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天下一共有几州?魏蜀吴分别占领哪几州?

三国时期天下一共有几州?魏蜀吴分别占领哪几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855 更新时间:2024/1/19 20:16:44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改朝换代,立魏国。一年后,刘备在益州成都称帝,是为延续汉室血脉,孙权虽然称帝慢了几年,但他自称吴王,定都建业,就此天下正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不过曹魏是独占北方,蜀汉和东吴平分南方,所以综合实力还是魏国最为强大。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当时天下总共分有哪几个州,看看在乱世中,这几家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

中国地域广阔,历来对行政区域额划分颇为复杂,时设时废。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天下被各个有能力的诸侯瓜分,虽说天下最终三分,但是在东汉末年,三国鼎立未形成时期,天地是混乱不堪。

东汉时期天下共划分十三个州,三国时期仍然沿袭十三州的划分。

按照地理位置,北方有幽州、并州、冀州、青州、司州、兖州、豫州、徐州和凉州共计九州之地,而南方相对偏少,只有荆州、扬州、交州和益州四州之地。

而这天下十三州,究竟是在今天的什么位置,当时又归于谁呢?

一、司州

司州就是帝都所在,它的位置就在今天的西安及洛阳一带,包括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司州是董卓的地盘,之后董卓被杀,其部将李傕郭汜霸占了司州,曹操迎丰天子后,自然而然就占有了司州。

二、幽、并、冀、青四州

这四州之所放在一起说,因为它都是袁绍的地盘,这四州的大概位置在今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及河南山西南部地区,基本上包含了北方的一半领土。

袁绍消灭了幽州太守公孙瓒、冀州太守韩馥、济北相鲍信及北海太守孔融,占据幽、并、冀、青四州,一时声望 ,但官渡一战败于曹操,这四州四地归于曹魏了。

三、兖州

兖州的大概位置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刚开始兖州是兖州刺史刘岱的地盘,曹操后续消灭了刘岱,把兖州变成了自己的大本营,也是曹操发迹的地方。

四、豫州

豫州的大概位置是今天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豫州也是曹操前期的大本营之一,其是在消灭了豫州刺史孔伷之后得到。

五、徐州

徐州的位置在今天的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徐州是徐州牧陶谦的地盘,后来陶谦三让徐州给刘备,刘备暂领徐州牧,但后来被吕布所夺,徐州归于吕布,曹操杀了吕布之后,徐州归于曹操。

六、凉州

凉州的位置在西北,包括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凉州一直是西凉太守马腾之地,马腾死后,其子马超继位,曹操反间马超与韩遂,收复了凉州,而马超投靠了蜀汉。

七、扬州

扬州就是东吴所在,位置包括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是比较大的几个州之一。

因为扬州太大,所以诸侯也多,前期长沙太守孙坚、南阳太守袁术均占有扬州的一部分,在袁术被曹操所灭后,扬州归于孙坚,成为东吴的都城所在之地。

八、荆州

荆州一直是荆州牧刘表的地盘,荆州也是比较大的,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荆州归曹操,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刘表、孙权、曹操共同占据荆州,而后刘备有从东吴手里借了荆州两郡,完全掌握荆州,。

后期关羽大意失荆州,荆州又回到东吴管辖,刘备夷陵之战失败,蜀汉在也没有能力取得荆州。

九、益州

益州应该是十三州中最大的一个州,辖境相当于今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益州本来是皇室后裔刘焉的地盘,刘焉死后其子刘璋继位,但刘璋暗弱,其部将张鲁自立汉中,刘备被刘璋请去消灭张鲁,最后,刘备打败了张鲁和刘璋,取得益州,成为蜀汉唯一统治下的一州。

十、交州

交州的位置太过偏远,在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由于交州太远,并且都是少数民族,一直没有强大的诸侯去统治,自然被临近的孙权看上,成为东吴的领地。

天下十三州,曹操独占九州,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兖州、徐州、司州、凉州及豫州,孙权占有三州,扬州、荆州和交州,而刘备只有益州一地,地方狭小,也难怪蜀汉率先被曹魏所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恪最终为什么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皇帝的儿子虽然说是出身高贵,但其实命运却未必有那么好,生活在皇家,很多人其实都是很难能够得到善终的,因为他们即便自己为人很好,却未必能管得住别人要对他们下手,而这些下手的人,无外乎都是自己的兄弟甚至是自己的父母。吴王李恪可以说曾经是李世民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但是即便是最喜欢,却在李恪被卷进房遗爱的谋反

  • 弥子瑕卫灵公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历史上有不少男性统治者,他们都有自己的男宠,也因此诞生了非常多的词语,每一个词语的背后其实都代表了一段历史。春秋时期的卫灵公也有一个被认为是男宠的臣子弥子瑕,著名的“分桃断袖”当中的“分桃”,说的就是卫灵公和弥子瑕之间的故事。历史上他们真的是这样的

  • 汉哀帝为了男宠废掉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个词,“冲冠一怒为红颜”,很多人应该都会有为了自己的爱人而不顾一切的时候吧,不过历史上却有这样为了“蓝颜”的时候。汉朝时期的皇帝,可以说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与一个男人有暧昧的关系,而据说,汉哀帝更是为了自己的男宠而废掉了自己的皇后,这是

  • 武则天老了李显已经是太子,神龙政变是多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神龙政变,是从武则天手中夺取权力,让李显得以上位的一次政变,然而在这个时候,武则天其实已经垂垂老矣,李显也已经成为太子,等到武则天死后李显自然就会登基,但是为什么还是要发动一次神龙政变,让武则天退位呢?有与没有神龙政变的两个结果看上去似乎是一样的,但其实,这中间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武则天在解决了继承

  • 藩封制弊端明显,为何朱元璋还要分封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藩王都有自己的领地,他们一般是皇室宗亲或者立有功劳的大臣。但藩封制也有很大的弊端,一旦让藩王做大对于朝廷来说会是一个不小的威胁,而历史上藩王闹事的例子层出不穷,那为什么朱元璋称帝以后还要坚持创立藩封制呢?其实朱元璋把自己24个儿子分别封于几个主要城市以及边疆,起初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略,还有巩

  • 夷陵之战背后有着怎样的目的?刘备野心彰显无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蜀汉刚刚步入鼎盛时期,结果一场夷陵之战让蜀汉元气大伤,从而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匡扶汉室的志愿。当时刘备率军伐吴,双方兵力势均力敌,谁也没想到刘备竟然会如此惨败陆逊之手。为什么刘备要急着对吴国发难呢?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刘备是急于帮关羽报仇,实际上这背后还有别的目的,更是彰显出了刘备的野心。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

  • 长孙无忌为什么要害死李恪?李恪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个儿子,他本有机会成为皇位继承人,但最后却遭到长孙无忌的陷害,导致被冤杀。很多人不理解长孙无忌为什么要害李恪,长孙无忌作为凌烟阁排名第一的功臣,干嘛要和李恪过不去呢?实际上长孙无忌这样做,是担心李恪会报复自己,因为当年长孙无忌并没有站在李恪这边,而是支持李治继位,所以两人必有心

  • 明朝为什么很少发生太后当政?其实朱元璋早有防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古时候,各个朝代基本都有出现过太后干政的现象,如果太子继位时年纪还小,一般便会由太后垂帘听政,似乎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不过明朝就很少有太后当政的例子发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只能说明朝在这方面的预防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哪怕中间出了几位比较任性的皇帝,但皇权并没有收到威胁。当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后,就有想

  • 优旃是谁?优旃如何谏言秦始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优旃只是秦国的一位歌舞艺人,在当时并不算很起眼。但他有一个故事被记载于《史记-滑稽列传》,让后人了解到优旃的为人如何。据说优旃平时喜欢说笑,但也能道出令人信服的道理,而且为了子民哪怕是在秦始皇面前,也敢大胆谏言,“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便是优旃当时体现出来的精神。可能多数朋友都

  • 李信率20万兵灭楚失败后,秦始皇是怎么对李信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始皇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非常的厉害的,毕竟是中华第一帝王了,说到李信也挺厉害的,但是这个李信话说有一次带了20万兵力去灭楚国,最后却失败了,那么当时的秦始皇是怎么对待这个李信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李信传说是老子的后代、李广、李渊的祖先,是秦国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深受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