,奠定了走向盛世的基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康熙皇帝于北京畅春园去世,终年68岁,临终遗诏,立皇四子胤禛为皇太子,继承大统,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康熙从发病到去世

  • 李世民曾想处死武则天,后来为什么算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唐朝,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父亲是唐朝开国功臣,是木匠商人,在李渊起兵后,他父亲曾经资助过粮草衣物,母亲是隋朝皇室,她从小也算是出生在贵族家庭,家境充裕,不幸的是在她12岁时,父亲去世,武家人对她的母亲落井下石,无奈之下她母亲带着武则天搬了出去独自生活,但是她母亲十分注重对女儿的教育,把武则天教育得十分好,在加上她相貌

  •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是什么?是三家分晋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家分晋,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资治通鉴》的开篇就是三家分晋,为什么司马光会以这一事件作为《资治通鉴》的开篇呢?因为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司马光认为这一事件是真正礼崩乐坏的开端,是对君臣之礼的彻底破坏,所以他把这一有着分水岭意义的事件,作为了整部巨著的开篇。后世的史家们,也把这一事件作为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

  • 唐朝驸马到底有多危险 为什么几乎没有愿意成为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驸马,历史解密

    在普遍的印象里,成为驸马爷,娶了皇族女儿,可以增加自己的政治身价,与皇族攀上亲戚,起到攀龙附凤的奇效,甚至有可能借着驸马的身份一路平步青云。但事实上,在唐代并没有几个人愿意成为驸马,这是为什么呢?在唐代成为驸马究竟有多危险?反映唐代宫廷生活的《大明宫词》01不愿为驸马事实上,唐代有很多人是想尽办法不

  • 德国为什么在二战之后要建造柏林墙 有什么意义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德国,柏林墙,历史解密

    说到墙,恐怕没有人不知道柏林墙,但是为什么在二战之后要建造这样的一堵墙呢?柏林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当时最能代表世界政治的一堵墙,同时也是冷战的一个象征。其实当时建造这堵墙是跟当时的国情密切相关。二战结束之后,柏林被分成了四份,美国、英国、法国以及苏联各自占领了一部分。苏联所占领的地区被称为"东柏林

  • 古代最美的十五首“蝶恋花”,你读过几首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宋朝,历史解密

    宋词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词牌,“蝶恋花”,今天来盘点最美的十五首“蝶恋花”,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蝶恋花——宋朝:柳永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2、蝶恋花——宋朝:欧阳修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3、

  • 温国的后人都是姓温吗?温姓都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温国,周朝,历史解密

    第一支温姓有三大支系,唐代温信碑上载太常丞温信,为颛顼之后裔,出于己姓。温信便是出自己姓的温氏后裔,这是温氏的第一支起源。第二支温氏的第二支是源出己姓的苏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苏氏也出自己姓,颛顼裔孙吴回生陆终,陆终生樊封于昆吾,昆吾之子封于苏,邺西苏城是也。”邺西苏城在今天的河北省临漳县

  • 赵匡胤的提议遭众群臣反对,倘若固持己见,可使北宋免遭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受禅称帝,建立北宋以来,一直都以开封为都城。统一中原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开封早已成为市井繁荣,商贾云集、漕运发达的经济中心,初具帝都气象。而反观洛阳,唐末以来就屡遭战乱,城池遭到严重损毁,经济萧条人口流失。此时提出迁都洛阳的想法,究竟是心血来潮,还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呢?赵匡

  • 百里奚为什么是历史上身价最低的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百里奚,战国,历史解密

    这要从春秋时期的百里奚说起,百里奚是虞国大,出身贫寒,生活困窘他曾寄人篱下,讨过饭,以奴隶的身份在一起楚国的南海放过马,但是他不甘贫穷,立志成才,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可以说百里奚是在逆境中发愤成才的典型历史人物。百里奚青年时代正是诸侯争雄,逐鹿中原的混战时期,他贸游历诸侯,施展雄才大

  • 古代皇帝退位成为太上皇之后 他的自称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皇帝,历史解密

    大家会经常看到影视剧中,皇帝一般自称“朕”,比如说“朕的大清都亡了。”但是皇帝的父亲,在世的话,被称为太上皇,但是太上皇一般都自称什么呢?这个历史的细节,可能有很多的朋友不清楚。其实这也不足为怪,毕竟中国历史几千年,做过太上皇的人,没有几个,史料统计,大概只有17位太上皇。太上皇最早的太上皇,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