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恬手握兵权,为什么宁愿服毒自尽也不反抗?

蒙恬手握兵权,为什么宁愿服毒自尽也不反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38 更新时间:2024/1/21 13:14:27

蒙恬是秦朝知名将领,曾开发宁夏,收复河套地区,深的秦始皇的信任。此后秦始皇还把修建长城一事交给蒙恬,解决了交通闭塞的困境。不过秦始皇病逝后,蒙恬也惨遭赵高李斯的陷害,胡亥继位下令赐死蒙氏兄弟,最后蒙恬服毒自杀,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了。很多人不解,蒙恬手中握有兵权,为什么宁愿自杀也不反抗呢?只能说蒙恬没有弄清真相,加上他始终对秦忠心,才会甘愿自尽。

当赵高伪造秦始皇诏令,将蒙恬和扶苏先后赐死时,这两位手握大秦30万精兵的牛人,为什么不反抗呢?

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性格刚毅,为人勇武,且有仁义之心,是最有资格、最有胸襟接班成为秦朝第二代皇帝的人。

然而,恰恰是因为扶苏仁义的品性,却在朝中因与秦始皇意见相左,他反对父亲焚书坑儒和严刑苛法,因此触怒了自己的父亲,结果,秦始皇让他以监军身份,派他到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远离了政治中心咸阳。

而蒙恬祖上数代都是秦国名将,为秦国的发展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蒙恬天资聪明,在家庭教育下,熟读兵书,从小立志报效国家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率军攻打齐国,因灭齐有功,被秦始皇重用为京城最高行政长官——内史。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打击经常骚扰边境的匈奴,秦始皇安排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蒙恬将匈奴赶出了华夏之地,又命他修建长城,将原燕、赵、秦的长城连成一体,进一步阻挡了匈奴的南侵。

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的路上病逝,在赵高的动作下,胡亥、赵高、李斯合谋,将秦始皇召扶苏回京的遗诏私自修改,发至正在北方的扶苏和蒙恬,赐他们自裁。诏曰:“朕巡天下,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今扶苏与蒙恬,将师数十万以屯边,十有余年矣,不能进而前,士卒多耗,无尺寸之功,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以不得归为太子,日夜怨望。扶苏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恬与扶苏居外,不能匡正。应与同谋,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毋得有违!”

接到诏书后,扶苏泪如雨下,欲辨无门,只得含恨拔剑自杀,冤杀于荒凉冷酷的北方。扶苏之所以自杀,皆因他性格仁义,为人忠孝,他认为父命如天,而指责他诽谤父亲所为、抱怨作为皇长子多年未封为太子,这种口吻,让人丝毫也不会怀疑这是身边的所为,父亲的威严他是知道的,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于是他在悲愤中自杀。至于为了自己能活命而提兵造反,苏扶既不敢,也不会。所以,扶苏不反,是因为性格。

而蒙恬之所以不反,则是因为忠贞了。大家都知道,秦朝一百二十万军队,由将领们带领着在秦版图上南征北战,北方戍边,蒙恬带出的军队有三十万,秦始皇不怕他造反吗?

有人说是因为虎符制度,虎符皇帝保存一半,在外领兵的将军保存另一半,只当皇帝的的一半交给将军合并后,将军才能够调动军队。但试想倘若匈奴入侵,蒙恬还要等到从咸阳发来虎符才能调动军队,早就被匈奴灭了好几次了。

所以,虎符一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素,最关键的是,因为秦始皇对蒙恬信任。一者,蒙家世代在秦为将,对秦的忠心是家传家教。二者,正因为蒙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杀敌保国、效忠秦王(皇),特别是经过多年的磨合,秦始皇对他信任有加。不过,秦始皇除对他信任外,也有一些防止万一的制度安排,设了双重保险,一是以扶苏为监军,皇子监军,威赫自在。二是以王离为副将,王离是王翦后代,也是将门之后,对蒙恬也是一种制衡。

不过,蒙恬最后没有反叛,则是对秦始皇的忠心起了作用。虽然,蒙恬也曾打算去验证一下到底是不是秦始皇本人的意思,赐死诏书传来后,他没有立刻自杀,而是交出了兵符,将自己关进阳周监狱,等待秦始皇另行发落。这个等待另行发落,即就是不相信这是秦始皇意思的拖延,他想得到确信。

然而,胡亥派来的特使可不允许他拖延,所以,他最后也不得不服毒自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章是刘邦的什么人?平定诸吕之乱保住刘氏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刘章是刘邦的孙子,刘肥次子,他在平定诸吕之乱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汉惠帝死后,吕后彻底没了顾忌,开始大肆打击反对自己的人,并且重用亲信,当时也无人能够抵抗吕后。好不容易等到吕后病逝,但此时朝中,吕产是相国,吕禄是上将军,他们打算密谋造反。而刘章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所以这件事让刘章知晓,此后他将此事

  • 为什么说楚国是靠一个男人哭回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一个国家的复兴,居然靠的是一个男人大哭,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刘备,很多人看了《三国演义》之后说蜀国其实就是刘备哭出来的,这话当然并不准确,但是今天要说的这段历史,却真真切切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究竟这个男人是谁,为何能靠大哭就挽回楚国的命运?楚国又遭遇了什么,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呢?众所周知,在春秋战国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又对百越、南越发起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始皇大家也知道的不简单,统一六国,中华第一帝,话说他有一件事做得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话说他在同一了六国之后啊,然后又突然的对百越、南越发起战争,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是个啥问题吧!秦始皇对百越之地采取的军事行动,是秦朝统一战争的一部分,算不

  • 索额图怎么死的?他为什么是清朝第一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索额图是清朝大臣,在康熙继位初期时,辅佐康熙缉拿鳌拜,并且将鳌拜党羽一举拿下,此后深的康熙信任。索额图之后又平三藩、收复台湾、征噶尔丹,立下诸多战功,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但索额图最后却是被康熙处死,康熙全面否定了索额图除尼布楚谈判以外的所有成就,更称他是“本朝第一罪人”

  • 白莲教、小刀会教、捻军教、红灯照、义和团怎么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白莲教,小刀会教,捻军教,红灯照,义和团其实都是晚清的一些组织,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么组织那么谁更加厉害一些呢?如果要做一个排名的话,他们都是怎么排名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要对这清末五大民间组织做排名,首先要弄清楚这些组织的由来和相互关系。从发展规模、隶属关系和影响力来

  • 刘子业是哪个朝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刘子业的名字,一般都会和“荒唐”“昏庸”这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很多了解刘子业的人,都会对他表示鄙夷,这个在历史上名声这样不好的皇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子业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姐姐,山阴公主,姐弟俩都差不多是同一种人,可以想象,有这样的统治者,这个朝

  • 曹髦为什么要正面和司马昭硬碰硬,而不是选择派人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曹髦是曹睿之后,又一位颇具血性的魏国国君。曹髦即位时只有13岁,但他早已对司马氏的专权感到不满。曹髦长大后,自己的权势却日益衰退,所以他有了除掉司马昭的打算。不过曹髦采取的方式可能让很多人都没想到,曹髦并没有派人暗杀司马昭,而是自己直接要跟司马昭正面对决,就等于是背水一战,不给自己留下后路,最后曹髦

  • 万历皇帝不让大臣退休?李廷曾写上百封辞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将近有50年时间。但万历却因倦于朝政,中间有20多年不在上朝,导致国家运转陷入衰退。作为万历手下的大臣有时候也很痛苦,想要辞官退休可能都很难,据说当时有一位官员写了上百封辞呈最后万历才答应。或许这跟万历没那么勤政有关,但也说明明朝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退休机制。导致

  • 秦国将领李信立有哪些战功?他和秦始皇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李信是秦国末期著名将领,曾率军在灭燕之战中立下大功。不过后来李信伐楚被项燕击败,没能一举攻破楚国。李信年少便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秦国年轻一派中颇有威信,此后也是深的秦始皇的信任。荆轲刺秦王失败,燕国此举让秦始皇大为恼怒,立即下令派王翦、李信等人攻打燕国。后来李信率兵追击太子丹,燕国被迫斩杀太子丹,并

  • 真正的玄武门之变和正史记载相符吗?史官到底能不能被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算是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污点,虽然这件事被记录在史料中,但依然有不少人怀疑其中的真实性。根据史书的记载,李世民之所以会大义灭亲,也是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义在先,甚至想要暗杀李世民,所以这就给了李世民一个动手的机会。但历史上真是如此吗?李世民称帝后,记录此事的史官还能否保证公正,也不敢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