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华容道到底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曹操非要走?

华容道到底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曹操非要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89 更新时间:2024/1/25 2:09:45

赤壁之战最后的结局,是曹操战败,走华容道逃跑,而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早已经算到会有这一步,因此派了关羽在这里,意图诛杀曹操,但关羽却将曹操放走了。不过这个华容道究竟是在什么位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关羽一定要从华容道这里逃走呢?曹操难道就没有别的选择了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华容道在哪里?

要说华容道,就必须先说一说云梦泽。

在先秦时期的江汉平原,也就是长江和汉江交汇的三角洲地带,曾经有一片广袤的古代湖泊群,被称为云梦泽。它的大体位置从今天的武汉市以西,一直延续到荆州的东部,东西宽度可达400公里以上。孟浩然的诗中所提到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云梦泽却渐渐的消失了。由于长江和汉江的积沙沉积,云梦泽的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的湖泊群逐渐被沉沙形成的陆地分割和截断,变成了由星散的小湖泊组成的湿地地貌。到了曹操生活的三国时代,这里已经不再是广袤无垠的湖泊,变成了一个水草丛生,烟瘴四起的泥泞沼泽。

而我们要说的华容道,正是由东西方向横穿这片大沼泽的一条捷径。

在古云梦泽的西北方向,也就是今天湖北省潜江市龙湾遗址一带,是古代华容县的置所。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从此道可至华容也。”意思是说,所谓的华容道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就是一条通往华容县城的道路。

而按照史书的记载,曹操在通过华容道时“遇泥泞,道不通,乃令兵士砍芦苇、蒿草填路”,甚至出现了“羸兵为人踏藉,陷泥中,死者甚众”的现象。可见,华容道本就是一条横穿沼泽、芦苇丛生、十分难走的泥泞小道,毋庸置疑。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一样: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实际上,这个世界上也本没有“华容道”,只不过是曹操曾经由此穿过云梦沼泽,去往华容县,所以才被后人记住,成为了今天人尽皆知的华容道。

那么,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既然华容道是一条横穿沼泽,十分难走的泥路,为什么曹操非要从这条道路上逃跑呢?

2、曹操为什么要走华容道?

想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分析一下曹操赤壁之战的整个行军过程。

公元208年,曹操从中原出发,准备南下征讨荆州。此时,荆州牧刘表去世,刘表的儿子刘琮选择了出城投降,把襄阳拱手献给了曹操。

襄阳自古都号称是南北军事战争中的咽喉要地,拿下襄阳后,曹操不费吹灰之力的进入了江汉平原,并且继续南下追击刘备,一举又攻破了荆州重镇江陵。

此时,曹操俘获了荆州的大量的士卒、粮草和战舰,志得意满的他打算毕其功于一役,顺江流而下,一举歼灭孙吴政权。所以,他从江陵出发,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直扑江东。可是,当他到达了乌林这个地方时,军队中发生了严重的瘟疫,又遭遇了刘备和周瑜率领的孙刘联军。此时,曹操只能选择在乌林江边扎下营寨,和孙刘联军对峙。

于是,历史就在这个地方上演了我们熟悉的一幕:周郎火烧赤壁,曹操大败而归。

那么,假如你是曹操,面对赤壁之战的重大失利,此时会选择往哪里逃跑呢?

首先,赤壁之战发生在江汉平原上。从地形图可以看得很清楚,江汉平原的西北方向是巴山和秦岭山脉,北部则是绵延千里的大别山山脉。曹操想要北归,就只有延原路返回,先回江陵,再到襄阳,进而向北返回中原。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其次,江陵是曹操这次讨伐孙吴的大本营,在那里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在当时那种人困马乏、瘟疫横行的情况下,曹操当然要尽快回到江陵进行补给,以便稳定人心,既然要回江陵,曹操也有水路和陆路两种方式可以选择。我们知道,曹操的战船都在赤壁之战中被烧掉了,他当时根本没有船可以乘坐,即便是有,也不会愚蠢的去选择逆长江的江流而上。所以曹操根本不可能沿着长江水路折返江陵,只能选择陆路。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时的曹操其实并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面对他的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走陆路,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江陵。所以,假如我们在地图上将乌林和江陵这两个地点连接一条直线的话,正好就必须穿过云梦泽,经过所谓的“华容道”。

引述复旦大学张修桂教授的说法:“华容道横贯整个江汉平原中部,东南端起自今洪湖县乌林,中经今潜江县龙湾华容县故址,西北直抵南郡治所的今江陵县,全长150公里。”

也就是说,乌林—华容—江陵,这条路线是曹操逃跑的唯一选择,即便是面对一道泥泞坑洼的大沼泽,他也要硬着头皮闯过去。为了尽快撤离,他甚至不惜“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也就是牺牲掉那些老弱残兵,用他们的身体来铺平道路,以供马匹践踏而过。

3、《三国演义》中对华容道的描写是真实的吗?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把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整个经过和原因弄得比较清楚了。那么,这就带来另外一个问题:《三国演义》中关于华容道的剧情和真实的历史有多大的差别呢?

其实,《三国演义》毕竟是演义小说,为了使剧情紧张刺激,就难免会有一些和史实矛盾之处。在这里我仅列举三点:

1.华容道并非是一条山路。无论是在小说还是电视剧中,华容道都被描绘成了一条贯穿于高山峻岭之中的狭长谷道。但通过我们前文的讲述可知,华容道地处古代云梦泽的中心,属于长江和汉江的冲积平原,实际是一条地势非常低洼平坦的沼泽小路,两侧根本不可能有高山环绕。

2.曹操当时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狼狈。首先,赤壁之战中曹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突如其来的一场瘟疫,在这种瘟疫的席卷下,曹军早已失去了战斗力,而曹操也早就萌生了退军的心思。其次,按照史书记载,周瑜虽然烧毁了一部分的战船,但还有一部分是被曹操自己烧掉的。试想一下,曹操有时间烧船,说明他当时逃跑的并没有那么的仓促和狼狈。

3.曹操并没有遇到关羽的拦截。根据《三国志》记载,关羽率领水军赶赴夏口支援刘备,并且跟随刘备参加了赤壁之战。在时间点上推算,他不可能提前出现在一片茫茫的沼泽地中等着曹操。事实上,按照《山阳公载记》中的记录,当时追击曹操的并不是关羽,而是刘备本人。而且刘备仅仅是在曹操顺利通过华容道后才抵达,并没有出现在曹操的前面进行拦截。

结束语

说到这里,或许已经清晰明了。历史上的华容道其实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无论是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和我们心目中的所思所想,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千百年来,由于地貌的不断变化,原来曹操走过的那条“华容道”早已变得无法辨识,成为了江汉平原上的一方普普通通的沃土。在现在的湖北潜江和监利一带,虽然流传着很多和曹操、关羽有关的地名,但实际上大多都是来自后人的杜撰,并没有真实的史料可以佐证。

然而,在中国人的心中本来就存在着两部“三国”,一部是《三国志》中的真实史料,一部则是《三国演义》中惊心动魄的故事。事实上,“华容道”早已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名,而是演变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真实的华容道已经无法探寻,但人们心中的华容道却永远存在,它烙印在荆襄大地上,植根于人们的心中,永远挥之不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常洛到底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明朝时期,有个人当太子当了奖金20年的事件,在这20年的岁月中,可以说是担惊受怕的,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的父亲哪天心情不好把自己的太子给废掉了。结果好不容易把老爹熬死了,自己当了皇上吧,没过一个月,自己也一命呜呼了。这个人就是大明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泰昌皇帝朱常洛。要说朱常洛这一辈子,那真叫一个窝

  • 秦国历代国君及姓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我们都知道完成这一壮举的人是秦始皇。不过秦国能够顺利攻灭六国,功劳可不再秦始皇一人身上,这都要归功于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的成果。从时间上来看,秦国总共存在了563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里,秦国都算不上强大,但在最后的100多年,秦国快速崛起,成为七雄中的绝对霸主。想必大家

  • 秦桧已经是宰相了,为什么还要当投降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秦桧在历史上的名声一直都是非常差的,但秦桧的一生可以说却是跌宕起伏。其实在北宋时期,秦桧是一个主战派,面对前敌入侵,秦桧也是一点都不含糊的,但是到了南宋时期,秦桧却变成了一个投降派,而这时候的秦桧已经身居宰相之职,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如果真的投降了金国,难道还能拥有更高的地位吗?既然如此为何秦桧还要主

  • 李世民废掉李承乾,为什么把李泰也废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李世民的众多的儿子当中,可以说李承乾和李泰都是李世民很宠爱的儿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泰为魏王。然而李承乾最终却因为李泰想要谋取太子之位,因此日益焦躁,最终暗杀李泰却失败,李世民有心保他,才顶住众臣的压力,被废为庶民,没有处死。但是为何李世民将李泰也废掉了?是因为他有心争夺皇位吗?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

  • 赵姬为什么爱上嫪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随着《大秦赋》的热播,很多观众对嫪毐和赵姬之间的故事抱有兴趣。不过剧中似乎是对赵姬的设定进行了一些改编,和历史上真正的赵姬有些出入。赵姬是嬴政的母亲,但她的名声并不好主要就是因为赵姬私生活比较淫乱,她和嫪毐私通,两人还生有子嗣,这直接触碰到了嬴政的底线。不过赵姬为什么会爱上嫪毐呢?其实嫪毐也不是一般

  • 冬儿和嬴政关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大秦赋》这部剧中,基本上所有角色都是有原型存在的,嬴异人、赵姬、吕不韦、嬴政等人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最新剧情中,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她叫冬儿。冬儿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赵姬和嬴政救下,看的出来冬儿绝不一般,她在后续剧情中也会承担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冬儿似乎很喜欢嬴政。那这位冬儿究竟是谁呢?她是否

  • 为何北宋灭亡时皇室那么惨,南宋灭亡时皇室却被优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北宋灭亡的时候,皇室遭到的可以算是历朝历代最惨的待遇了,靖康之耻在历史上一直都被都当做是一段非常耻辱的历史。而同样都是宋朝,南宋灭亡的时候,皇室的待遇却比之前好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金国灭亡北宋的时候将皇室赶尽杀绝,百般侮辱,而元朝灭亡南宋时为何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

  • 汉武帝为何要杀母立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的时候即位,前87年去世,在位时间达54年,这是我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仅次于康熙和乾隆。但大多数人往往只知道汉武帝在位时期,大规模的对外开拓,树立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汉武帝登基的前期也并非一帆风顺的。受到掣肘的君权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年

  • 鲁班天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妥懽帖睦尔”,这是一句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后的意思是“铁锅”。元朝时期的第11位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也就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元顺帝。元延佑七年(公元1320年)四月生于察合台汗国境内,元明宗长子,元宁宗的哥哥,生母为明宗妃哈剌鲁·迈来迪。天历二年

  • 宋朝那么富有,为何宋皇陵那么寒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随着《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等这些盗墓小说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探墓探险的故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追剧之余也有不少人把探索求知的目光伸向神秘的“墓葬文化”。古人认为‘阴宅阳宅是一理’,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有什么,死了也该把这些带进坟墓,所以越是有地位的古代人,其墓葬规模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