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庄公和武姜关系如何?郑庄公曾挖隧道与母见面

郑庄公和武姜关系如何?郑庄公曾挖隧道与母见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715 更新时间:2024/1/21 0:51:34

春秋五霸之一的郑庄公,和他母亲武姜之间曾发生过一段令人动情的故事。武姜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寤生和次子共叔段,不过武姜更加宠爱共叔段,还曾请求郑武公立他为太子,但遭到拒绝。等寤生继位后,武姜和共叔段决定联手发动叛乱,后被郑庄公及时化解,但这件事也让郑桓公和母亲的关系跌落到冰点,他发誓以后永不再同武姜见面。不过后来郑庄公思母心切,决定违背誓言,挖隧道与母见面,母子俩终于重归于好。

公元前744年,护送周平迁都雒邑、为东周建立立下过汗马功劳的郑武公溘然长逝,年仅十三岁的太子寤生继位,是为郑庄公。

寤生是郑庄公和妻子姜氏的长子,但“寤生”并不是个好名字。

“寤生”的意思是婴儿出生时脚先出来,这种情况极有可能导致婴儿窒息夭折,对产妇也会造成很大的痛苦。

郑庄公出生时正是这么个情况。

姜氏第一次生育本就又痛又怕,哪想到又遇到这事。因此,郑庄公虽然天幸活了下来,却深受母亲姜氏的厌恶。

等到郑庄公的弟弟段出生之后,姜氏对寤生的厌恶更是变本加厉明目张胆。

郑武公在位时,姜氏就多次劝说武公废长立幼,让二儿子段继承王位。

然而也许是生过两个孩子之后年老色衰,姜氏的枕边风并没有奏效。

郑武公去世之后,寤生顺理成章地继位成为郑国的新任国君。

但姜氏对寤生的厌恶居然到了可以杀掉自己儿子的地步。

眼看郑庄公继位广受郑国人民拥戴,姜氏退而求其次,给二儿子段申请了一个富饶的封地——京。

从此,公子段又被称为“京城大叔”。

这里的“大叔”与今意不同。“大”即古“太”;“叔”是对公子段的尊称。

一出生就坐拥一方城池的公子段却并不满足于此。

他先是将自己封地的城墙修得和国都一样大,然后又命令封地附近的郑国边地服从自己。

这些行动的含义简直明显到就差指着郑庄公的鼻子说“我要当老大”了。

面对自己亲弟弟咄咄逼人的态势,郑庄公却好像没事人一样。

手下的大臣向他报告公子段的所作所为他也不慌不忙,只表示:“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郑庄公的态度让一众郑国老臣心慌不已。

郑庄公十三岁继位,到此时也不过二十出头,很可能没有看清眼前的局势而把郑国推向内乱的境况。

但他们错了。

公元前722年,公子段以母亲姜氏为内应,率领军队袭击郑国国都。

然而这一切早已在郑庄公的掌控之中。

郑庄公派遣大将公子吕率领军队先发制人讨伐公子段。

与此同时,公子段封地内的人民也背叛了他。

气势汹汹的公子段一瞬间就沦落为逃亡之徒。

解决掉叛乱之后,郑庄公终于对母亲姜氏爆发了。

就算出生时不顺利,那也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啊!

就算你实在不喜欢,也不至于把自己儿子往死里整吧?!

郑庄公二十余年的积怨一下子达到了顶点。

但毕竟是自己的母亲,郑庄公只好把姜氏安置到了当时较为偏僻的颍河边上,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毋相见也!”

不死不见!

然而没多久郑庄公就后悔了。

当时颍地的长官是郑国大夫颖考叔,此人向来有“孝友”的美誉。

得知郑庄公与母亲姜氏决裂,还把姜氏安置到自己的封地上,颖考叔随即就想做一回和事佬。

颖考叔先是借着进献礼物的名义拜见郑庄公,然后在陪同郑庄公吃饭时故意不吃肉。

郑庄公奇怪地问他怎么了。

颖考叔答道:“我每次有好吃的都带给我的母亲尝一尝,但还没有让母亲尝过您赐的食物,所以我要带给她。”

郑庄公从小就缺少母爱,这时又正后悔和母亲姜氏彻底闹翻,哪里经得住这种话。长叹一声说道:“你有母亲可以供养,我却没有啊。”

颖考叔见郑庄公上套,假装自己并不知情,让庄公讲述了事情原委之后才给郑庄公出了个计策:“掘地及泉,隧而相见。”

在地上挖个坑一直挖到有水时就算做黄泉水,然后就在地下与姜氏见面。

颖考叔这一手偷换概念的把戏玩得是炉火纯青。

郑庄公一听的确可以说得过去,竟就照着颖考叔的建议,成功地见到了姜氏。

姜氏此时就算再有偏见也没法再说什么了,公子段逃到了卫国,郑庄公全面掌控了郑国。这时再不听话只有自讨苦吃。

于是,姜氏与郑庄公母子俩言归于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袁世凯44万人马为何会输给蔡锷区区3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民国时期,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后遭到了全社会的声讨。但是对于袁世凯这样一个政治强人与军事强人来说,民心早就已经不值一提了,反对也好,用户也罢,总不是打嘴炮,掀不起什么风浪。也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仅仅是民意,那么他这个皇帝的宝座还是能坐稳的。事实上,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民意问题,而是他一手缔造

  • 项羽自刎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家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刘邦与项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是我国历史上两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这俩人处于秦末汉初时期。虽说俩人在最后是对决的关系,但是这俩人在自己的领域之内所做的都是无法泯灭的。而且由于他们两个人本身性格的不同。处事方式的的不同,以及最后的命运也不相同,所以现在人们对于他们的评价也是各不相同的。汉五年(公元

  • 明朝汪直历史上真有其人吗?汪直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汪直是明朝嘉靖年间人士,可能很多朋友都是在小说中得知汪直这个人物,而在历史上汪直也是真实存在的。当时,明朝施行海禁,中断了海上的贸易往来,汪直则招揽了一批帮手还有日本浪人组成了一个走私团,并且自称徽王。汪直还曾在日本建立宋政权,也是火枪传入日本的关系人。历史上真正的汪直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物,这次就为大

  • 年羹尧血洗江夏镇是真的吗?康熙为什么不处置年羹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王朝》中有一段这样的剧情,年羹尧接到指令血洗江夏镇,一夜之间屠杀了上百人。此事让康熙皇帝得知后也是极为震惊,立即下旨让人查明真相。不过此后康熙并没有处置年羹尧,反而给了他一番奖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很多观众好奇,年羹尧血洗江夏镇这起事件究竟是不是真的,实际上这只是小说中虚构出来的情节,历史上并

  • 姜维转投诸葛亮他的家人下场如何?诸葛亮真有接走姜维母亲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姜维是蜀汉后期一员大将,不过他早年并非蜀汉将领,而是魏国人士。诸葛亮看准姜维是个人才,便设计将他归降,姜维为人忠诚孝顺,诸葛亮为了拿下姜维,还特意事先将他母亲接走,这番做法彻底让姜维折服。不过历史上这一幕并没有发生过,姜维没能及时接走他的母亲,诸葛亮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找到姜维家人的住处。那姜维

  • 为何康熙死前点名要隆科多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今天小编就不搞什么不弄玄虚了,直接进入主题。这个被康熙点名要求一起陪葬的隆科多其实跟康熙本人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却根雍正的关系挺大的,当时康熙帝完全就是为了雍正才要隆科多陪葬。着这件事就不得不从康熙中晚期时期的那场在我国整个封建历史上堪称一出“大戏”的九龙夺嫡讲起了。别的皇帝都

  • 76岁李善长回家养老种田,为何朱元璋要将其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李善长最初是有机会走的,但是等到他要走的时候,就已经没有机会了,已经晚了,朱元璋就直接将其给了拎了回来。朱元璋曾经和私下里臣子们进行一次谈话,这次谈话主要讲的是祭祀以及自己父亲的坟墓需要往哪里迁徙?一次诡异的谈话请注意古代的时候如果探讨到祭祀的话,是有单独的臣子和朱元璋对接的,并不是说朝中大臣也

  • 秦王子婴结局怎么死的?子婴诛杀赵高却难以挽救秦朝败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秦王子婴是秦朝最后一位国君,在位仅有46天。当朝秦朝政权已经难以维持,就算子婴诛杀了权臣赵高,也挽救不了大秦败局。历史上对于子婴的记载并不算多,秦二世死后,赵高拥立子婴继位,不过他只给子婴“王”的称号,目的是为了给自己篡位做准备。不过赵高如意算盘却落空了,而且就算子婴没有杀他

  • 乾隆真的是和珅最大的靠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和珅,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在很多清宫剧当中,都会出现和珅这个形象。在历史上,和珅也是个非常有名的人物,而他之所以能够出名,就在于他的贪。听说嘉庆要查他家的时候,从他的家里面足足查出了千万的黄金和数以千计的珠宝,可以抵得上一个国库了。而这也不禁让人好奇和珅是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多的财宝呢?人们都说

  • 张仪和苏秦谁更厉害?后人如何评价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张仪和苏秦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他们两位都是师承鬼谷子,很多人都喜欢把张仪和苏秦放在一起比较,包括不少古籍都把张仪和苏秦列为合纵连横的对手。不过《战国纵横家书》却记载,苏秦活跃于各国的时间要比张仪晚很多,张仪出任秦国相国一职时,苏秦根本就还没踏入政坛,所以这二位的对决也随之破灭。苏秦和张仪在纵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