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实际控制疆域有多大?

唐朝的实际控制疆域有多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12 更新时间:2024/1/25 16:08:45

说起唐朝,这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一个王朝之一,正因为这样的强盛,至今外国人还称中国人为唐人,更是修建了不少的唐人街。唐朝的强盛,往往不止体现在文化经济方面,还体现在疆域方面。很多历史书上都记载,唐朝的实际控制疆域,达到了1576万平方公里,可谓广袤至极了。

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确实存在的事实呢?还是对其进行了夸大呢?

首先,唐朝实际控制的疆域为1576平方公里的这个数据是夸大了,是将唐朝治下的一些羁縻州和属国也计算在里面。真实的唐朝实际控制的疆域,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在武则天所开创的大周王朝时期实际控制的疆域面积,约为1237平方公里。

接下来,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唐朝疆域的历史变迁,方便大家能够清晰的看到这之间的变化。

唐朝建立后,结束了隋朝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并逐渐的统一了全国,在隋朝末年这个战乱时期,当时的突厥因为中原的战乱,借机发展。这个时期的突厥达到了鼎盛时期,对中原王朝产生重大的威胁。

这个时期的突厥可汗还并不满足于此,想要进一步向中原地区扩张。

于是这个时期执政的唐太宗,派遣大将李靖率军前去,打败了突厥。使得唐朝的实际控制区域更是达到了贝加尔湖以北,设置的行政区范围达到了阴山以北的六百公里。

接着唐太宗又灭掉了建立在新疆地区的高昌国,并先后在新疆地区设立西州,就是现在新疆的哈密地区,伊州,是现在新疆的吐鲁番一带,庭州,则是现在的乌鲁木齐一带,这三个正式行政区。

在交河城,就是现在的新疆吐鲁蕃西北处,设立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用作现在的话。就相当于现在的西北军区,而作为都护府的指挥官都护,就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

我们说回唐朝的实际控制疆域的事情,唐太宗执政时期,唐军击败薛延陀汗国,并控制了郁督军山,也就是现在的蒙古国杭爱山脉东支区域。

唐高宗时期,唐朝的军队由山东半岛东端乘船渡海,与在朝鲜半岛的建立的新罗国。

联合进攻同在朝鲜半岛建立的的百济国,也就是现在的韩国。百济国在唐朝和新罗国联合的进攻下,最终战败投降。

百济国也就此灭亡,在百济国灭亡后,之前百济国所控制的疆域,自然就落到了新罗手里,而新罗作为唐朝的藩属国之一,其区域也受唐朝的控制。

唐高宗所派遣的军队,在天山处击败建立突厥汗国的铁勒,在击败铁勒后,西突厥汗国所控制的区域,也归到了大唐的版图之中。

在公元668年,唐高宗派薛仁贵率军进攻高句丽,从二月到九月,历经7个月,将高句丽全部平定,高句丽也就此灭亡,在高句丽灭亡后,唐朝在平壤建立安东都护府。

到了唐玄宗时期,收复了之前沦陷于契丹的辽西营州,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朝阳市这一带。

辽西营州周围多是异族之地,唐代时期作为东北第一城,是各个异族感受唐王朝强大、富饶的重要之地。

唐朝把营州城治理的越好,收服异族就越容易,但是这座重要的城市,却因为武则天在这个地区用人的错误,丢失了东北这座重要的城市。

此后在公元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军队在公元756年攻入长安。

唐玄宗逃往四川,而太子李亨与父皇唐玄宗分兵而行,在灵武登基为帝,史称唐肃宗,唐朝历经八年时间,这场叛乱才得以平定,唐朝也是由这里从盛转衰的。

安史之乱后和黄巢起义后,唐朝在此期间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加上后期因为契丹的关系唐朝失去对辽东地区的控制。加上渤海国的兴起和失去了大漠地区,剩下的面积约有四百多万平方公里。

后来的皇帝虽然也有收复失地,但是持续时间较短可以忽略不计,实际疆域的控制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末年。

虽然唐朝时期如此的鼎盛,但是实际统治的疆域并没有达到1576公里,所以说唐朝的疆域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夸大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魏忠贤为什么斗不过崇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根基深厚的魏忠贤和刚刚登基的崇祯,这两人相对来说,崇祯应该不是魏忠贤的对手才对,毕竟魏忠贤在朝堂上树根深厚,而且位高权重,但崇祯手上的权力应该是比不过魏忠贤的,这样一场看似结果已经注定的博弈,最终,魏忠贤却死在了崇祯的手上,这究竟是为什么?魏忠贤明明有很大的权力,为何却斗不过刚上位的崇祯呢?今天就让

  • 海瑞为什么敢骂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海瑞写给嘉靖皇帝的《治安疏》被称为是天下第一疏,因为其中有大量批评嘉靖帝的内容,海瑞把当时官场上的弊端和皇帝的罪责一展无遗。所以,可以想到海瑞是抱着必死的心态将《治安疏》呈上去的,但海瑞为什么就敢直言皇帝的过错,难道他就不怕死吗?明朝上下官员中,也只有海瑞敢做这件事,其勇气令人敬佩,但我们需要知道,

  • 曹丕为什么夺臧霸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臧霸原为吕布手下,曾和乐进交战,不分上下。吕布死后,臧霸归降曹操,此后臧霸立有诸多战功,当曹操对西凉担忧时,臧霸担当先锋,和徐庶一起把守,可见臧霸在当时深受重用。不过等曹丕登基后,他夺去了臧霸的兵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那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有关臧霸的故事,虽然他的知名度一般,但也是一位很有实

  •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故宫,到底是对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冯玉祥赶走溥仪的时候,溥仪已经退位,他已经不再是皇帝,清朝已经灭亡,时间也进入了民国时期,很多人认为,既然如此,溥仪当然没有理由继续住在故宫里。但是这件事情从后续的发展来看,以现在的眼光去看,却也有很多人觉得,冯玉祥此举是大错,究竟是为什么呢?到底冯玉祥把溥仪赶走的事情是对是错,冯玉祥这样做到底该怎

  • 诸葛亮北伐,除了马谡谁能守住街亭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马谡刚愎自用,擅自违抗军令导致街亭失守,宣告诸葛亮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其实诸葛亮在如此关键的战役中决定重用马谡,也是出于信任,对于蜀国来说,如果能培养出更多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肯定是好事,可惜马谡并没有通过考验。那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诸葛亮派谁可以守住街亭呢?我们认为有三人大概率是不会让诸葛亮失望的,那

  • 生子当如孙仲谋说的真的是孙权吗?后面一句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很多人都认为是曹操夸奖孙权的,仲谋是孙权的字,曹操的意思自然是说,如果生了儿子,就应该像孙权那样才好,可见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不过,这句话的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或许可以解释,这句话说得其实并不是孙权,而是另一个人,那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曹操又为什

  • 朱元璋死后有多少个妃子陪葬,殉葬制为何会重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殉葬制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最残忍的一种丧葬制度,这种制度在历史上几经废除却又重新启用。朱元璋死后,便有不少妃子被逼陪葬,朱棣驾崩更是有30余人殉葬,直到明英宗时期才下令废除殉葬制,但到了清朝却又复起。清朝甚至十分鼓励民间殉葬,还会表彰妻妾殉夫,实在荒唐。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没办法彻底消除,在现代人看来

  • 乾隆成为太上皇之后,是怎么架空嘉庆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在古代,虽然说皇帝应该算是最有权势的人,但也并非任何时期的皇帝都是如此,比如嘉庆皇帝在上位的前几年里,虽然自己是皇帝,但是却还有太上皇乾隆在世,大权都是乾隆的,自己可以说就是个摆设而已。不过乾隆究竟做了些什么,来架空身为皇帝的嘉庆的呢?嘉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又是怎么过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

  • 高堂隆曾道出曹魏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曹魏历史上出了很多有能力的官员,但有些很出名,有些则是默默无闻。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大臣高堂隆,就是一位名声不大,但对于魏国来说是很重要的人物。曹睿时期,高堂隆是陈留太守,爵位关内侯。高堂隆在朝内以直言不讳著称,他曾多次上书劝谏曹睿,不要大兴土木,临终前依然不忘告诫曹睿,让他严防猛鹰飞扬的官僚,以免祸

  • 明朝太监真有那么坏吗?是不是都有那么大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在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都会发现,明朝时期的太监似乎很大一部分都是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那种人,权力极大,甚至皇帝在他们面前都只是一个傀儡一样,成了王朝实际的掌权人。在历史上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的确是这样,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如此吗?皇帝难道都会任由自己的权力被太监夺走而不管不顾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