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为何有实力吊打北宋?

西夏为何有实力吊打北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09 更新时间:2024/2/5 7:21:40

在我国的宋朝历史当中,一直都是积贫积弱的形象,长期打败仗,被周边不少民族吊打。而被“吊打”的原因难道只是“兵弱”这种原因吗?肯定不是,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从宋对西夏的战争分析其中的原因。

西夏原本属于羌民族的一支,七世纪时开始依附于唐朝,九世纪时因助力唐朝讨伐黄巢有功,拓拔思恭被认定为为定南节度使,并特许其改为李姓。至公元十一世纪初,实际上已是潘镇割据的局面。公元1032年定南节度使李德明去世,他的儿子李元昊继位,李元吴制定了西夏文字,大量翻译华文书籍,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同时又向外扩张,征服了河西走廊,又不时骚扰宋朝边境,李元昊实力大增并于公元1038年称帝。

当时宋朝皇帝大怒,并发布悬赏令:谁杀死李元昊,就名他当定难战区节度使。李元昊当然也不甘示弱,1040年,李元昊攻陷延州也就是现在的延安,宋朝损兵折将。随后,宋政府派文职大臣韩琦范仲淹主持边境大事(注意是两个完全不懂军事的人),1042年双方在镇戎大战,宋军9400余人全部战死。连续的失败,宋军不得不谋和,并于1044年正式承认西夏独立,还每年“赏赐”给西夏绸缎13万匹,银币5万两,茶叶2万斤,自此宋夏之间勉强维持了三四十年间的和平。

1073年,宋皇帝和王安石任命王韶西征,收回陷于吐蕃王国200余年包括熙州、河州和全部河湟地区,其实宋帝国是想短了西夏帝国的右臂,为向西夏帝国发起总攻的准备。1075年,王安石被罢免,司马光指责王韶“开边生事”,王韶的努力又前功尽弃。1081年,宋朝倾全国之力分兵五路讨伐西夏,很遗憾这次出征的主帅是宦官李宪,结果也可想而至,四路兵团如期到达会师地点,而宦官李宪却没有达到,宋军群龙无首,李元昊反扑,宋军死伤20余万人。

1099年,宋夏再度和解。一次次的失败和少许的一些胜利,我们也发现另一个原因,真正让军队打败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指挥,一群文官甚至太监指挥大军,岂有不败之理,积弱?军人不背这个锅。再深度思考,其实从头到尾昏聩的,是北宋王朝的高层指挥,让一支支优秀的部队陷入了死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公元712年为何扑朔迷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712年,正式我国唐朝时期,但是这一年注定成为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阿拉伯军队攻陷西哥特王国首都托莱多,统治区域从印度边界延伸到比利牛斯山脉,西抵大西洋,东线收服撒马尔罕和花剌子模,地跨亚非欧。阿拉伯人的胃口越来越大,幻想踏上中国领土,吞食富庶之地。另一边,50岁的中国皇帝李旦忙于处理政事和

  • 姜维为什么不投降,这样还能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投降邓艾,放弃了最后的挣扎,也把刘备交给他的蜀汉大业彻底画上句话。当时跟着投降的大臣多数能换来一个善终,可能这个结果对他们来说还算不错。不过以姜维为首的人士,他们根本不愿投降,姜维直到最后一刻还希望能够借钟会之手复国,其心态和身为国君的刘禅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姜维最后下场十分惨烈,或许这是注定好的

  • 亡秦者胡也什么意思,“胡”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曾有一个长生梦,并且用尽各种办法来寻求长生之术。后来卢生告知秦始皇,在蓬莱仙岛上有秦始皇想要的东西。此后卢生便被派去寻药,等卢生归来时他找到一本书,上面有句话写道:“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听闻,觉得书中的“胡”指的是匈奴,便下令北伐,修筑长城。不

  • 袁绍如果听取田丰策略,最终能否战胜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袁绍身边人才如云,可惜他不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不然袁绍也不可能败给弱于自己的曹操。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只有一位能够胜出,可以说是双方的生死之战,结果曹操以弱胜强,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当时,田丰多次向袁绍进言,但袁绍根本不采纳,最后还将他处死。如果袁绍能够按照田丰给出的策略行事,他有没有可能击败

  • 蜀汉亡国是因为穷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蜀汉作为三国时期第一个灭亡的国家,很多人也经常会去分析为什么蜀汉会灭亡,可以说导致蜀汉灭亡的原因绝不只有一个,但在众多的原因当中,也是有最主要的原因的,那就是因为穷,毕竟相比起吴国和魏国,尤其是魏国,蜀国是真的很穷的。那么穷究竟是怎么导致蜀汉的灭亡的呢?蜀汉建国几十年,为何一直都很穷?今天就让小编带

  • 崇祯皇帝自缢后,明朝有哪些官员跟着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皇帝自知已无力回天,最终他选择在煤山了却自己的一生。在此之前,他担心自己的家人落入李自成手中,只能下狠心让他们一同陪葬。当时朝中还有文武百官,这一刻对他们来说无疑也要做出选择,是投靠贼人之手,还是同崇祯帝一起殉国?实际上崇祯帝死后,的确是有大臣跟着赴死,但人数并不多。下面就来讲讲

  • 假如刘封救出关羽,蜀汉能否改变最终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把关羽的死推到刘封头上,认为他没有及时出兵救援,才导致关羽孤立无援,最后战死。那假如刘封顺利救出关羽,这件事究竟能否改变蜀国的命运呢?此处我们可以开一个小脑洞,关羽没死,蜀国和东吴也将结仇,刘备还是有可能出兵伐吴。但刘备的心态会完全不一样,加上有关羽的指挥,就算这场战役没有获胜,也不可能出现

  • 元朝文人的地位在乞丐前面?为何地位这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古代的文人一般地位都不会很低,文人留下的各种作品,还有他们中间也有不少人都会成为官员,因此在各个朝代,文人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然而在元朝时期,文人的地位竟然只比乞丐高一点,也就是说元朝的文人地位非常的低,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为什么元朝对文人会是这样的一个态度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

  • 宋朝公主为什么叫帝姬?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来说,皇帝的女儿都有一个比较统一的称呼叫公主,不过随着时间的改变,不同朝代的“公主”也有不同的称谓,比如在清朝时期一般就叫格格,而在宋朝时期,从宋徽宗开始,将公主改名为帝姬,这是为什么呢?帝姬这个称呼听起来还是比格格或者公主更有震慑力,那宋徽宗改名的举动又是为什么,他为何

  • 刘昉是杨坚称帝的大功臣,为何最后却遭弃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杨坚能够称帝,也是因为当时有很多人在他身边出谋划策,这才给了杨坚信心和机会。其中有一位叫刘昉的大臣,他被认为是杨坚能够顺利坐上皇位的大功臣,事成后刘昉自然得到很多嘉奖,但杨坚并没有给他任何实权,这也让刘昉感到心灰意冷。最后刘昉不仅遭到弃用,还被杨坚下令处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准备带大家了解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