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如果不主动出击,蜀汉国力会如何发展

诸葛亮如果不主动出击,蜀汉国力会如何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90 更新时间:2024/2/5 7:34:04

有人说诸葛亮北伐是穷兵黩武,不仅起到的效果甚微,还拖累了蜀国自身发展。如果诸葛亮不主动出击挑战魏国,蜀国国力是否就会走强盛呢?其实从诸葛亮去世后,蜀国的发展来看,我们就能推测出一二。诸葛亮制定北伐策略,不单单是为了完成刘备遗愿这么简单,他自然明白蜀国和魏国相比,国力差距较大,但如果只是深耕巴蜀,也不一定就能起到正面效果,有几个问题是很难解决的。

1、蜀汉内部无法深耕

在整个三国中,曹魏占地最广,可耕种面积最大,且最成熟。之前已经有很多代人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所以这些土地产粮都是比较可观的。而蜀汉不同,虽然从地图上看,蜀汉名义上的地盘很大,但实际可耕种面积非少。

除了成都平原、汉中平原,益州的其他地方大多都比较荒凉,不太适合耕种,要把那些贫瘠的土地改变成优渥的产粮地,需要许多人的耕耘,而蜀汉恰恰在人力方面是最少的。所以蜀汉虽有大片土地,但质量跟不上,也没有足够多的人去开垦。

如果一定要深耕巴蜀的话,必须得向外扩张,这就得触及曹魏和东吴的势力范围了。所以说,蜀汉内部深耕根本无法大规模实施,要想增强蜀汉的国力,他只能向外扩张,不是打东吴就是打曹魏,接连两次遭到东吴的大败后,诸葛亮明智的选择了进攻曹魏。

2、军力难以得到维持

大家都知道,军队是需要操练的,而最好的操练方式就是实战,只有经历过战火的军队,战斗力才会非常强悍!如果诸葛亮不和曹魏开战,那么蜀汉的这些军队能够在国内养精蓄锐吗?很难!为这么说呢?因为养活一支军队耗费的钱粮并不少!

这些军队不打仗了,留在国内能干什么?天天操练?不可能的,养活这么庞大的一支军队,必定是十分耗费钱粮的事,所以迫于压力,诸葛亮将不得不让这些军队一半的时间操练,一半的时间放下武器屯田,这样的话,军队的战斗力肯定会受到影响,还谈什么养精蓄锐呢?

而且如果不和曹魏开战,蜀汉在养精蓄锐,曹魏也是在养精蓄锐的,而且曹魏国力增长的速度肯定是高于蜀汉的。曹魏的人口、耕地面积、资源都远远多于蜀汉,只要给曹魏足够的发展时间,等他的国力彻底恢复,蜀汉将很难再抵挡,这也是诸葛亮坚持北伐,延缓曹魏国力增长的办法。事实上,诸葛亮的这套操作也真的有用,由于他数次北伐,给曹魏边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得曹魏没法安心发展,整体实力一直上不去,拉不开和东吴与蜀汉的明显差距。

举个例子,当初蜀汉的国力是5,曹魏的国力是20,由于诸葛亮长期北伐,影响曹魏的发展,所以十年后蜀汉是10,而曹魏才25,但是如果没有战争,十年后蜀汉可能增长到25,但是曹魏已经是增长到了400,这还怎么打?虽然都是倍数增长,但是曹魏基数大,发展更快。只要给曹魏安定的发展环境,蜀汉必定提前灭亡!

3、前途无望

蜀汉内部其实一直都不太平,别看诸葛亮是大权在握,但那其实只是表面现象!权力这个东西,都是由人组成的,有人就有派别,这是无法避免的。在蜀汉,就有三方派别,三方势力。一个是原益州本土势力,一个是荆州势力,另一个则是东州势力,这三方势力在蜀汉争权夺利,哪里会给诸葛亮内部发展的机会?假如不北伐,这些人的精力全用在内斗上,那蜀汉国内必定是乌烟瘴气,别说发展了,国力下降都有很大的可能!

诸葛亮聪明,也是看到了这点,所以坚持北伐曹魏,将战火外引,转移国内这些人的矛盾。实际上诸葛亮的这个方法非常好,通过战争,将蜀汉国内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对曹魏作战上,自然对蜀汉国内的斗争就要减轻很多。即便是在现代社会,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很多国家经常通过发动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这样,他们自己的国家才会一片和谐,要是不打仗了,他们自己国家肯定先发生动乱。

综合分析以上三点,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诸葛亮不着急与魏开战,而是深耕巴蜀,养精蓄锐,那么蜀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很可能还会陷入动乱之中,使得国力进一步衰弱。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诸葛亮做出上述选择,那么蜀汉一定会提前灭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白起为何宁死不打邯郸?是因为长平之战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了,而白起也因此成为了后世人心中的“人屠”,且不说这些,赵国因为长平之战而元气大伤,按照一般的理论来说,这时候如果能够趁机灭掉赵国是最好的时机,但是白起却总是装病不肯再带兵去攻打赵国,以至于最终被赐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来

  • 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对辕门射戟这个典故陌生。吕布靠自己精湛的箭术,平息了一场战争,不过纪灵明明占据兵力上的优势,难道仅凭吕布一人就能让纪灵打退堂鼓?其实辕门射戟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演义则是将这个故事进行了改编,纪灵并没有10万大军,而是只有3万。至于辕门射戟的真假,其实各有说法,不过

  • 王阳明假死后为何又决定出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是明朝大思想家,“阳明心学”的创始人,不过王阳明差一点可能就要和龙场悟道失之交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王阳明的仕途之路并不平顺,他和当时最有权势的大臣刘瑾有矛盾,此后刘瑾打算除掉王阳明。王阳明为了保命,上演了一出假死,算是顺利得到一个隐退的机会。但此举毕竟不

  • 刘备怎么做才能避免荆州失守,保住关羽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鼎立的平衡被打破,樊城之战是重要转折点,这场战役不仅导致关羽战死,更重要的是荆州失守。而且此后夷陵之战刘备大败,此后再想夺回荆州已经非常难了,所以只能再次选择和东吴结盟来抵御更加强大的曹魏。那当时刘备要怎么做可以避免荆州失守,还能保住关羽一命呢?我们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推演,当然可能会有小伙伴有意

  • 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圣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1722年,康熙皇帝病逝,随后雍正成为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为雍正帝。在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在意各位大臣讨论康熙帝庙号的时候,直接一锤定音在太庙奉祀康熙为“圣祖”。至此,清圣祖康熙就成为了继大清开国皇帝太祖努尔哈赤之后的第二个“祖”(准确的说皇太极才是开国

  • 明末换成朱元璋会中兴吗?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这个问题假设的很有趣,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能力确实很强,绝对算得上是中国开朝皇帝实力中数一数二的。老朱是穷苦出生做过和尚入过丐帮,最后参加起义也是从基层小兵做起,懂得民间疾苦各方面知识储备足够。并且已经创建锦衣卫制度下到平民上到首辅一切尽在掌握。我们来看崇祯,崇祯皇帝直到自杀前都没有丧失对朝局

  • 朱元璋为什么杀掉李善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来源于楚汉争霸时期大奖韩信因为被萧何所赏识而建功立业,同时也是因为萧何献策才身死暗室之中。萧何是汉高祖刘邦早年的玩伴,从刘邦起义开始就跟随刘邦,一路辅佐刘邦坐上至尊之位。萧何也被刘邦封为功臣第一,在汉朝建立之后出任相国。而明

  • 刘备带走曹操五万大军,曹操为什么还故意放走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刘备出走还把曹操的五万大军一起带走,但曹操只派了500人追击刘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曹操的此番行动根本就没想把刘备追回来,而是故意放刘备走。令人好奇的是,这些士兵为什么会心甘情愿跟着刘备?这就不得不说说刘备的长处了,刘备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得人心,对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曹操或许深知这点,如果

  • 温庭筠长得丑还花心,为什么鱼玄机会喜欢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鱼玄机这个名字,在古代历史上可以说也是很有名了,古代的出名的女性人物有不少,出名的才女却并不多,但鱼玄机就是其中之一。据说鱼玄机不仅很有才,而且还长得很漂亮,但令人很不解的是,她却对一个长相丑陋,还特别花心的人死心塌地,那就是温庭筠。温庭筠的容貌和他的名字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那鱼玄机究竟喜欢他什么呢?

  • 唐玄宗晚年有多惨,被儿子李亨软禁到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年轻时可谓是意气风发,靠发动唐隆政变成为皇帝,此后还开创了开元盛世,这也被认为是整个唐朝最好的一段时期。但唐玄宗并没有把自己英明的一面延续到晚年,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国力迅速由盛转衰。而唐玄宗还贪恋权利,这也使得他最后只能被迫禅位,被儿子李亨软禁到死。当然,唐玄宗会走到这一步跟他此前的行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