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布为什么不能成为枭雄,吕布性格注定难成大器

吕布为什么不能成为枭雄,吕布性格注定难成大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937 更新时间:2024/1/15 21:42:09

吕布作为东汉末年顶级武将,也是当时割据一方的群雄之一,为什么最后没办法成为像曹操那样的枭雄呢?轮武艺,吕布远在曹操之上,但除此之外吕布再无突出的东西了,而且他的性格注定难有大的成就。相信大家都知道吕布有着“三姓家奴”之称,其实这恰恰反映出了吕布的某些特点,那吕布距离枭雄究竟还差哪些品质?这次就来简单分析看看,想了解的话就别错过了。

人中吕布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叫“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所谓“人中吕布”说的不仅是吕布这位猛将武艺高强,所向无敌,是三分时代的第一勇士,他比其他武将要高出一个层次去,独立巅峰,睥睨天下。同时还包含另一层意思:吕布的外形出众,相貌英俊,高大矫健,如玉树临风。拿现在话说,吕布不仅是实力派,而且还是个偶像派。

上天不仅赐予吕布一身出众的本领,良好的外貌,使其成为了天下第一勇士,还拥有了天下第一宝马――赤兔火焰驹,怀拥着天下第一美人――月下貂蝉。如此人生,真可谓上天厚待。

我们都知道,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先后认丁原、董卓为义父,在他戎马生涯中,曾经效力过的人有:丁原、董卓、王允袁绍,还投附过刘备,向袁术示过好,但都反过来伤害过这些人,白门楼被俘后,吕布又欲屈膝于曹操,却未被容纳遭到杀害。

确实挺可惜。吕布白门楼殒命后,世间就再无能够以一己之力独战两名“超级猛将”而不落下风的英雄了。

吕布性格分析

吕布很骄狂自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吾有画戟、赤兔马,谁敢近我?”他的本领也助长了他的这种嚣张气焰,天不怕,地不怕(除了那个又臭又硬的张飞)。

吕布一生都是在背叛和被背叛中。他杀丁原,诛董卓,弃袁绍,投刘备,夺徐州,击袁术,战曹操,吕布自视甚高,不肯屈就人下,总认为世界所有一切最美好的东西都应该属于他,不仅是宝马良驹:如花美眷,还有雄兵坚城、权力宝座和金色的王冠,如果得不到,就忿忿不平,一意背叛欲取而代之。

吕布总是自认为很聪明。他麾下有张辽这样的帅才,高顺臧霸这样的将才,陈宫这样的谋士,八健将这样的勇将。却每次都自以为是,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一意孤行,导致在很多关键决策上犯下重大错误,使自己陷入难以扭转的境地。

吕布放纵不羁,缺乏良好的自制。吕布贪图享乐,纵情酒色,从来不抑制自己的欲望。他得过且过,缺少为远大雄心抱负而付出牺牲的觉悟和克制力。

吕布性情率真,思想也特别简单。胸中的喜怒毫无掩饰,心底的贪婪也都挂在脸上,让人一望即知。他没有刘备那样喜怒不形于色的深厚城府,也没有曹操那样表面嘻笑,实则杀心顿起的袖底藏刀。吕布像一泓浅水,心中隐藏不住主意,眼中掩饰不住贪欲。如陈宫所言:“不善诈伪。”

通过以上对吕布的种种分析,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吕布其实就是个孩童心性。想得到自己的想要的一切,得不到就不高兴;天真率直,容易被物欲所诱惑,被人欺骗;喜欢听别人夸赞和表扬,难以接受批评;缺乏克制力,贪图享乐;情绪易变,意志薄弱,没有做人做事的底线。他就像一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

吕布难成大器

对于任何一个主公级别的枭雄来说,像吕布这样的一个人,若要想留为我所用,那太难了。不能忤逆他,还要满足他不断增长的欲望,宠着他,还很难调教,一旦得不到满足,就心生叛逆。如果他没本事也就算了,养着也无所谓,但吕布可是个很厉害的家伙,没有什么铁笼能困住的猛虎,一旦反噬,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和正常成人的思维完全不同,由于吕布天真不羁,反而会成为天马行空的想象,都无法猜测他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展开伤害,防不胜防。

所以说,曹操若留着吕布,危害要远远大于收获。有原则、有底线,有观念标准的人可以留,但吕布这样的人,肯定不能留。吕布无论降不降,都是虎狼之辈。他没有雄霸天下的智慧和才能,却偏偏有雄霸天下的勃勃野心,这种人留着就是巨大的隐患和祸害。难道带回许都去,让献帝和群臣们再接受这个曾经诛董卓的大功臣,被人借刀而引起变局?

曹操向刘备征求意见,本来就是个圈套,刘备只是没有落入陷阱罢了。刘备若敢说留,一是被曹操一把捏住,曹操会毫不客气地说:“当吾不知丁建阳、董卓之事乎?玄德公意欲何为?”二来,如果刘备提出留下吕布,桃园兄弟情谊马上就会产生难以弥补的破裂,关羽和张飞这里都过不去。

关羽为张辽求情,仅仅是因为对张飞所言的“武艺不在你我之下”的惜才之情吗?难道吕布武艺就在你我之下了?

吕布从性格上来说,就不适合做独霸一方的枭雄。人生在世,贵在自知。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实力和智慧不足以达到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贪图和妄想,毫无意义,只会将自己陷入险地。这就是民间俗话所说的:“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上天赐予的要珍惜,人生当努力,追求的是适合自己的理想生活,而不是不切实际的徒劳奔忙。抛开世事断仇怨,相伴天边,纵马塞外的茫茫碧野,怀拥如玉美人,坐看九原城外西下的斜阳,何尝不是人生之乐。为什么非要放弃人世间最温暖的柔情,而去执握冰冷的铁戟,追寻满是荆棘的王冠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雪芹家族为何落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相信不少朋友们都有看过了,故事中讲述的贾府由盛到衰的故事,其实就是曹雪芹对自己家族往事在文学作品中的一种映射。曹雪芹的家族曾经有着一段名声赫赫的历史,先后有四人担任过“江宁织造”一职,尤其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深得康熙皇帝的信任。历史上康熙曾经六下江南,

  • 李义府为什么叫李猫,李义府笑里藏刀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李义府是唐朝早期宰相,他在朝中倾向于武则天,曾成为武则天的心腹。李义府任相期间,卖官鬻爵、权势熏天,可以说是不得人心,当时有人将他称为“李猫”,这是什么意思呢?原因就在于,李义府为人表面谦逊随和,实际内心小肚鸡肠,手段残忍无比,只要是跟他作对的人往往都会遭到报复,笑里藏刀这个

  • 关羽败走麦城,错在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不少人会把关羽败走麦城,归结于是诸葛亮的错,这真的有道理吗?如果了解这段历史的话,应该就明白,这跟诸葛亮其实没有关系。这次的确是关羽大意了,据说关羽北伐之前,曾在梦中梦见有猪咬自己的脚,意为不详,还给关平说自己可能回不去江陵了。当然,这个说法真假参半,不过当时关羽是有机会撤退的,但最后还是陷入吴军的

  •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什么意思,徐骏为何因此诗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年间曾盛行文字狱,不少文人、官员都因此被冤杀。当时文字狱之所以会流行,都是自年羹尧一案开始。年羹尧被抄家后,他的《西征随笔》被雍正看见,这让胤禛大为恼火,此事也是牵连了很多人。而“清风不识字”案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字狱冤案。“清风不识字,何必来翻书?”

  • 唐朝女子为什么喜欢穿男装?与女性地位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影视剧里面看到,会有女子女扮男装出门的,目的自然也就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但是剧情里的女性角色穿上男装,可以说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而在古代历史上,唐朝的女子也会穿男装,但是她们不是为了掩饰身份,而是一种社会风气,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这又是为什么呢?唐朝女子喜欢穿男装,是否说明她们的社会地

  • 袁术实力如何?为何敢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不论是在影视作品中还是在各种三国的游戏当中,袁术这个人物的形象总是很莫名其妙,总是那一副阴险狡诈的猥琐像,四维或者五维约等于不及格,占据着一个城池,手下五六个三流武将。就这么一个人,居然也敢称帝?是谁给他的勇气?梁静茹吗?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艺术加工后的结果,历史上袁术真正的实力可不止如此。袁术

  • 项羽分封诸侯为什么会失败,项羽在齐地走错关键一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项羽原本有机会一统天下,他在攻入咸阳后,用大火将秦王宫连着烧了三个月,已然成为当时的领导者。后来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并且分封十八路诸侯,但就在分封诸侯这件事上让项羽吃了大亏,此后他会被刘邦翻盘跟这件事也有关。其实项羽在分封前有经过一番打算,最后肯定是对自己一方有利,但在齐地项羽犯下一个致命错误,导致此

  • 明英宗夺门之变的时候,锦衣卫为何没有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的锦衣卫,作为古代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特务机构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影视剧比较青睐的对象,而且锦衣卫基本上在整个明朝都存在,可以说锦衣卫对于当时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不过在明英宗进行夺门之变,要从朱祁钰手中夺回自己的皇位的时候,效忠皇帝的锦衣卫为什么没有出现阻止呢?如果阻止的话,则是效忠朱祁钰,

  • 风波亭惨案,岳飞为什么不拥兵自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岳飞的死可以称之为千古奇冤,也让我们看到了在赵构领导下的南宋,其畸形的政治主张和策略。不过岳飞其实是有改变命运的机会的,但他最后却选择了听令回朝,这或许令不少人不解。不知道当时岳飞有没有想到自己最后结局竟然会是这般,其实岳飞已经对朝廷和赵构的决定感到失望,为什么他没有选择拥兵自重呢?如果岳飞有着样的

  • 孝恭孙皇后为什么被蔡东潘称为一代妖后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前段时间热播的剧集《大明风华》,让我们了解了孙若微这个人物,而她的原型就是历史上的孝恭孙皇后。其实从后人对孙皇后的评价来看,可以说是褒贬不一。明宣宗评价孙皇后说她是:“德义之茂,冠于后宫”,而蔡东藩觉得孙皇后性情狡黠,把明宣宗玩弄于股掌之间,甚至说她是“一代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