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韩国为什么那么弱,成为第一个被灭的国家

战国时韩国为什么那么弱,成为第一个被灭的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32 更新时间:2024/2/2 6:31:54

战国末期,秦国第一个灭掉的国家就是韩国,而之所以选择韩国,自然是综合了各方面的考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为,韩国是战国七雄当中最弱的一个国家,如果先从赵国楚国这种大国下手,就算他们再弱也未必能拿下,但韩国却相对来说更轻松。但是,韩国为什么会那么弱,同一时期有那么多强国,韩国为何没有发展起来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韩国为什么那么弱

其一,农业基础不足

著名的纵横家张仪曾对秦惠文王说道,韩国地势险恶,以山岭居多,虽然拥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但却并不适合种植粮食。因而一到灾年,几乎是举国吃糠(给动物吃的)。而且韩国因为粮食问题一直不能拥有强大的军队,而且规模也不行,就算举国供养,也最多只能出兵20万。

其二,国防位置差

史料《战国策·秦策》记载“韩,天下之咽喉也。”这句话的意思不言而喻,我们如果再结合韩国的地理位置来看,那就更加的一目了然。韩国的旧都城韩原最早时就是与晋秦争霸的主战场,也是第一线。而新都新郑又是当年晋楚争霸的主战场,同样为第一线。

韩国除了挡住秦国与楚国外出的大门以外,还在魏国的领土上横隔着,所以对于魏国而言,韩国也是一个绊脚石。综上所述,战国七雄中,韩国仅在地理位置上就和三国有染,这实在是想好着都难。

其三,没有发展机会

韩国西与秦国交接,南与楚国交接,东与魏国交接(还有宋国),领土里面还有个随时都可能爆发的周王室。所以即使韩国再想励精图治,他的发展也是很有限度的,因为无论秦国魏国还是楚国,都不是他能招惹的,而周王室他又不敢动,所以想要发展只能去找隔壁的宋国或郑国。但这两个国家背后又都有靠山,所以韩国的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其四,内部糟糕

如果说战国七雄都是顶尖的操盘手,那韩国就连人家的最低水平都达不到。战国初年,三晋关系良好,秦楚齐燕也是自顾不暇,所以三晋开始抱团取暖。在此期间魏国招贤纳士进行变法,赵国选良举贤,任官使能。唯独韩国还是故步自封,对外不肯扩张,对内不肯改变,硬生生地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最后,春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之所以韩国最为弱小不堪,除了因为韩国先天不足(卿大夫时就弱小)外,更是因为韩国的地理位置与农业条件不好,同时也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机会,所以才在三晋之中沦为了最弱小不堪的那一个。

2、韩国是秦国的“囊中之物”

秦昭王野心勃勃意图称霸,范雎借机推行“远交近攻”的战略,于是韩国就成了首要的目标。公元前二百六十五年,秦国开始发动攻击,先取韩国的少曲、高平,这两地正处于太行山脉的西南方,是上党郡通往韩国都城新郑的必经之路,取下二地就是切断上党与韩国本土的联系。

上党是重要的边防关口,于是次年秦国又派白起攻取太行山脉通道的关口城邑,隔年再取下太行山东南的南阳,第四年攻下野王。秦国步步逼近,攻城掠地,直到完全取下上党。

秦国对韩国进行一连串的攻击,期间韩王曾经有意献出上党以求和,但上党郡守仍旧死守抵抗,于是改派人接替,不料候补的人也不愿意降秦,反而要将城池献给赵国。

赵王对于这份天上掉下来的礼物非常开心,他虽然询问了大臣的意见,却仍旧一意孤行。当时平阳君赵豹就表达过反对。他看出秦国的强大,赵国绝对不是其对手。如果现如今接受了上党,必然会招来祸害。

只可惜赵王的目光短浅,仍旧发兵取上党,并且派廉颇防守长平,而后引来被秦国坑杀四十万人的长平之祸,让赵王悔恨不已。

韩国在强秦的欺凌之下,毫无招架之力,到了韩非的时代已经是“事秦三十余年……与郡县无异也”。韩非出使秦国,为了救亡图存曾经向秦王献策:出兵应以赵国为优先对象,因为韩国如今已经是囊中之物,实在不必急于攻取。正因如此,才为韩国争取了几年苟延残喘的时间。

然而,韩国对于秦国来说,一直都是其心头大患,李斯就曾经说过:“秦之有韩,若人之有腹心之病也”,秦始皇后来虽然以攻赵为主要策略,但第一个灭掉的国家,就是韩国。

3、韩国的重臣和封君,时常争权夺利

韩国自襄王起,就面对着秦国的威胁。当时的执政者都在做什么呢?

公子长是襄王时期的封君。在秦昭襄王八年之前,秦国已经取得了韩国的穰、武遂和宜阳。在此国难临头之际,当权者应该要奋发振作,力图雪耻才对。然而,我们由史料上对公子长的记载得知,他没有任何作为。

此后,城阳君执政。他十分亲近秦国。秦昭王接二连三地对韩国发动攻击,城阳君在做什么呢?面对秦国的进攻,韩国节节败退,献地求饶。身为当权者的城阳君无力反抗大国,只能以亲近秦国作为战略。

韩釐王在位期间,还有两位封君——市丘君和山阳君。

市丘君曾经因为担心五国攻秦而无所获时,会转而进攻他的市丘来搜刮财物补偿军费,于是买通贵人以求解决。由此看来,市丘君也不过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其性格和格局,也只是着眼在自我得失之间而已,并不在国家的兴亡。

山阳君不仅是韩国的封君,其他国家也对他非常礼遇。秦国封他山阳,齐国封他莒,看似国际关系不错,但是他对于国家政策并无一定之规。面对强秦,山阳君也提不出一套有效的办法,只能见风转舵,忽东忽西。

还有两位执政者,就是公仲和公叔。由《战国策》中“韩公仲相”,可见公仲为相是确定的。但是另有一人在当时也是得势者,那就是公叔。他们都是韩国公族,在公仲得势之后,就轮到了公叔。这两位当权者权倾一时,然而他们的作为如何呢?

《战国策》中曾记载,颜率欲见公仲不成,于是说出“公仲好内……公仲无行……”这一番大言不惭的话,出人意料的是,公仲听了这番话旋即就接见了颜率,可见颜率的言论是有几分真实的,才会令公仲畏惧。由此可见,公仲的为人并不端正。

公仲在国家政策方面也是反复无常,以致没有诸侯愿意相信他。在公仲的主导下,韩国一会依靠赵国而背叛楚国,一会仰仗齐国而抛弃秦国,最终造成赵国、楚国、齐国、秦国都提防他。至于公叔的作为呢?从各类文献中也见不到他对于国家政策有所坚持或有任何功绩。

由此可见,韩国的重臣和封君,对外无法抗拒强敌,对内却时常争权夺利,韩国内外交困最终被灭,也就不足为奇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时有什么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秦灭六国这段历史,很多人都知道,而很多人也都觉得秦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但其实战争的结果不可能永远偏向胜利者,秦国即便实力强大,却也有战败的时候。那么秦国在灭六国的战争中,有过几次是失败的呢?秦军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秦国是如何对敌这些失败呢?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秦军后来又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呢?下面

  • 六国灭亡时,各国的君主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也是经历了很多年的奋斗,才最终完成了统一的大业,而战国末期七国称雄,秦国走到了最后,而其他的六个国家都被秦国所灭,那么在面对这六国的君主的时候,他们各自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呢?六国在灭亡的时候,它们的君主最后又是什么结局,是继续活着还是被杀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

  • 秦国和赵国为什么是世仇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后期,六雄中唯一还有实力和秦国一争高下的便是赵国,只是决定两国命运的长平一战是以赵国完败告终,此后天下再也无人能阻挡秦国东出的步伐。有种说法称,秦国和赵国原本是同宗,但他们又是世仇,这中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实际上这里面有很多都是传说,缺乏确凿的证据,不过各位也可以了解看看。秦国和赵国时间

  • 齐国为何不参加合纵,与其他五国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末期,大局势就是山东六国与秦国对抗的历史,而这段历史中,就出现了合纵和连横两种策略,合纵就是让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形成一条统一的战线,阻止秦国东出,而连横就是破解合纵的办法,为秦国结来盟友,瓦解合纵。而原本应该联合起来对抗秦国的六国中,齐国却始终都保持中立,并不参与合纵行动,这是为什么呢?下面

  • 明朝276年间重大事件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会觉得明朝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朝代,一方面是因为明朝有着复杂的特务机构,行事非常神秘;另一方面明朝在276年间发生过不少怪事,令人好奇。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本就是一位颇具传奇的人物,从底层成为一国之君,他的经历堪称奇迹。此后国内还爆发了靖难之役,朱棣等于是推翻正统,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有关明朝的大事

  • 朝秦暮楚背景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出自《鸡肋集·北渚亭赋》,在战国时期,因为秦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国时常交战,周边的小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安全,只能时而靠向秦国,时而靠向楚国。当然,哪边国力强大,小国自然会向哪边倾倒。朝秦暮楚的背景故事和一个叫鄀国的小国有关,鄀国身处位置比较特殊,所以这也是鄀国很尴尬的地方,他一时属秦,

  • 吕不韦和李斯谁是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吕不韦和李斯,还挺有意思的两个人了,那么有人要问了,他们2个如果要分个忠奸的话,到底谁才是这个忠臣,谁才是这个奸臣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速度来揭秘试试看啦!一、吕不韦和李斯谁是忠臣吕不韦和李斯相对于当时的秦始皇统一六国

  • 李斯背叛秦始皇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李斯为什么会背叛这个秦始皇了,其实这个问题也还是非常值得讨论讨论的,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了,看看这个李斯为什么会背叛这个秦始皇,期待大家一起来分析了!其实李斯背叛秦始皇的核心原因就是:李斯从头到尾只忠于自己,这样的人最容易见利忘义了。1、李斯是一位能人

  • 秦始皇为什么没看出赵高的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有人问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那就是这个赵高有多坏大家是知道的吧,很多人看一眼就知道了,但是这么高明的秦始皇为什么看不出赵高的坏呢?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一起来分析揭秘揭秘吧!千古一帝也难管身后事,而且赵高这人智商贼高,秦始皇有的时候也管不过来了

  • 扶苏和蒙恬为什么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扶苏和这个蒙恬为什么不反抗这个问题其实也还是比较有意思了,其实大家也知道如果当时他们两位反抗的话会有什么结果呢?这个更加不好说了,所以这个也是很有意思的,更多的我们不说了,下面我们来仔细的分析看看!扶苏和蒙恬为什么不反抗核心原因是:一是不会反抗;二是不敢反抗;三是忠贞。1、扶苏一生简介公子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