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为何被叫做刘大耳?

刘备为何被叫做刘大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06 更新时间:2024/3/9 17:22:17

说到刘备,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了,三国时期蜀国的主公。很多人都觉得刘备是个伪君子,那些什么义气都是假的。但是要注意的是,环境不同,在那样一个年代,只要能达到目的,过程是称不上判理违道的,其实都不算什么。更有古言:杀一人有罪,屠万人为王,杀得万万人,方为王中王。今天也不说刘备如何,就说说刘备的绰号,刘大耳,怎么来的。

双手过膝,两耳垂肩

先来回忆下,三国演义中刘备出场时形象: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其中的双手过膝,两耳垂肩,我们就可以看出刘备是长得何许大耳模样,不过汉服都是超大的袖子,双手过膝,或许会让刘备更具点文人气质。

刘大耳,大耳贼

曹操生擒了吕布之时,吕布曾想委曲求全先做曹操的部下,一边是人中吕布,一边是唯才是举的曹操,而且吕布当时是有助过刘备,刘备就在曹操身边,自以为这次可以免于丧命的吕布,不料刘备一言:曹公,难道忘记了丁原董卓的事了么?吕布大怒,怒瞪刘备,你这大耳贼!!吕布,卒。

三国演义原文中是叫:大耳儿,又有译书为:大耳贼,但无论如何,这刘大耳,也就被广而传之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迁宫刑为什么是自己提出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都以为,司马迁所遭受的宫刑,其实是汉武帝下的命令,当司马迁提出对李陵事件的异议之后,就被处以宫刑了。但是实际上,司马迁的宫刑其实是司马迁自己提出来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司马迁为什么会主动要求要宫刑,汉武帝当时是想要如何惩治司马迁呢?这背后到底还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事情?1.司马迁为何主动要

  • 曹参是曹操的祖先吗?是怎么当上汉朝第二位丞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曹参作为一名丞相,在历史上并不是特别的出名,他有一个成语“萧规曹随”,说明他虽然能力比不过萧何,但是脑子非常灵活,也很明白治理国家应该怎么做。只不过,既然曹参能力不是很强,为什么还会成为汉朝的第二代丞相?而曹参之后,汉末时期的曹操,很多人怀疑他和曹参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 魏国和楚国的变法,为什么不如秦国有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启动商鞅变法,此后国力逐渐强盛,在接下来的100多年里成了唯一的强国,由秦始皇完成了一统六国的伟业。实际上秦国的崛起之路走得很冒险,当时魏国和楚国都是强国,而且他们也有进行变法改革,不过从结局来看,魏国和楚国的变法为什么就不如秦国来的奏效呢?其实变法只是崛起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能够坚持,前后君

  • 赵匡胤武术有多厉害?可能是历史上武功最高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赵匡胤的身份除了是北宋开国皇帝,以及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以外,还是一名武术家。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赵匡胤会武术这件事,他将士兵在战场上拼杀格斗的经验编制成了三十二势长拳,也就是太祖长拳,此后就连少林都承认太祖长拳在武术界有着非凡的地位。而赵匡胤有可能就是古代皇帝中武术最高的人,不过武术高不代表最能打,武术

  •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为何魏国会两次败给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发生在战国中期的两场战役,当时魏国称霸中原,却两次败给齐国。桂陵之战齐国将领孙膑上演了一出围魏救赵的战法,成为战史上最为经典的截击战之一。到了马陵之战,孙膑再次看破庞涓的弱点,将魏军全歼,经此一役魏国元气大伤,从此失去霸主地位,从而走衰。为什么魏国会在短短10年间两次败于齐国之手

  • 窦太后和汉武帝的治国理念有何不同?汉武帝为什么以儒为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继位后,并没有马上掌管国家大权,汉朝真正的掌权者还是窦太后。他们虽然是祖孙关系,但相处起来不算太融洽,汉武帝一直没办法行使自己的皇权,也是让他既愤怒又无奈。实际上汉武帝和窦太后之间的分歧主要体现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窦太后并非不讲理之人,当他发现汉武帝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后,自然会选择放劝于他

  • 李斯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与赵高为伍,导致晚节不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作为一代名相,最后却落得一个被灭族的下场,李斯终究还是敌不过赵高。可能李斯行刑前也十分后悔自己当年与赵高为伍,私自篡改秦始皇的遗诏,还逼死扶苏。当年赵高就是用扶苏的为政理念和李斯不合为由,让他以身犯险。不过以扶苏的性格来看,就算两人意见不同,也不至于将他处死,而赵高一出手则是赶尽杀绝。所以说李斯

  • 周勃拥立汉文帝即位,为何晚年还担心自己被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周勃是西汉开国名将,也是平定诸吕之乱的功臣。等吕氏被灭后,周勃等人决定立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刘恒为帝,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周勃在汉文帝时期两度拜相,但他的晚年生活却过的惊悚无比。周勃晚年被汉武帝免去丞相职务,让他回到自己的封地,结果周勃夜夜都被惊醒,担心自己被诛杀。周勃也算是西汉的功臣,刘氏的恩人,结

  • 袁崇焕为何遭凌迟处死?凌迟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著名将领,曾在对抗清军的战役中多次获得胜利,但他的下场却是被处于凌迟而死。凌迟是古代一种十分残酷的刑罚,用民间的话来说就是被千刀万剐,将身上的肉一刀刀割去,据说袁崇焕一共被割了3543刀,可想而知最后的场景是有多么的惨烈。实际上袁崇焕是被冤杀,朱由检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导致他认为袁崇

  • 曹参和陈平谁成就更高?为什么萧何更看好曹参?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曹参和陈平都是西汉开国功臣,实际上他们都有机会在萧何之后成为汉朝第二位相国。不过萧何最后却是推荐曹参而不是陈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若是比功绩,成就,两人算是旗鼓相当,曹参可能要略高一点。毕竟刘邦定都长安以后,论功行赏曹参排至第二,在萧何眼里,曹参也是比陈平更好的选择,陈平究竟输在了哪?下面就为大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