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

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429 更新时间:2024/1/16 20:33:56

说到朱高煦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个人小编赶紧他心思很大,但是能力又不够,所以显得很尴尬,其实朱高煦是有造反的,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是失败了,那么有的人会问了,为什么会失败,这个朱高煦起兵造反的经过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继续分析揭秘看看!

《大明风华》中朱高煦,对明成祖朱棣朱高炽为太子十分不满意,所以屡次向太子发难,陷害太子,致使太子多名亲信被杀,但无论朱高煦怎么做始终没有能让朱棣废了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因此朱高煦怀恨在心,在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起兵造反,但是也没有成功,最终成了一道名菜“瓦罐焖鸡”。

电视剧《大明风华》对于朱高煦的刻画在大体上还是符合历史的,究其失败的原因有两个:

1、没文化、真可怕,勇而无谋

按常理来说,作为皇子享有天下最后的学习条件,朱高煦应该是学富五车才对,但他偏偏不是这样。朱元璋在位时,曾经把自己的子孙召到南京来进行统一教学,因为朱元璋明白一个道理“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他想以此来提高子孙的文化修养和治国之道,可是朱高煦去了之后却根本不当回事,天天吊儿郎当,言行举止狂妄轻佻,这令朱元璋非常生气失望。

而哥哥朱高炽却恰恰跟他相反,朱高炽为人宅心仁厚,性格沉稳,而且很喜欢读书,所以朱元璋册封孙子们的时候封朱高炽为燕世子,朱高煦为郡王,这不仅仅是因为朱高煦是长子的原因,最主要还是因为朱高煦的资质要比弟弟朱高煦强。

在朱棣登基之后,朱高煦天天做梦想着当太子,可朱棣心里明白,大明的江山肯定不能交到一个没文化的人手里,所以选择了朱高炽为太子,不久朱棣又学朱元璋那样立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孙。朱高煦一看,这下完了,自己的太子之位没戏了,所以他一不做不二休,就着手开始造反了。

他先是找借口不去自己的封地云南,然后几次三番的指使人构陷太子,导致太子的很多亲信被杀,想借此让朱棣废掉朱高炽,然后立自己为太子,计划失败后,又趁着朱棣北方的空档,私自招募士兵,打算趁朱棣不在京城的机会杀朱高炽取而代之,并且擅自使用天子仪仗,朱高炽作为监国,并没有对他做出处罚,只是对他进行了劝阻。朱高煦对哥哥的规劝不仅置之不理,反而变本加厉,等朱棣北伐归来,知道原委后,差一点将朱高煦贬为庶人,幸亏朱高炽在朱棣面前说尽好话,才让他逃过一劫,最后朱棣强迫让他离开京城去了自己的封地乐安。

去了乐安之后,他并不老实,在朱高炽驾崩后,居然意图半路截杀回京继位的太子朱瞻基,结果又一次失败了,因为他没想到朱瞻基是何其聪明,早已经对他多有防备了。

朱瞻基继位后,对朱高煦进行了高规格封赏,以此来迷惑他,他居然信了,以为朱瞻基不堪一击,然后就还想联合英国公张辅为内应,张辅本是朱高煦的亲信,这样的谋略,简直就是儿戏,所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而朱高煦却不具备这一点,等朱瞻基兵临城下的时候,这货一兵未发直接扔下全城百姓和亲信,自己偷偷的去投降了。

2、生性凶悍、轻佻狂妄,不善于笼络人心

朱高煦不喜欢学习,反而喜欢舞枪弄棒,这一点还是颇为朱棣欣赏的。朱允炆继位后,朱棣为了拖延被削藩的时间,派儿子去南京做了人质,到了南京之后,朱高煦天天惹是生非,他舅舅徐祖辉看不下去了就几次三番的劝阻他收敛一下,他不打不听反而偷了舅舅的马跑回了北京,一路上还杀死不少官员百姓,他这么一闹,不仅自己残暴的名声远扬,并且这件事也成了朝臣们对燕王削藩的口实。

靖难之役时朱高煦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曾激动的对他说过一句“努力吧!世子多病”,他觉得这是朱棣要立自己为太子的意思,等朱棣登基后,就开始侍功自傲,常常以李世民自比,自信心开始极度的膨胀。

因为他品行不端,而且早已是臭名远扬,所以朝臣们大多对他敬而远之,这导致他身边的追随者很少,所以在起兵时,他只能孤军奋战,没有几个帮手,很快就不战而降了。

朱高煦投降之后,被朱瞻基带回北京关押了起来,有一次朱瞻基好心想去看望下自己的二叔,谁成想这货不但不感激反而伸腿将朱瞻基绊倒了。朱瞻基龙颜大怒,就命人用三百多斤的大缸给他扣住了,朱高煦天生神力,就给顶起来了,朱瞻基又命人在大缸周围点火,活生生给朱高煦整成了一道菜“瓦罐焖鸡”。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祁镇夺位之后,朱祁钰为什么还说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二人之间,最出名的莫过于他们对于皇位的争夺了,原本朱祁镇是皇帝,但是被瓦剌俘虏之后,朱祁钰继位,后来朱祁镇回归,朱祁钰却不肯交出皇位,朱祁镇被软禁。后来发生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复位,朱祁钰却在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连说了三声“好”,看上去就是对朱祁镇重新成为皇帝的

  • 扶苏成功继位秦国还会快速衰亡吗?扶苏能不能成为一名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如果秦始皇知道,自己死后秦朝会衰败的如此之快,想必他肯定会早早把扶苏喊回来立为太子。其实让赵高和李斯能有机可乘,秦始皇是要附上一定责任的。可能有人认为,如果扶苏能够成功继位,秦就不会那么快的衰亡,那扶苏到底能不能成为一名好皇帝?首先就要从扶苏的为人开始了解了。历史记载扶苏性格刚毅勇武,为人宽厚,经常

  • 朱标为何是太子中的另类?为什么朱元璋从不怀疑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的太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太子最后都能够当上皇帝的,有太多的太子死于非命,古代皇宫之中的皇位争夺实在是太激烈了。然而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却可以说是所有的太子当中最为另类的一个了,他可以说是地位最稳固的太子,稳固到他死后,朱元璋根本不想把皇位传给其他儿子,而是直接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元璋

  • 姚广孝是如何帮助朱棣夺取了江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刘伯温,明太祖朱元璋的谋士,在民间是留下了很大的名声,其阴阳之术是非常出名的,那本《烧饼歌》可谓是闻名天下。不过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夺取天下,其结局并不好,被胡惟庸下毒害死,令人叹息。明成祖朱棣的谋士姚广孝则比刘伯温好多了,在帮助朱棣夺取天下后,朱棣对他依然高看,最后得以善终。姚广孝是江苏苏州人,家族世

  • 李密为什么失败的原因?为何李渊却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隋朝末年到唐朝初年,也可以说是一个各地群雄纷争的时代,这一时期里,出现了很多历史上很强大的人物,比如李密。李密出身很高,是瓦岗军的首领之一,自称为魏公,他带领的瓦岗军屡次击败隋军,在当时的名气非常大。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一场争霸当中最终的胜利者是李渊,但当时的李渊其实并不是特别厉害,甚至可以说比较弱小

  • 刘表是诸葛亮姨夫为什么不用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和刘备之间“三顾茅庐”的故事一直都流传,被人们看作是明君与人才之间非常经典的一段故事。诸葛亮有才,但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被后世虚构出来的,虽然说诸葛亮没有小说里面写的那么厉害,但是其实也是一位很优秀的军师了。不过,诸葛亮既然很有才,为什么身为他姨夫的刘表却没有用他,反而是

  • 马佳云惠和雍正什么关系?马佳云惠身世解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帝的后妃中并没有记载马佳云惠这个人,不过马佳云惠和雍正帝之间的故事却是广为流传。《步步惊心》中的女主若曦,其原型就被认为是马佳云惠。马佳云惠只是一位普通宫女,为什么她会和雍正帝有交集呢?这是不少人好奇的一点,马佳云惠到底是谁?虽然马佳云惠身份不高,但爱情本来就不分什么高低贵贱,或许这份感情对于雍

  • 李善长已经年过七旬手中无权,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朱元璋在明朝建立之后,杀了不少曾经有功的功臣,但是如果说他是因为担心这些人会功高盖主,日后起兵造反,那也说得过去,毕竟历史上没有几个是对此毫不担心的皇帝的,那朱元璋杀掉那些手中握有大权,有能力的臣子也的确是有理由的,但是为什么杀李善长的时候,他已经年过七旬,并且手中没有任何权力,朱元璋还是不肯

  • 李世民为何敢在宫门口杀兄弟?他不怕李渊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呢都觉得,在古代,皇帝是权力最大的人,如果不是大权旁落的情况,那么皇帝讲话做事都是“万人之上”的,而面对皇帝的时候,即便是他的儿子也是先君臣后父子。但有时候历史上的情况,却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比如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李建成进宫的路上将他截杀,这件事情就发生在宫门口,可

  • 乐毅功成名就后为什么要出逃赵国?他真是被燕惠王逼走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乐毅虽然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但他曾以统帅身份带领五国联军,达成拿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的壮举,还是让他成为了一代名将。不过乐毅功成名就之后,晚年却出逃赵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可能不少小伙伴都会觉得乐毅是受到燕惠王的猜忌,所以才逃走,不过当时乐毅的处境其实更加复杂一些。燕国的贵族势力也对乐毅意见很大,反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