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豪格是怎么死的,多尔衮是怎么杀死豪格的

豪格是怎么死的,多尔衮是怎么杀死豪格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9 更新时间:2024/1/22 18:31:46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而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一般来说,皇帝死后,皇位自然是由自己的儿子来继承,所以候选人怎么都不会落到多尔衮的头上。但是,在皇太极死后,豪格却也没有继承皇位,最终反而被多尔衮杀死了,这是为什么?多尔衮杀豪格是因为想要争夺皇位吗,那他又是怎么杀死豪格的呢?

1.清崇德八年(1643年)8月的一个夜晚,皇太极在沈阳后金皇宫里的清宁宫内病死。皇太极突然死去,诸王大臣们为王位继承一事僵持着。8月14日天刚破晓,后金皇宫内人声鼎沸,还夹杂着铿锵的兵器碰撞声,宫门外,两黄旗精兵张弓搭箭,层层设防,一派如临大敌、兵戎相见的架势。

竞争王位主要在皇太极长子肃清王豪格和皇太极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之间展开。为争王位,叔侄斗法,已达你死我活的地步。

皇长子豪格战功卓著且实力雄厚,以他为首的“阿哥派”剑拔弩张,咄咄逼人,志在必得。多尔衮、多铎阿济格三兄弟能征善战、屡建奇功麾下又拥有两白旗劲旅,更是抱团上阵,毫不示弱,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已如箭在弦、无法避免。

2.就在双方准备大打出手、千钧一发之际,极富心机的多尔衮忽然提议拥立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后来的顺治)继位,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这釜底抽薪的一招确实厉害,选年幼的福临上位,一下子就堵住了支持立皇长子的两黄旗大臣的嘴;提议郑亲王济尔哈朗做辅臣,又拢住了由他统辖的镶蓝旗旗众之心;有两红旗实力的礼亲王代善本就没有参与王位角逐的打算,自然顺水推舟表示同意;豪格等人亦不便公开表示反对,而且也无话可说。多尔衮的折衷方案被各方势力所接受并顺利通过了。

福临就这样懵懵懂懂的被推上了皇位。从表面上看,他的登基很有偶然性。但富于权谋的多尔衮自然有他的考虑和打算:由自己接班毕竟名不正、言不顺,难以服众。只有将年幼的皇子推上王位,自己才有可能掌握辅政大权,而年长的皇子豪格、硕赛、叶布舒随便哪一个上位都不会任自己摆布,于是均被他施计排除在外。

而福临的生母——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是皇太极晚年最得宠的王妃,子凭母贵,由福临继承王位应当最符合先王的心意,诸王大臣自然也找不出理由表示异议或反对。

3.崇德八年(1643年)8月26日,爱新觉罗·福临在盛京(沈阳)正式即位,是为顺治帝,将第二年改为顺治元年。由多尔衮、济尔哈朗辅政。多尔衮被顺治尊为皇父摄政王。

顺治元年(1644),摄政王多尔衮在明总兵吴三桂的迎降下统兵入关,在山海关一片石击溃李自成后进入北京。9月,顺治由济尔哈朗护送至北京,诏告全国,君临天下。

入关之后,多尔衮的权势更大了。在围剿大顺农民军和消灭南明抗清势力的反复鏖战中,他显示出了很强的军事指挥能力,他调兵遣将,步步蝉食南明和李自成的地盘,清军逐渐向南推进。此时,宫中传出了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以及豪格侧福晋的暧昧艳事,引得舆论大哗。

4.清军入关后,豪格统兵平定中原、山东,立下大功;后来他又以靖远大将军的身份率军入川,一举平定了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并在西充打箭炉亲自射死了张献忠。顺治五年(1648年)2月豪格领大军班师回京,顺治帝亲自在太和殿设宴款待,为他接风洗尘。

此时的多尔衮自恃是清朝入主中原、初定天下的首功之臣。随着地位更加尊崇,他也更加擅权专断,有恃无恐。被顺治尊为“皇父摄政王”的多尔衮因当初争位一事对豪格一直耿耿于怀,两人因长期不合造成的嫌隙越来越大,不久多尔衮就罗织罪名,以豪格隐瞒其部将冒领军功、重用罪人之弟等罪状将他逮捕下狱,两个月后(1648年4月)死于狱中,亡年40岁。豪格死后,他的侧福晋被多尔衮公然娶回家。

将豪格置于死地后,多尔衮又将济尔哈朗以“擅谋大事”为由削夺了辅政大权。从此,天下大权尽被多尔衮一人掌控,一切政令皆出于他之手,就连皇帝的宝玺也被他贮藏于自己府中。他已是大清国的实际掌权者,货真价实的“无冕之王”,早已是朝野皆知之事……39岁时,多尔衮因狩猎坠马不治而亡。

顺治八年(1651),顺治帝亲政后,开始处置被其恨入骨髓的多尔衮,下令开棺戮尸,挫骨扬灰,多尔衮生前制造的冤案也被平反昭雪。顺治感念豪格生前所立的赫赫战功,首先为他平反,恢复和硕肃亲王之爵位,并为其树碑立传。十三年(1656)被追谥为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得享太庙。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崇祯帝那么勤奋,为什么最后还是亡国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末期,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在位期间其实也是非常勤奋的,夜以继日地处理国事,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在位期间更是颁布了几道罪己诏,这在历史上也算得上是绝无仅有了。看起来崇祯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明朝奉献一切,但是为什么明朝最终还是没能挽救回来,还是走上了一条末路呢?按照一般观点认为,崇祯帝是明朝灭

  • 如果崇祯南迁,还能得到拥护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和宋朝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都在统治时期遇到了外族的入侵,然而两个朝代的皇帝的选择却是完全不一样。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使宋朝又得以延续,但是明朝崇祯却并没有这样做,他即便是有机会也没有这样做。那么,如果当初崇祯选择南迁,而不是宁肯一死,那么等他到了南方之后,还会不会获得百姓的拥护呢?答案是肯定

  • 张居正死后为什么会被万历清算,张居正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万历时期的首辅张居正,在历史上是非常有名的,他任职期间对明朝的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他的很多改革政策都对明朝的政治经济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这份作用并没能维持太久,归根结底还是原本守旧的思想太严重了。但是,张居正生前都没有受到什么清算,为什么等他死后却遭到了那样的待遇呢?1.万历为何对张居正

  • 崇祯为什么不把李自成封王,让他对抗清军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到了最后关头的时候,大致出现了两方势力,一方是李自成,另一方是满清,而其实对李自成来说,他可以帮助明朝对付清军,而且如果有了他的加入,或许明朝也未必就会亡的那么快,但是崇祯却宁愿亡国都不愿意答应李自成封王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到底是什么事情会比亡国更让崇祯看重,他为何不肯招安李自成?1.1644年

  • 梁武帝是天子为什么会活活饿死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梁武帝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在历史上争议很大,关于他最大的争议就是这位皇帝竟然被活活给饿死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他可是皇帝啊,他贵为天子啊,为什么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的是什么原因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在位四十八年、高龄八十六岁的

  • 明宣宗为什么要废掉自己的皇后,皇后被废后过得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时期“仁宣之治”的继承者,他与父亲一起将明朝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这样看来,朱瞻基也算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虽然统治时间很短,但是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做到这些,也是非常厉害的。不过朱瞻基有一件事情做得还是有些“过分”了,他的原配胡皇后,

  • 秦灭六国是如何解决东出问题的?秦韩魏三国转折点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能够灭六国完成统一,有实力上的因素、也有运气上的加成,对于秦国来说打破合纵连横很重要,选择好的东出位置也很重要。古代打仗靠的就是地形优势和人数优势,因为双方在科技上并没有什么差距,如果兵力相当的话能够占据有利地形的一方往往都能获得胜利,甚至还能以少胜多,所以秦国东出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达成统一

  • 春秋战国时期卫国一个小国为什么能活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卫国是周朝时期的诸侯国之一,也是当时生存时间最久的诸侯国,一共存在了907年。其实卫国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并不高,而且不管是春秋还是战国时期,卫国都不算一个强国,但卫国为什么就能生存到秦国统一呢?可能正是因为他的弱小,所以保了他一命。战国时期,是由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带领,剩余的几个小国其实并没有什么话语

  • 曹操死后,刘备为什么还要派人吊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和刘备,一直以来都是两个敌对的势力,不管是在三国的历史上,还是在后世的文学作品当中,曹魏蜀汉总是互相对立的。当刘备还在世的时候,曹操先死了,按照一般逻辑,刘备这个时候应该不会有什么示好之类的表示,但是刘备却派人前去吊祭曹操,这是为何?刘备为什么要在曹操死后派人去吊祭他,具体过程是怎样的?1.曹操

  • 为什么安史之乱中重点是安禄山,不是史思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唐朝历史上的一次无法抹去的惨痛经历,原本的盛世唐朝,经过安史之乱之后,走上了下坡路,再怎么样也达不到之前的巅峰状态了。然而在这其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照理说,既然叫做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史思明两个人做主角的,但是为什么很多人的关注点都在安禄山身上,而关于史思明的讨论却那么少呢?1.史思明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