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008 更新时间:2024/2/5 7:20:03

根基深厚的魏忠贤和刚刚登基的崇祯,这两人相对来说,崇祯应该不是魏忠贤的对手才对,毕竟魏忠贤在朝堂上树根深厚,而且位高权重,但崇祯手上的权力应该是比不过魏忠贤的,这样一场看似结果已经注定的博弈,最终,魏忠贤却死在了崇祯的手上,这究竟是为什么?魏忠贤明明有很大的权力,为何却斗不过刚上位的崇祯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明朝历代有名的太监有曹钦、汪直、刘谨、冯保、魏忠贤等等。以明武宗时期的刘瑾为例,人称“立皇帝”,当时刘瑾的威势相比于魏忠贤有过之而无不及,最终被明武宗一句话就给活剐了。

中国古代的政治建构,分为三大派系:皇权,相权,军权。这三大派系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如果能够协调好关系,那三角形就稳定,一旦协调不好,帝国立刻就会崩塌。魏忠贤此人的确厉害,但是如果真的说到权利还真的没有那么大,明朝的朝廷制度是非常完善的,甚至于皇帝不上朝,都能将国家治理的很好,各个部门都有自己要负责的事情,太监并没有多大的权利。

明朝刚成立的时候,朱元璋很清楚太监擅权所带来的政治灾难,因此他在宫中立了块牌子“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朱元璋是穷孩子出身,从小都是在田间地头干活的,身体倍棒,面对繁重的国事他能撑得住,可他那些娇生惯养的子孙们撑不住啊。

但是,宦官再怎么嚣张,即便魏忠贤压制了锦衣卫多年,皇帝想让魏忠贤死,锦衣卫还是干净利落的要了魏忠贤的命,魏忠贤一倒台,那些曾经的小弟都开始对他反咬一口,文官大力搜查证据,最终魏忠贤一败涂地。

2、魏忠贤怎么死的

七年(1627)秋八月,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即位。朱由检素来熟知魏忠贤的罪恶,自己深加戒备,魏忠贤的党羽开始恐惧了。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击崔呈秀以试探朱由检心意,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于是纷纷论奏魏忠贤。但朱由检隐而不发。

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一与皇帝并列,二蔑视皇后,三搬弄兵权,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王封爵,六目无圣人,七滥加爵赏,八掩盖边功,九剥削百姓,十交通关节。奏疏呈上后,朱由检召见魏忠贤,让内官读给他听。魏忠贤非常恐惧,急忙用重宝贿赂信邸的太监徐应元,求他解救。徐应元是魏忠贤从前的赌友。朱由检知道这事,便斥责徐应元。十一月,便将魏忠贤发往凤阳安置,魏忠贤在去凤阳的途中,仍豢养一批亡命之徒,朱由检闻悉后大怒,命锦衣卫前去逮捕,押回北京审判。李永贞得知消息,连忙派人密报魏忠贤。魏忠贤自知难逃一死,行到阜城时,听到后一项命令,便与同伙李朝钦在阜城南关客氏旅店痛饮至四更,最后一起上吊自杀。朱由检诏令将魏忠贤肢解,悬头于河间府。将客氏鞭死于浣衣局。魏良卿、侯国兴、客光先等都被处死,并暴尸街头,还抄了他们的家。在抄客氏的家时,得八名宫女,大概想仿效吕不韦所为,所以人们尤其憎恨她。

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朱由检命大学士韩爌等人审定逆案,这才将魏忠贤的党羽尽数逐出,东林党人又得以进用。那些与逆案有关的人日夜图谋报复。其后温体仁、薛国观之辈相继执政,他们暗中排挤正直人士,为翻逆案做准备。朱由检也厌恶廷臣结党营私,于是又委任宦官,而逆案中的阮大铖等人终于肆毒于江左,直到灭亡。

3、魏忠贤死后对明朝未年局势的影响

魏忠贤理财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加征海税商税矿税盐税来充实国库补贴皇帝家用,农税则能免就免,也就是征富人的税补贴穷人。海外的贸易被宗室藩王和以东林党人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垄断,工商业、盐矿业也基本是被这些人所把持,从他们这些人身上征税就是在割他们的肉,也只有魏忠贤有那个能力,能从他们这些人身上割肉。结果就是宗室藩王和东林党人对魏忠贤恨之入骨,但也无可奈何,被杀怕了;只能在背地里大肆的宣染其在与民争利,只不过争的是东林党人和宗室藩王的利益,跟普通百姓没半毛钱关系。魏忠贤死后这些钱根本就收不上来,国家打仗需要钱粮,要钱粮就必须加税,东林党人是不会征自己的税,就只能加征普通百姓的税,而这只能逼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普通百姓们;明末几十年正是小冰河气候,大部分地区粮食都是欠收的,吃饭都成问题了还要加税能不反吗?

魏忠贤是草根出生,做事还是比较为普通百姓考虑的,哪里有灾害,魏忠贤都积极展开赈灾,并免除灾区赋税。天启年间,辽东的明军虽屡战屡败,但军需钱粮却从来没有缺过,每次魏忠贤都能够提供足够的军需钱粮让辽东的明军恢复实力再战,虽然明军屡败,但还是压着后金在打。魏忠贤主政期间,明朝没有发生过农民起义,也没发生过大的变乱,在辽东局势危急时刻,魏忠贤力排众议启用赵南星、孙承宗、袁可立等人,虽然这些人都是不服魏忠贤的,但这些人都是能臣、直臣,正是在这些能臣、直臣的统领之下,明朝与后金的局势才能相对平稳,对后金的战事也处于不断转好,一直到崇祯初年魏忠贤死前,局势还是在控制范围之内,自魏忠贤死后,东林党人上台,局势才变得一发的不可收拾。

崇祯杀魏忠贤后,明朝的财政状态是一年不如一年,魏忠贤主政时每年有数百万进账,东林党掌权后连几十万也收不到,最终导致国库空虚,赈灾无粮,军队闹饷,农民起义大爆发。崇祯皇帝的贴身太监曹化淳,眼见大明王朝大势已去,面对这样的变故,发出了“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的感慨,也正是这时候,崇祯皇帝才最终领会了天启皇帝临死前强调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深意所在,命人收葬魏忠贤。明朝的太监就算再有权势,不过也就是皇帝的一条狗,专替皇帝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同时,一个不能传宗接代,被人普遍岐视骂成阉货的人,只能依靠皇帝和忠于皇帝,否则就都是一句话的事。而朝臣可是个个都有自己的私心,大不了改朝换代,凭自己是读书人还能续继当官享富贵,事实就是前脚崇祯刚死,朝臣后脚集体在城门外跪接李闯王进京,最后也只有太监王承恩一直陪伴在崇祯皇帝身边。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海瑞为什么敢骂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海瑞写给嘉靖皇帝的《治安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疏,因为其中有大量批评嘉靖帝的内容,海瑞把当时官场上的弊端和皇帝的罪责一展无遗。所以,可以想到海瑞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将《治安疏》呈上去的,但海瑞为什么就敢直言皇帝的过错,难道他就不怕死吗?明朝上下官员中,也只有海瑞敢做这件事,其勇气令人敬佩,但我们需要知道,

  • 曹丕为什么夺臧霸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臧霸原为吕布手下,曾和乐进交战,不分上下。吕布死后,臧霸归降曹操,此后臧霸立有诸多战功,当曹操对西凉担忧时,臧霸担当先锋,和徐庶一起把守,可见臧霸在当时深受重用。不过等曹丕登基后,他夺去了臧霸的兵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有关臧霸的故事,虽然他的知名度一般,但也是一位很有实

  •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到底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冯玉祥赶走溥仪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他已经不再是皇帝,清朝已经灭亡,时间也进入了民国时期,很多人认为,既然如此,溥仪当然没有理由继续住在故宫里。但是这件事情从后续的发展来看,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却也有很多人觉得,冯玉祥此举是大错,究竟是为什么呢?到底冯玉祥把溥仪赶走的事情是对是错,冯玉祥这样做到底该怎

  • 诸葛亮北伐,除了马谡谁能守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马谡刚愎自用,擅自违抗军令导致街亭失守,宣告诸葛亮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其实诸葛亮在如此关键的战役中决定重用马谡,也是出于信任,对于蜀国来说,如果能培养出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肯定是好事,可惜马谡并没有通过考验。那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派谁可以守住街亭呢?我们认为有三人大概率是不会让诸葛亮失望的,那

  • 生子当如孙仲谋说的真的是孙权吗?后面一句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很多人都认为是曹操夸奖孙权的,仲谋是孙权的字,曹操的意思自然是说,如果生了儿子,就应该像孙权那样才好,可见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不过,这句话的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或许可以解释,这句话说得其实并不是孙权,而是另一个人,那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曹操又为什

  • 朱元璋死后有多少个妃子陪葬,殉葬制为何会重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殉葬制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最残忍的一种丧葬制度,这种制度在历史上几经废除却又重新启用。朱元璋死后,便有不少妃子被逼陪葬,朱棣驾崩更是有30余人殉葬,直到明英宗时期才下令废除殉葬制,但到了清朝却又复起。清朝甚至十分鼓励民间殉葬,还会表彰妻妾殉夫,实在荒唐。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没办法彻底消除,在现代人看来

  • 乾隆成为太上皇之后,是怎么架空嘉庆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虽然说皇帝应该算是最有权势的人,但也并非任何时期的皇帝都是如此,比如嘉庆皇帝在上位的前几年里,虽然自己是皇帝,但是却还有太上皇乾隆在世,大权都是乾隆的,自己可以说就是个摆设而已。不过乾隆究竟做了些什么,来架空身为皇帝的嘉庆的呢?嘉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又是怎么过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

  • 高堂隆曾道出曹魏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曹魏历史上出了很多有能力的官员,但有些很出名,有些则是默默无闻。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大臣高堂隆,就是一位名声不大,但对于魏国来说是很重要的人物。曹睿时期,高堂隆是陈留太守,爵位关内侯。高堂隆在朝内以直言不讳著称,他曾多次上书劝谏曹睿,不要大兴土木,临终前依然不忘告诫曹睿,让他严防猛鹰飞扬的官僚,以免祸

  • 明朝太监真有那么坏吗?是不是都有那么大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都会发现,明朝时期的太监似乎很大一部分都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那种人,权力极大,甚至皇帝在他们面前都只是一个傀儡一样,成了王朝实际的掌权人。在历史上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的确是这样,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如此吗?皇帝难道都会任由自己的权力被太监夺走而不管不顾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臭名昭著的司马王朝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司马王朝非常的臭名昭著,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到底是为什么?这个司马王朝为什么总是被人说不好,这个朝代又有什么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马食槽”后,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