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条山战役:中共为何没应蒋介石要求参战

中条山战役:中共为何没应蒋介石要求参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5 更新时间:2023/12/26 15:12:13

以往研究1941年中条山战役中条山战役,当年也称晋南战役。但因为中共解放战争期间也打过一场晋南战役,为避免混淆起见,这里仍用中条山战役一词。的着作论并不少见,但研究到中条山战役过程国共两党的交涉及其相互态度问题的,却只读过刘贵福的一篇。目前仅见刘贵福在《抗战中期的国共配合作战问题——百团大战、中条山战役为中心的讨论》(《抗日战争研究》2007年第2期)一文中有所讨论。因为刘文占有资料有限,因此多少有点语焉不详。近来读邓野《日苏中立条约在中国的争议及其政治延伸》见《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6期。一文,见有专节讨论,而且引述了多种国民党方面的史料,尤其是文章注意到,政治家策略判断的出发点,是“对谁有利,对谁不利”,可谓眼光独到,颇具新意,读后很有收获。

中条山战役,发生在1941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即以国民党守军中条山根据地完全陷落而告结束,前后不过30天左右时间。据日本《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述称,此役日军只用了21个小时就占领了国民党守军最重要的渡河点垣曲,用35个小时便完成了外侧包围圈,用40个小时完成了内侧包围圈。也就是说,日军从5月7日傍晚开始行动,到9日中午即全部完成了对中条山近20万中国军队的双重合围。之后,日军各兵团反复三次“篦梳扫荡”,直至消灭国民党全部守军为止。据日方统计,中国军队此役被俘达35万人之众,遗弃尸体约42万具,日军战死仅679名,负伤2292名,伤亡不足中国军队1/12,因而,中条山战役成为国民党抗战以来最为惨重和耻辱的一次军事失败。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着,田琪之、齐福霖译:《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三卷第二分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32、135页。

由于中条山位于晋南,临近之晋东南是八路军主力所在之处,因此,战役开始后不久,意识到中条山根据地坚守困难的蒋介石就多次放话要求八路军采取牵制行动,以配合中条山国民党守军作战。因为中共方面近两周时间均未采取作战行动,不仅苏联驻重庆的军事总顾问多次中共驻重庆代表周恩来等表示不满,就连在国统区影响极大的中间派报纸《大公报》也公开发社评,引述日人报纸的挑拨言论,旁敲侧击地责备中共不该袖手旁观。集合了中间各重要党派的新成立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也由主席黄炎培牵头,发表公电,请求八路军即刻出兵配合政府军作战。《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社评),重庆《大公报》,1941年5月21日,第2版。

显然,邓文注意到了国共两党这时相互间极端不信任的情况。文章根据泽东当年说国民党用“激将法”引诱八路军参加作战的说法,认为蒋介石要求中共出兵是“一石二鸟之策”。即“中共如果出兵,可以消耗其实力,如不出兵,则以放弃抗日立场之名,从政治上打击中共”。进而说,日本人这时是一面大举进攻国民党守军,一面却主动配合重庆朝野对中共的攻击,故意散布“中共与日军从不冲突”的消息,“为重庆朝野攻击中共提供口实”。最后则认为,因为毛泽东“识破”了蒋介石的“激将法”,日本攻晋南的中条山,毛泽东却执意要部队到晋东南和冀南去作战,“就是不在晋南”配合国民党守卫中条山战略根据地,从而使“蒋之激将法失效了”。

依据史料分析论证,得出某种分析或结论,是很正的一件事情。问题是,邓文上述这些判断或近似结论性的观点,似缺少可靠史料的分析与论证,多系推论或猜测。

其一,邓文讲蒋介石实行“一石二鸟之策”,搞“激将法”,只有毛泽东当年的电报猜测为凭。

其二,邓文说毛泽东故意要部队去远离战役进行区域的晋东南和冀南作战,是不让蒋介石的激将法得逞,未举出史料来佐证。

其三,邓文认定日军电台在战役进行期间散布“中共与日军从不冲突”,“就是为重庆朝野攻击中共提供口实”,同样没有史料支撑。

而且,即使是推论,也要合乎常理常情,合乎逻辑,邓文的上述推论本身或不尽合乎情理,或不大合乎逻辑。

如,文章讲蒋介石搞“一石二鸟之策”,一为逼中共出兵,借机“消耗其实力”;一为中共坚持不出兵,即从政治上打击之,实为蒋之“激将法”。这里,前一法,即通过种种办法逼中共出兵,可看作是“激将”之法。但后一法,即中共不出兵,进而从政治上打击之,则明显不属“激将”范畴,一并归之为“激将法”,逻辑上显有问题。

而且,照邓文所举史料和常理,蒋这时要中共出兵,目的理当是要八路军帮助牵制进攻日军,以解中条山国民党守军之围。怎么就解释成了逼八路军出兵,反而是要消耗八路军的实力了呢?蒋到底是要请八路军帮助解国民党军之围,还是要诱骗八路军去让日军消灭,二者只能取其一,逻辑上也不存在蒋这时想要一并达到两个目的的道理。

再如,文章说“把国民党的要求称作激将法,表明蒋的一石二鸟之策,毛已了然于胸”,并认为毛泽东故意让部队去远离战区的晋东南和冀南“配合”,成功地使蒋之策略“失效”。但问题是,文章同时也承认,蒋激八路军出兵之法“失效”,顺势从政治打击中共之策却实现了。这也就是说,蒋之一石二鸟,毛化解了一击,却没有避免另一击,那又如能说毛对蒋的“一石二岛之策”,“已了然于胸”呢?

同样,说“晋南之役期间,日军电台多次广播称中共与日军从不冲突,其实就是为重庆朝野攻击中共提供口实”,也有逻辑上的问题。因为,照常理,日军在作战期间公开透露某些信息,理当是为有利于自己作战目的服务的。国共之间虽有矛盾,却同属抗日阵营,均为日军之敌,说这个时候日军电台有意透露共军消极抗日的消息,“为重庆朝野攻击中共提供口实”,让人颇难理解。因为,提供这种口实来引起国民党和中国公众舆论向中共施压,中共为避嫌,照理势必做样子也要打给国人看,这岂不是给正在进攻的日军自己找麻烦吗?

鉴于邓文上述推论漏洞较多,似是而非,容易造成读者对历史的曲解,笔者不能不对国共两党为何会围绕着中条山战役的配合问题,发生严重分歧和激烈交锋,以及毛泽东为什么坚持不予积极配合的情况,依据现有史料,作出与邓文略有不同,但可能更接近于历史真实的分析与说明。

标签: 日军中共战役作战配合国民党出兵八路军

更多文章

  • 史上真实关羽:身高堪比姚明与曹操争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民间,关公,美女,历史,传说,关羽,沈阳,形象

    关羽像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此联出自《三国演义》第77回“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在这里作者对关羽的外貌、坐骑、兵器、爱好以及品德各方面的特点,都做了全面的概括与评价。而此后人们对于关羽外在形象和内在人格的认识几乎都浓缩在这34个字之内

  • 揭人民海军获得历史上的首舰的历史——美制登陆舰“合永”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登陆,战士,机关,海军,历史,发现,我军,人员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正式诞生。68年来,中国海军保卫海上安全、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是有效履行扞卫国家主权的海上钢铁长城。万里海防重任擎,何期罹难丧精英。忠魂依旧潜深水,浪谷波峰驾巨鲸。回顾人民海军的历代主战舰艇,从小到大、从无到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男儿扞卫海疆。今天讲的正是海军历史

  • 印度,到底让不让吃牛肉?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印度,牛

    从17年开始,极端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对偷牛贼、牛贩、牛屠夫施以私刑,甚至殴打致死的新闻层出不穷,在印度食用、贩卖牛肉似乎成为了一种禁忌。少部分牛“神圣而不可侵犯”(图片:paha1205 / shutterstock)▼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一方面,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确实在近年来日

  • 中国传统民俗丨古人怎么过“腊八”?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腊八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腊月初八日这天被视为春节的前奏,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好吃的节令食物,北方儿歌道:“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的来历腊八节,俗称腊八,是由腊日演变而来。腊日,一说始于上古伊耆氏祭祀农神的蜡祭。一说始于周朝的腊祭,是古人岁末祭祀先祖的日子,古人将

  • 为什么每年最后一个月被称为“腊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腊月

    家中有老人或是有看农历习惯的朋友,一定会常常听到这个名词“腊月”,每年的十二月份都被称为“腊月”,且这个月的初八,有些寺庙还会在外布施“腊八粥”。十二月份为什么称为“腊月”呢?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都不清楚,

  • 最受皇帝欢迎的古籍:《孝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十三经,孝经

    在《十三经》中,有一部经典的字数最少,内容最浅,古代的儿童识字以后便要读它。不过,对于这部文简义浅的经典,历代帝王和文人却推崇备至,多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更先后亲自为它作注。究竟是哪部典籍如此“尊贵”,能够吸引多位帝王为它亲作“御注”?答案就是仅得一千九百

  • “世界的尽头”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在哪里,”,“,世界的尽头,来说,爱因斯坦,对

    对爱因斯坦来说宇宙尽头是始终未解的难题对李雪琴来说宇宙尽头是铁岭是她“混不好”就回去的地方对我们来说宇宙的尽头太过虚无但“世界的尽头”却并非遥不可及……01乌斯怀亚乌斯怀亚,南美洲最南端的城市这里有&

  • 真正的唐刀长这样?世界上现存的唐刀揭秘!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刀

    唐刀,并不是具体指的某一把刀,而是唐朝出产的刀剑,我们熟知的唐刀四制,陌刀,横刀,仪刀,障刀。这四把军队常备的刀剑,统称为唐刀。在古代,唐刀为军用战刀,其最大的作用,就是作战,所以在制作工艺上,相当严格,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包钢”技术,以熟铁为外皮,中间夹百炼钢,为了提高整体

  • 吊脚楼是中国哪个民族的民居建筑形式?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吊脚楼,民居建筑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和幅员广大的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居建筑的经验,人们为了获得比较理想的生活环境,顺应自然和以最简便的手法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中国民居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具有丰富的心理效应和超凡的审美意境。今天我们要来说的是吊脚楼,大家知道它是哪个民

  • 古迹游大热——盘点中国55处世界文化遗产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古迹游

    古迹游为何持续升温?一方面是因为,古迹作为鲜活、浓缩的历史,游览它们本身就比单游风景、民俗,给人以更多的收获感。比如,我们从莫高窟的壁画,可以直观地看到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跳什么样的舞蹈、当时又怎么婚丧嫁娶,怎么备战、作战等等。而从藏经洞,我们又可以看到许多一度失传的宗教典籍,以及当时的历史地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