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楚国是靠一个男人哭回来的?

为什么说楚国是靠一个男人哭回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41 更新时间:2024/2/3 22:42:47

一个国家的复兴,居然靠的是一个男人大哭,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刘备,很多人看了《三国演义》之后说蜀国其实就是刘备哭出来的,这话当然并不准确,但是今天要说的这段历史,却真真切切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情。究竟这个男人是谁,为何能靠大哭就挽回楚国的命运?楚国又遭遇了什么,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呢?

众所周知,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是一直比较稳定的一流强国。如果按照面积来说,战国时期的楚国几乎占尽了当时中国的一半之地。尽管楚国在战国末期逐渐走向衰落了,但是秦始皇要想拿下楚国的话,还是要秦国的身家——六十万大军全部压上去才行。不过,在春秋末期,堂堂大国楚国竟然遭遇了灭顶之灾,差一点就要跟历史说再见了。

在楚国历朝国君中,楚平王一开始也是比较贤明的君主。不过,在功业逐渐稳定后,楚平王也走上了贪图享受的老路子。在费无极的谗言陷害下,伍员也即伍子胥的父亲、兄弟均被楚平王杀害。在一番波折后,伍子胥成功逃到了吴国。因为帮助公子光成为了吴国的大王,伍子胥也受到了重用。在伍子胥的主张下,吴国对楚国持续的骚扰,迫使后者陷入疲惫不堪中。

与此同时,楚国也是自己作死,没事就喜欢欺负周边的小国,搞得自己是天怒人怨。公元前506年,吴国决定抓住楚昭王羞辱唐国、蔡国两国君主的机会,指派伍子胥、孙武等人率领军队,正式向楚国开战。其中,伍子胥就不用说了,那和楚国可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至于另一位统帅孙武,那可是兵家的老祖宗。有此二人相助,吴王阖闾自然是非常放心。

一边是有备而来,一边是疲惫之师,自然是吴国军队连战连胜,很快就占领了楚国的都城郢。在进入郢都后,吴国军队烧杀抢掠,几乎是无恶不作。至于伍子胥,虽然没能手刃仇人楚平王,但还是将后者的尸体给挖了出来,进行了鞭尸。在整个楚国君臣抱头鼠窜的时候,一个名叫申包胥的人站了出来。在申包胥看来,自己能够理解伍子胥急于报仇的心情,不过鞭尸的行为必然引起楚国老百姓的公愤。不过,面对申包胥的劝诫,伍子胥丝毫没有收敛的迹象。于是申包胥面对自己与伍子胥的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毫无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并对伍子胥撂下了这样一句话:“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也即你伍子胥可以灭亡楚国,我申包胥一定能复兴楚国。

在当时的情况下,申包胥只能到晋国和秦国去搬救兵,考虑到晋国是楚国的死对头,申包胥只能到秦国去求情。况且,这楚昭王还是秦哀公的外孙。经过一番跋山涉水,七天七夜来到了秦国后,没曾想后者根本不愿意趟这趟浑水。于是,申包胥又在秦国的城墙外面哭了七天七夜,连一滴水、一颗米都没有进食。这下可把秦哀公给烦死了,整天哭的我都睡不好了,还不吃不喝,万一死在了秦国还要给他收尸。

最后,秦哀公终于派了一股军队去救援楚国,申包胥不仅跟着秦军返回了楚国,而且身先士卒,终于打退了吴国军队。由此,楚国终于从覆灭的边缘起死回生。不过,这场胜利的关键因素,却是和申包胥的眼泪分不开的。

拓展阅读

申包胥(生卒年不详),芈姓,蚡冒氏,名包胥,因封于申邑,故称申包胥。是楚蚡冒(楚厉王)后代,又称王孙包胥。华夏族,今湖北省京山市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

前506年,昔日好友伍子胥以吴国军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责备伍子胥,为复国,申包胥来到秦国请求帮助,一开始不被答应,申包胥便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史称“哭秦庭”。秦哀公亲赋《无衣》,发战车五百乘,遣大夫子满、子虎救楚。吴国因受秦楚夹击,加之国内内乱而退兵。楚昭王复国后要封赏申包胥,他坚持不受,带一家老小退入山中隐居。从此申包胥被列为中国的忠贤典范。

申包胥的祖先楚厉王(?―公元前741年),芈姓,熊氏,名眴,亦称楚蚡冒,楚霄敖长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758年―公元前741年在位。申包胥又被《战国策·楚一》记作“蚡冒勃苏”,“勃苏”即“包胥”;可见,申包胥其实是楚厉王熊眴的后人,居住在楚国申地。以“蚡冒”和“申”为氏,并非三皇之首包羲(伏羲)后裔,也不是出自神农氏后裔的申氏。

相关史籍记载,见《史记正义·秦本纪》、《左传·定公五年》、《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左传·定公五年》、《国语·吴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何又对百越、南越发起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秦始皇大家也知道的不简单,统一六国,中华第一帝,话说他有一件事做得很多人都不太理解,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话说他在同一了六国之后啊,然后又突然的对百越、南越发起战争,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是个啥问题吧!秦始皇对百越之地采取的军事行动,是秦朝统一战争的一部分,算不

  • 索额图怎么死的?他为什么是清朝第一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索额图是清朝大臣,在康熙继位初期时,辅佐康熙缉拿鳌拜,并且将鳌拜党羽一举拿下,此后深的康熙信任。索额图之后又平三藩、收复台湾、征噶尔丹,立下诸多战功,在朝中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但索额图最后却是被康熙处死,康熙全面否定了索额图除尼布楚谈判以外的所有成就,更称他是“本朝第一罪人”

  • 白莲教、小刀会教、捻军教、红灯照、义和团怎么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白莲教,小刀会教,捻军教,红灯照,义和团其实都是晚清的一些组织,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么组织那么谁更加厉害一些呢?如果要做一个排名的话,他们都是怎么排名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要对这清末五大民间组织做排名,首先要弄清楚这些组织的由来和相互关系。从发展规模、隶属关系和影响力来

  • 刘子业是哪个朝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刘子业的名字,一般都会和“荒唐”“昏庸”这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很多了解刘子业的人,都会对他表示鄙夷,这个在历史上名声这样不好的皇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刘子业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姐姐,山阴公主,姐弟俩都差不多是同一种人,可以想象,有这样的统治者,这个朝

  • 曹髦为什么要正面和司马昭硬碰硬,而不是选择派人暗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曹髦是曹睿之后,又一位颇具血性的魏国国君。曹髦即位时只有13岁,但他早已对司马氏的专权感到不满。曹髦长大后,自己的权势却日益衰退,所以他有了除掉司马昭的打算。不过曹髦采取的方式可能让很多人都没想到,曹髦并没有派人暗杀司马昭,而是自己直接要跟司马昭正面对决,就等于是背水一战,不给自己留下后路,最后曹髦

  • 万历皇帝不让大臣退休?李廷曾写上百封辞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将近有50年时间。但万历却因倦于朝政,中间有20多年不在上朝,导致国家运转陷入衰退。作为万历手下的大臣有时候也很痛苦,想要辞官退休可能都很难,据说当时有一位官员写了上百封辞呈最后万历才答应。或许这跟万历没那么勤政有关,但也说明明朝还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退休机制。导致

  • 秦国将领李信立有哪些战功?他和秦始皇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李信是秦国末期著名将领,曾率军在灭燕之战中立下大功。不过后来李信伐楚被项燕击败,没能一举攻破楚国。李信年少便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秦国年轻一派中颇有威信,此后也是深的秦始皇的信任。荆轲刺秦王失败,燕国此举让秦始皇大为恼怒,立即下令派王翦、李信等人攻打燕国。后来李信率兵追击太子丹,燕国被迫斩杀太子丹,并

  • 真正的玄武门之变和正史记载相符吗?史官到底能不能被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玄武门之变算是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污点,虽然这件事被记录在史料中,但依然有不少人怀疑其中的真实性。根据史书的记载,李世民之所以会大义灭亲,也是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义在先,甚至想要暗杀李世民,所以这就给了李世民一个动手的机会。但历史上真是如此吗?李世民称帝后,记录此事的史官还能否保证公正,也不敢100%

  • 朋党之争对北宋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朋党之争其实不管如何最后结局怎么样,都还是会有影响的,这个宋朝的朋党之争就非常非常严重,话说对北宋都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有什么影响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儒家常说“君子群而不党”。但事实上历朝历代的朋党之争都是儒生们所造成的恶果。所谓&l

  • 战国时期真的存在百万大军吗?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到底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都是战况十分惨烈的战役。根据史料上的记载,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的总兵力超过百万,最后赵国45万大军被全歼,而秦国伤亡人数也在20万左右。此后在邯郸保卫战中,秦国又造成了接近20万人的伤亡,导致元气大伤。不过在战国时期,真的存在规模如此庞大的战役吗?根据战国时期赵国人口的推算,赵国打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