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皇帝为什么替八阿哥胤禩平反

乾隆皇帝为什么替八阿哥胤禩平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539 更新时间:2024/1/17 16:23:06

在四阿哥和八阿哥的夺嫡之争中,最后是由四阿哥胤禛胜出,八阿哥胤禩落败。等胤禛继位后,他将胤禛改名为允禩,刚开始并没有为难八阿哥,甚至还封他为和硕廉亲王,负责处理工部事物。不过雍正帝这样做,只是为了暂且稳住人心,等时机成熟后,他便开始削弱八阿哥的力量,还列出他的罪行,似乎这一切早已注定。不过等乾隆皇帝继位后,他反倒是替叔叔胤禩平反,称他没有悖逆之实,并恢复宗室,这究竟是为何呢?

胤禩受罚——历史的输家

首先,在我看来弘历替自己的叔叔翻案并不是觉得自己的父亲雍正错了,胤禩受到削爵圈禁的惩罚,主要是自己输掉了皇位。

胤禩这个人虽身为皇子,却没有一个十分显赫的母亲,他的母亲是良妃卫氏,有传言说她曾经是辛者库的普通宫人,而也因为生母地位低下他只能被其他高位嫔妃抚养长大。或许是因为从小母爱的缺失,他小小年纪便养成了察言观色的本领,可能也是因为母亲没有地位,他从小就燃起了对权力的渴望。

胤禩的确是个可怜人,身在皇宫中的他小小年纪就需要考虑怎么讨皇帝父亲的欢心,怎么让自己手上掌握更多的权利,和现在十几岁整天想着吃喝玩乐和叛逆的少年人相比,他背负了很多,因为他图谋的是那个最高的位置。

奈何天不遂人愿,康熙末年八爷党和四爷党都争夺权力,这也是历史上很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而最后历史也告诉我们,四阿哥成了赢家,成了雍正皇帝。

按照道理,此时的八阿哥应该暗淡自己的锋芒,不然既是曾经的兄弟又是曾经敌人,这样亲密又尴尬的关系八阿哥还如何面对?

但是事情却一反常态,雍正尚未登基之时让胤禩,胤祥,马齐隆科多这四人共同主理事物,以表示荣宠。而在雍正羽翼丰满之后,这些亲近八阿哥的人一个一个被除去,而他本人最后也被雍正随意找了个借口铲除。

这就是胤禩悲剧的一生,哪个男儿不想建功立业赢得天下,娇妻在怀子承膝下?年幼时身边没有母亲关怀,成年后好不容易有人支持却也失败,最后更是被自己的手足兄弟逼到绝境,朋友,妻儿都被连累,他是输家更是人生的失意者。

被惩罚的背后——身不由己的皇帝权威

或许大多数人都有那么一个关系特别好的兄弟姐妹,你们有共同的爱好和完美的默契,有人欺负你他会挺身而出,可是如果你们有了利益冲突还会这样吗?

我们会选择利益或者兄弟,但是雍正能选择的只能是天下。一个皇帝肩负的是整个江山社稷的安稳,不能有一点点的威胁存在,况且是曾经和他争夺皇位的兄弟呢?皇家哪里有这些兄弟情义可言?

或许皇帝曾经是有过挣扎的,学者顾一凡曾经发表过这样的言论:“看出雍正帝在铲除胤襖集团中身份地位不够显赫,才能功绩不够突出的党羽时,往往先予以官爵,施以恩泽,不但可以拉拢胤襖党羽,还可以占据舆论的制高点,以维护王朝统治。”但是身为一个皇帝,不管羽翼是否丰满,想除掉一个人难道会很难吗?他只是有过挣扎,想要选择手足之情。但是他身处皇家,无情的皇家。

也就是因为他有所挣扎,他的孩子弘历登上皇位成为乾隆皇帝之后,站稳了脚跟,而皇叔再也不是威胁的时候,弘历替八叔胤禩翻案了。

清史记载:“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终于胤禩的子孙恢复了身份。曾经的四阿哥和八阿哥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八阿哥对皇位再也造不成威胁了,但是兄弟间的遗憾却永远也解不开了。

或许少年时这两兄弟也曾一起学习,一起鲜衣怒马度过快乐时光,连接他们的是血缘的纽带,是永远无法割舍的亲情。

弘历代替自己的父亲恢复皇叔的身份,并不是承认父亲有错,而是弥补上一代的遗憾。

感悟

从皇位传承中牺牲的鲜血和造成的许多遗憾之中,我们不难看出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同时更加庆幸的是自己身处的这个时代,家人不会因为利益而伤害你,我们和朋友家人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工作乃至一起生活,我们不会遭遇尔我诈勾心斗角,有遗憾的地方也会自己去弥补。

而雍正午夜梦回在床榻之上时,会不会想起曾经和兄弟一起的美好,又会不会对身处这个高处不胜寒的位置感到麻木?

相比雍正,小袁虽然没有如此高的地位,但是胜在可以自由自在地度过一生;相比胤禩,小袁虽然不能出身皇家,但是小袁一生幸福美满,幼时有父母兄弟宠爱,想要的都能得到。

所以世间最美好的不是拥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也不是有钱的父母,最重要的是那一份永远属于你的,看似平淡实则十分幸福的幸福。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为什么只有一个太子?皇帝是怎么选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古代,皇位的继承人一般都是太子,皇帝选出一个最满意的继承人立为太子,而太子则会在皇帝死后继承皇位,皇位也都是这样传承下来的。不过也有一个很特殊的朝代,那就是清朝。清朝延续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但是为什么却只有一个太子?清朝这个唯一的太子是谁,清朝选择继承人的制度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清朝将领桑斋多尔济为什么被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桑斋多尔济是清朝乾隆年间将领,他是蒙古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尔济色布腾之子。桑斋多尔济曾立有不少战功,但在乾隆三年,皇帝下令将桑斋多尔济抄家,夺去他的所有职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可能多数朋友并不了解桑斋多尔济,以及他的生平事迹,那今天就借此机会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看看桑斋多尔济到底立有哪些功

  • 李自成推翻明朝之后,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是明末清初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历史人物,号称闯王李自成。而李自成推翻了明朝之后,原本应该可以说是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是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了之后,却可以说是迅速就败亡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导致了李自成的失败,李自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长平之战对于赵国来说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打击,赵国惨败,四十万大军被秦国歼灭和坑杀,秦赵两国之间的仇恨再一次升级。然而受到这样一次重创的赵国,后来居然还能歼灭秦国三十万大军,全歼匈奴的十万大军,究竟赵国的实力有多强?长平之战对赵国的影响到底能有多大?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长

  • 刘备为什么逼死刘封,曹操和孙权也做过类似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伴君如伴虎”,在很多古装剧中我们都能听到这句话。帝王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喜怒无常,可能今天还对你笑逐颜开,明天就是怒发冲冠了。而帝王又掌管着绝对的杀生权,自然手下大臣的生死都在一念之间,可能随时会有丧命的可能。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位就曾做过逼死过大臣的事,这些故事在历史

  • 三国志里,为什么蜀国的内容最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志》的人应该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在书中,与蜀国相关的内容可以说是最少的,其他的魏国和吴国内容都要比蜀国更多。而人们因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一直认为蜀国才是三国时期正统的国家,但是为什么它在史书中的记载那么少呢?陈寿为何只给了蜀国最少的篇幅,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

  • 明朝那些不喜欢当皇帝的皇帝,他们喜欢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明朝的历史上,虽然厉害的皇帝不少,但奇葩的皇帝也很多,而这些皇帝之所以奇葩,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很多都不喜欢当皇帝,而是沉迷于其他的事情无法自拔,并且有些可以说是颇有成绩。那么究竟明朝有哪些皇帝不喜欢当皇帝?那他们不喜欢当皇帝,又喜欢干什么呢?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又做出过什么样的成绩呢?今天

  • 李治和武则天谁的功绩更大?谁当皇帝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和李治,同为夫妻也都是皇帝。在李治还在世的时候,李治和武则天就有“二圣临朝”,武则天的手里已经掌握了相当的一部分权力了,后来武则天成为皇帝,也是史书上唯一承认的女皇,是古代皇帝中最特殊的一位。既然同样都是皇帝,当然难免要比一下功绩了,那么李治和武则天,究竟谁当皇帝当的更

  •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实际上这起事件在历史上却有记载,当时太子李瑛、五子鄂王李瑶、八子光王李琚都因遭到武惠妃的构陷而被赐死,不过究竟是不是一天之内发生的,这个还无法确定。但唐玄宗的确做过大义灭亲的事,而且关键在于“三庶人”事件完全是冤杀,唐玄宗因为宠信武惠妃,导致他

  • 明朝南京六部有实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朱棣迁都北京,但依然在南京保留了一套重要机构,就是南京六部。其官府和官员级别和北京六部一样,但实权没有北京六部大。很多朋友询问,南京六部有没有实权,答案是有的。当时这六部需要负责上海、江苏和安徽地区的事物,其中南京户部和兵部最为重要。这次就准备重点介绍下南京六部,看看这六部在明朝时期的重要性,以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