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见深为何恢复朱祁钰的皇位

朱见深为何恢复朱祁钰的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926 更新时间:2024/1/19 11:03:31

说起明宪宗朱见深,其父亲是朱祁镇,朱祁镇的传奇经历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数千年来可谓独此一家,在其父亲的“恩惠”之下,朱见深的童年可谓是饱经风霜。公元1449年,在大宦官王振的撺掇下,朱祁镇率大军亲征,时运不济,在王振的胡乱指挥下,二十万大军毁于一旦,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明廷陷入一片混乱。

当时,朱见深年仅三岁,大致刚会说两句话,自然无法担任治国大任,在太后的安排下,朱祁钰即位成为新皇帝,朱见深成为了太子。孙太后的安排还是比较稳妥的,毕竟朱祁镇还活着,没准有机会回来,而朱祁钰刚即位根基不稳,让朱见深为太子,可以照顾到诸方利益。

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朱祁钰的声誉到达顶点,而朱见深逐渐被人冷落。老爹还在瓦剌被囚禁,生死难测,朱见深没了爹的保护,自然也是朝不保夕,极度缺乏安全感。

朱祁镇回来后,朱祁钰便处处针对他这个哥哥,为了稳住皇位,朱祁钰甚至贿赂内阁大臣,将太子朱见深废掉,另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此时的朱见深更是落魄的凤凰不如鸡,搬家是常事,经常也会听到旁人的冷言冷语,而唯一陪在身边的大致只有宫女万贞儿。

奈何老天不佑朱祁钰,不久朱见济就去世了。数年后,朱祁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再次复辟成功,朱见深就像坐过山车一般,再次成了太子。

理论上讲,一个人年幼的不良遭遇,会在其成年后被放大无数倍,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朱元璋,当然了,朱见深的遭遇远不如朱元璋。朱见深的遭遇,很大承受上来源于朱祁钰,假若朱见济没有死,或者朱祁镇复辟没有成功,那么朱见深很可能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史料记载“冬十二月庚子,左庶子黎淳追论景泰废立事,帝曰:「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且非臣下所当言。」切责之。”

不过,朱见深并没有对此耿耿于怀,在其即位后没有追究朱祁钰废立太子的事,甚至还在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恢复了朱祁钰皇帝的称号。

史料记载“冬十一月癸丑,立皇子祐樘为皇太子,大赦。十二月戊子,复郕王帝号。丁酉,申自宫之禁。”

那么为何朱见深要为叔叔朱祁钰平反呢?

一、朱祁钰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事实上,在初期,朱祁钰并不想做这个皇帝,原本朱祁镇和朱祁钰关系极好,否则朱祁镇亲征,也不会留下朱祁钰来监国。在朱祁钰的心中,他就想安稳地做个亲王,了此一生。

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朱祁镇被俘,而他朱祁钰必须接替哥哥的皇位,不论朱祁钰是否愿意,他都必须去做那个皇帝。

在尝到权力的滋味后,朱祁钰便不想将皇位拱手让人,为了阻止哥哥回来,他使出浑身解数,但即便如此,还是失败了,在使者杨善的努力下,朱祁镇平安归来。

回来后,朱祁镇便被软禁在南宫,这一住,就是七年。要想彻底保住皇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掉朱祁镇,当时朱祁钰掌控大权,他应该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朱祁镇于死地,但他终归没有这样做。

有的人说,朱祁镇还有相当强的实力,朝廷中还有很多支持者,杀朱祁镇不是那么容易,但换个角度想,朱祁钰可能顾及到兄弟感情,没有痛下杀手。

总而言之,朱祁镇不仅好好地活着,还成功复辟,二度成为皇帝,朱见深也恢复了太子的身份。除了年幼的朝不保夕,朱见深也并没有失去什么,这也让朱见深对叔叔的憎恶不是太过强烈。

二、朱祁钰对大明有功

朱祁钰在国家最危险的时候即位,他不想做这个皇帝,但他即位后也并没有怨言,虽说这是一份苦差事,他还是扛了下来,并带领军兵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很多人在强调于谦的功绩,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于谦没有朱祁钰的提拔和支持,那么于谦的能力也无法施展。在亡国的边缘,朱祁钰坚持守卫北京城,坚持死战不退,正是因为他的立场足够坚定,大明军队才能从容调配,大家才能众志成城、勠力同心。

如果没有朱祁钰主持大局,朱见深永远也做不了皇帝,一旦瓦剌攻入北京,整个大明将被颠覆,如果处理得好,或许还能保住半边江山,如果处理不好,大明很快便会灭亡。

在国家存亡面前,朱祁钰挽救了大明江山社稷,这个功绩,包括朱见深在内,所有的大明臣民都心里有数。

三、朱见深深明大义

要说朱见深不恨朱祁钰吗?也不尽然,如果不是朱祁钰的折腾,他朱见深的童年也不会这么遭罪。可是,毕竟朱祁钰已经去世了,跟一个死人较劲,好像也有违一位帝王的形象。

况且在朱见深来看,他还要顾及到汪皇后,汪皇后就是朱祁钰的皇后。当初朱祁钰要改立太子,是遭到汪皇后强烈反对的,朱祁钰一怒之下,将汪皇后贬为庶人。

朱见深对此也是颇为感动,在他即位之后,对汪氏也是相当尊敬。就算看在汪氏的面子上,恢复朱祁钰的帝号,这在情理之中。当然了,这一切还要要看朱见深本人,如果朱见深是个昏君,那么我们也不必花费如此多的笔墨。

虽说朱见深宠爱万贵妃,造成诸多恶劣影响,但我们不能因为万贵妃就否定朱见深的一切。朱见深在位期间还是颇有作为的,他知人善任,宽刑减赋,使得大明重新步入正轨。

四、安抚人心,稳定政局

朱见深接的是老爹朱祁镇班,不过朱祁镇是用政变夺下的皇位,虽说他是复辟,但在外人看来,仍是好说不好听。

朱祁钰挽救了大明的国运,这一点众所周知,所以在群臣中,仍有大把的支持者。一般来讲,要想保住现在皇位的合法性,那就必须确定上届皇帝的合法性。

如果将朱祁钰的人设定为反叛,那么北京保卫战算什么,如果没有北京保卫战,朱祁镇还能复辟吗?朱见深还能当皇帝吗?

对于这一点,朱见深很清楚,为了收拢人心,为了让自己皇位更加稳固,给一个死人恢复一下名誉,这算不了什么,他也不会有任何损失,何乐而不为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何总要强调自己是刘胜之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有着庞大的受众基础。在这部经典作品中,很多人从中了解了曹操、刘备、张飞、关羽等一些真实的人物。在书中,当刘备介绍自己时,往往爱加上一句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这也使得他获得了刘皇叔的称号。那么,这个中山靖王刘胜到底是谁呢?为何全书中只有刘备

  • 夏侯婴和刘邦关系是怎样的,为何成为西汉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秦末天下大乱,各路诸侯开始蠢蠢欲动,在秦始皇的绝对通知下被压抑了很久。若是嬴政还活着,他们倒也不敢造次乱来,毕竟按照之前的情况来看,敢和秦始皇叫板的人,几乎都丢失了家业,甚至不少连带着把小命都给搭进去了。但是秦始皇去世后,造反这件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而秦二世和赵高的邪恶统治,最终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

  • 魏国曾经多强大,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魏国虽然在战国七雄当中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在战国后期,也是很少出场的,毕竟那时候就是秦国一家独大,而还有赵国和楚国这样的大国,但其实在战国初期,那时候的魏国可以说地位就相当于后来的秦国,实力强大到无法想象,那么那时候的魏国是否具有统一六国的实力呢?但为何却没有做到,又没落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向太后看上赵佶什么优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宋徽宗赵佶并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其实赵佶本来就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但这一切似乎都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样,硬生生将赵佶送上了皇帝的座位上。宋神宗死后,是由宋哲宗继位,但宋哲宗早逝,而他又没有孩子能够继承,这下便只能从宋神宗其他孩子当中选出一位继承人。虽然赵佶只是第十一子,但宋神宗大部分儿子全都早殇,所以健

  • 武则天把萧淑妃的孩子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萧淑妃我们都知道,可以说是武则天成功路上的一个障碍,对于武则天来说,王皇后和萧淑妃都一样,都是对自己很有阻碍的人,因此当然是不会轻易放过她们,但王皇后没有生孩子,只有一个养子,而萧淑妃却有三个孩子,那在她死后,武则天究竟是怎么对待萧淑妃的几个孩子呢?他们的命运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嫪毐造反百姓保护嬴政,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电视剧《大秦赋》中有这样的一个片段,嫪毐想要谋取秦王的位置,最后选择了造反,虽然说最终的结果是嫪毐失败被杀,但剧情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那就是百姓们自发的保护起了嬴政,这一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真实的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嬴政真的可能会有这样的民心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

  • 战国四公子为何没有秦国的公子,而秦国却统一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有非常多的风云人物,其中就有战国四公子,分别是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与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分别是齐国、赵国、魏国、楚国人,但秦国当时那么强大,为什么秦国的公子却没有入选到这战国四公子里面呢?而没有入选的秦国最终却完成了统一,这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 历史上杨贵妃是活埋吗,究竟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杨贵妃确切的死因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相传杨贵妃的下落有好几种,例如死于马嵬坡、死于佛堂、被活埋、死于乱军等。其中杨贵妃是否被活埋被讨论的最多,当时杨贵妃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还把这场动乱的部分原因归结到杨贵妃的身上,最后李隆基在杨贵妃身上必须做出一个选择,那他当然是选择江山。不过安史之乱

  • 叶赫那拉静芬长相最丑,慈禧为何将静芬许给光绪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1888年,在太和殿当中,慈禧太后为光绪皇帝举办了选后大典,最终将自己的侄女静芬,也就是未来的隆裕皇后许配给了光绪皇帝。静芬是慈禧亲弟弟桂祥的二女儿,其长相非常的普通,甚至还有些丑陋。但是慈禧的亲侄女不止一位,因为桂祥还有两个女儿,分别是大女儿静荣,以及小女儿静芳,这两位女儿都比静芬相貌出挑,让人不

  • 明朝张嫣皇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张嫣,这是大名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悊皇后”,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原配皇后,明思宗朱由检之寡嫂,被认为是明朝时期最美艳的皇后。张嫣身上有三个鲜明的历史标签:艳名久传,仇恨阉党,自缢殉国。关于这位年轻的皇后,即使到了清代中期,坊间依然流传着她的诸多事迹,其贤后形象深入民心。我眼中的张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