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的百姓为什么那么恨狄仁杰,砸狄仁杰祠堂?

唐朝的百姓为什么那么恨狄仁杰,砸狄仁杰祠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857 更新时间:2024/2/5 10:47:27

最近在看狄仁杰的故事,发现了一些事情,那就是这个狄仁杰啊挺有意思的,狄仁杰应该是人人都喜欢的一个人,非常的聪明,破案也非常的厉害,但是根据相关的记载,这个唐朝的百姓啊,好像不太喜欢狄仁杰,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老百姓砸狄仁杰祠堂是确有其事,但也并不是冲着狄仁杰去的,而是冲着他儿子狄景晖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首领孙万荣作乱,攻陷冀州,河北局势可以说是人心惶惶。武则天为了稳定局势,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这个魏州是于唐武德四年(621)所置的魏州置总管府,后来改为都督府、节度使,是河北重镇,战略地位重要。

魏州前任刺史在做布防的时候也是觊觎契丹人的彪悍,边将所有百姓迁入城内,帮助守军缮修军备器械,闹的地方百姓不仅担惊受怕,还荒废了农田耕地,怨声载道。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狄仁杰到任魏州后,孙万荣便主动退兵,虽然不知道是否觊觎狄仁杰的威名,但效果达到了,老百姓开开心心的回家务农,继续安宁的生活,加之狄仁杰担任过宁州刺史、豫州刺史、复州刺史等地方刺史,经验丰富,于是魏州经狄仁杰一番治理,百姓生活欣欣向荣,为了给这位大救星歌功颂德,魏州百姓争相立碑颂德,还修建了生祠。

狄仁杰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狄光嗣狄光远和狄光昭,而这个坑爹的儿子就是三子狄光昭,由于新旧唐书记载的狄仁杰三个儿子中,有一人后来改名为狄景晖,加以对比得出此人便是第三子狄光昭,历史学家猜测可能是为了避讳唐明皇之母“亲昭成顺圣皇后”的谥号。

“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旧唐书·狄仁杰传》

由于古代官员任用时还是比较注重避嫌的,所以我觉得可能是狄仁杰觉得自己在魏州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主动举荐小儿子狄景晖前往魏州担任一官半职加以历练的,毕竟狄仁杰的大儿子和二儿子都比较省心,大儿子还得到过武则天的夸奖,唯独这个小儿子口碑不怎么样,到了魏州,也许会瞻仰一下老爸的功绩,兴许会有所改观。

但坑爹这个秉性貌似从古至今都难以改变,这个小儿子到了魏州并没有因父亲的功绩而受到激励,反而更加横行霸道,中饱私囊,这便引起了当地人民的激愤,于是乎将他老爹的祠堂给毁掉。

狄仁杰作为一代名相,流芳百世,但他有这么一个坑爹的儿子,差点毁了他一世英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廖化如何评价姜维?老将军一语道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姜维北伐时蜀国已经开始缺少骁勇善战的将领,所以只能让老将军廖化担任先锋。虽然这句话时常被拿出来调侃,不过廖化的确是蜀国后期非常重要的人物,姜维接替诸葛亮北伐的志向也离不开廖化的帮助。不过北伐之路还是困难重重,姜维和邓艾交锋,始终难以占据上风。廖化曾

  • 嘉靖帝为什么没有杀海瑞?他是如何看待《治安疏》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海瑞一篇《治安疏》,引得嘉靖帝震怒,也让明朝百官忐忑不安。这篇《治安疏》直接点名嘉靖帝的不作为,还有官场上的种种弊端,称百姓对现在的皇帝早就不满了。当然,海瑞知道自己上奏此文肯定难逃一死,所以连自己的后世都已准备好。不过海瑞虽然是被缉拿入狱,但嘉靖帝并没有将他处死,最后是留了他一命。嘉靖帝当时究竟怎

  • 蚩尤对华夏民族有哪些贡献和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在5000年前上上古时期,在长江和黄河两岸有着非常多的氏族和部落,这其中最强的部落就要属黄帝和炎帝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的原因了。不过作为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其实除了黄帝与炎帝之外还有一个蚩尤。他们存在的时期,被我们称之为上古时期,也有神话时代之称。富有代表性的遗址有良渚文化遗址和

  • 春秋时期大国之间的政治婚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政治婚姻在古代是非常流行的一种政治手段。我们现在看看古代的大秦帝国,分析春秋时期那些大国之间的婚姻。秦晋之好,秦楚联姻,晋楚联姻,这不仅仅是加速了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融合,同时也更是加剧了大国直接的争霸和斗争。《大秦帝国之崛起》中,张仪游说楚王与秦惠文王联姻,张仪对楚王说,秦楚有世代友好,世代联姻的传统

  • 朱高煦真的被朱瞻基做成烤肉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后世有流传说朱高煦被自己的侄子朱瞻基做成了“烤肉”,也有的说是“瓦罐焖鸡”,但是不管是什么,听上去都不是什么好的死法,朱高煦必然是受了不少苦的,不过,朱瞻基也不是那种会随意草菅人命的皇帝,他这样对待朱高煦,必然是有什么原因的,那么究竟朱瞻基为什么要这样

  • 商鞅变法之后为何被处死了?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们以往学过的课本当中,有一篇专门讲的是“商鞅变法”在文章中介绍了商鞅从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商,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道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商鞅的这些改革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于是便任命他为左庶长。他任职的这一期间,先后两次实行了以“废井田、开阡

  • 明英宗是不是昏君?后人如何评价英宗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随着前段时间《大明风华》的热播,不少观众也对明英宗朱祁镇的为人感到好奇。当然电视剧里的明英宗和正史上的明英宗还是有差别的,想要了解真正的英宗最好是从正史入手。有些朋友可能不信,堂堂大明皇帝竟然会被瓦剌给活捉,实际上这段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明英宗斩杀忠臣于谦也是真的。那英宗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皇帝呢?后人

  • 明朝时期的王恭厂大爆炸是怎么回事?对明王朝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在1626年5月的下旬,也就是明朝的天启6年,大明朝都城北京发生异常神秘的大爆炸,后世们称这次大爆炸为“天启大爆炸”。正式这场大爆炸,造成了2万6千多人的伤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的。爆炸发生的时候,苍天哭泣,大地呜咽、群山战栗、四海震动。这场大爆炸是为何发生的,明朝

  • 灌婴和藤公是谁?黄忠赵云为何被称为灌婴藤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灌婴和藤公是汉朝刘邦手下的将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曾把黄忠赵云比作灌婴藤公,这究竟是为何呢?灌婴是汉朝开国功臣,他还当过太尉、丞相,地位非常之高。灌婴不仅帮助刘邦平秦灭楚,还平定诸吕之乱,拥立汉文帝即为。如果是比地位功劳,黄忠皆不如灌婴,他们之间到底是有什么联系呢?那这次我们就来讲讲陈寿到底是有何

  • 韦皇后为什么会败给李隆基?韦皇后究竟输在哪一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韦皇后本想复制武则天称帝之路,她联合武三思,形成韦氏和武氏之间的联盟,再从韦温手中接过朝政大权。等李显去世后,韦皇后临朝称制,眼看距离她的目标仅剩一步之遥,结果李隆基率先一步发动政变,将韦皇后弑杀,并且贬为庶人。其实韦皇后看似差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但她的成功几率是很低的。当时的朝廷,李氏已经逐渐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