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为什么夺臧霸兵权

曹丕为什么夺臧霸兵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930 更新时间:2024/1/17 13:22:06

演义中,臧霸原为吕布手下,曾和乐进交战,不分上下。吕布死后,臧霸归降曹操,此后臧霸立有诸多战功,当曹操对西凉担忧时,臧霸担当先锋,和徐庶一起把守,可见臧霸在当时深受重用。不过等曹丕登基后,他夺去了臧霸的兵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有关臧霸的故事,虽然他的知名度一般,但也是一位很有实力的将领,感兴趣的朋友就不要错过啦。

臧霸是谁

臧霸虽然名气不高,但他也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员名将。199年,臧霸开始投靠曹操,为曹家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可是二十多年后,他却被曹丕夺去了兵权,免为闲职,默默无闻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直到243年,臧霸才再度被人提起,他的灵牌得以从祀于曹操的庙庭。

根据史书记载,臧霸是泰山华县人,他的父亲原本是县狱掾,因得罪郡守被下狱。年仅18岁的臧霸率领数十位门客在半路设伏,救出父亲,自此亡命江湖。黄巾起义爆发后,臧霸也拉起一支队伍,跟随徐州刺史陶谦讨伐起义军。之后,臧霸被封为骑都尉,“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

当时的东汉朝廷衰微,臧霸名义上归属陶谦,但实际上称霸一方。197年,臧霸与吕布交恶,吕布亲率军队来战,结果被臧霸击退,于是双方握手言和。198年,曹操率军讨伐吕布,臧霸亲自领兵来帮助吕布。吕布灭亡后,曹操见到臧霸后非常高兴,让他招降了吴敦、尹礼、孙观等人。之后,曹操任命臧霸等人官职,“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

也就是说,当时曹操虽然占领了徐州,但他的统治并不稳固,所以将青州、徐州交给臧霸等人。换言之,臧霸等人名义上隶属于曹操,但实际上依然是割据一方的豪强。由于臧霸等人都是泰山郡的,所以史书上将臧霸等人称为“泰山诸将”,他们的军队被称作“泰山兵”。

曹丕为何夺其兵权

投靠曹操后,臧霸确实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官渡之战中,臧霸多次率领精兵进入袁绍占据的青州地区,策应在官渡战场的曹操,“故太祖得专事绍,不以东方为念”。在之后岁月里,臧霸还参与征讨梅成、陈兰,以及攻打孙权的军事行动。而在此期间,臧霸的官也越做越大,到曹魏建立时,已经成为“使持节、行都督督军、徐州刺史、镇东将军、武安乡侯”。

222年,臧霸正在前线与吴军拼命,还取得了一定的战绩,“臧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徐陵,烧攻城车,杀略数千人”,可是没过多久,臧霸却被夺去了兵权,并且采用了明升暗降的形式,“征为执金吾,位特进”。此后的臧霸默默无闻,史书甚至连去世的时间都没留下。

通过上面的史料,其实我们已经能够得出臧霸被夺兵权的原因了。这是主要是因为臧霸并未曹操的嫡系,而且他形成了一个自己的势力集团。也就是说,曹操在世时,臧霸始终处于一种半独立的状态,他甚至多次违背曹操的命令。在曹操死后,臧霸手下军队居然一度发生混乱,“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在这种情况下,曹丕自然要解决以臧霸为代表的泰山豪强集团,于是他派曹休都督青、徐二州。而臧霸这个人口无遮拦,对曹休说:“国家未肯听霸耳!若假霸步骑万人,必能横行江表。”曹休这件事汇报给了曹丕,魏文帝认为臧霸可能怀有二心,于是通过臧霸来朝见的机会,夺去了他的兵权。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增臧霸邑五百户,并前三千五百,但不久后臧霸逝世,追谥曰威侯。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到底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冯玉祥赶走溥仪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他已经不再是皇帝,清朝已经灭亡,时间也进入了民国时期,很多人认为,既然如此,溥仪当然没有理由继续住在故宫里。但是这件事情从后续的发展来看,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却也有很多人觉得,冯玉祥此举是大错,究竟是为什么呢?到底冯玉祥把溥仪赶走的事情是对是错,冯玉祥这样做到底该怎

  • 诸葛亮北伐,除了马谡谁能守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马谡刚愎自用,擅自违抗军令导致街亭失守,宣告诸葛亮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其实诸葛亮在如此关键的战役中决定重用马谡,也是出于信任,对于蜀国来说,如果能培养出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肯定是好事,可惜马谡并没有通过考验。那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派谁可以守住街亭呢?我们认为有三人大概率是不会让诸葛亮失望的,那

  • 生子当如孙仲谋说的真的是孙权吗?后面一句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很多人都认为是曹操夸奖孙权的,仲谋是孙权的字,曹操的意思自然是说,如果生了儿子,就应该像孙权那样才好,可见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不过,这句话的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或许可以解释,这句话说得其实并不是孙权,而是另一个人,那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曹操又为什

  • 朱元璋死后有多少个妃子陪葬,殉葬制为何会重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殉葬制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最残忍的一种丧葬制度,这种制度在历史上几经废除却又重新启用。朱元璋死后,便有不少妃子被逼陪葬,朱棣驾崩更是有30余人殉葬,直到明英宗时期才下令废除殉葬制,但到了清朝却又复起。清朝甚至十分鼓励民间殉葬,还会表彰妻妾殉夫,实在荒唐。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没办法彻底消除,在现代人看来

  • 乾隆成为太上皇之后,是怎么架空嘉庆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虽然说皇帝应该算是最有权势的人,但也并非任何时期的皇帝都是如此,比如嘉庆皇帝在上位的前几年里,虽然自己是皇帝,但是却还有太上皇乾隆在世,大权都是乾隆的,自己可以说就是个摆设而已。不过乾隆究竟做了些什么,来架空身为皇帝的嘉庆的呢?嘉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又是怎么过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

  • 高堂隆曾道出曹魏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曹魏历史上出了很多有能力的官员,但有些很出名,有些则是默默无闻。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大臣高堂隆,就是一位名声不大,但对于魏国来说是很重要的人物。曹睿时期,高堂隆是陈留太守,爵位关内侯。高堂隆在朝内以直言不讳著称,他曾多次上书劝谏曹睿,不要大兴土木,临终前依然不忘告诫曹睿,让他严防猛鹰飞扬的官僚,以免祸

  • 明朝太监真有那么坏吗?是不是都有那么大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都会发现,明朝时期的太监似乎很大一部分都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那种人,权力极大,甚至皇帝在他们面前都只是一个傀儡一样,成了王朝实际的掌权人。在历史上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的确是这样,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如此吗?皇帝难道都会任由自己的权力被太监夺走而不管不顾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臭名昭著的司马王朝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司马王朝非常的臭名昭著,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到底是为什么?这个司马王朝为什么总是被人说不好,这个朝代又有什么样的不一样的地方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马食槽”后,司马

  • 楚成王为什么没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楚成王在位期间,开疆扩土,击败宋襄公,称霸中原,为什么楚成王却不是春秋五霸之一呢?恐怕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在于,楚成王在城濮之战中败给了晋文公,导致楚国并没有当上真正意义上的霸主。其实楚成王一生成就显赫,但他的结局却令人唏嘘,最后是遭到太子逼迫无奈自杀。楚成王即位初期,布施恩德,同他国修好结盟,这才

  • 褚英子孙后代为何接连遭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爱新觉罗·褚英是努尔哈赤长子,十八岁时就受封“洪巴图鲁”,可见褚英是一位骁勇善战的皇子。凭借长子身份,还有积累的战功,褚英成为努尔哈赤的接班人似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世事难料,褚英因为得罪开国五大臣,还诅咒自己的兄弟,导致被努尔哈赤降罪,最后幽禁处死。而褚英的子孙后代日子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