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正的玄武门之变和正史记载相符吗?史官到底能不能被信任?

真正的玄武门之变和正史记载相符吗?史官到底能不能被信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945 更新时间:2024/2/29 8:22:52

玄武门之变算是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污点,虽然这件事被记录在史料中,但依然有不少人怀疑其中的真实性。根据史书的记载,李世民之所以会大义灭亲,也是因为李建成李元吉不义在先,甚至想要暗杀李世民,所以这就给了李世民一个动手的机会。但历史上真是如此吗?李世民称帝后,记录此事的史官还能否保证公正,也不敢100%的确定。至于真相如何,可能早就被掩埋掉了。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先生曾这样叙述玄武门之变:“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玄武门之变,对历史略微知晓者应该都耳熟能详。近年来,很多人开始不停的质疑这段历史,认为历史记述有误,历史学家的不断研究也为我们逐渐吹散了那段历史的迷雾。但是,这一段不实的记载仅仅只是一段有误的历史吗?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玄武门之变记载中那些不适的地方。

按照史书中的记载,李建成是一个阴险狡诈、贪功好色的小人,而李世民却是一个胸怀坦荡、英明神武的正人君子。但是事实上,李建成肯定不是那样不堪的一个人。理由如下:

第一,李渊在起兵反隋之后,即派李建成西渡黄河,而他也没有辜负李渊的期望,成功拿下了长安,这为当时大唐赢得战略上的主动立下了大功。在拿下长安之后,唐军声威大震,并且随即迫使蜀地的割据势力归附唐朝,同时也使薛举王世充窦建德等实力受到了很大的牵制。而到了真正的历史书中,这一段历史就变成了“建成献计,乃克长安”。此后的历史上,像李建成一样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人,即使有再经典的战例也不会被详细的记载。

第二,史书记载李建成淫乱后宫,连父亲李渊的妃子也不放过,期间,李世民还曾向李渊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看似合理,实际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是多么荒唐的一件事,直接告诉皇帝你的儿子给你带了绿帽子,而且这种事情居然能让史官知晓。如果是这样,就算李渊脾气再好,应该也不至于一了了之吧。如此来看,这一条应当是当时史官胡编乱造的,即使是司马光也只是在《资治通鉴》中含糊其辞道:“宫禁深秘,莫能明也”。

第三,在正史和野史中,均把李建成记载成一个阴谋家,但却也是屡战屡败,令人捧腹。在中国历史上,隐隐有这么一条规律,那就是哥哥始终斗不过弟弟,比如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胡亥扶苏杨广和杨勇等。其实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中国自西周以来就有立嫡立长不立贤的规矩,这种情况下,老大就不能够居安思危,而弟弟们要想保住自己的位置甚至生命就必须要居安思危甚至提早下手,李世民和李建成自然也没有逃出这一规律。

以上便是史书中玄武门之变的大概记述与实际的差异。那么这些差异是怎么造成的呢?其实我们仔细翻阅史书就会发现,涉及到玄武门之变的正史其实就只有房玄龄删略的《国史》、编纂的《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后来的新旧唐书也都是取材于上述三本史书,野史中也没有其他有价值的史料。可以说,那些史官心思非常细密,成功地把李世民塑造成了千古一帝,把李建成打入了历史的深渊,只可惜言过其实,被后世识破,而这一切都是出自李世民的授意。

而历史的这一不实记述却开了史家之风败坏的先河。自唐以后,历代正史变成了官修,个人修的历史变成了“稗史”,原则上不再被允许。这样来看,李世民所做之事和后世的那些冷血帝王有何分别呢?当然,有人认为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为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华夏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可以掩盖其微许瑕疵,但是能掩盖的了吗?司马迁等史官所代表的史家风范自唐太宗开始败坏之后,何时才能有真实的历史传世呢,我们又从何获取真正的启示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朋党之争对北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朋党之争其实不管如何最后结局怎么样,都还是会有影响的,这个宋朝的朋党之争就非常非常严重,话说对北宋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有什么影响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儒家常说“君子群而不党”。但事实上历朝历代的朋党之争都是儒生们所造成的恶果。所谓&l

  • 战国时期真的存在百万大军吗?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到底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都是战况十分惨烈的战役。根据史料上的记载,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的总兵力超过百万,最后赵国45万大军被全歼,而秦国伤亡人数也在20万左右。此后在邯郸保卫战中,秦国又造成了接近20万人的伤亡,导致元气大伤。不过在战国时期,真的存在规模如此庞大的战役吗?根据战国时期赵国人口的推算,赵国打这两

  • 为什么唐朝会有两部正史?新唐书和旧唐书区别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记录唐朝正史的史书共有两部,这在历史上还会比较罕见的。最早的唐史目前称为《旧唐书》,是由刘昫等人撰写,刘昫是五代人士,当时唐朝刚刚灭亡没有多久,《旧唐书》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不过在宋仁宗时期,北宋计划重新编撰唐书,后来由宋祁、欧阳修等人又编写了一部《新唐书》,那《旧唐书》和《新唐书》到底有什么

  • 豫让是一个怎样的人?豫让刺赵襄子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豫让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士,他在晋国效忠于智伯瑶。但在晋阳之战中,魏、韩、赵联手击败智氏,智伯瑶也战死沙场,作为家臣豫让立志要为主公报仇,打算刺杀赵襄子。只不过豫让的计划并没有成功,豫让临死前说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12个字也成为了一段著名典故。豫让的精神值得后人

  • 三国时期天下一共有几州?魏蜀吴分别占领哪几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位,自己登基称帝,改朝换代,立魏国。一年后,刘备在益州成都称帝,是为延续汉室血脉,孙权虽然称帝慢了几年,但他自称吴王,定都建业,就此天下正式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势。不过曹魏是独占北方,蜀汉和东吴平分南方,所以综合实力还是魏国最为强大。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当时天下总共分有哪几个州,

  • 李恪最终为什么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皇帝的儿子虽然说是出身高贵,但其实命运却未必有那么好,生活在皇家,很多人其实都是很难能够得到善终的,因为他们即便自己为人很好,却未必能管得住别人要对他们下手,而这些下手的人,无外乎都是自己的兄弟甚至是自己的父母。吴王李恪可以说曾经是李世民最喜欢的一个儿子,但是即便是最喜欢,却在李恪被卷进房遗爱的谋反

  • 弥子瑕卫灵公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历史上有不少男性统治者,他们都有自己的男宠,也因此诞生了非常多的词语,每一个词语的背后其实都代表了一段历史。春秋时期的卫灵公也有一个被认为是男宠的臣子弥子瑕,著名的“分桃断袖”当中的“分桃”,说的就是卫灵公和弥子瑕之间的故事。历史上他们真的是这样的

  • 汉哀帝为了男宠废掉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有这样一个词,“冲冠一怒为红颜”,很多人应该都会有为了自己的爱人而不顾一切的时候吧,不过历史上却有这样为了“蓝颜”的时候。汉朝时期的皇帝,可以说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与一个男人有暧昧的关系,而据说,汉哀帝更是为了自己的男宠而废掉了自己的皇后,这是

  • 武则天老了李显已经是太子,神龙政变是多余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神龙政变,是从武则天手中夺取权力,让李显得以上位的一次政变,然而在这个时候,武则天其实已经垂垂老矣,李显也已经成为太子,等到武则天死后李显自然就会登基,但是为什么还是要发动一次神龙政变,让武则天退位呢?有与没有神龙政变的两个结果看上去似乎是一样的,但其实,这中间的差别还是非常大的。武则天在解决了继承

  • 藩封制弊端明显,为何朱元璋还要分封藩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藩王都有自己的领地,他们一般是皇室宗亲或者立有功劳的大臣。但藩封制也有很大的弊端,一旦让藩王做大对于朝廷来说会是一个不小的威胁,而历史上藩王闹事的例子层出不穷,那为什么朱元璋称帝以后还要坚持创立藩封制呢?其实朱元璋把自己24个儿子分别封于几个主要城市以及边疆,起初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略,还有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