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惠对李世民有多痴情?唐太宗死后竟求早死

徐惠对李世民有多痴情?唐太宗死后竟求早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428 更新时间:2024/3/1 0:04:16

《武媚娘传奇》中,张钧甯饰演的徐慧是名门闺秀,同武则天也是好友,但后来因深爱李世民导致内心滋生仇恨,便设计陷害武则天,最后被打入冷宫。剧中的徐慧在历史上对应的正是李世民的妃子徐惠,徐惠从小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唐太宗因为欣赏她便将徐惠纳为才人。徐惠的确对李世民非常痴情,但她从没有陷害过武则天。李世明驾崩后,徐惠哀慕成疾,但始终不肯服药治病,还求早死,可见李世民在徐惠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一、初得荣宠

情到深处,生命也显得廉价。从古至今,痴心女子甚多,为爱殉情的也不少,今天我们就聊聊后宫里的这个痴情女人——徐惠。

唐太宗嫔妃众多,徐惠是其中之一,湖州长城人,史载“生五月能言,四岁通《论语》、《诗经》,八岁自晓属文”,真的是天资超人,聪颖伶俐,厉害呀!

据说她八岁那年,父亲徐孝德让她仿照《离骚》作诗一首,小徐惠转动一下小眼神,挥笔而就,落笔惊人:

仰幽若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知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其父徐孝德看了大惊,“知不可掩,于是所论著遂盛传”,小才女之名不胫而走,世人争传,轰动了京城。

一代雄主太宗李世民听说后,立即就把这小徐惠召入宫中,封为才人。

当时唐太宗后宫粉黛无数,娇佳如云,唐太宗哪里有时间顾得过来,小徐惠被冷落了。

虽然宫中锦衣玉食,然而没有君的眷顾与爱恋,不免孤寂清冷,难谴无边寂寞,徐惠便研墨展纸,挥笔写了一首《长门怨》: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守分辞芳辇,含情泣团扇。

一朝歌舞荣,夙昔诗书贱。

承恩诚已矣,覆水难重薦。

徐惠由此为史家和后世定格:唐代同题诗歌《长门怨》中唯一的嫔妃和女性作者

这首诗很快就被唐太宗看到,立马召见了她(可见女人有才的重要)。

史称徐惠“手未尝废卷,而辞致赡蔚,文无淹思”。

李世民爱其才也喜欢她的美貌,对徐惠日渐宠爱,把她迁升为充容,父亲也跟着沾了光,加官为水部员外郎。

二、得宠不骄

徐惠是一个不平庸的女子,也不是那种靠色相妖艳取媚的风骚女人,得宠不骄。她也有着过人的胆识与洞察力,当朝野上下大赞特颂唐太宗的圣明与伟绩时,徐惠则从繁荣之中看到了不足,进而认真又如实地屡屡进谏,让唐太宗更加完善,当然有时也令他不愉快(毕竟男人都讲究面子)。

贞观末年,李世民大兴兵马,讨伐四夷,又广建宫室,有点劳民伤财,百姓积怨。

徐惠感于此,上疏谏言:

东戌辽海,西讨昆丘,士马罢耗,漕饟漂没。捐有尽之农,趋无穷之壑;图未获之众,丧已成之军。故地广者,非常安之术也;人劳者,为易乱符也。翠微、玉华等宫,虽因山藉水,无筑构之苦,而工力和僦,不谓无烦。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伎巧为丧国斧斤,珠玉为荡心鸩毒,侈丽纤美,不可以不遏,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

徐惠的奏言文辞恳切,直指时弊,李世民深为感叹地说:“善其言,优赐之!”

徐惠被后人与汉班氏相提并论,可见其文采与人品,在历史上都有一定地位。

就这样,徐惠在李世民心中分量越来越重。

三、为爱殉情

徐惠才思敏捷,时常令唐太宗惊讶,爱慕不已。有一次,李世民派人召她前来,徐惠却迟迟未到,等了很长时间,或许是思念心切,见到徐惠后,李世民表现得十分不高兴,怨她姗姗来迟。

徐惠温柔地望着一脸怒气的一代君王,嫣然一笑,随口就是一首诗: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一下令李世民心花怒放,怒气顿消。

徐惠矜持又温情,多才又幽默,令李世民对她有着不一般的情愫,可以说他们相知相敬,相亲相爱。

唐太宗去世,徐惠哀痛不止,伤心成疾,卧病不起。太医看过后,开方熬药,徐惠却拒绝了。

身边的宫女就劝她,徐惠感慨地说:“帝遇我厚,得先狗马侍园寢,吾志也!”

这个徐惠是一个深情又专情,痴情又柔情的人,想以身殉爱。

唐太宗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永徽元年,徐惠如愿追随他而去,年仅24岁,成为了李世民后宫之中唯一一个愿意为他殉情的女子。

李世民后宫佳丽无数,得过宠爱的女子也不在少数,然而真正愿与他同生共死的却只有这样一个,可见,爱情多的是逢场作戏、利益追逐。然而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徐惠这样一个才女的真爱,对徐惠而言,李世民虽佳丽无数,却爱她颇多,这是她的幸福,也是她的不幸,因为她为这份爱付出了生命。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作者简介】常志梅,甘肃临夏人,喜欢音乐、文学。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看西夏灭亡亡国惨状,解西夏灭国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西夏国其实小编研究的很少,也不知道这个国家发生了什么,但是听说这个国家超级惨的,最后好像还被灭国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有这样事情的发生,而且当时灭国的时候非常的惨烈,那么到底有多么的惨烈,还有这个灭国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西夏是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由少数民族党项

  • 北齐高家都是美男子,但除兰陵王外都是疯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都说北齐高家生产美男子,但同时高家也盛产人疯子。冯小怜和北齐后主高纬的疯癫事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但整个高家可不是他一个人疯,而是全家一窝疯。这疯可不是随便瞎说的,大多数的专家和学者都认为高家有着家族性遗传精神病史。整个高家有点名气的人物除了兰陵王高长恭之外,其余基本上都有点变态。不过高家人除了变态

  • 宋襄公一度成为楚国人质,为何还能位列五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宋襄公是宋国第二十任国君,《史记索隐》和《汉书注·诸侯王表》中,将宋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不过很多人觉得宋襄公并没有带领宋国称霸,难以背负霸主之名。其实宋襄公的确有继承齐桓公霸业的野心,想与楚国争霸,但宋襄公的仁义之心过于理想化,导致他一度被楚国挟持,当做人质。关于宋襄公的一生,有很多争议,有人觉得

  • 汉武帝长子刘据为什么叫戾太子?刘询为何追封自己爷爷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刘据是汉武帝刘彻的嫡长子,母亲是卫皇后。刘据六岁时被立为太子,后来刘据跟随汉武帝处理政事,屡屡平反冤案,因此深的百姓爱戴。但后来发生巫蛊之祸,刘据遭到陷害,最后是自杀身亡。汉武帝得知自己冤枉刘据后,还专门建立了思子宫,以表哀思。此后刘据的孙子刘询继位,追封刘据为“戾太子”,这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时候,为什么后周朝廷没有人反对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赵匡胤黄袍加身这件事情,不管人们是认为,这是赵匡胤演的一场戏,还是他的手下真心这样做,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他成了宋朝的开国皇帝。不过黄袍加身发生的时候,后周还没有被灭,当时的皇室朝廷都还在,但是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赵匡胤这样的做法呢?后周的朝廷大臣们都去哪了,皇室中又为何没有人起兵反抗赵匡胤呢?

  • 三生万物什么意思?三国演义是否运用了三生万物的理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肯定早已发现书中很多故事都和“三”有关,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等。为什么作者罗贯中要用“三”来讲述这些内容呢?有人推测,罗贯中可能是老子的信仰者,因此信奉“三生万物”的理念。三生万物出自《

  • 李世民诛杀太子后,如果李渊不禅位他会做何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的建立,李渊的几位儿子中,要属李世民功劳最大。不过李渊还是把太子之位交给了李建成,后来李建成和李元吉依然不放心李世民,便想尽办法排挤他。李世民的下属也都不服,双方展开了一系列的暗中争斗。最后李世民决定孤注一掷,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将太子诛杀。李渊见状并没有责怪李世民,而是选择主动让位。不过李世民的

  • 满清八大姓氏现在叫什么?满清八大姓氏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肯定对佟佳、富察、那拉等姓氏非常熟悉,其实这些正是清朝时期八个最为显赫的姓氏之一,被称为满清八大贵族姓氏。历史上,满族的姓氏演变十分频繁,从金、元时期开始,满族先祖姓就在他们内部宗族中产生了裂变,此后产生了很多新的姓氏,所以如今的八大姓都是清朝中期以后冠用和改用的汉字姓。清朝灭亡

  • 郑庄公去世后郑国为何从此一蹶不振?春秋君权旁落是注定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初期,郑国在郑庄公的带领下国力逐渐提升,经济上也不断增强,使得郑国能够“小霸”于各个诸侯国。《辞通》中更是把郑庄公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可以说郑庄公的确是将当时的郑国拉入一线强国,但郑庄公去世后郑国迎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内乱,这直接导致郑国快速衰落,从此一蹶不振。步入战国,郑国

  • 霍光死后霍家为什么要谋反?霍光和汉宣帝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霍光作为西汉一代明臣,死后还一直被汉朝皇帝尊奉祭祀,但他的家族却因为谋反失败,遭到满门抄斩。霍光的妻子、儿子、侄子、女婿等人无一幸免,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霍光的家人要选择谋反,实际上这跟霍光当时权倾朝野有关。汉宣帝虽然很信任霍光,但也对他有着十足的忌惮,毕竟大臣功高盖主,对于皇帝来说自然就产生了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