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书记载的唐朝女道士飞升是怎么回事?真有这回事吗?

史书记载的唐朝女道士飞升是怎么回事?真有这回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64 更新时间:2024/2/5 7:35:08

“飞升”这件事情,在很多人看来或许都是属于神话故事了,毕竟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与神话故事有很大的关系,都只是存在于遥远的古代。然而在唐朝时期,却有一位女道士白日飞升,不仅在野史中有记载,在正史中也有记载。正史记载的事情天然就会比野史多一些可信度,那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真实的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白日飞升的女道士是谁

据唐朝史料记载,唐朝有个女道士名叫谢自然,白日飞升,万民共睹。

要知道,“白日飞升”可是修道之人的终极追求,道教自东汉时期创立至今,虽有1800年的历史,因“白日飞升”被记在历史上的,却只有谢自然一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谢自然是果州(今四川南充)人,出身于官吏之家。

她的父亲为人孝义,在乡里颇有名。后被推举为举孝廉,担任过秘书省从事的官职。她的母亲胥氏亦是邑中望族之女。

按说,谢自然家世良好,她的成长之路也就是成为一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才对,可是她自幼异于人,不仅天性聪颖,而且从不食荤腥。

胥氏认为女儿有慧根,于是在谢自然7岁的时候,就让她跟随一个叫越惠的尼姑钻研佛学。一年后,由于患病,谢自然返回家中。经过医治痊愈后,胥氏又让她跟随一个叫日朗的尼姑继续修行。结果不足十月,谢自然又请求归家。

谢自然归家后,每日所谈,都道教修行有关。当时在谢自然家后便是大方山,山上有一座道观,观中供得是老君像。谢自然不愿住在家里,于是便上山礼拜老君像,并住在观里诵读《道德经》《黄庭内经》等。

2、谢自然的故事

谢自然14岁的时候,她开始不食五谷。唐朝的时候,佛教和道教在皇权的支持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甚至一些皇亲贵族都以居士的名义在寺院修行。所以像谢自然这样的女道士,还是颇受人尊重的。而谢自然的“不食五谷”,其实就是道家养生的方式,又被称为辟谷。

此后,谢自然云游四方,到处访道寻仙。不过,由于谢自然辟谷多年,因此名声在乡里传播得很远。甚至连新上任的果州刺史韩佾,也听到了她的传闻。

韩佾认为不可信,于是派人叫来谢自然,并把她关在州衙北堂东阁中数月之久,并派人在外日夜监守。待韩佾带着众人再次打开东阁门时,却发现谢自然不仅肤体宛然,声气朗畅,面色也比初来时红润。

吃惊不已的韩佾于是问谢自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谢自然便将她之前的经历告诉了韩佾。韩佾自此对谢自然崇拜不已,并且还对她极为敬重。

韩佾与南岷山道人程太虚有面缘,于是他在大方山设道坛,并请程太虚移步大方山,谢自然传授法策。此后程太虚与谢自然徙居到州郭一带继续修行。

公元793年,韩佾被调往其他州上任,新来的刺史叫竖。在得到李竖的应允后,谢自然在金泉山建石室,并在那里继续修炼。

3、谢自然飞升了吗

就在谢自然在金泉山修炼的时候,不断出现奇怪的事情。

有一次,一个头陀来到金泉山,要求上山见东极真人。

当时,谢自然和母亲胥氏颇为惊诧,不过二人还是向头陀施礼。但是谢自然要行拜礼时,头陀却不肯接受,并且还拿出一块手绢给谢自然,说以后再相见时,便以此物为凭。说完后,便施施然出门而去,待胥氏追出门时,早已不见踪影。

公元794年,不少人听说谢自然在金泉山设道场,于是纷纷赶来准备听谢自然讲经。谁料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谢自然竟白日飞升,浮于半空之中。

当时原本晴朗的天空上居然有七彩云霞和紫色的雾霭出现,大家看到这不可思议的景象,都纷纷拍手叫好。当时,李竖也目睹了这一奇观,于是他便将谢自然白日飞升的事情奏报给了皇帝。皇帝令他在金泉山道场立石碑以记录此事。

当然了,虽然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不过我们知道,这种违背力学原理的事情,显然是不靠谱的,不可能是真实存在过的事情。不过古人不懂力学原理,估计记载的人也不可能亲眼看见,而是道听途说。再说,无论是记录此事的《旧唐书》还是《东极真人传》,其实都是后人记载,肯定记载的人是没有亲眼看见过的,不过是以讹传讹而已。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鲁国为什么在进入战国时期后,存在感远不如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从春秋步入战国后,鲁国似乎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在当时的历史舞台上,鲁国显然已经成为不被重视的角色。而鲁顷公好像已经看清了鲁国的未来,只是默默等待那一天的来临。相信很多小伙伴会不解,为什么鲁国到了战国时期,他的存在感远不如春秋?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其中缘由,主要还是和秦国的崛起,以及与周天子的衰落有关。在

  • 虬髯客传的作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以后,盛唐开始逐渐走衰,到了晚唐已经呈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各自为战。乱世自然让很多人心存不满,但一时又无力改变现状,所以便将很多希望寄托在伸张正义的侠客身上。《虬髯客传》这部小说便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孕育而生的,而《虬髯客传》对后世的武侠小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今天就准备和大家讲讲《虬髯客传》

  • 明朝末年为何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1644年,我过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岁建立的王朝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为了能够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整整二百七十六年间,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后代坚守着这一信念,收复了属于汉人的华夏大地。也正是这汉人最后的王朝,重现了昔日的汉唐盛世。在这两百年间,神宗统治下的万历新政为明朝带了中国历史上经济的巅峰

  • 太史慈是如何败给张辽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是对太史慈的结局进行了一些更改,和《三国志》相比,太史慈去世的时间要晚几年。群英会上,太史慈是周瑜的监酒官,在赤壁之战中,太史慈负责切断曹操的援军,立有功劳。不过在此后的合肥战役,太史慈大战张辽,但最后却因为轻视了张辽的谋略,导致中箭身亡。这次就准备跟大家回忆下这段历史,看看太史慈和

  • 崇祯皇帝岳父周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在崇祯帝还是信王的时候,娶了周奎的女儿周氏,等崇祯继位,周奎便成了国丈。据记载,周奎非常富有,但他为人却很吝啬,几乎是达到一毛不拔的地步。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严重,后来周奎被李自成的大军缉拿让他捐款,周奎却不愿捐助银两,最后自己的家人全被逼死,周奎依然无动于衷。死到临头,周奎却舍不得这些身外之物,等李

  • 蔺相如和廉颇有何矛盾,“将相失和”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廉颇负荆请罪,同蔺相如从将相不和,到将相和,这个历史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过廉颇和蔺相如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其中真正的原因并没有那么简单,不只是廉颇瞧不起蔺相如而已。实际上,纵观蔺相如和廉颇的一生,他们颇有相似之处,两人的仕途之路都算不上一帆风顺,期间尝尽辛酸苦辣。那下面就来分析下这其中很少被人知晓

  • 中山寨是什么意思,刘禅究竟想表达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面对曹魏的进攻,刘禅自知蜀汉已走到尽头,便选择投降邓艾,至此蜀国就此灭亡。如何处置刘禅是个问题,司马昭并没有杀刘禅,而是将他封为安乐公,和部分大臣安排入住洛阳。不过刘禅活着始终是个隐患,一向谨慎的司马昭为何肯放任刘禅不管呢?传闻,这跟刘禅在自家门上刻着的三个字有关。很多人都觉得刘禅算不上明君,但他为

  • 三国董承只是个小人物,为何曹操会非常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董承这个名字,在整个三国历史上来看,并不是特别的出名,而且如果按照人物的作为来看,董承更像是一个配角人物,既不出名,也没有太大的作为,但实际上,董承就算是一个小人物,却也是一个让曹操非常忌惮的小人物,这又是为什么呢?曹操究竟在忌惮些什么,董承又有什么能力让曹操忌惮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张作霖被炸死日本首相辞职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张作霖统治东北地区的时候,就关于如何处理如本关东军方面的利益与日本人有过多次周旋。对于张作霖,日本人可以说是非常无可奈何的,在日本人的内部也是及其矛盾的。有主张对张采取强硬措施的(关东军),也有想用软刀子的(政客)。不过,对于时任首相的田中义一来说,他想利用张作霖,达到以华治华的目的,命日本修建铁

  • 三国时期的三个张苞分别是谁?除了张飞的儿子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到张苞这个名字,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张飞之子,张飞的儿子的确叫张苞,但是在三国时期,也不止有张飞的儿子叫张苞,还有另外两个人也叫做张苞,那你知道这两个张苞分别是谁吗?三国时期这三个张苞分别是谁,他们各自都有着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呢?这三个张苞最终都是什么结局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