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瑞为什么敢骂皇帝

海瑞为什么敢骂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204 更新时间:2024/1/24 1:33:32

海瑞写给嘉靖皇帝的《治安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疏,因为其中有大量批评嘉靖帝的内容,海瑞把当时官场上的弊端和皇帝的罪责一展无遗。所以,可以想到海瑞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将《治安疏》呈上去的,但海瑞为什么就敢直言皇帝的过错,难道他就不怕死吗?明朝上下官员中,也只有海瑞敢做这件事,其勇气令人敬佩,但我们需要知道,究竟是什么支撑起了海瑞,让他有了看淡生死的勇气。

海瑞为什么敢骂皇帝

海瑞在给嘉靖上《治安疏》的时候,大有为国尽忠而将生死置之于度外的悲壮气势。

海瑞应该说是明朝官场之上的“异类”,有的人或许会对他心生敬意,可最后却还是会敬而远之。

他这种性格的人不论是放在古代,还是放到今天,实际上都会让人感到很难相处。

何也?

海瑞为人过于刚直,可是一个人太过于刚直却未必是一件好事,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过犹不及”。

海瑞既然选择了仕途这条路,那么他就必须得去适应这条路,而不是想着让这条路来适应他。

为官之道,从来都不可能一路直行,很多时候还必须学会拐弯。

海瑞吃亏就吃亏在他一心只想直行,却不愿意向“官场规则”妥协而拐弯,这应该说是他一生意难平的根本原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必定会有利益之争。

哪怕是嚷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士大夫,也同样各有各的利益。

士大夫学而优则仕,或许不能说他们百分之百是仕而为己,但至少90%也是先为己,而后才为国为民。

当时的读书人为什么嘴里总是念叨着光耀门楣?所谓光耀门楣,其实就是想提升自身阶级,从而获取更多利益。

他们能够为己的同时,又能将部分精力用于为国为民,对于天下黎庶而言恐怕就已经是大幸之事了。

可是,我们却很难从海瑞身上看到这一点,他当官了之后好像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光耀门楣”之事。

海瑞的母亲过生日的时候,当时已经身为一方父母官的海瑞为了给老母亲庆寿,却只买了两斤肉。

海瑞病逝了之后,佥都御史用汲去看了海瑞最后一眼,却看到他所用皆葛布帷帐、破竹箱之类的物品。

王用汲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于是自掏腰包,又找人凑了一点钱置办了一些东西,这才收殓了海瑞。

海瑞当时是何种身份?他病逝之时还是南京右都御使,正二品大员。

可是,他作为一个正二品大员,却在死了之后还得让别人凑钱来为他置办治丧所用之物,可谓凄凉至极。

他的一生似乎真的就是为了心中的“道”而生,这种人不得不说很可敬,但是又不会有人想要亲近。

他似乎没有私心,但是又有一个最大的私心,那就是为了成就他一生都想要实现的“道”。

这也就是海瑞为什么敢上书大骂嘉靖皇帝的原因,因为他为了心中的“道”,已经顾不上自身的生死了。

海瑞无惧

只要能够实现这个“道”,那么他即使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会觉得很值。

海瑞上《治安疏》,毫不避讳地批判嘉靖:

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为了骂醒嘉靖,他毫不客气地那“嘉靖”这个年号开刀,用谐音来骂嘉靖为了修道而大肆敛财,从而导致百姓家家净而无财。

嘉靖皇帝看到这份奏疏之后,愤怒地将这份奏疏狠狠地摔在地上,然后让人去抓海瑞。

他还特意加了一句:“别让海瑞跑了!”

可是,嘉靖才说完这句话就被打脸了。

宦官黄锦看着愤怒的嘉靖,斟酌着说:“皇上,海瑞是一个痴人,我听说他上疏的时候就知道难逃一死,所以买好了棺材,和妻子诀别,又遣散了家仆,根本就没有想过要逃跑。”

人不畏死,又如何以死惧之?

嘉靖听完就沉默了,又捡起了奏疏,读了又读,读了又读。

谁也不知道嘉靖究竟读了多少遍,后来才对左右之人说:“海瑞这个人可比商朝比干,但我却不是商纣王。”

嘉靖之所以会说出这句话,其实就是他看明白了,海瑞根本就不怕死!

如果嘉靖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还要执意处死海瑞的话,那么海瑞在史书上的清名只会更大,嘉靖的名声就会与之相反。

所以,嘉靖才没有急于动手处死海瑞,而是一直忍着心中的愤怒,把这件事压着不处理。

可是,嘉靖到了病重临死之际又想起了曾经痛骂过自己的海瑞。

嘉靖虽然也承认海瑞骂的都对,但还是让人抓海瑞下狱了。

他就是在害怕自己死了之后,还会被海瑞骂一句,你这个昏君,当初我把事情给你说明白了,你就是不听!

嘉靖驾崩了之后,海瑞还在狱中。

当时提牢主事以为嘉靖一死,海瑞不仅会出狱,还会收到新帝重用,所以弄了好酒好菜去讨好海瑞。

海瑞呢?海瑞以为那是自己的最后一餐了,但也凛然无惧,痛痛快快地吃了起来。

海瑞之所以凛然无惧,是因为他从上《治安疏》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了。

他敢上疏,就不怕死。

倘若嘉靖帝因为这份奏疏而醒悟,从此之后好好处理国家事务,那么他海瑞就是明朝的大功臣。

倘若嘉靖帝因为这份奏疏而暴怒,并且一怒之下处死了海瑞,海瑞也会慷慨赴死。

因为,海瑞自知是为了心中的“道”而死,他是为国尽忠,他是做了他认为应该做,也必须做的事。

所以,海瑞无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丕为什么夺臧霸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臧霸原为吕布手下,曾和乐进交战,不分上下。吕布死后,臧霸归降曹操,此后臧霸立有诸多战功,当曹操对西凉担忧时,臧霸担当先锋,和徐庶一起把守,可见臧霸在当时深受重用。不过等曹丕登基后,他夺去了臧霸的兵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有关臧霸的故事,虽然他的知名度一般,但也是一位很有实

  •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到底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冯玉祥赶走溥仪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他已经不再是皇帝,清朝已经灭亡,时间也进入了民国时期,很多人认为,既然如此,溥仪当然没有理由继续住在故宫里。但是这件事情从后续的发展来看,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却也有很多人觉得,冯玉祥此举是大错,究竟是为什么呢?到底冯玉祥把溥仪赶走的事情是对是错,冯玉祥这样做到底该怎

  • 诸葛亮北伐,除了马谡谁能守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马谡刚愎自用,擅自违抗军令导致街亭失守,宣告诸葛亮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其实诸葛亮在如此关键的战役中决定重用马谡,也是出于信任,对于蜀国来说,如果能培养出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肯定是好事,可惜马谡并没有通过考验。那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派谁可以守住街亭呢?我们认为有三人大概率是不会让诸葛亮失望的,那

  • 生子当如孙仲谋说的真的是孙权吗?后面一句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很多人都认为是曹操夸奖孙权的,仲谋是孙权的字,曹操的意思自然是说,如果生了儿子,就应该像孙权那样才好,可见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不过,这句话的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或许可以解释,这句话说得其实并不是孙权,而是另一个人,那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曹操又为什

  • 朱元璋死后有多少个妃子陪葬,殉葬制为何会重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殉葬制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最残忍的一种丧葬制度,这种制度在历史上几经废除却又重新启用。朱元璋死后,便有不少妃子被逼陪葬,朱棣驾崩更是有30余人殉葬,直到明英宗时期才下令废除殉葬制,但到了清朝却又复起。清朝甚至十分鼓励民间殉葬,还会表彰妻妾殉夫,实在荒唐。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没办法彻底消除,在现代人看来

  • 乾隆成为太上皇之后,是怎么架空嘉庆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虽然说皇帝应该算是最有权势的人,但也并非任何时期的皇帝都是如此,比如嘉庆皇帝在上位的前几年里,虽然自己是皇帝,但是却还有太上皇乾隆在世,大权都是乾隆的,自己可以说就是个摆设而已。不过乾隆究竟做了些什么,来架空身为皇帝的嘉庆的呢?嘉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又是怎么过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

  • 高堂隆曾道出曹魏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曹魏历史上出了很多有能力的官员,但有些很出名,有些则是默默无闻。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大臣高堂隆,就是一位名声不大,但对于魏国来说是很重要的人物。曹睿时期,高堂隆是陈留太守,爵位关内侯。高堂隆在朝内以直言不讳著称,他曾多次上书劝谏曹睿,不要大兴土木,临终前依然不忘告诫曹睿,让他严防猛鹰飞扬的官僚,以免祸

  • 明朝太监真有那么坏吗?是不是都有那么大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都会发现,明朝时期的太监似乎很大一部分都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那种人,权力极大,甚至皇帝在他们面前都只是一个傀儡一样,成了王朝实际的掌权人。在历史上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的确是这样,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如此吗?皇帝难道都会任由自己的权力被太监夺走而不管不顾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臭名昭著的司马王朝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司马王朝非常的臭名昭著,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到底是为什么?这个司马王朝为什么总是被人说不好,这个朝代又有什么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马食槽”后,司马

  • 楚成王为什么没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楚成王在位期间,开疆扩土,击败宋襄公,称霸中原,为什么楚成王却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呢?恐怕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在于,楚成王在城濮之战中败给了晋文公,导致楚国并没有当上真正意义上的霸主。其实楚成王一生成就显赫,但他的结局却令人唏嘘,最后是遭到太子逼迫无奈自杀。楚成王即位初期,布施恩德,同他国修好结盟,这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