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提出的停战条件,崇祯为何宁死也不答应?

李自成提出的停战条件,崇祯为何宁死也不答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9 更新时间:2024/1/22 5:53:36

明朝末年,崇祯面临着内忧外患,打仗对于这时候的明朝来说,真的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已经打不起了,各种因素堆积在一起,导致崇祯也是有心无力。然而面对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他向崇祯提出了三个免战的协议,但是崇祯却坚决拒绝了,宁肯最终自己吊死,明朝灭亡,也不愿意答应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条件呢?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从西安一路杀向北京,这一路上两千多里几乎如入无人之境,除了在山西代州西面的宁武关,在那里他遭遇到了极其顽强地抵抗。

虽说起义军经过血战最终全歼了守城明军,但一个小小的宁武关,整整拖延了起义军七个昼夜。也正是因为这一战,更加坚定了崇祯誓不南迁的决心。他认为凭借着层层险关足可抵挡起义军的攻势,可从容等待各路勤之师的到来。让崇祯没有想到的是,“正真的关口不仅在于外形,而更在人心”,其他的军事重镇均不战而降。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来到了北京城下西直门外,用大炮不停轰击城墙。早朝时,大臣们谁也不敢说话,有人站在那里只是默默流泪。崇祯皇帝显得有些神经质,时不时伏案写几个字,写完后,立即叫司礼监太监王之心抹去。

有一种说法,说崇祯反复写的是“臣皆亡国之臣”,“文臣个个可杀”,此时此刻,他显然忘记了一个事实,这些臣子都是他十七年执政岁月中,被他培养、训练成这幅模样的。

京城的防卫,此时已形同虚设,朱棣时代,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在京城设立了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不过多年来,兵营早已成了那些游手好闲的官宦子弟的收容所,此时,身子骨硬朗的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些老弱病残。

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打到彰义门外,派人向城上喊话,赶快投降吧,不投降就攻城。李自成派进北京城谈判的人是杜勋,杜勋以前是朱由检宫中的太监,得势的奴才往往都会比以前的主子更加不可一世。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实力的人,就不能奢求面子。

杜勋带着几分得意,趾高气扬地转述了李自成的条件:

割让西北一带给李自成,分国而王,而且还让朱由检出点血,给李自成犒师银百万两,除此之外,李自成这个王爷就不用朝觐朱由检了。

当然,如果朱由检答应李自成的要求,李自成也是有回报的,比如帮助朱由检搞定其他起义军,如果朱由检需要,李自成还可以出兵援助政府军,和东北的女真人干仗。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李自成这个条件可以说实在是太优厚了。李自成果然是农民出身,老实巴交。

崇祯也觉得这个条件可以商量,但是,他又觉得堂堂天子接受一个农民的如是条件,极没有面子,上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下无颜面对黎民百姓,所以,他不好意思说“成交”。沉默片刻,将球踢给了站在旁边的大学士魏藻德,询问他的意思。

魏藻德听了崇祯的问话,马上跪下,一言不发,顿首而已。魏藻德之所以不给崇祯背黑锅,是他怕,因为历史经验告诉他,在这种时刻,背上如此丧权辱国的黑锅,将来永世不得翻身,轻者丢官弃爵,重则秋后算账,身首异处。

事实证明,人总是有那么一点私心,无私心,非人也。朱由检只得让杜勋回去给李自成传话,只有六个字:朕有旨,另定计!

而李自成一看崇祯不买账,下令全线攻打内城,说是攻打,其实只是摇旗呐喊也就够了,因为,守城门的太监,早就把内城城门打开了。

三月十八日晚上,就连零星的炮弹声也停止了。残酷的事实告诉崇祯,内城抵抗结束,一切都结束了。带着崩溃前短暂的镇定,他匆匆跑向后宫,给自己的家人安排好了后路。

三月十九日凌晨时分,崇祯皇帝朱由检曾经多次试图脱出危城,逃亡南方,然而均未能如愿,最后来到煤山寿皇亭旁,在一棵老槐树上自缢而死,陪伴他的只有一位名叫王承恩的司礼监太监。

三天后,李自成的部队才在万岁上找到了崇祯的尸体,朱由检没有戴帽子,批发盖面,光着一只脚,袖中有一封信。

在信中,崇祯先做了自我检讨:我朱由检没有德行,以至于老天爷惩罚我,我有今日,都是大臣误我。(原话: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皆诸臣误朕)检讨后,朱由检自我责罚:我何面目面对列祖列宗,今自去帽子,用头发遮面,至于尸体,任李自成分取,只求勿伤我民。(原话: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公元1644年即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中午,李自成从德胜门进入北京。立国276年的大明,就此结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管仲为什么是妓院的祖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管仲,那可是连孔子都十分敬仰的人,若非有管仲,恐怕后世就难以有汉人继续延续了,管仲可以称得上是大功臣了。不过,在管仲的众多身份当中,却有一个让人不解,那就是他被后世的妓院奉为祖师爷,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管仲会和妓院有这样的联系,管仲究竟做过些什么,历史上第一个妓院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我国古代时候就出

  • 齐国是如何崛起的?周王室衰落给了齐国振兴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齐国是由周武王分封的诸侯国之一,首位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姜子牙。齐国从西周后期直到春秋战国一直保持着强国姿态,春秋四霸和战国七雄齐国都位列其中。不过齐国早年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那齐国究竟是如何崛起的呢?齐国原本内乱不止,处在被分裂的边缘,但周王室的权利每况愈下,反而给了齐国一个发展的机会。加上齐国当时

  • 纪晓岚和乾隆皇帝关系如何?真像影视剧里那么好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纪晓岚是清朝官员、文学家,可能多数人认识纪晓岚都是通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不过纪晓岚的影视形象和历史真实的纪晓岚是一样的吗?其实还是差挺多的。纪晓岚和乾隆皇帝的关系也没那么要好,和珅更是纪晓岚的上司,两人的交集并不多。可能纪晓岚的长处还是在文学方面,他曾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但在官场上纪

  • 秦始皇的棺椁什么样?是什么材质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陵有着太多的秘密,但是以现在的科技手段,还是没有办法打开的,很多人推测,在秦始皇陵里面,很有可能会有很多现如今已经失传的古籍,秦始皇将它们作为陪葬品,与自己一起长眠地下。也有很多人对秦始皇的棺材很感兴趣,不知道他的棺椁到底是什么材质的?过了两千多年,还是否能保存完整呢?从政治角度讲,用什么样的

  • 秋审什么意思?清朝为什么会有秋审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秋审是一种代复审死刑案件的制度,从明朝沿袭而来,因为是在每年的秋天进行复审,因为被称为秋审。明朝采用的是朝审制度,到了清朝以后,除了朝审又发展出了一条秋审,其目的是把各省上报的囚犯和刑部复审的囚犯以作区别。当然这样做也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我们看古装剧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叫“秋后问斩&rdqu

  • 董卓挟持汉少帝和汉献帝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一定要废除少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汉少帝刘辩是东汉唯一一位被废黜的皇帝。东汉末年,因为朝中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对抗激烈,汉少帝只能被迫出宫,等他回宫后朝中早已被董卓控制。董卓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董卓挟持汉少帝和汉献帝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一定要废除汉少帝,重立刘协为新任皇帝呢?实际上董卓这样做,也是有着他的目的和原因,

  • 秦穆公为何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国君,也被认为是春秋五霸之一。那秦穆公一生到底有哪些成就呢?当时秦国还不是一个强国,等秦穆公继位后他重用百里奚、由余等谋臣,成功灭梁、芮等国,还击败过晋国,为秦国扩大了不少疆域。秦穆公还曾帮助晋文公重回晋国,并且成为国君,使得秦晋两国交好。可以说秦国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穆公功不

  • 为什么明英宗夺门之变能够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夺门之变是明朝历史上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朱祁镇因为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朱祁钰取代朱祁镇登基,可后来朱祁钰被放回来之后,却被自己的弟弟软禁起来。朱祁镇为了夺回皇位,发动了夺门之变。可是在这一场宫变中,为什么当时竟然没有人反抗?夺门之变成功的原因又是什么,朱祁镇为何能重新成为皇帝?正统十四年六月,瓦剌

  • 大明亡国实亡于张居正?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对于明朝的灭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从表面上看,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作为亡国之君,他承担了很大的责任,但是仔细一想,在崇祯还没有继位的时候,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了,所以这个责任,崇祯要承担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有又一种说法认为,大明亡国,非亡于崇祯,实亡于张居正,也就是将明朝灭亡的最大原因归

  •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人心所向还是无奈之举?假如法正在世会有变数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率军伐吴,结果却是惨败吴军之手,几乎是被全军覆没。此后刘备元气大伤,不得不在白帝城交代托孤一事。实际上,当时蜀汉内部能担当此任的人诸葛亮肯定是其中之一,不过刘备还任命了另一人,他就是李严,并且还把兵权交到了李严手上。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难道刘备对诸葛亮还不够放心么,刘备究竟有何用意?如果庞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