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继畬一生有哪些成就?徐继畬生平简介

徐继畬一生有哪些成就?徐继畬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2 更新时间:2024/2/14 17:08:16

徐继畬是清朝晚年名臣,他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纽约时报》更是把徐继畬称为“东方伽利略”。可以说徐继畬当时的个人细想,更具有远见,通过认识世界来认识自身,以商制夷的想法直接影响了中国近代进程。徐继畬的著作在国外也有一定知名度,可能很多朋友对徐继畬还不太了解,这次就来做个简单的介绍,看看徐继畬一生到底有哪些成就,一起了解下吧。

(1)一个生长于山西,却能够放眼世界的人

徐继畬,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县东冶镇人。生于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卒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官至福建巡抚。这是一个和众多晋商一样具有长远眼光的人。他的与众不同在于,在鸦片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惊魂未定中,他开始冷静地思考并着手编写《瀛环志略》。这是一本介绍世界地理的科普类书籍,系统地介绍西方各国的风土人情,从此开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窗户。

其实,徐继畬的文化自觉和当时许多的知识分子一样,来源于鸦片战争后国门訇然洞开后给国人带来的历史屈辱。1837年,已过不惑的徐继畬来到福建任职,面对这个有着漫长海岸线的省份,面对着浩瀚海洋外不为人知的新鲜事物,徐继畬也如大清所有的官员一样,沉浸在天朝大国的自豪中,没有一点危机感。

然而,仅仅三年后,大清国竟然被从海上远道而来的英国舰队打败。嚣张的英国军队沿着中国的海岸线一路顺利地逼近天津港,而沿线的中国军队竟然毫无防备,战争以满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种民族屈辱,彻底摧毁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令这帮官员和知识分子震撼的是: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居然被来自数万里之外的洋人涂炭;曾经纵横中原、所向无敌的女真铁骑,竟然在洋枪火炮面前连连败绩;紫禁城的大殿中,满朝文武都被这从天而降的灾祸所震慑,居然对趾高气扬的洋人的要求无可辩驳,甚至被裹携着割地赔款……

这一切的挫败,是亘古以来中华民族从未经历的。那么,这些被华族称为蛮夷的洋人,到底是怎样练就了跨洋过海、坚船利炮的本领,又为什么因为一个通商问题和大清兵戎相见?

(2)《瀛环志略》对华盛顿及美国的赞扬

鸦片战争后,大清被迫实行五口通商,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纷纷登上中国口岸。这一年,徐继畬任福建布政使,兼办厦门、福州两个开放口岸的通商事宜。

道光皇帝交待徐继畬一方面要学会与洋人做生意,另一方面也要了解西方,把他们的各种情况搞清楚。徐继畬在反思战争带来的后果时,意识到对西方世界的无知,是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要想驱逐敌人,必须全面认识西方国家,重新认识变化了的世界。

背负着历史使命的徐继畬,暂时把民族的屈辱放下,把心中的愤懑置于一边,与传教士们展开了漫长的访谈式的对话和交流,不断地收集各国资料。

这项工作,他足足做了5年。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瀛环志略》成稿,全书共分10卷,图44幅,介绍了各洲的疆域、种族、人口、生活、风俗等。书中对西方制度与人物的溢美之辞不惜笔墨,尤其称颂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这里不妨抄录如下:“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駸駸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3)思想的反思与制度的掣肘

在那样的时代里,仍沉迷于中国是“世界中心”、“天朝上国”迷梦中的朝野士夫,根本无法接受徐把中国定位于世界一隅的观念;当朝野内外对洋人同仇敌忔时,徐竟然不惜笔墨赞美美国的领袖。

这对那个时代,从未出过国的人来说,思想之超前、眼光之高远,简直是不可思议、惊世骇俗!

在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反思上,道光皇帝茶饭不思,反省的结论是“总因朕无知人之明,自愧之恨”。朝野上下的公论无非是“奸臣误国”,“忠良蒙难”,都把矛头指向在战争中接替林则徐的琦善,根本无人想到是自身制度的落后。

总而言之,皇帝无过,罪在万方,尤其是用人不当,没有人思及制度之优劣。

徐继畲与魏源等人的认识不同在于,他放眼世界,全面对比,对封建专制和皇权独大的弊端进行审视。更让人为徐继畬担心的,以当时清廷专制之登峰造极,制度理念之僵化老旧,身为朝廷命官的他竟然敢于宣传和赞美外国制度。

他的这种作为,分明是在向世人宣布,在大清国的天朝之外,在专制独裁的体制之外,还有更先进的制度。

在他的潜意识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虽属原创,却与中国“三代”政治中的“禅让”、“天下为公”等古道不谋而合,西方民主制度之内涵大有“符合孔子遗意”。

华盛顿那种不为自己私心所惑,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正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士子难以逾越的道德屏障。这种现实版的集政治、精神与道德于一体的领袖,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上古时代三皇五帝的传说中才得以一见的楷模,而现在远在西方的华盛顿的表现,足以令大清那些浸润孔孟之道、满嘴道德文章,台前台后两副面孔的“假道学”们汗颜脸红。

这种担心不久就成为现实。

徐继畬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热情赞誉以及他提倡的缓和外交策略,遭到在朝官员的不满甚至愤懑,弹劾他“大张夷情”的奏折接二连三地送到了咸丰帝面前。

徐继畬被迫去职返乡。

之后,虽然随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以及清朝洋务运动的进程,徐继畬处境有所好转,并且出任总管同文馆事务大臣,也即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首任校长,但终不得志。

没有想到的是,居然在1873年,同治帝恩准其重赴“鹿鸣宴”,并加赏头品顶戴。之不久,徐继畬即病逝。

这个待遇对他来说,到底是对个人政绩的肯定还是对制度的反思呢?这对他已经不重要了。而之后洋务运动的兴起和知识分子关于“中学”与“西学”的争辩,已经不可阻挡地展开了……

【作者简介】乔永胜,致力于用现代视角检视历史人物,更多还原人性的写作。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瞻基杀了朱高煦,为什么放过了朱高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大明风华》的热播,很多人也对明朝的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剧中朱瞻基最后登基称帝,但是面对自己的两个叔叔,朱高煦和朱高燧,他们两人总是站在一伙,想要对皇位图谋不轨,当朱棣还活着的时候他们就非常嚣张了。然而很多人知道,朱高煦最后是被朱瞻基处死的,可是跟他一起的朱高燧为什么朱瞻基没有追究他,他最后还善

  • 司马直死谏汉灵帝,他究竟是被谁给逼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汉灵帝时期,皇宫南宫云台意外发生火灾,后来宦官张让劝汉灵帝收“修宫钱”,但这个数字却是个天文数字。钜鹿郡太守司马直不愿刮搜民脂民膏给朝廷凑钱,于是称病不就。但上面三番四次催促司马直交钱,最后司马直无奈,决定死谏汉灵帝。最后汉灵帝看着司马直的遗书才发现自己做错了,感到无比的自责

  • 李善长可谓位极人臣,为何最后被朱元璋连同妻女一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善长早年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算是比肩萧何的人物。等朱元璋称帝后,李善长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堪称位极人臣。但谁也没想到,李善长最后竟然被朱元璋连同妻女弟侄一并处死,当时李善长已经76岁,晚年遭此不幸实在令人唏嘘。要说李善

  • 孙太后为什么没有让朱祁钰还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镇在土木之变当中被瓦剌俘虏,在那里度过了一年的俘虏生涯,不过当初瓦剌俘虏他是为了想要以此来威胁明朝,没想到新君朱祁钰登基,朱祁镇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后来朱祁镇回宫,却被朱祁钰囚禁起来,这时候,朱祁镇的生母孙太后,为什么没有强制要求朱祁钰还政呢?朱祁钰算是临危受命,可是朱祁镇都已经回来了,为何连孙

  • 朱见深的儿子都谁生的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人在看《大明风华》这个朱见深也是不一般的人物,话说朱见深好像一没有孩子,但是其实也并非如此了,朱见深有孩子话说在后宫里面隐藏了不知道多少年,所以这个故事就显得很有意思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朱见深到底有几个儿子,分别叫什么吧,感兴趣的别错过哈!朱见深其实前前后后有好多儿子,准确的来

  • 明宣宗弑父为何还被赞颂他是一位好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近期《大明风华》这部剧又带动了一次大家对于明朝历史的一定了解。明宣宗朱瞻基是明朝时期的第五位皇帝,天资英畅,敬礼大臣,谨慎用人,勤恤民隐,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由于他出色的治国方针,竟治理出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可以说是一位

  • 夺门之变三大功臣下场如何?只有一人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将领石亨、大臣徐有贞和宦官曹吉祥被认为是夺门之变的三大功臣,他们策划了朱祁镇复位一事。朱祁镇平安回归后被朱祁钰软禁在南宫,后来朱祁钰身体抱恙,石亨为了立功暗中联系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希望能让朱祁镇复位。计划成功后,这三人也是受到了朱祁镇赐予的奖励,但他们只是风光一时,最后的下场只有一人勉强善终。一起

  • 魏延的南郑侯地位有多高?在蜀国处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不少人可能都小看了魏延在蜀国的实际地位。诸葛亮在准备北伐期间,魏延升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后来曹魏派出三路大军进攻汉中,魏延临危受命领兵攻击凉州,期间遇到了费瑶,郭淮大军,并且将其击败。立下大功的魏延再次升官,成为前将军,并且封南郑侯。那魏延的南郑侯爵位在蜀国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地位呢?这其中的奥秘恐

  • 朱祁镇有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明英宗朱祁镇其实也很有争议的一个人,他又叫明英宗然后好像他差点把明朝搞得快灭亡了,然后又两次登上皇位,这看起来就显得十分的尴尬了,那么有的人得问了,这个朱祁镇到底有历史功绩,让后人经常性提起他,真正的历史上朱祁镇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算好皇帝还是算昏君啊?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大明

  • 孙皇后立朱祁钰为帝,朱祁镇归来孙皇后为何不让朱祁钰还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土木堡之变后,京城告急,瓦刺还打算以朱祁镇为筹码向明朝要好处。但国家不可一日无主,后来孙太后答应让朱祁钰即位,算是解救了明朝危机。谁知朱祁镇几年后竟平安归来,这下就比较尴尬了,朱祁钰到底要不要还位给自己的哥哥呢?虽然朱祁镇是孙皇后的亲儿子,但孙皇后并没有让朱祁钰主动还位,这又是为什么?下面就来讲讲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