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政府有奋斗过吗?真的只是软弱吗?

晚清政府有奋斗过吗?真的只是软弱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760 更新时间:2024/2/14 15:47:55

对于晚清时期的印象,大多数人都觉得清政府十分的软弱无能,签订着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各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百姓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多少人都觉着清政府的存在简直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耻辱,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但是,咱们换个角度来看,近代中国的清政府,又何尝不在奋斗,努力使自己融入到世界当中呢?

1840年,由英国最先打开了清朝的大门,发动了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这个不平等的条约。但是此时的中国是刚刚睁开眼睛,对世界还没有概念,即使是外国侵略的中国,对当时的中国并没有起到太大的震动。《南京条约》对清政府来说,并没有让清政府觉得损失什么,于是鸦片战争一过,清朝又以天朝上国自居。

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内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国外英法联军发动了对国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个时候,中国才慢慢的意识到,其实自己和国外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应该效仿外国,进行改革。

但是老祖宗的东西由不能丢,于是由慈禧太后支持,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主办的洋务运动开始了。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在洋务运动的这几年,由于国家垄断经济,各个方面的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现代化的企业,学校也都建立了,还建立了一支在当时较为强大的北洋舰队。

可是甲午战败,一巴掌给中国打醒了,光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并不能使自己的国家真正的强大起来,改变还要在政体上发生改变。此时中国民众也被激发起来了,上书申请变法。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不断的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变法之路。

日俄战争,让中国看到了方向,选取了君主立宪制为改革的制度,并且清政府还立马做出反应,让五大臣出国考察,归国后,清政府也是立刻付诸行动,在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并预备九年预备立宪,国家的改革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08年这一天,慈禧太后光绪皇帝都去世了,国家权力陷入了真空。之后由宣统皇帝溥仪继位,隆裕太后垂帘听政。这个时候,立宪又陷入了困境,由于民众对清政府这样的政治结构的不信任,纷纷上书要求尽快迅速成立议会。

清政府也在积极的回应,把预备立宪的时间缩短到了5年。在1911年就宣布了议会成员名单。可是这个名单,一下子让清政府陷入了困境,11个人当中,七个皇族,四个汉大臣,被称为皇族内阁。同年,清政府要收归铁路国有,但是对民众损失的钱却是不予理会,爆发了四川保路运动,最终发生了辛亥革命,让清政府退出来历史舞台。

虽然清朝是灭亡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清政府在最后阶段,确实是努力的改革,想把国家变得更好,只是当时积怨已深,很多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终也送葬了清政府。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溥仪东北建国的时候,为什么叫满洲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在清朝灭亡之后,民国期间,溥仪作为日本人的傀儡,在东三省建立的一个“国家”,称为满洲国,但是因为各方势力都对这个满洲国不承认,因此又被称为伪满洲国。只是溥仪建立满洲国的时候,为什么要叫它为满洲国,而不是称为大清帝国?伪满政府的建立这个名字究竟是有什么意义,为何要取一个这样的名

  • 明英宗复位第一天就下令处死于谦,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于谦死得冤不冤?肯定很冤,但明英宗这样做明显是早有打算的。英宗复位当天,就下旨缉拿兵部尚书于谦和吏部尚书王文,以谋逆之罪将二人处死。明英宗当然知道于谦是忠臣,但如果他不杀于谦则是复位无名,如果和当皇帝这件事相比,只是牺牲掉于谦等人,可能换一个人来也会选择把于谦杀掉。只能说造化弄人,皇帝只有一个,明英

  • 凌烟阁24功臣排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45岁的时候,在古代45岁这个年龄算的上是高龄老人了。这人一上了年龄就喜欢回忆过去,尤其是在李世民45岁的最近几年,当年与自己一起打江山的朝臣与心腹都纷纷的离世,就连魏征也因年老多病而离开了人间。年老加上故朋相继离世,李世民也因此想了很多。赞扬部下就是肯定自己,也能激励部下们的热情,使部

  • 晋朝为什么不写入历史?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我国对于古代历史的研究当中,往往那些非常短暂的王朝是不被重视的,基本上都是以偏概全了,要么就是简单的一笔带过。秦朝与隋朝在很多人印象中很短暂,但是这两个王朝还算是好的了,算是记录了下来,毕竟是在大一统进程中的短命王朝。秦、隋之后所兴起的汉朝与唐朝算是咱们中国历史上最稳定强盛的两个朝代了。我国历史上的

  • 晋楚争霸晋国是如何占据上风的?并非靠硬实力而是拼软实力取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晋楚争霸总共持续了一百多年时间,期间主要发生了三次重大战役,分别是城濮之战、邲之战和鄢陵之战。其中晋国胜了两次,后来晋国在湛阪之战中再次战胜楚国,至此天下局势大致为晋楚平分霸权,而晋国总体占据一些优势。不过两国在百年间的较量中,并非一直比拼硬实力,因为还有很多其他诸侯国也会参与其中,所以软实力同样重

  • 武丁的二个妻子的故事,妇好、妇妌竟然有这样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武丁可能有一些人不认识,但是说到妇好应该还是有很多人认识的,但是真实的武丁也不简单的,话说武丁是有好几位妻子的,但是这其中有妇好和妇妌这两个人是比较出名的,所有很多人也都想知道这个武丁和妇好、妇妌两位妻子的故事了,其实故事也比较简单,下面一起来阅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1、武丁的二个妻子-妇妌的故事

  • 朱棣为什么钟情于道教?他是如何扶持武当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初年嗜佛成风,朱棣为了改变这种风气开始大力宣扬儒家思想,并且扶持武当道教。朱棣利用科举和修书来拉拢全国的知识分子,然后整顿和限制佛教,当然古代帝王对于佛教基本都没什么好感,朱棣的一番操作也被后朝所沿用,其做法影响深远。此后各地大修武当山宫观,武当道教慢慢成了一股潮流,这在道教史上也算一起重要事件

  • 孟观看天象把自己害死?司马伦战败孟观被夷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晋惠帝时期,杨骏独揽大权,但他在朝中并没有多少威望,后来贾南风发动政变,杨骏被诛灭三族。再此期间,孟观抨击杨骏有功,后来升为黄门侍郎,后来齐万年发动叛乱,孟观受命讨伐齐万年,结果孟观勇不可挡将齐万年给擒获。四年后,司马伦篡位,一时间天下大乱,司马颖等人决定联手讨伐司马伦。孟观却做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

  • 庞统为什么坚持让刘备入蜀得川?庞统智慧不输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演义中,庞统这个人物并不算显眼,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没办法和诸葛亮相比。不过对于刘备来说,庞统建设蜀汉的功劳可能不输诸葛亮,甚至庞统的智慧还要更胜一筹。当时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而庞统在关键时刻替刘备列出上中下三策,助他入蜀得川,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或许因为庞统走的太早,不少人忘了他对蜀汉做

  • 历史上元军进攻襄阳的时候,守城的将领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在金庸的武侠当中,很多人都知道,郭靖和黄蓉两人是坚守在襄阳城的守将,他们抵抗元军的入侵,保护襄阳城,是小说里面很有名的英雄人物。不过在历史上,元军攻打襄阳的确是确有其事,但是守城的人到底是不是郭靖黄蓉呢?历史上真正的襄阳城守将到底是谁,有没有抵挡住元军的入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真正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