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章是刘邦的什么人?平定诸吕之乱保住刘氏血脉

刘章是刘邦的什么人?平定诸吕之乱保住刘氏血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675 更新时间:2023/12/6 5:24:03

刘章刘邦孙子刘肥次子,他在平定诸吕之乱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汉惠帝死后,吕后彻底没了顾忌,开始大肆打击反对自己的人,并且重用亲信,当时也无人能够抵抗吕后。好不容易等到吕后病逝,但此时朝中,吕产是相国,吕禄是上将军,他们打算密谋造反。而刘章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所以这件事让刘章知晓,此后他将此事告诉刘襄,这才瓦解了吕氏的阴谋。可能要不是有刘章,汉室血脉就要就此中断了。

刘章(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77年),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齐王刘肥的次子。吕后称制期间,他被封为朱虚侯,后来因为铲除诸吕有功,被加封为城阳王。

齐王刘肥死后,爵位由大儿子刘襄继承。而二儿子刘章也就捞不到多少好处。他想着长安帝都,出人头地的机会不少,于是前往长安做了宫廷中的宿卫。

当时,汉惠帝刘盈驾崩,其母吕雉把持朝政。她让自己兄长的儿子作了吕王,在接下来七年里,又分别封赏了吕通、吕产等人为王。这些做法打破了“非刘姓不封王”的规矩,引来了刘氏宗姓的不满。

为了安抚刘姓皇族,吕后对刘章不错,让他做了朱虚侯,还把自己哥哥吕禄的女儿吕鱼嫁给这个年轻人,期望能用权位和美色来收买这个年轻人。虽然在吕后眼里,刘章只是个刚刚二十的年轻小伙子,可就在这看起来不成熟的外表下,却藏着一颗勇敢高傲、敢于担当的心。

虽然吕后对刘章还算不错,但刘章心里清楚,这不过是区区收买,来换取他们刘氏对吕氏的默认。而且刘章对于吕氏专权跋扈,刘氏丧失实权的现状早已不满,如今只差一个打压吕氏,重振刘氏声威的机会。

这个时机很快就到来了,有一次吕后宴请诸吕,作为宿卫和吕氏的女婿,刘章当仁不让地肩负起了管理宴会的职责。吕后让刘章做酒宴上的监酒官。

让一个堂堂侯爷来做一个小小的监酒官,似乎有轻视之意。但刘章并未发怒,反而不卑不亢地躬身回道:“臣是将军之后,如果要饮酒,就用军中的规矩监酒吧。”吕后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刘章表演了一段剑舞,剑气挥洒,满堂喝彩。这时候,刘章又表示要吟诵《耕田歌》。吕后调侃刘章说:“农夫才知道耕田的事,你出生就是皇室王子,从哪里知道这些是呢?”刘章看着吕雉,认真地说:“臣自然是知道的”。吕后也想看看刘章卖的是什么关子,于是就让刘章继续说了。

没想到这一说就惹出了不少事情。刘章的话在《史记》中也有记载,“深耕概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意思是,种田的话,苗要稀疏;如果不是同一种苗,就要铲去。这表面上说的是种田,实际上表明要铲除诸吕的决心。以吕后的聪明,当然清楚刘章的用意,但吕后宁愿相信这只是年轻人的一时意气,当不得真。

然而,之后产生的一个突发事件就彻底改变了她的认识。不久,一个吕氏族人喝醉了,正准备离开宴会。没想到,刘章追了上去,一剑就戳翻并刺死了这个族人,并禀告吕后:“此人逃离酒席,我以军法处置了。”

顿时,满堂哗然,吕后更是惊怒交加。但是,她事先已经允许刘章以军法行酒,这时也没有办法来治罪他,于是酒席不欢而散。

这次酒宴过后,整个朝廷都见识到了朱虚侯刘章的果敢和智谋。吕氏对他又怕又敬,而忠于刘氏的臣子则都依附在他身边。刘章自此成为了刘氏阵营里的一面大旗,为后来荡平诸吕,迎立代王刘恒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180年,对于整个汉王朝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吕后去世。赵王吕禄担起了上将军,而吕产则拜为相国。他们在长安城调集军队开始密谋造反,从这里就拉开了刘章消除诸吕的帷幕。

刘章之所以能够知道这件事还主要依靠了自己的妻子,因为她的妻子是吕禄的女儿。在知道这件事后刘章开始布局,首先他派人暗中告知齐王刘襄让他从西面发兵,自己则作为内应。

在这个十分关键的节点吕产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吕产派灌婴出兵,但是灌婴是汉朝开国元勋,是忠于刘氏王朝的。吕产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就有了灌婴倒戈。

后来,刘章以护卫皇帝的名义率兵千人进宫,杀了吕产和吕禄。至此,吕氏集团随之瓦解,统治大权又回到刘氏集团手中。

由于刘章在铲除丞相吕产的行动中立了大功,刘章又从朱虚侯晋封为城阳王,创建城阳王国。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对刘章由衷赞叹:“朱虚仕汉,功大策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楚国是靠一个男人哭回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一个国家的复兴,居然靠的是一个男人大哭,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刘备,很多人看了《三国演义》之后说蜀国其实就是刘备哭出来的,这话当然并不准确,但是今天要说的这段历史,却真真切切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究竟这个男人是谁,为何能靠大哭就挽回楚国的命运?楚国又遭遇了什么,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呢?众所周知,在春秋战国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又对百越、南越发起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始皇大家也知道的不简单,统一六国,中华第一帝,话说他有一件事做得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话说他在同一了六国之后啊,然后又突然的对百越、南越发起战争,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是个啥问题吧!秦始皇对百越之地采取的军事行动,是秦朝统一战争的一部分,算不

  • 索额图怎么死的?他为什么是清朝第一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索额图是清朝大臣,在康熙继位初期时,辅佐康熙缉拿鳌拜,并且将鳌拜党羽一举拿下,此后深的康熙信任。索额图之后又平三藩、收复台湾、征噶尔丹,立下诸多战功,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但索额图最后却是被康熙处死,康熙全面否定了索额图除尼布楚谈判以外的所有成就,更称他是“本朝第一罪人”

  • 白莲教、小刀会教、捻军教、红灯照、义和团怎么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白莲教,小刀会教,捻军教,红灯照,义和团其实都是晚清的一些组织,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么组织那么谁更加厉害一些呢?如果要做一个排名的话,他们都是怎么排名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要对这清末五大民间组织做排名,首先要弄清楚这些组织的由来和相互关系。从发展规模、隶属关系和影响力来

  • 刘子业是哪个朝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刘子业的名字,一般都会和“荒唐”“昏庸”这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很多了解刘子业的人,都会对他表示鄙夷,这个在历史上名声这样不好的皇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子业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姐姐,山阴公主,姐弟俩都差不多是同一种人,可以想象,有这样的统治者,这个朝

  • 曹髦为什么要正面和司马昭硬碰硬,而不是选择派人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曹髦是曹睿之后,又一位颇具血性的魏国国君。曹髦即位时只有13岁,但他早已对司马氏的专权感到不满。曹髦长大后,自己的权势却日益衰退,所以他有了除掉司马昭的打算。不过曹髦采取的方式可能让很多人都没想到,曹髦并没有派人暗杀司马昭,而是自己直接要跟司马昭正面对决,就等于是背水一战,不给自己留下后路,最后曹髦

  • 万历皇帝不让大臣退休?李廷曾写上百封辞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将近有50年时间。但万历却因倦于朝政,中间有20多年不在上朝,导致国家运转陷入衰退。作为万历手下的大臣有时候也很痛苦,想要辞官退休可能都很难,据说当时有一位官员写了上百封辞呈最后万历才答应。或许这跟万历没那么勤政有关,但也说明明朝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退休机制。导致

  • 秦国将领李信立有哪些战功?他和秦始皇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李信是秦国末期著名将领,曾率军在灭燕之战中立下大功。不过后来李信伐楚被项燕击败,没能一举攻破楚国。李信年少便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秦国年轻一派中颇有威信,此后也是深的秦始皇的信任。荆轲刺秦王失败,燕国此举让秦始皇大为恼怒,立即下令派王翦、李信等人攻打燕国。后来李信率兵追击太子丹,燕国被迫斩杀太子丹,并

  • 真正的玄武门之变和正史记载相符吗?史官到底能不能被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算是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污点,虽然这件事被记录在史料中,但依然有不少人怀疑其中的真实性。根据史书的记载,李世民之所以会大义灭亲,也是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义在先,甚至想要暗杀李世民,所以这就给了李世民一个动手的机会。但历史上真是如此吗?李世民称帝后,记录此事的史官还能否保证公正,也不敢100%

  • 朋党之争对北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朋党之争其实不管如何最后结局怎么样,都还是会有影响的,这个宋朝的朋党之争就非常非常严重,话说对北宋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有什么影响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儒家常说“君子群而不党”。但事实上历朝历代的朋党之争都是儒生们所造成的恶果。所谓&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