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温庭筠长得丑还花心,为什么鱼玄机会喜欢他?

温庭筠长得丑还花心,为什么鱼玄机会喜欢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81 更新时间:2024/1/9 20:34:52

鱼玄机这个名字,在古代历史上可以说也是很有名了,古代的出名的女性人物有不少,出名的才女却并不多,但鱼玄机就是其中之一。据说鱼玄机不仅很有才,而且还长得很漂亮,但令人很不解的是,她却对一个长相丑陋,还特别花心的人死心塌地,那就是温庭筠。温庭筠的容貌和他的名字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那鱼玄机究竟喜欢他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鱼玄机简介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鱼玄机生平不见正史。尽管鱼玄机名传千古,但因其非官宦显要,正史官文终不能留下片纸只字,其生平传记资料散见于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初孙光宪《北梦琐言》、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等书。另外《太平广记》、《南部新书》、《直斋书录解题》和《全唐诗》等书中还存留有相关的断章短句。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志对鱼玄机之记载资料均甚少,故于其之研究多在其诗。其作品有《鱼玄机集》一卷,诗作现存有五十首之多,《全唐诗》有收录。

鱼玄机之诗存世一卷,收诗49首,中国国家图书馆(北图)藏的是南宋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此外,在《文苑英华》中收有鱼玄机《折杨柳》一首,不见于集中,故世存鱼玄机诗50首。

北图所存宋本《唐女郎鱼玄机诗》,乃宋陈起陈解元书籍铺所刻,卷尾镌有“临安府棚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印”。此本,明代曾先后为朱承爵、项元汴等藏书家收藏。至1803年(清嘉庆八年),又为大藏书家黄丕烈所得。1916年(民国五年),又落入袁克文之手。其后散出,为北图收藏,终成国家藏书。

2、鱼玄机貌美且聪慧,却遭遇夫君的抛弃

鱼玄机的父亲饱读诗书,但参加科举多年都没有得到功名,最后只能将成名的希望寄托在鱼玄机身上。在父亲的刻意培养下,鱼玄机聪慧过人文采不俗,诗作受到文人的追捧热议。因为美貌与才华,鱼玄机吸引了温庭筠的注意,二人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随着交往的时日越来越久,鱼玄机开始对温庭筠产生朦胧的爱情,温庭筠不可能没有察觉。其实,鱼玄机的心情可以理解,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鱼玄机身边最"合适"的人选便是温庭筠,再加上他才华横溢、与鱼玄机意气相投,难怪鱼玄机会倾心于他。只不过,他们之间的年龄差实在是太大了,几乎不可能走到一起。最后,温庭筠离开长安去了湖北,鱼玄机经常给他写信写诗,以寄托思念之意。

在鱼玄机十四岁那年,她遇到了年少有为的李亿,郎才女貌甚是般配。温庭筠看出了好友的心思,便撮合鱼玄机与李亿在一起,这对于她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好归宿。只可惜,李亿的妻子非常讨厌鱼玄机,更不希望有人介入分走丈夫的爱,所以便日日磋磨想把她赶走。李夫人的方式无可厚非,每个女子都不希望夫君纳妾,有些人碍于颜面名声不敢反抗,李夫人却敢于捍卫自己的权益。况且,鱼玄机长得漂亮又有才华,让这样的女子进门做妾,很可能撼动正妻的地位。

眼看着后院日日鸡犬不宁,李亿只能将鱼玄机安置在道观中,待寻到合适的时机再将她接回。道观中的日子过于平淡,鱼玄机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写诗上,以思念丈夫李亿。可是,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鱼玄机的夫君再也没来看过她,更遑论接她回府。鱼玄机四处打听才知道,李亿早就带着妻子外出做官,这个消息让她痛不欲生。冷静下来以后,鱼玄机彻底放开了自己,既然安分守己的女人得不到宠爱,还不如趁年轻好好享乐。鱼玄机在道观外挂上了"以诗会友"的牌子,饱学之士们慕名前来请教,文采最好的人会被鱼玄机留下寻欢作乐,他们的风流韵事传遍了长安城。在那些醉生梦死的时日里,鱼玄机过得潇洒却也可悲,这显然不是她想要的人生。

3、温庭筠条件很差,为何赢得鱼玄机的芳心?

与温庭筠初相识的时候,鱼玄机只有十岁,那份懵懂的爱情还没开始便宣告结束。只不过,越是这种不可得的东西,越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待温庭筠年过半百之时,还是跟鱼玄机走到了一起。在旁人看来,他们二人并不般配,一方面是因为巨大的年龄差,另一方面便是温庭筠的"个人条件"。

温庭筠长相丑陋,甚至有"温钟馗"这一名号,面容可想而知。除此以外,温庭筠生性风流喜欢逛妓院,这样的男人怎么过日子呢?首先来讲讲温庭筠的风流事,有段时间他穷困潦倒,为了填饱肚子,便前去淮南投奔好友。没想到,温庭筠很快便故态复萌,跟着达官显贵喝酒逛妓院,一旦喝醉了便耍酒疯。后来,温庭筠又偷偷跑到了扬州城,因为违反宵禁而被官兵盘问。此时的温庭筠估计还没醒酒,居然对官兵口出狂言胡说八道,最后被人家毒打了一顿。

温庭筠的性格的确不讨喜,但是,他的诗词华美受人追捧,这才吸引了鱼玄机的注意。经历了重重风波后,鱼玄机的心早已遍体鳞伤,似乎只有温庭筠才能理解她的难处,成为她的"蓝颜知己"。在别人眼中,温庭筠是个一事无成的油腻中年男,可鱼玄机并不在意,只求温庭筠的真心相待。

很显然,温庭筠对鱼玄机并不是真心,他从一开始便知道身份悬殊,始终偷偷摸摸在一起。后来,温庭筠竟然和鱼玄机的婢女偷欢,鱼玄机一怒之下便犯了杀人罪。按理来说,诛杀自家的奴仆不算死罪,尤其是对方有错在先时,可鱼玄机却被判了重罪。为鱼玄机审理案情的乃是温璋,这个人本就是一名酷吏,又遭到过鱼玄机的拒绝,这次断案不过是假公济私罢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晚年有多惨,被儿子李亨软禁到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年轻时可谓是意气风发,靠发动唐隆政变成为皇帝,此后还开创了开元盛世,这也被认为是整个唐朝最好的一段时期。但唐玄宗并没有把自己英明的一面延续到晚年,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国力迅速由盛转衰。而唐玄宗还贪恋权利,这也使得他最后只能被迫禅位,被儿子李亨软禁到死。当然,唐玄宗会走到这一步跟他此前的行为有

  • 清王朝在中国的最后一天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万物自然运行皆有其序,凡事有其因必有其果,对于一国而言亦是如此。得民心者自然长治久安,违逆万物运行之理者自然分崩离析,逐渐覆灭。因此,清王朝的陨落并非毫无缘由,究其本质一切亦在于咎由自取,不得民心所致使。彼时内忧外患,人民流离失所,革命火

  • 西夏为何有实力吊打北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的宋朝历史当中,一直都是积贫积弱的形象,长期打败仗,被周边不少民族吊打。而被“吊打”的原因难道只是“兵弱”这种原因吗?肯定不是,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从宋对西夏的战争分析其中的原因。西夏原本属于羌民族的一支,七世纪时开始依附于唐朝,九世纪时因助力唐朝

  • 公元712年为何扑朔迷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712年,正式我国唐朝时期,但是这一年注定成为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阿拉伯军队攻陷西哥特王国首都托莱多,统治区域从印度边界延伸到比利牛斯山脉,西抵大西洋,东线收服撒马尔罕和花剌子模,地跨亚非欧。阿拉伯人的胃口越来越大,幻想踏上中国领土,吞食富庶之地。另一边,50岁的中国皇帝李旦忙于处理政事和

  • 姜维为什么不投降,这样还能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投降邓艾,放弃了最后的挣扎,也把刘备交给他的蜀汉大业彻底画上句话。当时跟着投降的大臣多数能换来一个善终,可能这个结果对他们来说还算不错。不过以姜维为首的人士,他们根本不愿投降,姜维直到最后一刻还希望能够借钟会之手复国,其心态和身为国君的刘禅形成鲜明对比。所以姜维最后下场十分惨烈,或许这是注定好的

  • 亡秦者胡也什么意思,“胡”指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曾有一个长生梦,并且用尽各种办法来寻求长生之术。后来卢生告知秦始皇,在蓬莱仙岛上有秦始皇想要的东西。此后卢生便被派去寻药,等卢生归来时他找到一本书,上面有句话写道:“亡秦者,胡也。”秦始皇听闻,觉得书中的“胡”指的是匈奴,便下令北伐,修筑长城。不

  • 袁绍如果听取田丰策略,最终能否战胜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袁绍身边人才如云,可惜他不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不然袁绍也不可能败给弱于自己的曹操。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只有一位能够胜出,可以说是双方的生死之战,结果曹操以弱胜强,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当时,田丰多次向袁绍进言,但袁绍根本不采纳,最后还将他处死。如果袁绍能够按照田丰给出的策略行事,他有没有可能击败

  • 蜀汉亡国是因为穷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蜀汉作为三国时期第一个灭亡的国家,很多人也经常会去分析为什么蜀汉会灭亡,可以说导致蜀汉灭亡的原因绝不只有一个,但在众多的原因当中,也是有最主要的原因的,那就是因为穷,毕竟相比起吴国和魏国,尤其是魏国,蜀国是真的很穷的。那么穷究竟是怎么导致蜀汉的灭亡的呢?蜀汉建国几十年,为何一直都很穷?今天就让小编带

  • 崇祯皇帝自缢后,明朝有哪些官员跟着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皇帝自知已无力回天,最终他选择在煤山了却自己的一生。在此之前,他担心自己的家人落入李自成手中,只能下狠心让他们一同陪葬。当时朝中还有文武百官,这一刻对他们来说无疑也要做出选择,是投靠贼人之手,还是同崇祯帝一起殉国?实际上崇祯帝死后,的确是有大臣跟着赴死,但人数并不多。下面就来讲讲

  • 假如刘封救出关羽,蜀汉能否改变最终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把关羽的死推到刘封头上,认为他没有及时出兵救援,才导致关羽孤立无援,最后战死。那假如刘封顺利救出关羽,这件事究竟能否改变蜀国的命运呢?此处我们可以开一个小脑洞,关羽没死,蜀国和东吴也将结仇,刘备还是有可能出兵伐吴。但刘备的心态会完全不一样,加上有关羽的指挥,就算这场战役没有获胜,也不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