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蠡西施什么关系?范蠡与西施的故事揭秘

范蠡西施什么关系?范蠡与西施的故事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26 更新时间:2024/2/3 22:20:48

西施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他的丈夫则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商人范蠡。当年勾践伐吴失利,他便打算用美人计乱吴。后来西施和郑旦二人被选中,学了三年歌舞礼仪后由范蠡献给吴,等勾践灭吴后,西施则是下落不明,关于西施的结局也是说法众多。那范蠡和西施到底有没有在一起过呢?恐怕其中的真相已经难以得知,也只能通过各种推测来判断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了。

传闻范蠡西施一见钟情,但为了遵守王命,让西施魅惑吴王夫差,范蠡不得不忍痛将西施送到吴国。勾践灭吴之后,在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范蠡悄悄的带着西施离开越国,最终两人泛舟江湖,过着神仙美眷的隐居生活。东汉《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范蠡与西施的传说令人神往,这是一段英雄美女的真挚感情故事。然而在本世纪初,苏州出土的三片竹简,却揭开范蠡与西施的真实关系,让人不由感叹自古男人多是负心汉!

越国臣服吴国之后,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大夫种献灭吴七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得诸暨苎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一见之下,他爱郑旦,更爱西施,而这两人都喜欢范蠡。但西施、郑旦是美人计的关键,所以范蠡和西施感情自然要埋藏在内心深处。

此后三年,越国对西施、郑旦进行了女神级培训(据说郑旦开朗自信,西施内向自卑,郑旦经常鼓励西施),让这两位村姑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浑身上下都散发出美的气息。训练完毕之后,两人就被送到吴国,她们临危受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扮演了使者和间谍的角色。

史书记载,吴王夫差见西施、郑旦大悦,收西施于姑苏台,收郑旦于吴宫,吴国从此君王不早朝,越国勾践却卧薪尝胆。

吴国灭亡之后,范蠡与西施泛舟江湖,最终范蠡西施功德圆满,既完成了国家复仇计划,又与心上人双宿双飞,这是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

然而在2003年,苏州一个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发现了一个战国时代的古墓,墓中没有什么值钱的文物,但却有三片竹简,记载的21个字却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蠡与施潜通,三年始达吴,以语儿亭为质,施不得不勉。

范蠡与西施有私通,从越国走了三年才到了吴国,范蠡以“语儿亭”为人质相要挟,西施不得不继续前往吴国执行任务。

唐朝陆广微《吴地记》:“县(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於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於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文人说西施与范蠡私通,属于“红颜祸水”的思维,实际应该是范蠡与西施私通。与范蠡“老狐狸”相比,西施只是一个不懂世事的姑娘而已,所以主动要求私通的应该是范蠡,而私通的结果是生了一个叫“语儿亭”的小孩。

按照这三片竹简记载,范蠡与西施应该翻脸了,西施不想去吴国,而范蠡却以儿子逼迫。因此,范蠡为了自己事业,不惜以子威胁,要自己女人投入别人怀抱,标准的负心汉,典型的始乱终弃。

在西施命运的诸多传说中,有一则是被范蠡沉湖说:范蠡把西施骗到太湖,到湖心的时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将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这样溺死于太湖之中了。结合苏州出土的三枚竹简,这一种说法反而更可信,因为范蠡私通西施在先,而且还生下一子,为了防止西施透露实情而将她灭口。

另外,与西施一同送给吴王的郑旦命运极其诡异,史书记载是“郁郁不得志,经年而死,夫差哀之,葬于黄茅山”,因嫉妒西施受宠,送到夫差身边只有一年就去世了。但如果结合这三枚竹简,范蠡送西施与郑旦到吴国,途中走了三年,范蠡对郑旦做了什么?语儿亭实际上会不会是郑旦的儿子?原本开朗的郑旦一年“郁郁而终”,会不会与范蠡有关?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不愿还政于刘禅?是因为刘禅太年轻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死后,诸葛亮和李严同为托孤大臣,但诸葛亮明显地位更高,甚至还要力压刘禅一头。当时刘禅的身份虽然是蜀国皇帝,但基本没有任何实权,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自己决定。因为诸葛亮的形象被树立的太高大,而刘禅又并非一位明君,所以他在朝中权倾朝野好像也没什么不对。但要是换一个人来看,大臣不愿还政于皇帝,其中的原因可

  • 李成器与李隆基什么关系?李成器让位李隆基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李成器是唐睿宗长子,李隆基的哥哥,李成器死后李隆基下诏,追谥他为让皇帝。或许正是因为李成器的谥号,让不少人觉得李隆基的皇位是李成器让出来的,不过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李隆基在朝中的权势已经不是李成器能够撼动得了的,哪怕他是嫡长子。所以李成器也是为了自保才主动让出皇位,此后也是选择明哲保身。李成器和李隆基

  • 当年慈禧一天的生活费相当于如今的多少人民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慈禧太后是晚清时期的败家娘们,光就这么说的话可能大家也仅仅只是觉着吃东西,用的东西都非常的奢华罢了。然而事实上远远超乎咱们的认知与想象的。根据当年清王朝最后一任总管太监小德张的回忆:慈禧太后的一天下来的日常开销大约在4万两纹银左右。那么这4万两纹银相当于现在多少人民币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 康乾盛世时期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老百姓真的衣食无忧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在公元13世纪的时候,意大利的商人马可波罗到达了中国,并且在中国停留了很长一段的时间。回到意大利之后,马可波罗便在中国各个地区游历的经过写成了一本旅行记录,即《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使得欧洲人对中国的这地方、习俗、历史以及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明万历年间,以利玛窦为首的一群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到中国讲

  •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并一统六国,为何会遭到后人批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导语:商鞅的法治极其成功,使秦国强盛而统一天下,为何遭到后人人批判?商鞅所推行的法治其实是君主手中的工具,压榨人民的武器,遭到了儒家、道家的抵制战国时代,乱世纷争,诸侯争霸,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并统一天下,都进行过各式各样的变法,有魏国李悝变法、吴起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燕国乐毅改

  • 清朝为何不允许外国女人进入国内?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国统治者常常会与外界保持着和平共处的贸易关系,贸易往来,相互合作才能实现共赢。这样的合作不仅仅可以让本国获得丰富的物品,还可以与他国进行长时间的文化交流,以做到扬长补短的效果。可是,事情的发展从来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清朝末期,乾隆开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这使得中国与外界的交流

  • 朱由校真的很无能吗?真的只会做木工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可能有很多人都认为,明朝时期倒数第二位皇帝,也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其实就是一个无能昏庸的皇帝吧。的确,朱由校的种种表现,的确让人对他会有这样的印象,但是,不做就真的代表没有能力去做吗?朱由校到底是不是一个昏君,他是真的一辈子只会做木工,别的什么都不会吗?1.朱由校是一

  • 田氏代齐之后,为什么连国名都不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西周时期最开始分封的齐国,是属于姜子牙的领土,我们称之为姜齐,但是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齐国就是如此,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成了田氏人,我们称之为田齐。然而历史上这样夺权篡位的基本上都会改朝换代,至少国号会换一个,做一个新的国家,但是为什么田氏代齐之后,却连国名都不改一个呢?1.吕氏齐国

  • 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他是如何处置黄巢姬妾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唐僖宗是唐朝即位年纪最小的皇帝,刚满11岁便登基称帝。在此期间黄巢起义爆发,黄巢率军攻入长安,唐僖宗被迫逃到四川,这一躲就是四年。后来唐僖宗在川中慢慢积累兵力,准备对黄巢进行反攻。黄巢政权因为缺少群众基础和经济来源,没坚持多久便在唐军的反攻下败下阵来。黄巢逃走却没办法带走他的姬妾,那唐僖宗又是如何处

  • 清朝真的有篡改历史吗?明朝太监张敏到底是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的明朝有一位叫做张敏的大太监,他因为保护明孝宗而闻名。尽管这违背了万贵妃的之意,但是为了保全皇帝的血脉,他做到可义无反顾。不过从明史来看的话,张敏的下场是比较凄惨的,因为最后被万贵妃知道了事情,担心会被报复,所以选择了自杀。在几百年里没人会怀疑此事的真实性,毕竟《明史》可是被修订了上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