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得知法国大革命有何反应?

乾隆得知法国大革命有何反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527 更新时间:2024/1/9 0:24:33

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发生一起震惊全世界,甚至影响全人类的事情。由于当时的法皇路易十六强行解散了议会,最终巴黎市民爆发了起义,攻占了代表封建权的巴士底监狱。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1789年8月26日,法国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自由。”

自由平等的观念遭到了欧洲帝王们的反对,各国结成反法同盟,绞杀革命。法国国内的旧势力也发不断地发生暴动。被夺去权利的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暗中勾结反法联军被发现,代表中下层利益的雅各宾派发起了反君主运动,1793年1月和10月,国王和王后先后被送上了断头台,波旁王朝就此覆灭。

此后的法国,风云激荡,历经了吉伦特派专政、雅各宾派专政、督政府时期,最后拿破仑上台。大革命确立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的思想制度,撼了世界,至今仍有深刻影响。

此时正好是中国的大清乾隆年间。虽然中国距离欧洲万里之遥,清朝又给人以“闭关锁国”的印象,但是革命的海啸,还是在中国荡起了微澜。

乾隆并非对欧洲一无所知

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关闭沿海各个口岸,只留下了广州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清政府在广州设立行商,负责对外贸易,称为广州十三行。广州地区一时商旅云集,洋行密布。花旗国(美国)、红国(英国)、双鹰国(奥地利)、单鹰国(普鲁士)、黄旗国(丹麦)、法兰西、瑞典、葡萄牙等国的商人都在广州开设夷馆。购买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贩卖至世界各地。这些外商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白银,也传来欧洲的各种新闻。

另外,乾隆时期,宫廷之中还有西方传教士在给朝廷服务。重要者如法国传教士蒋友仁。蒋友仁,耶稣教会士,精通数学、机械。1745年来到中国,长期任职清宫。乾隆皇帝看到法王路易十四凡尔赛宫的图片,也想造一个有西洋喷泉的宫殿,于是蒋友仁便造了圆明园里的西洋楼和大水法。从蒋友仁遗留至今的书简中,我们知道乾隆从他那里了解的众多欧洲的情况。他与乾隆皇帝的谈话中就涉及欧洲众多国家。

乾隆对欧洲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十分在意,经问及相关问题:俄罗斯与法国是否结盟?欧洲诸国之间哪些正在进行战争,战争的原因是什么?欧洲各国与土耳其之间是什么关系?为有的国家是女主治国?英法西葡如何控制海外殖民地?荷兰的共和制是怎么回事?

未能成行的访法使团

康熙年间,中国同法国之间就有较为密切的官方往来。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和康熙皇帝曾经互派使团,相互通信,互赠国礼。路易十四称自己建立了“巴黎-北京”轴心。大概是受其祖父影响,乾隆对法国也情有独钟。供职宫廷的法国传教士钱德明说:“乾隆皇帝重视法国、并将法国远远置于其他欧洲国家之上”,“用来装饰皇帝房间的机器、工具、珠宝或其他珍贵的东西,要么是法国的军械,要么是出自某些法国工匠之手”。

176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派遣两位特使高类思、德旺出访中国,觐见了乾隆皇帝。这两个特使都是在法国居住数十年以上的华裔。法国王室以此表示愿意同中国进一步加深官方往来。后来乾隆皇帝也打算派遣使团访问法国,由钱德明担任特使。钱德明在书信中写道:“乾隆皇帝有遣使臣至法见路易十六世之计划,德明将随使行。法国王室似甚期待使臣之来。”但是使团未能成行,因为这时候,法国王室的脑袋掉了。

马戛尔尼使团的记录

对于法国的这场惊天巨变,乾隆朝廷是什么态度呢?就在法王路易十六掉脑袋的1793年,另一个欧洲强国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我们从使团成员斯丹东的记录中可以窥见一斑:

“近两三年的法国内乱消息在北京已有风闻,那里所鼓吹的种种破坏秩序颠覆政府的主张迫使北京政府加以防范。”

“最近法国的种种理论,没有比中国政府对此更深恶痛绝的。使节团来自西方,中国不愿同地球的这一部分接近。英国与法国为邻,这一事实损害了它和远方中国的关系。”

很明显地,清政府已经得知了法国大革命的消息,他们将法国革命视为洪水猛兽。虽然当时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不如法国,没有一个庞大的“第三阶层”中坚——商人和资本家,法国革命在缺乏社会基础的中国,无法掀起巨浪。但是乾隆皇帝作为一个封建帝王,本能地将革命视为犯上作乱、弑君杀父大逆不道的行为,要对其进行严加的防范,否则大清就将国无宁日。

对乾隆王朝的影响

加重了清廷对洋人的戒心,进一步地实行排外的政策。本来,清廷以天朝上国自居,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对外洋就持排斥态度,西方殖民者本就不怀好意,觊觎中国财富。乾隆时期严格了禁教,封关等措施,警惕西方势力的渗入。

法国爆发革命,一国之君身首异处,这个可怕的消息,更在乾隆心中引起了剧烈震撼,坚定了他“闭关锁国”的路线。钱德明在给马嘎尔尼的信件说到“使节团越早来,效果越大。法国的动乱促使中国官方加紧提防。假如特使携带礼物在法国国内未发生暴乱以前来,遭遇到的困难要比现在少得多。”如果以前英国特使来,还能讨些便宜,现在皇帝已经知道了法国的革命,外国人就别想再吃到好果子了。

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乾隆还认为法国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官府对“刁民”、“顽民”太过放纵,管束不足。认为对于“刁民”就要“著严拿从重究处,以惩凶顽,毋得疏纵”。而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事机之由,积小成大”,必须在“群情汹涌之初”就应该坚决镇压,将之扼杀在萌芽状态。

就在路易十六掉脑袋后的第二年,1794年,陕西、四川发现了有白莲教秘密传播。受法国大革命刺激过乾隆,风声鹤唳地下令“将案内各犯全数拿获,勿使一名漏网。倘不能搜查净尽,别经发觉,唯该督是问。”于是,一场惊天大搜捕开始了。湖北、陕西、四川、河南、甘肃数省州县开始了挨家挨户地清查捕杀白莲教行动。

地方官府借机敲诈勒索,“不管入教不入教,只管有钱无钱”,交不出银子就当白莲教徒捕杀。无数民众倾家荡产,死于非命。人民走投无路,最终爆发了王聪儿大起义。乾隆自以为能“防范于未然”的维稳行动,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华容道到底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曹操非要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最后的结局,是曹操战败,走华容道逃跑,而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早已经算到会有这一步,因此派了关羽在这里,意图诛杀曹操,但关羽却将曹操放走了。不过这个华容道究竟是在什么位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关羽一定要从华容道这里逃走呢?曹操难道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华容

  • 朱常洛到底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明朝时期,有个人当太子当了奖金20年的事件,在这20年的岁月中,可以说是担惊受怕的,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父亲哪天心情不好把自己的太子给废掉了。结果好不容易把老爹熬死了,自己当了皇上吧,没过一个月,自己也一命呜呼了。这个人就是大明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泰昌皇帝朱常洛。要说朱常洛这一辈子,那真叫一个窝

  • 秦国历代国君及姓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我们都知道完成这一壮举的人是秦始皇。不过秦国能够顺利攻灭六国,功劳可不再秦始皇一人身上,这都要归功于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的成果。从时间上来看,秦国总共存在了563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里,秦国都算不上强大,但在最后的100多年,秦国快速崛起,成为七雄中的绝对霸主。想必大家

  • 秦桧已经是宰相了,为什么还要当投降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秦桧在历史上的名声一直都是非常差的,但秦桧的一生可以说却是跌宕起伏。其实在北宋时期,秦桧是一个主战派,面对前敌入侵,秦桧也是一点都不含糊的,但是到了南宋时期,秦桧却变成了一个投降派,而这时候的秦桧已经身居宰相之职,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如果真的投降了金国,难道还能拥有更高的地位吗?既然如此为何秦桧还要主

  • 李世民废掉李承乾,为什么把李泰也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李世民的众多的儿子当中,可以说李承乾和李泰都是李世民很宠爱的儿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泰为魏王。然而李承乾最终却因为李泰想要谋取太子之位,因此日益焦躁,最终暗杀李泰却失败,李世民有心保他,才顶住众臣的压力,被废为庶民,没有处死。但是为何李世民将李泰也废掉了?是因为他有心争夺皇位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

  • 赵姬为什么爱上嫪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随着《大秦赋》的热播,很多观众对嫪毐和赵姬之间的故事抱有兴趣。不过剧中似乎是对赵姬的设定进行了一些改编,和历史上真正的赵姬有些出入。赵姬是嬴政的母亲,但她的名声并不好主要就是因为赵姬私生活比较淫乱,她和嫪毐私通,两人还生有子嗣,这直接触碰到了嬴政的底线。不过赵姬为什么会爱上嫪毐呢?其实嫪毐也不是一般

  • 冬儿和嬴政关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大秦赋》这部剧中,基本上所有角色都是有原型存在的,嬴异人、赵姬、吕不韦、嬴政等人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最新剧情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她叫冬儿。冬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赵姬和嬴政救下,看的出来冬儿绝不一般,她在后续剧情中也会承担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冬儿似乎很喜欢嬴政。那这位冬儿究竟是谁呢?她是否

  • 为何北宋灭亡时皇室那么惨,南宋灭亡时皇室却被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北宋灭亡的时候,皇室遭到的可以算是历朝历代最惨的待遇了,靖康之耻在历史上一直都被都当做是一段非常耻辱的历史。而同样都是宋朝,南宋灭亡的时候,皇室的待遇却比之前好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金国灭亡北宋的时候将皇室赶尽杀绝,百般侮辱,而元朝灭亡南宋时为何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

  • 汉武帝为何要杀母立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的时候即位,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达54年,这是我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仅次于康熙和乾隆。但大多数人往往只知道汉武帝在位时期,大规模的对外开拓,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汉武帝登基的前期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受到掣肘的君权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年

  • 鲁班天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妥懽帖睦尔”,这是一句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后的意思是“铁锅”。元朝时期的第11位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也就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元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四月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元明宗长子,元宁宗的哥哥,生母为明宗妃哈剌鲁·迈来迪。天历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