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为什么有那么多宰相?

唐朝为什么有那么多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277 更新时间:2024/2/5 7:40:36

很多人听到“宰相”的时候,都会觉得很厉害,在古代能够成为宰相,很多人认为他们都是位高权重,在当时非常有分量的人物,而这样的人物也只能是少数,但是在唐朝时期,宰相的数量却是非常多的,甚至同一朝都会有四五个宰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唐朝的宰相制度到底是怎么样的,为什么那么多宰相?他们各自的权力又是如何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宰相是什么官职

宰相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官职,自先秦时期开始到明朝朱元璋名义上废除,其在百姓心中一直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早在黄帝时期就已经设置了六个相,不过此时的相没有成为具体的官职,等到真正形成是在战国时期,从此开始各个朝代都有。

有时称呼并非宰相,如太宰、相、相邦、相国、丞相等等,不过行使的权利却是一样的。

等到了唐朝,在隋的制度上加以改进,就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宰相制度。其规模也甚至庞大,有教授考证过,整个唐朝共出现了381个宰相,命相498次。

这还只是那些确切被封为宰相并且能行使相权的,其他的有宰相实权无名分的或是有宰相名分无实权的都没有计算在内。

这么说或许不觉得很多,但是对比一下其他朝代就很明显了,西汉跟唐只差了60年左右,但宰相却少了300多个。两宋加起来比唐朝要多了30年左右,但宰相也不过132人,跟这两个大一统王朝一比,唐的人数就有些可怕了。

2、唐朝为什么有很多宰相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宰相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任期没有固定,唐朝的官员考核较为严格,普通的官员任命期一般在3-5年,不过唐朝是觉得你不行,那么你就下台,没有具体时间期限。

有像长孙无忌房玄龄这种一当就是十多年的,也有任职不到一年的,甚至还有个最短的宰相名叫王徽,不过这是特殊原因,王徽人还是很有才能,可惜生活在唐末,当了一天宰相就国破了。

《新唐书》:徽有雅望,拜宰相一日而京师乱,故其设施无可道者。

除了任期外,唐朝还有一项特殊的政治制度导致了宰相数目的量多,那就是"政事堂"。有了它的出现,宰相就不再是独相,而成了多相。

由"除了皇帝老子最大"变成"有事了大家一起商量",这样一来宰相就变为了一群人,一个组织,甚至最多时达到了十多个人。

我们在历史书上都学过,唐朝沿用的是三省六部制,这三省的首脑都是宰相,这样一来最起码就有了三个。而皇帝还是担心他们的权势过大,于是又创造出两个新的官职,一为"同中书门下三品",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个同的意思就很灵性,就是说跟宰相是拥有相同权利的,这样一来官职多了,人数也就多了。

还有皇帝的随心所欲也让宰相的人数暴增。皇上喜欢瞎整,有时候用些莫名其妙的理由就换人,比如说武则天,她在位22年却足足换了66个宰相,平均下来一年换三个,四个月换一个,这样闹腾人数自然也就多了。

还有后期时局朝政的动荡,就如前面所说的王徽,很多宰相算是临危受命,但是危机往往是没办法得到很好的解除,这样一来宰相被抓的几率很高,即便不被抓也会被当成办事不利的典型而革职。

3、唐朝宰相的权力大吗

以上四个主要因素加起来,就造就了唐朝宰相人数过多的局面,很多人看到这些因素就以为这个职位的权利肯定不会很大,其实并非如此,宰相还是拥有着左右皇帝的实力与能力。比如唐德宗想废太子,却因宰相李沁的极力劝阻,最终未能成行。

且唐朝中后期有杨国忠卢杞等人乱政导致时局混乱国力衰退,不也侧面说明了宰相的权利很大么?

总而言之,唐朝统治者想了那么多办法削弱宰相的权力,甚至创造了人数记录,最终还是宰相的权力还是较为庞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为什么替八阿哥胤禩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四阿哥和八阿哥的夺嫡之争中,最后是由四阿哥胤禛胜出,八阿哥胤禩落败。等胤禛继位后,他将胤禛改名为允禩,刚开始并没有为难八阿哥,甚至还封他为和硕廉亲王,负责处理工部事物。不过雍正帝这样做,只是为了暂且稳住人心,等时机成熟后,他便开始削弱八阿哥的力量,还列出他的罪行,似乎这一切早已注定。不过等乾隆皇帝

  • 清朝为什么只有一个太子?皇帝是怎么选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古代,皇位的继承人一般都是太子,皇帝选出一个最满意的继承人立为太子,而太子则会在皇帝死后继承皇位,皇位也都是这样传承下来的。不过也有一个很特殊的朝代,那就是清朝。清朝延续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但是为什么却只有一个太子?清朝这个唯一的太子是谁,清朝选择继承人的制度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

  • 清朝将领桑斋多尔济为什么被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桑斋多尔济是清朝乾隆年间将领,他是蒙古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尔济色布腾之子。桑斋多尔济曾立有不少战功,但在乾隆三年,皇帝下令将桑斋多尔济抄家,夺去他的所有职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可能多数朋友并不了解桑斋多尔济,以及他的生平事迹,那今天就借此机会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看看桑斋多尔济到底立有哪些功

  • 李自成推翻明朝之后,为何迅速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李自成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了,是明末清初时期非常有名的一个历史人物,号称闯王李自成。而李自成推翻了明朝之后,原本应该可以说是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是在李自成进入北京了之后,却可以说是迅速就败亡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导致了李自成的失败,李自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国30万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知道,长平之战对于赵国来说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打击,赵国惨败,四十万大军被秦国歼灭和坑杀,秦赵两国之间的仇恨再一次升级。然而受到这样一次重创的赵国,后来居然还能歼灭秦国三十万大军,全歼匈奴的十万大军,究竟赵国的实力有多强?长平之战对赵国的影响到底能有多大?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长

  • 刘备为什么逼死刘封,曹操和孙权也做过类似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伴君如伴虎”,在很多古装剧中我们都能听到这句话。帝王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喜怒无常,可能今天还对你笑逐颜开,明天就是怒发冲冠了。而帝王又掌管着绝对的杀生权,自然手下大臣的生死都在一念之间,可能随时会有丧命的可能。三国时期,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位就曾做过逼死过大臣的事,这些故事在历史

  • 三国志里,为什么蜀国的内容最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志》的人应该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在书中,与蜀国相关的内容可以说是最少的,其他的魏国和吴国内容都要比蜀国更多。而人们因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一直认为蜀国才是三国时期正统的国家,但是为什么它在史书中的记载那么少呢?陈寿为何只给了蜀国最少的篇幅,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

  • 明朝那些不喜欢当皇帝的皇帝,他们喜欢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在明朝的历史上,虽然厉害的皇帝不少,但奇葩的皇帝也很多,而这些皇帝之所以奇葩,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很多都不喜欢当皇帝,而是沉迷于其他的事情无法自拔,并且有些可以说是颇有成绩。那么究竟明朝有哪些皇帝不喜欢当皇帝?那他们不喜欢当皇帝,又喜欢干什么呢?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又做出过什么样的成绩呢?今天

  • 李治和武则天谁的功绩更大?谁当皇帝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和李治,同为夫妻也都是皇帝。在李治还在世的时候,李治和武则天就有“二圣临朝”,武则天的手里已经掌握了相当的一部分权力了,后来武则天成为皇帝,也是史书上唯一承认的女皇,是古代皇帝中最特殊的一位。既然同样都是皇帝,当然难免要比一下功绩了,那么李治和武则天,究竟谁当皇帝当的更

  •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到底是不是真的?实际上这起事件在历史上却有记载,当时太子李瑛、五子鄂王李瑶、八子光王李琚都因遭到武惠妃的构陷而被赐死,不过究竟是不是一天之内发生的,这个还无法确定。但唐玄宗的确做过大义灭亲的事,而且关键在于“三庶人”事件完全是冤杀,唐玄宗因为宠信武惠妃,导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