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武力在蜀国能排第几

姜维武力在蜀国能排第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697 更新时间:2024/2/5 7:39:28

在蜀国后期,姜维无疑是蜀国的中流砥柱。很多人觉得姜维武力甚至要高于五虎将中的赵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如果把姜维放在和关羽、张飞同一时期,姜维能不能顺利入选五虎将之一?实际上我们可以从姜维的战绩来推测,看看他的军师能力究竟如何。当然,姜维和赵云年龄差很多,姜维的壮年期,赵云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如果两人岁数相当,恐怕他们的差距并不会很大。

姜维武力

姜维原本是魏国将领,年少成名。当时诸葛亮北伐陇右,派人假冒魏军,说夏侯楙被困,需要天水派出援军,等天水城援军走后,诸葛亮再派赵云前来夺城,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天水。天水郡太守马遵原本都已经相信了这件事情,准备派出援兵,结果姜维出声阻拦,成功地拆穿了诸葛亮的计谋!

在书中,能够识破诸葛亮计谋的人,还真的不多,姜维的才智可称上品。而且,姜维不但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还将计就计,伏击了赵云,最终诸葛亮觉得姜维是个人才,使用计谋拉拢姜维,把姜维成功拉入蜀汉阵营。

原文:维寻思良久,前有孔明,后有关兴,又无去路,只得下马投降。孔明慌忙下车而迎,执维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维大喜拜谢。

诸葛亮见姜维聪慧,值得栽培,想要传授他平生之学,而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之后姜维跟随诸葛亮多次北伐,在军事斗争中,诸葛亮将一身的谋略全部传授给了姜维,使得他能力大进,并在战争实践中做到融会贯通。姜维在后期能成为蜀汉的顶梁柱,其实和诸葛亮的栽培有莫大的关系。

姜维的军事、才智、谋略都十分优秀,那武功如何呢?

其实我们从民间版的三国二十四名将中,能发现一丝端倪: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

可以看到,姜维被放在了二十四位名将的最后一位,而这份排名,最主要的依据就是武力,也就是说姜维的武功其实也就还行,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比不上三国中前期出现的那些猛将。

姜维战绩分析

姜维曾三回合击败司马师,司马师并非啥高手,看不出姜维的水平。

姜维空手接箭,并反射死郭淮!这一手绝技值得夸奖赞扬。

姜维四十合战平邓忠,诈败后用弓箭射邓忠,没有射中,后夹过邓忠枪,邓忠败走,这一场发挥不稳定,前面射箭技术挺好,这里又射不中了。

姜维曾数十余回合战平邓艾,武艺还是不错的。

姜维三回合击败天水太守王颀,不过对手太弱,也不怎么看得出他的水平。

姜维一回合击败金城太守杨欣,但是连射杨欣三箭都没有射中。

从姜维和对手交手的情况来看,他的武力水平不够稳定,尤其是射箭,唯一能称得上比较有水准的就是打平了邓艾,只能说他勉强算个一流高手。其实这一点从他加入蜀汉阵营的作战中就能看得出来。

他加入蜀汉时,魏延张郃都还活着,当张郃入侵时,诸葛亮思前考后,最终还是决定让魏延出马而并没有让姜维上,说明在诸葛亮的心目中,魏延才是军中第一猛将,可以和张郃抗衡,姜维武力比不过魏延,也比不过张郃!

姜维和赵云

那么又为什么有人说赵云奈何不得姜维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战。

当时姜维识破诸葛亮的计谋后,决定将计就计,打了赵云一个伏击。而赵云有超强的冲阵能力,面对埋伏没有丝毫的慌乱,以他丰富的作战经验,他知道只要击败了敌军主将,就可以很轻松的杀散其他人,突围而出。于是赵云和姜维二人爆发激战。

原文:云恰待攻城,忽然喊声大震,四面火光冲天。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枪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

可以看到,姜维和赵云打了几个回合就精神倍长,似乎姜维战力很强。但是我们仔细分析,就能发现“精神倍长”这个词并不是啥好词,张飞每次和人家交手,打到一百回合才会出现精神倍长,说明这个词其实是在久战力尽之后才会出现的一个状态,那么姜维才交手几个回合,怎么就出现了这种描述呢?只能说明姜维战力不行,才没打多久,就出现了这种状态!而这还是面对的老年赵云。

从赵云的描述,我们也能看到,他并非夸赞姜维的枪法有多好,而是说姜维的枪法与他人大不同,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姜维的枪法比较诡异,和赵云平日所见枪法不同,仅此而已。并不能说赵云就奈何不得姜维,只是他没咋见过这种怪异的枪法,熟悉后,一样拿下!

综合来看,姜维的武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也就勉强进入一流水平吧,他主要还是侧重于军事谋略上。而说到赵云对他无可奈何,那也是因为赵云年老,战力下降,且第一次碰到姜维这种新奇的打法,一时拿捏不住而已。要是碰到壮年赵云你试试。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云跟过袁绍公孙瓒,为何只对刘备忠心耿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在三国时期,也算是人们心目中一个忠义的化身之人了,尤其是他对刘备的忠心耿耿,更是令人非常的敬佩,不过在跟随刘备之前,赵云也是跟过公孙瓒的,后来离开袁绍公孙瓒之后才跟着刘备的,但是为什么赵云却只是对刘备忠心耿耿,赵云心甘情愿跟随刘备还那么忠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很多

  • 司马懿晚年为何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司马懿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的,这个人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想要说他的故事,那真的是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比较小的细节,那就是话说这个司马懿晚年变得十分的残暴,意思就是杀了很多人,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司马懿变得这么残暴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

  • 外东北什么时候割让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初年期间,中俄那个时候还不存在什么边界纠纷问题,因为那个时候的沙俄的开疆拓土还没有跳出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彼时满清统治者对于俄国的认知也较肤浅,只知北方有个“罗刹国”,国人高鼻深目、体毛浓重,一派蛮夷气象。公元9世纪末,东斯拉夫人在东欧建立基辅罗斯,约12世纪时进入诸侯

  • 张邦昌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北宋末年宰相张邦昌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他在宋史、金史中都有传记。我们一般认为张邦昌是一个卖国求荣的人,最后他也是因叛国的罪名遭到赐死,不过细数张邦昌的所作所为,他并非是个彻底的坏人,有些事张邦昌也是迫不得已。所以想要真正了解张邦昌是一个怎样的人,需要从不同面看待,也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那

  • 曹操为什么不轻程昱、荀攸劝谏,导致赤壁之战惨败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曹操兵力要优于吴蜀联军,但这场战事的结果却是曹操惨被而归,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操轻视了自己的敌人。曹操身边并不缺有远见的谋士,例如程昱和荀攸都有提醒曹操不可轻敌,但曹操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最后是一意孤行,吃了一场败仗。这也导致曹操错过了改写历史的机会,如果此役胜者是曹操,恐怕我们就看不到

  • 正一品大员是什么官职?权利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入关之后,在官员制度方面参考了明朝的官制,然后结合了女真人的一些习俗特点,设立了拥有自己独特的九品十八个级官制体系。除了那几个逆天超品级的公侯伯之外,正一品大员,站在清朝官系的顶端,是无数学子的梦想。那么,清朝的正一品大员都是哪些职位呢?从康熙爷开始,旗权势弱,皇权占主,清朝的官制开始走向完备。

  • 杨廷和为什么不和嘉靖斗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杨廷和是明朝中期大臣,他一生历经四朝,资历深厚。明武宗驾崩后,杨廷和和张太后决定立朱厚熜继位,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嘉靖帝。但此后嘉靖和杨廷和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因为“大礼议”事件杨廷和决定辞职回乡,结果还是遭到嘉靖帝的报复,将他定罪贬为庶人,次年病逝于新都。杨廷和只是臣,

  • 朱元璋和徐兴祖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对于朱元璋的印象,可能都会觉得他是一位铁血无情的皇帝,登基称帝后便开始大力铲除那些开国功臣,数万人因此丧命。难道朱元璋真的就是毫无人性吗?恐怕也不全是这样,朱元璋对待徐兴祖就是另一种态度。徐兴祖是谁?其实徐兴祖并没有多么高的地位,他只是朱元璋的御厨,为什么朱元璋在面对徐兴祖时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呢

  • 历史上高俅真的是奸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水浒传》中的高俅,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奸臣,他因为蹴鞠踢得好,被端王赏识,此后一路高升成为太尉。而梁山好汉几乎都被高俅陷害,因此在民间,高俅成了一个典型的反面人物。但这毕竟是演义,真正的高俅真的就是一个奸臣吗?实际上,正史对于高俅的记载并不多,这也是很奇怪的一点,高俅官至太尉,却没有将他列传,导致根

  • 司马迁怎么知道戚夫人被做人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吕后一气之下,将戚夫人做成人彘,这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可以说是泯灭人性。但司马迁是如何得知人彘事件,并且把它记录到《史记》中的呢?人彘事件记录于《史记·吕太后本纪》,而这部传记中其实能发现不少矛盾之处,所以有关戚夫人究竟是不是真的被做成人彘还有怀疑的声音。有一种传闻称,司马迁是在民间听闻这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