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

辕门射戟是不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02 更新时间:2024/1/16 15:35:49

喜欢三国历史的朋友,肯定不会对辕门射戟这个典故陌生。吕布靠自己精湛的箭术,平息了一场战争,不过纪灵明明占据兵力上的优势,难道仅凭吕布一人就能让纪灵打退堂鼓?其实辕门射戟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演义则是将这个故事进行了改编,纪灵并没有10万大军,而是只有3万。至于辕门射戟的真假,其实各有说法,不过《三国志》毕竟有记载,如果吕布箭术真的十分高超,也是有可能做到的。

纪灵为何撤兵

这要从袁术为何攻打刘备说起。刘备自从在陶谦手中接过徐州后,天下众诸侯无不眼红,尤其是曹操,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和谋士们一起商议如何削弱刘备势力(此时吕布已经投奔刘备),夺取徐州。谋士荀彧建议用“二虎竞食”之计,写书让刘备诛杀吕布。可惜此计被刘备识破,刘备告诉吕布曹操的计谋,并且二人像以前一样团结。

然后荀彧又献计“趋虎吞狼”让刘备率军攻打袁术,刘备如果和袁术大战,自然就有机会夺取徐州了,不想吕布却趁机拿下了徐州,并且听从陈宫的建议,让刘备驻扎在小沛。

袁术此时大怒,因为弄来弄去,自己才是最窝囊的。于是听取谋士杨大将的建议,用重金贿赂吕布,让他不要帮助刘备。又命大将纪灵率军数万攻打刘备,已报无故相攻之仇。可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年代,弱者从来都是被欺负的。

刘备自知兵力悬殊,不是袁术的对手,于是向吕布求援。吕布虽然从无信义,但此时也明白如果刘备在,能帮助我镇守徐州。但如果刘备被灭,袁术再勾结泰山诸将,那自己的徐州就永无宁日了,所以心一横,还是对不起袁术吧,率军驰援刘备。

纪灵大军“昼列旌旗,遮映山川;夜设火鼓,震明天地”,浩浩荡荡杀奔小沛。刘备只好率军对战,但只有区区五千人。眼见就要开战了,突然两方见吕布居然也率军来了,明眼人一见就知道吕布来救刘备了。所以纪灵马上就书信吕布,说其无信。吕布也不知道在哪想出了个主意,命人请刘备,纪灵来军中赴宴。当然这就是三国中著名的“辕门射戟”。

吕布劝他们不要厮杀,而纪灵根本不干,因为受主公之命,岂能随意撤军。刘备自然是不想打仗,毕竟根本没有胜算。但张飞却按捺不住,叫嚣纪灵。吕布一见两家还是要打,于是说道:“我把方天画戟立在辕门,距离一百五十步,如果射中画戟小枝,你们两家就罢兵。如果射不中,随意厮杀。如果不听,我就和另一家一起对抗。”纪灵无话可说,只得答应。

吕布箭术技惊四座

原著中写道:纪灵私忖:“戟在一百五十步之外,安能便中?且落得应允。待其不中,那时凭我厮杀。”便一口许诺。玄德自无不允。

但是吕布的武艺确实不是盖的,居然射中了,一箭正中画戟小枝。帐上帐下将校,齐声喝彩。纪灵大惊,只得如实相告:“我奉主公将令来攻打刘备,今日如果轻易退兵,怎么向主公交代?”吕布好言相劝:“我自会写信给袁公。”所以纪灵无奈,只得拿着吕布书信灰溜溜地回淮南了。

为何纪灵这样听话呢,难道辕门射戟把纪灵吓破了胆子?其实纪灵无路可选,只得退兵,如果不听吕布之言,估计就要坏大事了。这是为何呢?

首先,袁术为何要送给吕布金银珠宝,难道是没事套近乎吗,肯定不是。因为吕布从刘备手中夺得徐州,兵精粮足,势力不可小觑。现在吕布要强行保护刘备,如果此时纪灵不听,必定会受到刘备与吕布的两面夹攻,那样必败无疑。

其次,吕布辕门射戟,武艺已经大大超出了纪灵的想象。都知道百步穿杨,一百步射中目标都算神射手的话,那一百五十步呢,岂不是超神的存在。而且在原著中写道:纪灵下马入寨,却见玄德在帐上坐,大惊,抽身便回。左右留之不住。吕布向前一把扯回,如提童稚。面对吕布这样的绝世猛将,如果当面闹翻,估计纪灵都别想活着走出吕布的军营。所以忍一时风平浪静,纪灵只得答应吕布,拿着书信撤军。

最后,纪灵此次的目的是剿灭刘备,已报无故相侵之仇。送给吕布金银礼物,那是不想和吕布闹翻。如果此时纪灵不听吕布劝告,强行进兵,自然会让吕布站在袁术的对立面,对袁术以后图谋徐州是极为不利的。而且纪灵此后还向袁术献“疏不间亲”之计,建议袁术迎娶吕布女儿为儿媳妇。一个能想出如此计划的大将不可能是一个莽夫,所以这些事情纪灵都明白,现在还不是和吕布闹翻的时候。所以只能撤军回去复命,不然就耽误袁术大事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王阳明假死后为何又决定出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是明朝大思想家,“阳明心学”的创始人,不过王阳明差一点可能就要和龙场悟道失之交臂,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王阳明的仕途之路并不平顺,他和当时最有权势的大臣刘瑾有矛盾,此后刘瑾打算除掉王阳明。王阳明为了保命,上演了一出假死,算是顺利得到一个隐退的机会。但此举毕竟不

  • 刘备怎么做才能避免荆州失守,保住关羽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鼎立的平衡被打破,樊城之战是重要转折点,这场战役不仅导致关羽战死,更重要的是荆州失守。而且此后夷陵之战刘备大败,此后再想夺回荆州已经非常难了,所以只能再次选择和东吴结盟来抵御更加强大的曹魏。那当时刘备要怎么做可以避免荆州失守,还能保住关羽一命呢?我们可以来做一个简单的推演,当然可能会有小伙伴有意

  • 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圣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1722年,康熙皇帝病逝,随后雍正成为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为雍正帝。在雍正皇帝即位之后,在意各位大臣讨论康熙帝庙号的时候,直接一锤定音在太庙奉祀康熙为“圣祖”。至此,清圣祖康熙就成为了继大清开国皇帝太祖努尔哈赤之后的第二个“祖”(准确的说皇太极才是开国

  • 明末换成朱元璋会中兴吗?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这个问题假设的很有趣,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能力确实很强,绝对算得上是中国开朝皇帝实力中数一数二的。老朱是穷苦出生做过和尚入过丐帮,最后参加起义也是从基层小兵做起,懂得民间疾苦各方面知识储备足够。并且已经创建锦衣卫制度下到平民上到首辅一切尽在掌握。我们来看崇祯,崇祯皇帝直到自杀前都没有丧失对朝局

  • 朱元璋为什么杀掉李善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来源于楚汉争霸时期大奖韩信因为被萧何所赏识而建功立业,同时也是因为萧何献策才身死暗室之中。萧何是汉高祖刘邦早年的玩伴,从刘邦起义开始就跟随刘邦,一路辅佐刘邦坐上至尊之位。萧何也被刘邦封为功臣第一,在汉朝建立之后出任相国。而明

  • 刘备带走曹操五万大军,曹操为什么还故意放走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刘备出走还把曹操的五万大军一起带走,但曹操只派了500人追击刘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曹操的此番行动根本就没想把刘备追回来,而是故意放刘备走。令人好奇的是,这些士兵为什么会心甘情愿跟着刘备?这就不得不说说刘备的长处了,刘备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得人心,对百姓来说也是如此。曹操或许深知这点,如果

  • 温庭筠长得丑还花心,为什么鱼玄机会喜欢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鱼玄机这个名字,在古代历史上可以说也是很有名了,古代的出名的女性人物有不少,出名的才女却并不多,但鱼玄机就是其中之一。据说鱼玄机不仅很有才,而且还长得很漂亮,但令人很不解的是,她却对一个长相丑陋,还特别花心的人死心塌地,那就是温庭筠。温庭筠的容貌和他的名字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那鱼玄机究竟喜欢他什么呢?

  • 唐玄宗晚年有多惨,被儿子李亨软禁到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年轻时可谓是意气风发,靠发动唐隆政变成为皇帝,此后还开创了开元盛世,这也被认为是整个唐朝最好的一段时期。但唐玄宗并没有把自己英明的一面延续到晚年,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国力迅速由盛转衰。而唐玄宗还贪恋权利,这也使得他最后只能被迫禅位,被儿子李亨软禁到死。当然,唐玄宗会走到这一步跟他此前的行为有

  • 清王朝在中国的最后一天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万物自然运行皆有其序,凡事有其因必有其果,对于一国而言亦是如此。得民心者自然长治久安,违逆万物运行之理者自然分崩离析,逐渐覆灭。因此,清王朝的陨落并非毫无缘由,究其本质一切亦在于咎由自取,不得民心所致使。彼时内忧外患,人民流离失所,革命火

  • 西夏为何有实力吊打北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的宋朝历史当中,一直都是积贫积弱的形象,长期打败仗,被周边不少民族吊打。而被“吊打”的原因难道只是“兵弱”这种原因吗?肯定不是,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从宋对西夏的战争分析其中的原因。西夏原本属于羌民族的一支,七世纪时开始依附于唐朝,九世纪时因助力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