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云跟过袁绍公孙瓒,为何只对刘备忠心耿耿?

赵云跟过袁绍公孙瓒,为何只对刘备忠心耿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59 更新时间:2024/1/24 13:45:55

赵云在三国时期,也算是人们心目中一个忠义的化身之人了,尤其是他对刘备的忠心耿耿,更是令人非常的敬佩,不过在跟随刘备之前,赵云也是跟过公孙瓒的,后来离开袁绍公孙瓒之后才跟着刘备的,但是为什么赵云却只是对刘备忠心耿耿,赵云心甘情愿跟随刘备还那么忠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说赵云这个人识大体、识大局,具备讨好型人格,其中有一个桥段,马谡王平丢了街亭了,诸葛亮后来挥泪斩马谡,相反赵云这时候立了大功,但是这次整个北伐是失败的!赵云却说大家既然都失败了,我立这点功不算什么,我可不敢领这功劳,完美展现了赵云识大局、顾大体。

1、讨好型人格也分对谁

在蜀国可以说所有人都对赵云满意,正是因为他具备这种讨好型人格,那么讨好型人格是对谁都这样吗?答案当然不是。因人而异,在刘备、诸葛亮这,他是既勇猛又忠心,可是以前连赵云可不是这样,他是觉得自己投对了人、找对明主了他才这样。

这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从里到外我跟对了人了,如果你不是这样的,那赵云也不是这样的,赵云是三国里的猛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可以说功夫稍微略逊吕布,吕布死之后那几乎算得上第翼一猛将。

但赵云以前是什么样?他绝不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一开始赵云在袁绍手底下,《三国演义》第七回叫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这一回里边的是袁绍跟公孙瓒两家大战,公孙瓒实力远不如袁绍。结果袁绍手底下的名将文丑追他。公孙瓒哪个文丑的对手啊,眼看性命不保,这时候赵云从斜侧杀出来,跟文丑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文丑心想这个年轻人在这,我杀不了公孙瓒,自己又是孤军深入,不是长久之计,这才撤兵。

在这之后公孙瓒才开始留意赵云,赵云介绍说自己原来跟着袁绍,时间长发现袁绍这人胸襟、气度、谋略都不行,我得另投明主,出来的时候跟袁绍手底下的猛将还激战一番,让袁绍知道自己不好惹,从这点可以看出,那时候的赵云还是浑身带刺、并非讨好型人格。

2、赵云离开公孙瓒,终投刘备寻得明主

但是跟了公孙瓒一段时间之后,他才发现公孙瓒那还不如袁绍呢,也是一个反动军阀。想趁着东汉末年乱世分一杯羹,也不是什么好鸟,所以最后赵云也心灰意冷了,借着自己哥哥去世后,回去奔丧离开公孙瓒了,在离开之后他投了刘备。

因为赵云公孙瓒手下的时候,刘备恰好是平原县令,也是跟着公孙瓒,平时赵云他俩关系就挺好,但是那会儿不一样,你是员工,我也是员工谈不上谁效忠谁,但后来刘备也脱离公孙瓒,带着关羽张飞独自出来创业了,所以赵云马上就跟刘备见了面、并加入了刘备的麾下!

3、跟对人,赵云展现出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赵云遇到刘备就好像歌词里写的,确认过眼神,遇到对的人!开始展现出讨好型人格,刘备说什么我都认真干,为救刘备儿子长坂坡前七进七出,杀个汗透铠甲、血染征袍、马踏陷坑、堪堪废命。

包括后来保刘备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因为他觉得遇到对的人,因此他才展示这一面,前面对袁绍、对公孙瓒根本不是这样,否则平赵云的本事,想要立功展示自己不是轻而易举的是吗?为什么没有,就是因为他觉得没有跟对人,从而故意隐藏自己的实力。

所以这就是讨好型人格的一个典型特点,对认可的人、信服的人才会展现出自己讨好、顺从的一面,对不认可的,肯能展现的是叛逆、甚至是反叛的一面,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常议论,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晚年为何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司马懿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人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想要说他的故事,那真的是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比较小的细节,那就是话说这个司马懿晚年变得十分的残暴,意思就是杀了很多人,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司马懿变得这么残暴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

  • 外东北什么时候割让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初年期间,中俄那个时候还不存在什么边界纠纷问题,因为那个时候的沙俄的开疆拓土还没有跳出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彼时满清统治者对于俄国的认知也较肤浅,只知北方有个“罗刹国”,国人高鼻深目、体毛浓重,一派蛮夷气象。公元9世纪末,东斯拉夫人在东欧建立基辅罗斯,约12世纪时进入诸侯

  • 张邦昌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北宋末年宰相张邦昌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在宋史、金史中都有传记。我们一般认为张邦昌是一个卖国求荣的人,最后他也是因叛国的罪名遭到赐死,不过细数张邦昌的所作所为,他并非是个彻底的坏人,有些事张邦昌也是迫不得已。所以想要真正了解张邦昌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从不同面看待,也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那

  • 曹操为什么不轻程昱、荀攸劝谏,导致赤壁之战惨败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曹操兵力要优于吴蜀联军,但这场战事的结果却是曹操惨被而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轻视了自己的敌人。曹操身边并不缺有远见的谋士,例如程昱和荀攸都有提醒曹操不可轻敌,但曹操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最后是一意孤行,吃了一场败仗。这也导致曹操错过了改写历史的机会,如果此役胜者是曹操,恐怕我们就看不到

  • 正一品大员是什么官职?权利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入关之后,在官员制度方面参考了明朝的官制,然后结合了女真人的一些习俗特点,设立了拥有自己独特的九品十八个级官制体系。除了那几个逆天超品级的公侯伯之外,正一品大员,站在清朝官系的顶端,是无数学子的梦想。那么,清朝的正一品大员都是哪些职位呢?从康熙爷开始,旗权势弱,皇权占主,清朝的官制开始走向完备。

  • 杨廷和为什么不和嘉靖斗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杨廷和是明朝中期大臣,他一生历经四朝,资历深厚。明武宗驾崩后,杨廷和和张太后决定立朱厚熜继位,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嘉靖帝。但此后嘉靖和杨廷和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因为“大礼议”事件杨廷和决定辞职回乡,结果还是遭到嘉靖帝的报复,将他定罪贬为庶人,次年病逝于新都。杨廷和只是臣,

  • 朱元璋和徐兴祖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对于朱元璋的印象,可能都会觉得他是一位铁血无情的皇帝,登基称帝后便开始大力铲除那些开国功臣,数万人因此丧命。难道朱元璋真的就是毫无人性吗?恐怕也不全是这样,朱元璋对待徐兴祖就是另一种态度。徐兴祖是谁?其实徐兴祖并没有多么高的地位,他只是朱元璋的御厨,为什么朱元璋在面对徐兴祖时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呢

  • 历史上高俅真的是奸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水浒传》中的高俅,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奸臣,他因为蹴鞠踢得好,被端王赏识,此后一路高升成为太尉。而梁山好汉几乎都被高俅陷害,因此在民间,高俅成了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但这毕竟是演义,真正的高俅真的就是一个奸臣吗?实际上,正史对于高俅的记载并不多,这也是很奇怪的一点,高俅官至太尉,却没有将他列传,导致根

  • 司马迁怎么知道戚夫人被做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吕后一气之下,将戚夫人做成人彘,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可以说是泯灭人性。但司马迁是如何得知人彘事件,并且把它记录到《史记》中的呢?人彘事件记录于《史记·吕太后本纪》,而这部传记中其实能发现不少矛盾之处,所以有关戚夫人究竟是不是真的被做成人彘还有怀疑的声音。有一种传闻称,司马迁是在民间听闻这起事件,

  • 三国隐忍的典例,“忍”到最后的往往才是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小不忍则乱大谋”,相信这句话大家都有听过。人们在处理各种事物时,往往需要通过小忍来换取更大的收益,如果不能忍受小的委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其实在《三国演义》中,我们就能看到各种和“忍”有关的典例,而且可以发现,往往最后的赢家都是善于隐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