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八百诸侯国存亡表

八百诸侯国存亡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26 更新时间:2024/2/14 17:07:44

说到八百诸侯国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什么朝代有八百诸侯呢?其实就是周朝了,那么这个周朝的八百诸侯国的存亡时间分布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揭秘看看看,看看八百诸侯都是什么时间灭亡的吧!

武王伐纣真的有八百诸侯吗?据史书记载诸侯不期而至者八百人,也就是说当时的天下依附周武王的诸侯仅仅八百个,这还不包括保持中立和支持商纣王的诸侯们。那么这八百诸侯都是什么来头呢?接下来为大家带来八百诸侯国存亡表,一起看看吧。

八百诸侯国存亡表

商纣王真的是败于西周的八百诸侯吗?

一直以来,笔者心中关于商朝的没落,完全来自于对《封神榜》的印象。强大的殷商王朝在商纣王的荒淫无道中,被顺天应命的西伯候姬发顺势推倒。而姬发战胜商纣王最重要的是民心和殷商王朝的腐朽统治。

但是当你仔细去看这段历史,你会发现:原来其中有蹊跷!从大量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显示:商纣王并不是某些史料写的那么残暴,商纣王似乎是被人故意抹黑。如果是这样,那么西岐的周人是凭什么推翻强大的殷商王朝的呢?

其实殷商的衰落从商王帝乙就已开始,商朝从约公元前1600年建立,到帝乙(约公元前1100年)已经经历了近500年,早已腐朽不堪,周边的部族已经发展强大,不服商人的管辖。帝辛(即商纣王,是周人对他的蔑称)即位的时候,留给他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没落王朝。

帝辛名叫子受,是帝乙的少子,他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子,一个叫子衍,帝乙为什么会把位子传给最小的子受呢?因为帝乙喜欢子受,子受是一个勇武果敢,身强力壮而又性格强势的人,很适合当时衰弱的殷商王权。这和周人嘴里的商纣王完全相反。

但是,帝乙传位帝辛的做法违反了商王祖甲制定的嫡长继承制,因而引起了殷商王族内部的分裂。为什么后来帝辛的儿子武庚带领殷商遗民发动对周人的反叛时,微子启(即子启)和宋微仲(即子衍)没有参加呢?反而叛乱平定之后,微子启被封为宋国(公爵国,属于一等爵)的国君,以继承商王的香火。

也就是说,帝辛的统治,没有得到他的两个哥哥的支持,反而和他作对。包括箕子比干,虽然没有作对,但对帝辛也是诸多不服。

这是商朝灭亡的第一层原因。

第二,东夷的叛乱。

殷商本是东夷之民,他们的祖先蚩尤由于被黄帝姬轩辕击败而被羌人统治,后来东夷人又推翻了大禹的后代夏后氏,建立了商王朝。在此之前,神权主宰一切,一切都要看神的旨意,而在商人统治时期,他们将神权转化为君权,也即“君权神授”。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则要通过不断的征服来实现。

往往一个政权的衰落源于内部的瓦解,商朝也是这样。东夷各部族的强大形成了对君权的威胁,于是东夷人自己打了起来。这是殷商衰落的真正开始。但是东夷人的内部战争并不代表他们就臣服于周人,商朝灭亡后,他们继续发起了对周人的强烈反抗(周公旦东征),导致周朝险些被颠覆。

第三,强大的外援。

周人推翻殷商,并不只是靠的自己的力量,如果那样,他们还不是商人的对手。周人和商人的对抗实际上持续了很久,从周王季(季历)开始,就一直摩擦不断,但周人始终不是商人的对手,周王季和周文王姬昌都因战败而臣服。周武王的时候,他们已经肃清了周边的反对势力,剩下的全是他们的支持者。

即便如此,周武王也不敢轻易向殷商宣战,他们在孟津进行了一次演习(孟津观兵),但直到两年后,才正式进攻殷商。

而帝辛的悲哀就在于,他双拳难敌四手,那边东夷的叛乱还没有结束,这边西岐的叛军又来了,他们之中还夹杂着自家的内鬼。你说帝辛能不败么?

大洗牌的西周末年,八百诸侯今何在

西周的上古强国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今年日子更不好过了,诸侯们都在互相争夺土地。”周幽王八年的镐京城,在王宫之中举行的诸侯高峰论坛上,诸侯们纷纷议论。

在周厉王搅乱土地制度而后,国内的政治格局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相与为攻渐渐成为主流,此时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状态。各诸侯国拥军自立,周天子幽王继位而后,国家制度的朦胧未清,后宫妃嫔的宫心纠缠,让周幽王这位爱美人胜过爱江山的君主,并不受到各诸侯们的信赖。

此时的诸侯国,已经不同于西周建国初期,纵横交错的地形疆域,杂居而处的戎狄蛮夷,越来越没有权威的西周正统,诸侯们除了奋力保住祖辈留下的遗产,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从过去的守成转变为开疆拓土。

传统意义上的老牌诸侯强国,如齐国、晋国、鲁国、卫国等,已经基本定型。齐晋之强大,鲁卫之衰败,已经不可避免的预兆着乱世的来临。晋穆侯的任性,是因为晋国国力的积累,其任性有其资本。这也从国家层面上反映出,越是强大之诸侯,越是不屑于按照既定的正步发展势力。越是强大之诸侯,越是对西周的制度落实不到位。越是强大之诸侯,就越是要与小诸侯国们称霸。

人总要为自己留下后路

即便是朝中重臣,对牢囿于国君身边的没落之感也无时不在。郑国公姬友虽已历经数年征伐之功,受封郑国诸侯,可是衰败的西周朝政,朝廷中坚力量后继乏人,周幽王依然要把他留在身边以辅佐朝政。姬友对局势并不放心,其惴惴不安,让其不得不为后世多作筹备,在封地努力耕耘,以图发展。姬友的封地,传统强国环饲四周,其中以晋国为首,是姬友最大的心疾。

土地就这么多,不够分的时候就要去抢别人碗里的。姬友显然还没有这种实力,毕竟小虾米总是容易被大鱼吃掉的。幸运的是,晋穆侯的注意力在戎狄族群,数年之中与戎狄频繁征战,竟是忽视国内潜藏的宫廷乱流。史书记载,晋穆侯死后不久,其弟殇叔即成为嫡长子继承制的叛逆者,篡夺侄子的王位,自立为晋侯。嫡长子晋穆侯的太子姬仇无奈之下,逃亡在外。

如果要在西周王室享有话语权,没有强大的军力支持,是有相当危险的。而西周时代的诸侯国,大多缺乏固定规模化军队,国政内乱之时也得依靠西周王师的平叛。齐鲁卫等国,皆少有长期为战的记载。西周与犬戎部族之间的战争,大多是“殷八师”和“西六师”在西周的征伐战争中立下功勋。唯独晋国,由于与西周王室距离较近,常常受到周王的诏令,征伐四方,周厉王、周宣王等皆为如此。

周宣王扶持申伯

周宣王在位时扶持申国崛起,为儿子周幽王所迎娶的亦是申伯之女,并被立为王后。可以说,周幽王时代最有话语权的诸侯即是申伯,新近崛起的郑公伯姬友,晋文侯尚且在国内开展拨乱反正运动,都无法与申伯所抗衡。因此在诸侯高峰论坛的重量级嘉宾,即为申伯。

当然,周幽王也是个非常任性的人物,作为天子之尊,他根本不在乎诸侯们的话语权。在满朝反对声中,周幽王依然把褒姒扶上王后位置,沮丧的申王后只有带着被废的太子姬宜臼回到娘家申国。

八百诸侯今何在

西周朝纲之混乱,加剧了诸侯们的离心离德。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彻底剿灭了诸侯们的信心,传统';四大强国”齐鲁卫晋远离西周天子,各诸侯基本开始脱离西周国政,成为纯粹意义上的地方霸主。诸侯小国的生存空间越显狭窄,即将于短短数年之间沦为权力的边缘。

在西周开国时代风光无限的八百诸侯,已经所剩无几,有的被犬戎攻破,有的被大国兼并。就连曾经数代强盛的虞虢等国,也已全面衰败,其灭亡之路也即注定。

雪上加霜的是,周幽王这位视诸侯同儿戏的君主,整日里揪心于如何讨喜褒姒,饮酒作乐,夜夜笙歌。忠诚天子的诸侯自感外忧内患,亚历山大。无视天子的诸侯则暗自蓄力,他们知道,属于他们的春天就要来了。

大洗牌之下,谁将是最早崛起的霸主呢?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曾秉正为什么被朱元璋罢免?卖女儿筹路费最后被处以宫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曾秉正是明朝初期官员,据说曾秉正为人正直,常替百姓请命,是一位颇受尊敬的清官。正常来讲,这样的官员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曾秉正工作上得罪了不少同事,导致他在朱元璋眼里形象极差,于是下令将他罢免。曾秉正得知后愤愤不平,自己也没多少家当,为了回乡把自己的女儿给卖了。这件事让朱元璋知道后,又惹到他了,最后曾秉

  • 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高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个人小编赶紧他心思很大,但是能力又不够,所以显得很尴尬,其实朱高煦是有造反的,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是失败了,那么有的人会问了,为什么会失败,这个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大明风华》中朱高煦,对明成祖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十

  • 朱祁镇夺位之后,朱祁钰为什么还说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二人之间,最出名的莫过于他们对于皇位的争夺了,原本朱祁镇是皇帝,但是被瓦剌俘虏之后,朱祁钰继位,后来朱祁镇回归,朱祁钰却不肯交出皇位,朱祁镇被软禁。后来发生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朱祁钰却在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连说了三声“好”,看上去就是对朱祁镇重新成为皇帝的

  • 扶苏成功继位秦国还会快速衰亡吗?扶苏能不能成为一名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秦始皇知道,自己死后秦朝会衰败的如此之快,想必他肯定会早早把扶苏喊回来立为太子。其实让赵高和李斯能有机可乘,秦始皇是要附上一定责任的。可能有人认为,如果扶苏能够成功继位,秦就不会那么快的衰亡,那扶苏到底能不能成为一名好皇帝?首先就要从扶苏的为人开始了解了。历史记载扶苏性格刚毅勇武,为人宽厚,经常

  • 朱标为何是太子中的另类?为什么朱元璋从不怀疑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太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太子最后都能够当上皇帝的,有太多的太子死于非命,古代皇宫之中的皇位争夺实在是太激烈了。然而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却可以说是所有的太子当中最为另类的一个了,他可以说是地位最稳固的太子,稳固到他死后,朱元璋根本不想把皇位传给其他儿子,而是直接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元璋

  • 姚广孝是如何帮助朱棣夺取了江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刘伯温,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在民间是留下了很大的名声,其阴阳之术是非常出名的,那本《烧饼歌》可谓是闻名天下。不过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其结局并不好,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令人叹息。明成祖朱棣的谋士姚广孝则比刘伯温好多了,在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后,朱棣对他依然高看,最后得以善终。姚广孝是江苏苏州人,家族世

  • 李密为什么失败的原因?为何李渊却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隋朝末年到唐朝初年,也可以说是一个各地群雄纷争的时代,这一时期里,出现了很多历史上很强大的人物,比如李密。李密出身很高,是瓦岗军的首领之一,自称为魏公,他带领的瓦岗军屡次击败隋军,在当时的名气非常大。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一场争霸当中最终的胜利者是李渊,但当时的李渊其实并不是特别厉害,甚至可以说比较弱小

  • 刘表是诸葛亮姨夫为什么不用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和刘备之间“三顾茅庐”的故事一直都流传,被人们看作是明君与人才之间非常经典的一段故事。诸葛亮有才,但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后世虚构出来的,虽然说诸葛亮没有小说里面写的那么厉害,但是其实也是一位很优秀的军师了。不过,诸葛亮既然很有才,为什么身为他姨夫的刘表却没有用他,反而是

  • 马佳云惠和雍正什么关系?马佳云惠身世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帝的后妃中并没有记载马佳云惠这个人,不过马佳云惠和雍正帝之间的故事却是广为流传。《步步惊心》中的女主若曦,其原型就被认为是马佳云惠。马佳云惠只是一位普通宫女,为什么她会和雍正帝有交集呢?这是不少人好奇的一点,马佳云惠到底是谁?虽然马佳云惠身份不高,但爱情本来就不分什么高低贵贱,或许这份感情对于雍

  • 李善长已经年过七旬手中无权,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后,杀了不少曾经有功的功臣,但是如果说他是因为担心这些人会功高盖主,日后起兵造反,那也说得过去,毕竟历史上没有几个是对此毫不担心的皇帝的,那朱元璋杀掉那些手中握有大权,有能力的臣子也的确是有理由的,但是为什么杀李善长的时候,他已经年过七旬,并且手中没有任何权力,朱元璋还是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