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洋军为何忠诚袁世凯?

北洋军为何忠诚袁世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73 更新时间:2024/2/5 7:21:21

北洋军为何如此的忠诚于袁世凯?即便是朝廷解除了袁世凯的职务之后,北洋军依然是接受袁世凯的指挥,或者说是怎么样情况出现了军人只知其将不知国家的情况?袁世凯曾说:“练兵事看似复杂,其实简单,主要是练成‘绝对服从命令’。我们一手拿着官和钱,一手拿着刀,服从就有官和钱,不从就吃刀。”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袁世凯能够让军队效忠他一个人,很多人都认为主要原因有3个:

第一,把军饷发放到每一个士兵手里。

第二,招收新兵,采用新式方法训练新兵。

第三,把亲信安排到军中重要职位。通过这些方法牢牢掌控了北洋新军,从而架空了清政府。

但是后来袁世凯称帝,北洋将领为何率先群起反对袁世凯称帝?

《长恨歌》记安史之乱的时候“六军不发无奈何”,“六军”是朝廷禁军,绝对没有不服从李隆基的道理,但事实呢?清末的北洋军,某种程度上就是玄宗时期“六军”的翻版。

袁世凯并不是在溥仪登基之后才受打压,早在慈禧还活着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满清帝国的大患,所以本来归他统领的北洋六镇也不断被权力分化。

袁世凯肯定不甘心自己带出来的兵这么轻易就被“收归国有”,所以明里暗里用了不少手段想要夺回军权——但他要搞清楚,当初他之所以能去小站练兵是因为讨好了慈禧的宠臣荣禄,北洋六镇是他养肥的没错,但并不像湘军那样,打一开始就是曾国藩的私人武装,清廷从他手里拿回北洋军在道义上讲并无不妥。

朝廷既然能收回北洋军,为什么他们号令不动北洋军,非要低三下四地求当时已经被开除出队伍的袁世凯再度出山?不是因为北洋军只听命于袁世凯,是因为北洋军知道鞑子已经玩不下去了,即便清廷曾经把军权收回,交由掌管的吴禄贞之流也照样是“吃里扒外”的反清一派,还指望他们能使唤得动谁?所以后期袁世凯向革命党“抛媚眼儿”是完全可以预知的,他要是真的带兵剿杀革命党,第一个给北洋军送人头的就是他自己了。

北洋军服从袁世凯、不服从清廷,为的是此后清廷倒塌、共和建立,作为开国军队,他们是能给自己争取到相对独立的权力场域的,所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内部将领冯国璋段祺瑞才有可能竞逐大总统之位。如此巨大的“权力场域”,才是袁世凯能撬得动不属于他的北洋军的原因。

北洋军服从的从来都不是袁世凯,服从的是不可估量的政治前程。反之,如果袁世凯只是把北洋军当成是皇帝梦的垫脚石,北洋军为什么不直接听命于爱新觉罗呢?反正都是给人当鹰犬、作嫁衣,效忠清廷起码还能搏个“忠君”之名。袁世凯称帝以后,原本“只听命于他”的各路军阀立刻揭竿,这就足以支撑前文的观点——军队在1911年唯袁世凯马首是瞻,是认为袁世凯能够言之有信、建立共和。

袁世凯称帝,剥夺的是北洋军其它将领的政治前程,他们自然不再与之合作。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史书记载的唐朝女道士飞升是怎么回事?真有这回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飞升”这件事情,在很多人看来或许都是属于神话故事了,毕竟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与神话故事有很大的关系,都只是存在于遥远的古代。然而在唐朝时期,却有一位女道士白日飞升,不仅在野史中有记载,在正史中也有记载。正史记载的事情天然就会比野史多一些可信度,那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呢?今天

  • 鲁国为什么在进入战国时期后,存在感远不如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从春秋步入战国后,鲁国似乎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鲁国显然已经成为不被重视的角色。而鲁顷公好像已经看清了鲁国的未来,只是默默等待那一天的来临。相信很多小伙伴会不解,为什么鲁国到了战国时期,他的存在感远不如春秋?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其中缘由,主要还是和秦国的崛起,以及与周天子的衰落有关。在

  • 虬髯客传的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以后,盛唐开始逐渐走衰,到了晚唐已经呈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各自为战。乱世自然让很多人心存不满,但一时又无力改变现状,所以便将很多希望寄托在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虬髯客传》这部小说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孕育而生的,而《虬髯客传》对后世的武侠小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今天就准备和大家讲讲《虬髯客传》

  • 明朝末年为何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1644年,我过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岁建立的王朝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了能够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整整二百七十六年间,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后代坚守着这一信念,收复了属于汉人的华夏大地。也正是这汉人最后的王朝,重现了昔日的汉唐盛世。在这两百年间,神宗统治下的万历新政为明朝带了中国历史上经济的巅峰

  • 太史慈是如何败给张辽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是对太史慈的结局进行了一些更改,和《三国志》相比,太史慈去世的时间要晚几年。群英会上,太史慈是周瑜的监酒官,在赤壁之战中,太史慈负责切断曹操的援军,立有功劳。不过在此后的合肥战役,太史慈大战张辽,但最后却因为轻视了张辽的谋略,导致中箭身亡。这次就准备跟大家回忆下这段历史,看看太史慈和

  • 崇祯皇帝岳父周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在崇祯帝还是信王的时候,娶了周奎的女儿周氏,等崇祯继位,周奎便成了国丈。据记载,周奎非常富有,但他为人却很吝啬,几乎是达到一毛不拔的地步。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严重,后来周奎被李自成的大军缉拿让他捐款,周奎却不愿捐助银两,最后自己的家人全被逼死,周奎依然无动于衷。死到临头,周奎却舍不得这些身外之物,等李

  • 蔺相如和廉颇有何矛盾,“将相失和”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廉颇负荆请罪,同蔺相如从将相不和,到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过廉颇和蔺相如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其中真正的原因并没有那么简单,不只是廉颇瞧不起蔺相如而已。实际上,纵观蔺相如和廉颇的一生,他们颇有相似之处,两人的仕途之路都算不上一帆风顺,期间尝尽辛酸苦辣。那下面就来分析下这其中很少被人知晓

  • 中山寨是什么意思,刘禅究竟想表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面对曹魏的进攻,刘禅自知蜀汉已走到尽头,便选择投降邓艾,至此蜀国就此灭亡。如何处置刘禅是个问题,司马昭并没有杀刘禅,而是将他封为安乐公,和部分大臣安排入住洛阳。不过刘禅活着始终是个隐患,一向谨慎的司马昭为何肯放任刘禅不管呢?传闻,这跟刘禅在自家门上刻着的三个字有关。很多人都觉得刘禅算不上明君,但他为

  • 三国董承只是个小人物,为何曹操会非常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董承这个名字,在整个三国历史上来看,并不是特别的出名,而且如果按照人物的作为来看,董承更像是一个配角人物,既不出名,也没有太大的作为,但实际上,董承就算是一个小人物,却也是一个让曹操非常忌惮的小人物,这又是为什么呢?曹操究竟在忌惮些什么,董承又有什么能力让曹操忌惮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张作霖被炸死日本首相辞职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张作霖统治东北地区的时候,就关于如何处理如本关东军方面的利益与日本人有过多次周旋。对于张作霖,日本人可以说是非常无可奈何的,在日本人的内部也是及其矛盾的。有主张对张采取强硬措施的(关东军),也有想用软刀子的(政客)。不过,对于时任首相的田中义一来说,他想利用张作霖,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命日本修建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