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为什么说崇祯无能?崇祯是生不逢时吗?

康熙为什么说崇祯无能?崇祯是生不逢时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244 更新时间:2024/1/21 16:32:28

明朝虽然亡于崇祯之手,但当时明朝败局已经难以挽回,灭亡的原因体现在方方面面,也不是崇祯帝一个人的过错。其实崇祯继位初期是打算挽回大明颓势的,只不过朝廷贪腐严重,朝纲败坏,已无力回天。康熙帝觉得崇祯无能,那崇祯究竟是个怎样的皇帝呢?这次就来为大家介绍下历史上的崇祯帝,看看他究竟做了些什么,康熙对他的评价究竟有没有道理。一起了解下吧。

(一)初上位想干一番事业

明光宗朱常洛原有5个儿子(另一说6个),但大都夭折了,只剩下朱由校和朱由检两兄弟。明熹宗朱由校是史上闻名的“木匠天子”,性格荒唐怪异,偏信昏庸,荒废朝政,天七年(1627年)病逝前,由于没有子嗣,指定弟弟朱由检继任,是为明思宗,年号改为崇祯。史上也称明思宗朱由检为崇祯皇帝。

客氏是明熹宗的乳母,魏忠贤是是宫中的太监,客魏两人结为“对食”。“对食”就是太监宫女间结成的形同夫妻的关系。两人千方百计哄着明熹宗玩乐,从而操纵皇帝,左右朝政大权。两人心狠手辣,多次使诡计将怀孕的皇后和其他嫔妃流产,让明熹宗无后裔。

崇祯皇帝上位时年仅17岁,他对当时的混乱局势十分清楚,首先就是要除掉天怒人怨的客魏集团。他十分小心谨慎,入住皇宫的当天,自己带着干粮,不敢碰宫中的任何食物,晚上也抱剑而眠,时刻准备起来厮杀。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一边悄悄把自己的人逐步安插进宫,一边丝毫不露声色,继续优待客魏两人,使他们摸不清自己的底细。他借客氏请假出宫试探他的态度之时,立刻批准同意,乘机赶走了客氏。与此同时起用其他太监,与魏忠贤抗衡。待客魏集团内部出现内讧时,使计一举消灭。崇祯皇帝称帝才一年多,就铲除了作恶多年的客魏集团,不能不说他很有谋略和执政手段。

面对国家的财政困难,他一直奉行节俭,多次减少皇室的开支,自己和宫里的人都穿旧衣服,皇后还自己洗衣服,将宫里的金银器熔化后充做军饷。他不好玩乐也不好女色,把大批宫女太监遣散出宫。可以说在政事的勤勉上超过了任何一位帝王。他工作起来不分昼夜,有时到了深夜饥饿难耐,就命太监拿几个零钱去买点简单的夜宵来打补充。古代中国历代有400多位皇帝,有谁能做到他这样?

(二)刚愎自用自毁长城

崇祯皇帝虽然克勤克俭,且很有谋略和执政手段,却十分刚愎自用,不断犯下大错误。他即位之初,曾起用名将袁崇焕抗击后金(清)入侵。袁崇焕在山海关外加强军备,令金主皇太极无机可乘。足智多谋的皇太极率领十万精兵,绕开袁崇焕屯兵的通州,直逼北京。

魏忠贤的余党四处散布谣言,说是袁崇焕引来金兵侵犯北京的。皇太极也利用这个机会,将其俘虏的两个太监故意放走,还特意让他们听到后金与袁崇焕早已有约的传言。

两个太监逃回北京后,就把传言禀告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不作任何调查分析,对太监的话深信不疑,不仅下令罢免袁崇焕,以后还将其凌迟处死,导制了辽东防线几乎崩溃,活生生地自毁了长城。

崇祯皇帝冤杀袁崇焕后没有吸取教训,面对日落西山的大明王朝,他总是急于求成。大臣们稍不如他的意,不是被罢免就是被杀戮。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仅内阁大学士就轮换了50人,搞得朝堂不稳,人心思变,朝堂内正直有为的人士越来越少了,满朝文武结党营私,根本不关心王朝的命运。

此时农民起义如火如荼,规模越来越大,崇祯皇帝急忙派洪承畴去镇压,由于军费不足,他用增加赋税来筹集,引起了老百姓的更加不满,使起义的声势更大。到了崇祯六年(1633年)冬,农民起义由局部问题发展成了心腹之患。他认为辜负了兄长的嘱托,对不起自己的列祖列宗,性格逐渐扭曲,变得暴躁多疑,几乎成了神经质。

崇祯皇帝两次发表《罪己诏》,表示由自己承担一切责任,但此时的空头支票已不起任何作用了。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农民军大举攻城,太监曹化淳开城投降,李自成占领了外城。崇祯皇帝见亡国已成定局,痛哭一埸后开始安排后事……

(三)明朝灭亡原因新考

明朝灭亡有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多种因素,有一种说法是,崇祯皇帝舍不得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来充当军饷是一个重要原因。

李自成率领大军进逼北京时,崇祯皇帝慌了手脚,赶紧召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等户部、兵部的要员们来商量如何将关外的吴三桂调回京师之事。

吴襄算了一笔帐,说调回吴三桂的部队需军费100万两银子,国库的账面上显示只有40万两。俗话说,家中有金银,隔壁有杆秤。崇祯皇帝虽说是个十分节俭的皇帝,但大臣们都知道,他是“乌龟有肉在肚头”,恳请他慷慨解囊,从皇银内帑(皇家的小金库)里拿部分出来,以解燃眉之急。但他却向大臣们哭穷:“内帑业已用尽。”

他号召大臣们捐款,但知道没人带头捐肯定不行。他灵机一动,请皇后的父亲、自己的老丈人嘉定伯周奎来发挥带头作用。无奈的周奎只好捐出一万两银子,其他人也不好意思不掏腰包了,东家几百西家上千的慢慢凑起来。据说这军饷还没凑足时,吴三桂不仅没及时来解救皇上,反而做了清廷的内应,令大明王朝倾覆于一夜之间。

这事看来不是瞎编的演义话本。

管理节慎库的赵士锦后来写的《甲申纪事》中说道:“贼载往陕西金银锭上有历年字号,闻自万历八年以后,解内库银尚未动也,银尚存三千余万两,金一百五十万两。”哎!历史上外国有”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君主,中国也有”不爱江山爱钱财“的皇帝!当然,不是说及时凑足了百万两军饷,就能解救大明,至少不会垮得这么快,假以时日能寻找翻盘的机会嘛。

文末述评:人们对崇祯皇帝的印象并不是很坏,大都对他抱有同情之心,普遍认为他兢兢业业一生,可惜“生不逢时”。但历史地全面地分析,明朝的灭亡与崇祯皇帝本人的的确有很大的直接关系。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黄桷文学社副社长。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杨广是为了宣华夫人而杀父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宣华夫人是陈后主同父异母的妹妹,而在隋文帝的独孤皇后还在世的时候,就只有宣华夫人能够得到宠爱,独孤皇后死后,更是比之前更加得宠。然而宣华夫人却与隋文帝之子杨广之间,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关系,名义上宣华夫人是杨广的母辈,但是实际上,两人之间却没那么简单,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杨广就是为了能够得到宣华夫人而杀

  • 夏朝为什么不被世界承认?为何中国却坚持认为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有关夏朝,在国内很多人的认知当中,这是一个确切存在过的王朝,但是因为流传下来的资料并不是很多,所以关于夏朝,还是有很多的未解之谜的,有很多事情都还是没有办法解释清楚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夏朝的存在。不过在国际上,夏朝的存在却一直都不被承认,这又是为什么?夏朝既然存在为什么不承认,这种态度与什么有关系呢?

  • 朱祁镇复辟时,于谦做为朱祁钰的心腹为何不出来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祁镇复辟的故事在明朝也是很大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对于已经是皇帝的朱祁钰来说那是致命的事,毕竟自己皇位好不保了,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这个朱祁钰的一位心腹大臣,他的名字叫于谦,朱祁镇在复辟的时候,话说这个于谦多多少少应该知道吧,但是这个于谦没有出来阻止,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其实背后的

  • 朱瞻基为何称为蟋蟀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蟋蟀皇帝是谁小编反正不知道,小编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也不知道是谁给起的,这也太黑了吧,那么有的人问了,为什么要叫蟋蟀皇帝呢?是不是因为这个皇帝喜欢玩蟋蟀啊?和木工皇帝一样?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就因为朱詹基喜欢斗蟋蟀,就被后世文

  • 汉武帝最喜欢哪位后妃?汉武帝感情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汉武帝刘彻,我们都知道他有着“千古一帝”之称,在位期间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不过好像大家对于汉武帝的感情生活也非常感兴趣,而这方面被提及的就比较少了,其实汉武帝的感情世界也很丰富,金屋藏娇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就和汉武帝有关。阿娇是汉武帝第一位皇后陈皇后,她是汉

  • 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其他儿子都在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朱棣,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明朝时期的燕王,夺取了皇帝侄子朱允炆的帝位,成为了明朝时期的第三位皇帝。当时朱棣骑兵早饭的时候,朱元璋的儿子中不仅仅只有朱棣这一个儿子还活着。那么朱棣造反的时候,朱元璋的其他儿子都在干什么呢?们中间有没有反对或者支持朱棣起兵的,他们又都是怎么做的呢?朱元璋有26个儿子,

  • 八百诸侯国存亡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八百诸侯国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什么朝代有八百诸侯呢?其实就是周朝了,那么这个周朝的八百诸侯国的存亡时间分布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揭秘看看看,看看八百诸侯都是什么时间灭亡的吧!武王伐纣真的有八百诸侯吗?据史书记载诸侯不期而至者八百人,也就是说当时的天下依附周武王的诸侯

  • 曾秉正为什么被朱元璋罢免?卖女儿筹路费最后被处以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曾秉正是明朝初期官员,据说曾秉正为人正直,常替百姓请命,是一位颇受尊敬的清官。正常来讲,这样的官员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曾秉正工作上得罪了不少同事,导致他在朱元璋眼里形象极差,于是下令将他罢免。曾秉正得知后愤愤不平,自己也没多少家当,为了回乡把自己的女儿给卖了。这件事让朱元璋知道后,又惹到他了,最后曾秉

  • 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高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个人小编赶紧他心思很大,但是能力又不够,所以显得很尴尬,其实朱高煦是有造反的,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是失败了,那么有的人会问了,为什么会失败,这个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大明风华》中朱高煦,对明成祖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十

  • 朱祁镇夺位之后,朱祁钰为什么还说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二人之间,最出名的莫过于他们对于皇位的争夺了,原本朱祁镇是皇帝,但是被瓦剌俘虏之后,朱祁钰继位,后来朱祁镇回归,朱祁钰却不肯交出皇位,朱祁镇被软禁。后来发生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朱祁钰却在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连说了三声“好”,看上去就是对朱祁镇重新成为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