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如果换成关羽能否突出重围呢

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如果换成关羽能否突出重围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41 更新时间:2023/12/19 15:30:39

赵云最出名的一战,便是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最终救下幼主阿斗。虽然这个故事是演义中虚构出来的,但也突然出了赵云的机智与勇猛。如果是把赵云换成关羽,以关二爷的身手最后能否突出重围呢?其实关羽也经历过几次突围战,但战绩并不出彩。那今天就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讲讲关羽几次面对突围,最后都是如何解围的。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来看看,欢迎小伙伴们留言讨论。

单骑纵横万军中,白袍何惧血垂红。

七入重围彰勇力,万里杀气破苍穹。

将军虎胆垂今古,猛士豪情贯长虹。

子龙从来扶危主,千载独此一英雄。

长坂坡怀抱幼主七进七出,一路上枪挑剑劈,“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斩杀曹军名将五十余员,杀透重围,这是猛将赵云的扬名之战。至此以后“长坂坡”这个地名就与“赵云”这个人名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从古至今,但提起长坂坡,就必须要说到常山赵云;若说到赵子龙,就不能不提起长坂坡。

广大三国迷都知道,在三分时代,赵云的突围能力那是天下独绝,如果他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即使是武力值独立巅峰的吕布也达不到这个程度,即使是凶狠敢斗而著称的猛张飞也难以望其项背,即使是以悍勇闻名的“古之恶来”的典韦也要甘拜下风。

那么,如果“英风震于华夏”的关云长处在长坂坡赵云同等境地的情况下,他能否凭着自己力大刀沉的优势和“超群绝伦”的武艺,怀抱幼主阿斗突出重围呢?咱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其实关羽也是打过几次突围战的,咱们来看看关羽在突围战中的表现如何?

1、土山突围战

桃园三兄弟重新占据徐州后,曹操率重兵来征。刘备、张飞欲乘曹军远来人马疲惫之机,发动夜袭,但被狡猾的曹操识破,预下八面伏兵张网以待,打得刘备、张飞溃不成军,各自逃散,只剩下关羽独守下邳。

程昱向曹操献计,派夏侯惇骂阵诱敌,激怒了关羽,率兵杀出城外,“约战十余合”,夏侯惇诈败而走,关羽追来,直追到离城二十里外,许褚和徐晃分别从两边引伏兵杀出,截住关羽归路,“关公奋力杀退二人”,夏侯惇又率兵回来接战,将关羽逼上土山。下邳城火起失守,关羽心中惊惶,“连夜几番冲下山来,皆被乱箭射回”。

关羽困守土山无法突围,后来在张辽的劝说下,“降汉不降曹”,归附了曹操帐下。

2、南山岗突围战

刘备自立汉中王后,被封为五虎上将首位的关羽率荆州兵马北进襄樊,夺襄阳,围樊城,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逼得曹操差点迁都以避其锋芒。关键时刻,东吴兵马“白衣渡江”,偷袭荆州,断了关羽的后路。

关羽率部回救,在途中被东吴大将蒋钦拦住,关羽大怒,舞刀迎战,“不三合,钦败走”,关羽“提刀追杀二十余里”,吴将韩当、周泰从两面率伏兵杀出,关羽连忙撤退,到了南山岗,又被“左边丁奉,右边徐盛”截住去路,“将关公困在核心”。关羽苦战不得脱身,幸亏关兴、廖化杀到,“分两路兵杀入重围,救出关公”。

在这场南山岗突围战中,关羽被困难以脱身,是被关平和廖化救出的。

3、临沮突围战

关羽率残部退守麦城,派廖化杀出重围向上庸的刘封求救,但刘封和孟达以“山城初附,民心未定,不敢造次兴兵,恐失所守”为理由拒绝发兵救援。

救兵迟迟不至,关羽只得率部乘夜突围,开北门“望临沮小路而走”,行至离城二十里处,遭到东吴兵马的阻截,关羽且战且走。五更时分行至决石,两山边尽是芦苇草,树木丛生。“两下伏兵尽出,长钩套索,一齐并举”,将把关公胯下赤兔马绊倒。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关平赶来相救,陷入重围,“力尽亦被执”。

临沮突围战,关羽父子二人皆被东吴兵马擒住。

通过关羽所经历的这几场突围战我们不难看出,关羽的武艺虽然高强,但他突围能力确实令人不敢恭维。同样是陷入重重包围的情况下,赵云能够突围出去,并不意味着关羽也能够做到。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我们可以发现,武艺的高低并不能决定突围的效果。突围是个技术活,它对一个武将的战斗素养的要求还是蛮高的,武艺高强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另外还有很多必备条件。例如超群的勇气、冷静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迅捷的反应、把握机会的能力、超强的体能等。最关键是全面的技能,最忌讳的是战斗技术上存在有短板。

关羽一向骄矜狂傲,这种性格的人往往自视甚高,缺乏以命搏命的勇气;关羽还比较情绪化,容易被敌人激怒,难以保持冷静;他的观察力也是个大问题,常常着了敌人的阴招;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达八十二斤,过于沉重,在正常阵前厮杀时有优势,但太消耗体力,不适合持久的连续作战;关羽最大的问题是攻强守弱,防御力太差,远不如赵云攻守两端极其平衡,马战、步战、枪法、箭术皆精。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关羽在长坂坡被围,怀抱幼主的情况下,他是根本无法突围成功的。就算是没有阿斗的拖累,让他单刀匹马突围,他也仍然杀不出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尉迟恭是玄武门之变最大的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尉迟恭,作为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门神之一,他在历史上也是很厉害的,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自己夺得太子之位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尉迟恭就是玄武门之变当中的最大的一个功臣了。只不过,尉迟恭究竟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被认为是最大的功臣呢?既然尉迟恭劳苦功高,为什么后期却会被李世民所冷落呢?这中

  • 刘黑闼是被谁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刘黑闼是隋朝末年起义军领袖,他年少便与窦建德结交,两人关系十分要好。后来刘黑闼加入瓦岗军,等李密被击败后,刘黑闼回到河北,依附窦建德。此后刘黑闼便迎来了自己的人生巅峰,他带领窦建德旧将起兵,期间多次和唐军作战,起先双方互有胜负,不过唐军更加壮大。最后刘黑闼被李世民击败,但死于李建成之手。刘黑闼究竟是

  • 大禹手上的叉子真的能治水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属于农耕文明,治理国家和国库开销大多数都是需要依靠着老百姓的农赋收入的,如果常见的风调雨顺,那是能够创造盛世的。可若是遇上旱涝天灾那便只会害得百姓流离失所。而想要调节旱涝问题带来的影响,就要注重水利建设,所以凡是兴水利的时代,天下便能相对安稳。要论中国历史上治水第一人则非大禹莫属,

  • 三国后期,蜀国有谁能与张郃一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是蜀国鼎盛期,能和张郃一战的将领有不少,而且都不虚张郃。不过到了三国后期,关羽、张飞都不在了,赵云也是年事已高,蜀国还剩谁能与张郃对阵呢?其实张郃非常有实力,后期也是在魏国熬成了一员大将,地位显赫。诸葛亮北伐期间,张郃是他的主要对手之一。虽然张郃最后死于蜀军之手,但有司马懿故意陷害之嫌,据记载&

  •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慈禧为什么没有废掉光绪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戊戌变法作为清朝末期,清政府实行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政治改革,虽然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次变法对于历史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而当时,支持戊戌变法的光绪皇帝,与反对派的首要人物慈禧太后,对变法当然是持有不同的意见的。而且慈禧原本就想要将光绪皇帝废黜,换成另一个人,人选已经都找好了,但是为什么戊戌变法失败

  • 崇祯帝为何甘愿将自己吊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知已无力回天,便和王承恩登上煤山。后来崇祯帝亲手杀了昭仁公主,将长平公主重伤,还逼张皇后自尽,最后崇祯帝流着泪吊死于煤山。当然,崇祯帝这样做,完全是担心自己家人落入敌人手中,会遭受更惨烈的对待。不过崇祯帝一定要选择这条路不可吗?或许有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向南边转移,而是要寻短

  • 诸葛亮为何攻不下陈仓?数万大军拿不下一千守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关于陈仓这个名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吧,这说的是韩信攻下陈仓的事件。而时间来到三国时期,同样还是这个陈仓,诸葛亮却始终无法攻下,而且诸葛亮是用数万大军来对抗只有一千守军的陈仓,竟然一直都没有拿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陈仓有什么

  • 金国愿意归还中原,为何宋高宗却不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又分为南宋和北宋,而这两个时期的分界事件,就是靖康之耻了。金国占领了中原地区,还将宋朝王室掳走,从此开启了南宋时期。因此,被占领的中原对于宋朝来说,一直都是想要收复回来的失地。但是曾经金国想要主动将占领的中原地区归还,却被宋高宗拒绝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宋高宗为何拒绝金国归还中原,这其中又有什么秘

  • 赵国如果不接受上党,能避免长平之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长平之战的起因,是源于赵国接受了上党郡,这才引来了秦国对赵国的攻击,而长平之战又让赵国元气大伤,灭亡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看是什么时间了。而当时赵国其实本来也是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接受上党,另一种是选择不接受,赵国做出了第一种选择,得到了这样的结局,那么如果赵国做出第二种选

  • 民国四大家族陈家的前世是哪里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陈其美,出生于浙江湖州,1906年去往日本,同年进入同盟会。1908年期间反华领导反清革命,在武昌起义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在上海率先举旗响应。沪军都督府成立后,陈其美任沪军都督。孙中山誉其“于民国之功,固已伟矣”。陈其美胆大心狠,在国民党人中素以“四捷&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