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看西夏灭亡亡国惨状,解西夏灭国原因

看西夏灭亡亡国惨状,解西夏灭国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4/1/22 23:27:49

说到西夏国其实小编研究的很少,也不知道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但是听说这个国家超级惨的,最后好像还被灭国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事情的发生,而且当时灭国的时候非常的惨烈,那么到底有多么的惨烈,还有这个灭国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

西夏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由少数民族党项人建立的政权,它于公元1038年,由李元昊建立,到公元1227年,被蒙古大军灭亡,国祚时间189年。西夏存在的时期,与其同时对立的有宋朝、金国、蒙古帝国,它的这几个邻居,或是国力强悍,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或是军队强悍,然而西夏就是在这样的夹缝中,凭借着贫瘠的土地,硬是生存了189年,其生命力之顽强,让人佩服。尤其是西夏和蒙古斗争的22年战争,更是让成吉思汗吃尽苦头。

成吉思汗本是金国人,后来因为其杰出的军事才能,逐渐统一蒙古各部,并且举兵造反,脱离金国的统治,独立建国,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成吉思汗其所在的蒙古漠北地区土地贫瘠,生活物资短缺,物产匮乏,严重影响着蒙古帝国的发展,成吉思汗为了打破困境,发动了狂躁的战争机器,疯狂的向四处扩张,第一个敌人,就选中了它的邻居西夏。原因也很简单,蒙古的邻居中,南宋、金国实力都比西夏强,所以成吉思汗认为西夏好打,拿西夏练练手。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第一次率军攻打西夏,结果是蒙古军没有占到什么便宜。此后的20多年里,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又先后5次攻打西夏,最终于1227年灭掉了西夏。那么斤斤弹丸之地的西夏,是如何抵抗蒙古大军的6次进攻呢?原因有2个。

1、西夏人不仅顽强,而且滑头,善于诈降。

面对蒙古大军的入侵,本就善战的游牧民族党项人的战斗力自然不会太弱,然而国力有限,很难抵挡蒙古帝国的进攻。当西夏即将战败时,立刻升起白旗,宣布投降。等蒙古人走后,西夏国力恢复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反叛蒙古,这让成吉思汗非常恼怒。

2、蒙古帝国攻打西夏仅仅是其中一个小目标,他们同时还兼顾着西征中亚、西亚的任务,可以说没有举全国之力灭掉西夏。

1226年,西夏再一次背叛蒙古,这一次,成吉思汗彻底怒了,64岁的成吉思汗拖着病发动了对西夏的第6次进攻,这一次也是蒙古灭西夏之战。西夏人早就料到蒙古军会来,所以做了很坚实的不妨,可惜双方力量悬殊,西夏的很多城池都被攻破。

1226年11月份,蒙古大军进军中兴府(西夏国都),途经灵州城时,遭到了西夏名将嵬名令公的顽强抵抗,蒙古军伤亡惨重,成吉思汗一怒之下,斩了多位打算逃跑的蒙古士兵,才稳住了军心,艰难的拿下了灵州城。拿下灵州城后,蒙古大军包围了中兴府。与此同时,蒙古军还攻克了西夏的盐州,蒙古军队在盐州烧杀抢掠,西夏民众“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中兴府的守城士兵以及军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多次打退了蒙古大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双方的僵持之战一直持续到了6月份。1227的6月份,西夏人遇到了灭顶之灾:此时西夏的中兴府恰巧又发生了大地震,根据史书记载:“地大震,宫室多坏,城夜哭。”。

本来已经缺乏粮草的西夏人,又遇到了地震,城中爆发了瘟疫,很多士兵和老百姓都染上了瘟疫,手无缚鸡之力,只能等死,在这种情况下,西夏人宣布投降,西夏答应1个月后,举行献城仪式。

就在西夏宣布投降后不久,成吉思汗病死,他遗言:不要让自己死去的消息传出去,同时还要求托雷杀死已经投降的西夏皇帝李睍,对中兴府进行屠城。一个月后,李睍率领武百官投降,蒙古军杀死李睍以及他的子女妃嫔等皇室成员,同时对中兴府进行了屠城,一举荡平了中兴府。就这样,建国189年的西夏国正式灭亡。

西夏灭亡后,蒙古在此设立西夏行省,之后又改名为宁夏行省,自此,宁夏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北齐高家都是美男子,但除兰陵王外都是疯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北齐高家生产美男子,但同时高家也盛产人疯子。冯小怜和北齐后主高纬的疯癫事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但整个高家可不是他一个人疯,而是全家一窝疯。这疯可不是随便瞎说的,大多数的专家和学者都认为高家有着家族性遗传精神病史。整个高家有点名气的人物除了兰陵王高长恭之外,其余基本上都有点变态。不过高家人除了变态

  • 宋襄公一度成为楚国人质,为何还能位列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宋襄公是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史记索隐》和《汉书注·诸侯王表》中,将宋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不过很多人觉得宋襄公并没有带领宋国称霸,难以背负霸主之名。其实宋襄公的确有继承齐桓公霸业的野心,想与楚国争霸,但宋襄公的仁义之心过于理想化,导致他一度被楚国挟持,当做人质。关于宋襄公的一生,有很多争议,有人觉得

  • 汉武帝长子刘据为什么叫戾太子?刘询为何追封自己爷爷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刘据是汉武帝刘彻的嫡长子,母亲是卫皇后。刘据六岁时被立为太子,后来刘据跟随汉武帝处理政事,屡屡平反冤案,因此深的百姓爱戴。但后来发生巫蛊之祸,刘据遭到陷害,最后是自杀身亡。汉武帝得知自己冤枉刘据后,还专门建立了思子宫,以表哀思。此后刘据的孙子刘询继位,追封刘据为“戾太子”,这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为什么后周朝廷没有人反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赵匡胤黄袍加身这件事情,不管人们是认为,这是赵匡胤演的一场戏,还是他的手下真心这样做,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他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不过黄袍加身发生的时候,后周还没有被灭,当时的皇室朝廷都还在,但是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赵匡胤这样的做法呢?后周的朝廷大臣们都去哪了,皇室中又为何没有人起兵反抗赵匡胤呢?

  • 三生万物什么意思?三国演义是否运用了三生万物的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肯定早已发现书中很多故事都和“三”有关,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等。为什么作者罗贯中要用“三”来讲述这些内容呢?有人推测,罗贯中可能是老子的信仰者,因此信奉“三生万物”的理念。三生万物出自《

  • 李世民诛杀太子后,如果李渊不禅位他会做何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的建立,李渊的几位儿子中,要属李世民功劳最大。不过李渊还是把太子之位交给了李建成,后来李建成和李元吉依然不放心李世民,便想尽办法排挤他。李世民的下属也都不服,双方展开了一系列的暗中争斗。最后李世民决定孤注一掷,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太子诛杀。李渊见状并没有责怪李世民,而是选择主动让位。不过李世民的

  • 满清八大姓氏现在叫什么?满清八大姓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肯定对佟佳、富察、那拉等姓氏非常熟悉,其实这些正是清朝时期八个最为显赫的姓氏之一,被称为满清八大贵族姓氏。历史上,满族的姓氏演变十分频繁,从金、元时期开始,满族先祖姓就在他们内部宗族中产生了裂变,此后产生了很多新的姓氏,所以如今的八大姓都是清朝中期以后冠用和改用的汉字姓。清朝灭亡

  •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为何从此一蹶不振?春秋君权旁落是注定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初期,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国力逐渐提升,经济上也不断增强,使得郑国能够“小霸”于各个诸侯国。《辞通》中更是把郑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可以说郑庄公的确是将当时的郑国拉入一线强国,但郑庄公去世后郑国迎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内乱,这直接导致郑国快速衰落,从此一蹶不振。步入战国,郑国

  • 霍光死后霍家为什么要谋反?霍光和汉宣帝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霍光作为西汉一代明臣,死后还一直被汉朝皇帝尊奉祭祀,但他的家族却因为谋反失败,遭到满门抄斩。霍光的妻子、儿子、侄子、女婿等人无一幸免,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霍光的家人要选择谋反,实际上这跟霍光当时权倾朝野有关。汉宣帝虽然很信任霍光,但也对他有着十足的忌惮,毕竟大臣功高盖主,对于皇帝来说自然就产生了不安全

  • 和珅倒台是刘墉一手推动的吗?刘墉与和珅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嘉庆帝手握实权后,很快便下令赐死和珅,和珅死的如此突然或许正是因为刘墉在背后加速了和珅的倒台。因为当时弹劾和珅的人正是刘墉的学生,此后嘉庆帝封刘墉为太子太保,全力侦查和珅一案,最后给和珅定了20条罪状。那刘墉与和珅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呢?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什么官场上的仇人,但多多少少有些利益相关的问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