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秀当皇帝后,为什么不封自己的父亲?

刘秀当皇帝后,为什么不封自己的父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18 更新时间:2024/2/5 7:47:14

刘秀在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了,王莽篡汉西汉灭亡,刘秀取代王莽之后并没有重新建立一个王朝,而是继续又延续了汉朝,后世称之为后汉或东汉。而古代的开国皇帝登基之后,很多都会有追尊自己的父辈祖辈的举动,然而刘秀登基之后却并没有这样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刘秀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不封自己的父亲,反而是认了汉元帝为父?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刘秀的父亲是谁

刘钦是汉朝宗室,汉高祖刘邦八世孙、长沙定王刘发玄孙。刘钦娶了樊重之女樊娴都为妻,二人育有三子,分别是刘縯刘仲、刘秀。刘钦去世的时候,刘秀年仅九岁,所以就由叔父刘良抚养。

后来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刘秀就跟着兄长刘縯在南阳郡起兵,号“舂陵军”。随着军队规模不断扩大,众人就打算拥立一位刘氏宗室为皇帝,当时以刘縯和刘玄呼声最高。

但刘縯在军中颇受爱戴,王匡王凤等人认为他不易控制,所以就设法让刘玄当了皇帝,即更始帝。更始帝即位后,封刘縯为汉信侯,拜大司徒。可随着刘縯功绩渐增,威名日盛,更始帝就对其产生猜疑,最后联合朱鲔将刘縯杀害。

刘縯死后,刘秀就与更始政权决裂,开始以“光复汉室”为口号自立门户。更始三年,刘秀正式登基,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但奇怪的是,刘秀称帝后,并没有追尊生父刘钦为皇考,而是尊汉元帝为皇考,这是为何呢?

一般皇帝即位,自然都想尊自己生父为皇考,即宗法意义上的父亲。就好比明朝的嘉靖皇帝,因为他继承的是堂兄朱厚照的皇位,他即位之后,就想尊生父为皇考,从而与大臣产生了“大礼议”之争。

但按理来说,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他完全可以尊生父为皇考,像后来的开国皇帝,也都是这样做的。毕竟开国皇帝,不用追究身份,更不会要求他出身高贵。那么为何刘秀不追尊生父为皇考呢?

2、刘秀为什么不能尊父亲为皇考

原来,刘秀是有难言之隐的。在古代,祭祀祖先是件非常重要且严肃的事情,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所以刘秀称帝后,就在都城洛阳设立宗庙,以供奉西汉历代皇帝。

第二年,刘秀又设立亲庙,决定供奉父亲“南顿君以上至舂陵节侯”,却因为不符合礼制,遭到群臣非议。由于当时政局不稳,刘秀也没有和大臣继续讨论这个问题,直到建武十九年,国家终于平定,大家才静下心来商议此事。

当时群臣向刘秀上书《奏除亲庙》,里面就解释了,他们为何会反对刘秀设立亲庙,当中提到他们认为刘秀“实同创革,而名为中兴,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

刘秀虽然是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但自从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宗室的待遇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加上刘秀祖上这一脉是庶出,所以到了他父亲刘钦这一代的时候,就已经没有爵位了,更别说是刘秀这一代了。

虽说到了刘秀这里,血缘已经很远了,可问题就出在,他当初起兵的时候,是打着“光复汉室”的口号。所以当他称帝后,在尊奉先祖这件事上,就出现困难。毕竟他的直系祖先,并没有做过皇帝,如果尊他们为先祖,就不符合礼制了。这就是大臣们认为的“舂陵四世,君臣并列,以卑厕尊,不合礼意”,因此他们建议刘秀除去亲庙。

3、刘秀为何尊汉元帝为父

要刘秀尊西汉诸帝为先祖,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他认为自己身为人子,却不能将自己生父供于亲庙,实在是不孝,这才如此矛盾。群臣也明白刘秀的为难之处,于是为他想了个折中的办法。

就是将西汉的宣、元、成、哀、平五位皇帝供于亲庙,然后尊汉宣帝为祖父、汉元帝为皇考,需刘秀亲自祭拜。如此一来,汉成帝就和刘秀是平辈了,汉哀帝、汉平帝更成了他的后辈,所以这三位皇帝就由有司安排祭拜。

至于刘秀的直系先祖们,群臣的建议是“别为南顿君(刘钦)立皇考庙,其祭上至舂陵节侯,群臣奉祠。”也就是说,刘钦就由群臣负责祭拜。这个提议终于得到刘秀认可。

由此可见,刘秀并非不想追尊生父为皇考,而是他要以汉室正统自居,就必须追尊西汉正统的皇帝为皇考才行。古代礼法规定:“礼,为人后者则为之子,既事大宗,则降其私亲。”刘秀也是情非得已。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张柬之为什么被免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张柬之是恢复李唐政权的大功臣,但他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反而遭到韦后和武三思的排挤,导致晚年遭贬,最后是在流放的途中忧愤而死。张柬之进士出身,因得罪武则天,任荆州长史。后来还是狄仁杰欣赏张柬之的才干,让他担任刑部侍郎,最后成为唐朝宰相。张柬之敢于发动神龙政变,帮助李显复位,这对于李唐来说已是不世之功

  • 夏朝的时候真的养过龙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龙这种生物,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只存在于各种神话里面的神兽,神话当中有各种形态的龙,也有各种不同地域的龙,掌管着不同的领域。但是却也有古人养龙的记载,据说在夏朝时期,有人养过龙,这乍一听是很不可思议的,龙是神话中才存在的生物,为什么会有人养过呢?夏朝的时候真的有人养过龙吗,他们养的龙到底是什么样子

  • 北宋灭亡后,北方百姓在金人统治下生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在宋朝历史上,靖康之耻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又非常耻辱的历史事件了,金人俘虏了徽钦二帝和文武百官,朝廷不得不向南迁,成立了南宋朝廷。而也有很大一部分原本生活在北方的百姓,跟着迁移到了南方,但也还是有不少人留在北方。那么这些在北方的宋人,他们在金人的统治之下生活的怎么样呢?金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他们的生

  • 孙权和刘备都敢称帝,为何曹操却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曹丕是第一个称帝的,随后刘备称帝,而孙权在此多年之后才称帝。不过人们说到魏蜀吴的时候,最容易被想起来的还是曹操、刘备、孙权三个人,这三个人可以说是三国的代表人物,而孙权和刘备都称帝了,为什么曹操活着的时候却始终都没有称帝呢?刘备和孙权都敢称帝,为何唯独看起来胆子最大的曹操不敢呢?今天就让小编

  • 三国演义中,魏蜀吴最完美的将领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是我们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严格来说是历史小说,里面的内容并非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例如关羽和诸葛亮,演义中有关他们的部分事迹是虚构出来的,其原因是为了提升他们的角色高度,能感觉到蜀国将领是最为出名的。当然,从演义的角度来看这也没什么,那在魏蜀吴三国中,究竟谁才是各自阵营里最完美

  • 战国时秦国多次使用反间计,为何其他国家却不对秦国使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争斗不断,各种明争暗斗轮番上演,秦国曾经多次使用同一个计谋来对付其他不同的国家,那就是反间计,秦国对赵国、魏国等都使用过,而且每一次其他国家都会中计,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但是为什么同一个计谋能够得逞那么多次,其他国家的国君难道看不出来这是离间计吗?那他们为什么没有对秦国使用离间计呢

  • 嘉庆杀掉和珅后,为什么又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一死,嘉庆掌握大权,就把和珅给杀掉了,从和珅家里也是抄出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和珅作为一个大贪官,在乾隆时期一直都混的风生水起,乾隆不见得不知道和珅的贪,却并没有把他怎么样,但是嘉庆直接就把和珅给杀掉了。然而在杀了和珅之后,嘉庆却又觉得很后悔,这究竟又是为什么呢?嘉庆后悔的到底是什么,是因为和珅的死

  • 刘备与公孙瓒是同学,为何后来刘备离开了公孙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和公孙瓒两人其实曾经是同学,可以说交情还是非常好的,甚至可以用亲如兄弟来形容。但是即便是亲兄弟也不见得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够相互帮扶,更不用说刘备和公孙瓒本来就不是亲兄弟。刘备后来离开了公孙瓒,并没有选择继续跟随他,这其中究竟是有什么原因呢?刘备离开公孙瓒的原因是什么,当年的同窗情谊为何最终还是破

  • 秦朝灭亡并非因为暴政,真实原因是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长久以来,可能有很多人都以为,秦朝之所以最终会走向灭亡的道路是因为它的暴政,提到秦始皇的时候都是“暴君”这样的形容,自然会认为秦朝的百姓生活非常悲惨,这才爆发了农民起义。但其实真要追根溯源的话,秦朝之所以会灭亡,可以说和暴政的关系并不大,而是另有原因的。那么导致秦朝最终灭亡的

  • 刘禅为什么不重用杨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杨仪曾在蜀国任丞相参军,等于是诸葛亮身边的谋士。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杨仪有很多谋略都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同,因此对他的信任也是与日俱增。诸葛亮临终前,把遗命和撤军大权全部交由杨仪处理,可见杨仪当时地位之高。不过诸葛亮死后,杨仪非但没能进一步提升官职,反倒被刘禅削职流放,最后在狱中自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