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为什么要杀韩重赟

赵匡胤为什么要杀韩重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011 更新时间:2024/1/21 16:58:51

韩重赟是北开国功臣,他曾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助他坐上皇位。韩重赟自然是拥立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一员,但此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在逐渐走恶化。967年,有人告诉赵匡胤,说韩重赟私养亲兵,这让赵匡胤大为恼怒,在没有证实的情况下就准备处死韩重赟。这种做法跟赵匡胤当年夺取后周政权如出一辙,不过韩重赟并没有死,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下这段历史吧。

1、韩重赟是谁

韩重赟是磁州武安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武安市,他在年少时就加入了郭威的队伍,之后屡立战功,得到晋升,“补左班殿直副都知”。韩重赟还参加了高平之战,“以功迁铁骑指挥使”,之后从征淮南,“先登中流矢,转都候”,“俄迁控鹤军都指挥使、领虔州刺史”。控鹤军是真正意义上的禁卫军,直接负责宿卫皇宫,是精锐中的精锐。

韩重赟与赵匡胤的关系很好,当年他们在禁军中任职时曾结为兄弟,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义社十兄弟”。960年,韩重赟作为禁军中的主要人物,直接参加了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后,加封了六位翊戴功臣,其中就包括韩重赟,他被封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领江宁军节度使,成为禁军系统侍卫司的最高长官。

2、韩重赟犯忌

961年,赵匡胤调整禁军系统,改韩重赟为殿前都指挥使、领义成军节度使。当时,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两个职务被废除,所以韩重赟就成为禁军系统殿前司的最高长官,换言之就是赵匡胤当年的那个位置。之后,韩重赟还奉命负责督建皇宫,率领军士民夫去修理黄河的河堤。由于韩重赟一直受到重用,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967年,有人向赵匡胤举报,说韩重赟“私取亲兵为腹心”,也就是说,韩重赟私自将禁军将士作为自己的心腹,在禁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赵匡胤勃然大怒,当时就想下旨杀了韩重赟。赵匡胤为什么生气呢?原因很简单,他当年就是在禁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最后才靠着禁军的支持,夺取了后周的江山。

3、谁救了韩重赟

对赵匡胤而言,韩重赟的行为,已经威胁到了自己的皇位,所以他才会不辨真伪,直接想处死韩重赟。幸亏赵普站了出来,他对赵匡胤说:“亲兵,陛下必不自将,须择人付之。若重赟以谗诛,即人人惧罪,谁复为陛下将亲兵者。”陛下您不可能亲自去统率禁军,必须要选择将领。假如韩重赟因为谗言被杀,那么就会人人自危,没有人敢为陛下统率禁军了。

即使有赵普劝解,但赵匡胤依然没有消气,“上怒犹未解”。赵普劝说了半天,赵匡胤才没有杀死韩重赟。不过,赵匡胤还是处罚了韩重赟,免去了他的殿前都指挥使的职务,“出为彰德节度使”。事后韩重赟到赵普拜谢,但赵普拒绝接见。974年,韩重赟病死,被赠为侍中。从韩重赟事件中可以看出,赵匡胤并非不想杀功臣,而是他已经将功臣全部“废掉”。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末期快要灭亡了,为什么不实行君主立宪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君主立宪制,是西方国家实行的非常多的一种国家制度,而这种制度对于一个即将灭亡的王朝来说,似乎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清朝最终走向了灭亡,皇帝也不复存在,但是如果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虽然皇帝会成为只是一个符号一般的存在,手里再也没有什么实权,但是至少能够保住自己的称号,保住皇室。然而清朝直到灭亡也没有实行君

  • 陈宫为什么看不上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陈宫作为吕布的首席谋士,对吕布来说可谓是意义重大,而就连曹操也是十分看重陈宫,陈宫和吕布一起被曹操抓住之后,曹操招降陈宫,而陈宫却坚决拒绝,最终只能被处死。可见,陈宫这个人,不仅有才能,还有傲气,但是他明明知道吕布这个人不是什么能成就很大的事业的人,为什么却还是跟着他?而且明明有一个刘备摆在自己面前

  • 康熙皇帝为什么不喜欢拙政园?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1684年,这是康熙皇帝第一次随着皇太后下江南,来到了姑苏的拙政园游玩。当康熙皇帝看到了园内亭台挺拔,楼阁迤逦,水色旖旎,奇花满园争艳的时候,他被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了,他对当时的江苏巡抚汤斌说:“拙政园是个好地方,可惜太美了。久居必损志”。后来的事实情况是:真的是谁住谁倒

  • 曹操最欣赏的5大名将是谁?第一不是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了,三国时期出现了非常多的名将,尤其是很多人看过《三国演义》,其中的名将更是数不胜数。而在三国时期,有五位名将,他们是曹操最为欣赏的五大名将,你知道他们分别都是谁吗?曹操最欣赏的名将,很多人认为其中必然会有关羽,只不过关羽并没有排在第一位,那么第一位究竟是谁呢?今天

  • 魏征死后不久,唐太宗为何就砸了他的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魏征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因为敢于向唐太宗谏言而出名的,是很有名的谏臣,唐太宗对魏征的建议也是虚心接受的,虽然有的时候也实在是受不了魏征,但最终还是会忍耐下来,毕竟魏征所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既然如此,为什么在魏征死后没多久,唐太宗就将魏征的墓碑给砸了呢?唐太宗这样做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后来又怎么样了?下

  • 刘备身边最大的卧底是谁?为何一直都没被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卧底这类人,在历史上也并不在少数,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卧底来对人的行动和想法进行监控,必要的时候还会出手。不过在三国时期,似乎就很少听闻有卧底的存在了,但是有些人的行为却还是无法忽视,比如在刘备的身边,就存在一个非常像是卧底一般存在的人,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他对于刘备所做的事情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这个卧底

  • 赤兔马巅峰期助关羽立奇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赤兔马被认为是三国第一坐骑。据说赤兔马能够日行千里,夜走八百,乃马中王者。赤兔马原先为吕布所有,等吕布死后,曹操是将此马赠与关羽。当时正处赤兔马的巅峰期,关羽和赤兔并肩作战,立有不少功劳。可能一般不会把注意力放在马身上,不过赤兔的名声,不比某些三国

  • 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功臣,朱升为何能够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朱升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谋臣,最为出名的就是他向朱元璋提出来的九个字的非常重要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虽然只有九个字,非常简单,但对于朱元璋来说却非常的重要,直接影响到了朱元璋后来当皇帝的过程。而作为开国功臣之一的朱升,却和其他很多功臣的结局大不一样。朱升不仅

  • 汉武帝四子刘胥为什么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刘胥是汉武帝第四子,刘旦同母弟。据记载,刘胥身体壮硕,力大无穷,能和猛兽搏斗。不过刘据死后,汉武帝并没有立刘胥为太子,等汉昭帝继位后,刘胥逐渐觊觎皇位,曾请女巫李女须诅咒汉昭帝。到了汉宣帝时期,刘胥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皇帝梦,但诅咒一事已被察觉,刘胥赶忙将巫师以及知晓此事的二十多人全部毒死。不过汉宣帝

  • 齐泰和黄子澄结局如何,他们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建文帝登基后,决定实行削藩,他命齐泰和黄子澄共同制定削藩策略。结果削藩非但没成功,还让建文帝丢了皇位,最后是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反抗,直接攻入京城取代了建文帝的位置。有人问齐泰和黄子澄是奸臣还是忠臣,其实他们削藩本无错,但错就错在,没有把握好分寸,所以藩王才会动了异心。而且朝廷明明是兵力占优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