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八年发生五次政变,分别是哪五次

唐朝八年发生五次政变,分别是哪五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912 更新时间:2024/2/11 3:37:49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唐朝这个时期,虽然有盛世存在,但是也有很多次的政变,就比如说唐朝在短短的八年时间,就发生了五次政变。那么很多人就要问了,这五次政变分别都是什么时候呢?分别都是什么政变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神龙政变

705年正月,女皇武则天患病,长期不接见朝臣,引发政局的动荡。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大臣趁机发动政变,他们先杀死了张易之、张宗昌兄弟,然后带着太子李显进入宫中。在朝臣的逼迫下,武则天被迫下诏,将皇位传给了太子李显。同年十一月,八十二岁的武则天病死,但她仍然影响着唐朝的局势。

2、景龙政变

由于武则天在位时期,将李显的长子李重润(韦皇后所生)杀死,所以唐中宗即位后,立李重俊为皇太子。然而李重俊不是韦皇后所生,因此遭到了韦皇后的猜忌。与此同时,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与韦皇后勾结,把持朝政。707年,受到威胁的李重俊发动政变,虽然他杀死了武三思,但却没能除掉韦皇后,结果兵败被杀。

3、韦后之乱

武则天虽然病死,但她有三个“学生”,一个是韦皇后,一个是安乐公主,另外一个是太平公主,这三个人的权力欲极强,也有做女皇帝的野心。由于唐中宗特别懦弱,所以朝政由韦皇后把持,她的女儿安乐公主甚至想做皇太女。710年六月,李显突然病死,有的说是被韦皇后毒死,她趁机扶持傀儡李重茂为帝,完全掌握了大权。

4、唐隆政变

韦皇后的专权,引起了两个人的不满,一个是太平公主,另一个是临淄郡王李隆基。于是,姑侄两人联手,先下手为强,于710年七月发动宫廷政变,领兵闯入宫中,杀死了韦皇后、安乐公主,并废黜了李重茂。之后,唐睿宗李旦即位,并立李隆基为皇太子。712年,唐睿宗退位,将皇位让给李隆基。

5、先天政变

唐睿宗虽然退位了,但仍然把持着朝政,“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决于上皇,余皆决于皇帝”。另外,朝中的七位宰相之中,居然有五位是太平公主的人。太平公主多次向唐睿宗建议废除唐玄宗。对此唐玄宗决定再次发动政变,于是在713年七月初三,唐玄宗的军队杀死了太平公主的亲信,逼迫唐睿宗交出权力,最后赐死了太平公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后南宋真的把金国人从700万杀到只剩10万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大家也知道靖康之耻是真的非常的耻辱了,不仅仅是人死了很多,主要还是被侮辱,没有了人格,但是很多人也说了,后来的南宋是有报复这个金国的,话说把这个金国人从700万杀到只剩下10万,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当时的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感兴趣的跟随小编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北宋时期

  • 诸葛亮为什么要关羽守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让关羽守荆州是诸葛亮没有选择的余地了,荆州的守将总共就只有4个人可以选择,分别就是关羽、赵云、张飞和糜芳。这四个人都有着坐镇荆州的实力,但是关羽却是最佳人选。庞统攻打雒城,结果中了张任的埋伏,被射成了刺猬,直接归位了。此时刘备就不得不停止取益州的脚步了,派关平前往荆州请诸葛亮,计划着两路夹击,夺

  • 宋真宗为什么向王旦行贿,皇帝没办法决定封禅事宜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王旦是北宋名相,曾掌权18年,为相12年,深受当时的皇帝宋真宗信任。不过后来,宋真宗却做出了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为了封禅事宜竟然暗中贿赂王旦。这让王旦陷入两难,最后他决定不在阻止真宗封禅。但正是因为此事,导致王旦饱受后世诟病,认为他没能履行自己宰相的责任,怕担责所以放弃阻止真宗封禅的决定,让一场闹剧就

  • 历史上的唐朝到底有多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历史上的唐朝,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的朝代。然而这个开放,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社会风情都是非常开放的。从而唐朝也是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那么历史上,唐朝到底有多开放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大家对于唐朝的女性,可以说是印象最为深刻的吧,毕竟这种开放,可是前所未

  • 死在曹操手上的名士有谁,除了许攸还有这四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是一位爱才的君主,但他却不是一位心胸特别宽广的君主,谁要是真的把他惹恼了,不论你是不是人才,恐怕下场都是要人头落地。所以曹操的性情难以揣测,死在他手上的名士也不少,例如大家很熟悉的许攸。许攸可是帮助曹操打赢官渡之战的功臣,但曹操却因为许攸自恃其功最后下令将他处死。那死在曹操手上的名士,除了许攸还

  • 清朝主要是以什么语言交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所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和文物可以说是最为详尽的,也是最完整的。这不仅仅只是因为清朝距离现在的时间较紧,同时政治、经济、文化在当时也是非常昌盛的缘故。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如今的艺术表演、影视题材等等,关于清朝的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众所周知,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但是在清宫剧

  • 汉文帝为何逼死薄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薄昭是汉文帝的舅舅,曾帮助汉文帝登基称帝。吕后死后,在朝的吕氏被消灭殆尽,所以皇帝人选成了一个难题。当时大臣们想拥立刘恒为帝,但刘恒多有顾虑,期间犹豫不决。而薄昭以身犯险,替刘恒入京打听消息,确认后才让刘恒动身。不过薄昭虽然对汉文帝有恩,但他如果犯了律法,照样会得到惩戒。薄昭被逼自杀,和他当时犯下的

  • 曾国藩为什么不称帝、不反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拥有那么庞大,战斗力强大的湘军,为何不返清,不称帝呢?事实上曾国藩不想,不敢,也没有能力称帝。很多人都说曾国藩是王阳明后的唯一圣贤,是千年来的第一完人。然而他当时在清朝的慈禧太后眼里,皇帝眼里也仅仅只是一个高级奴才罢了。若是曾国藩真的造反了,那他就连奴才都算不上了。曾国藩创立湘军,

  • 诸葛亮为什么推荐蒋琬为丞相接班人,为什么不推荐姜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蒋琬为官一方时以安民为本,留守丞相府时对于南征北战,后方大政方略均不负诸葛亮重托,虽然没有北伐成功,但使魏国处于守势,保卫蜀汉,维持了三国鼎立局面。在《三国志.蜀书.蒋琬传》中有记录到,诸葛亮多次赞扬说:“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蒋琬,字公琰,今湖南零陵湘乡人。二

  • 萧铣佣兵40万为何会直接选择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隋末和唐初的名将萧铣,萧铣还是比较有历史的一位人物,话说他当时佣兵了40万,但是当时遇到李渊之后,就马上选择了投降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萧铣出自兰陵萧氏,是一流世家,更是梁武帝萧衍的后人,梁宣帝的曾孙。世家大族加天潢贵胄,这出身确实不低。他祖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