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如何使用却月阵两千步兵打败三万骑兵?

刘裕如何使用却月阵两千步兵打败三万骑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95 更新时间:2024/2/12 9:17:48

我国古代出现过非常多的阵法,虽然在现代人看来,阵法似乎都是神乎其神的,只有像诸葛亮张良等等这种天纵奇才才使用得出来,但其实在古代,阵法也算是比较多见的,毕竟战争非常多,而阵法如果研究出来了,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不为?历史上就有刘裕利用却月阵,以两千步兵击败三万起兵的事迹,这个却月阵又是什么呢?

古代战争中,骑兵作战一直以来是历代兵家最重视的作战方式,北方盛产良马,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比中原地区更具有优势,中原王朝之所以跟北方游牧民族作战老是打不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骑兵打步兵,说实在的就跟袁腾飞老师说的德国队踢中国队一样,但是中原王朝一旦建立起了自己强悍的骑兵部队,像卫青霍去病李靖,岳飞打起来北方铁骑就不费劲了。

但是好像很多时候,中原王朝是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的,所以被北方铁骑吊打的时候很多,尤其是北宋的时候,只能组成步兵方阵以强弓硬弩来对付骑兵,但是人家骑兵来如风去如风,打的赢你就吃掉你,如果步兵人数比较多,骑兵打不赢人家一溜烟就跑了,你也追不上!所以一般来说,步兵都是败仗居多,但是偏偏就有这么一位猛人兄不仅用步兵把人家骑兵干挺了,而且还是用两千步兵把三万骑兵干挺的,这人就是那位被称为气吞万里如虎的南朝第一帝——宋武帝刘裕。

话说公元417年,刘裕率领东晋大军第二次北伐灭后秦期间,后秦军队被打的丢盔卸甲,于是北方另一大强国北魏派遣十万大军前来救援后秦,于是刘裕的东晋大军和北魏骑兵全面开火,刘裕的部队以步兵居多,所以在跟北魏骑兵作战的时候很吃力,大将王镇恶被挡在潼关,大将檀道济也打得很吃力,于是纷纷像主帅刘裕求援,其实刘裕方面也不轻松,刘裕急于与檀道济,王镇恶会和所以不理会北魏骑兵,但是北魏骑兵频频骚扰他行军,导致行军缓慢,而且,每次晋军一出击,北魏骑兵就撤退,步兵为主的晋军又追不上,搞得晋军诸将不胜其烦。

刘裕眼看再这样下去非被拖垮不可,于是决定主动出击,彻底打退北魏骑兵,刘裕把大军驻扎在南岸然后调集两千精兵,由大将朱超石率领,携带强弓硬弩,长枪利剑,渡过黄河抵达北岸,沿河列阵,南岸大军和北岸精兵之间还有刘裕的水军在中间接应,准备跟魏军死磕!当然这两千精兵并不是全部由步兵组成的,还有一部分战车部队和水军部队,然后渡河大军按照刘裕的安排列下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大阵——却月大阵。

却月阵,具体安排就是沿河边用战车布下弧形阵,两头抱河,以河岸为月弦,每辆战车布置士兵手持长枪坚守,并且战车自带盾牌来保护守军和战车,然后大阵中间的士兵用带来的强弓硬弩狂射来犯之敌,此阵杀伤力极高,只可惜刚开始的时候,北魏大兵们并不知道这个阵的威力,北魏骑兵一看晋军过河来跟我玩命了,太好了,我也正想跟你们玩命呢,你步兵能干的过我骑兵吗?于是北魏司徒长孙嵩率领三万铁骑来攻,这个长孙嵩也是一号狠人,南征北战也是一员悍将,但是这次在却月阵面前栽了个大跟头。

北魏骑兵呼啸而来,一时间狼烟滚滚,朱超石不愧是百战之余的铁血悍将,立刻率领大军跟北魏大军血拼起来,起初北魏骑兵不以为意,很轻视这几千步兵,但是很快他们就会付出代价,之间却月大阵中晋军带的强弓硬弩万箭齐发,北魏骑兵被射的尸横遍地,但是架不住魏军人多,而且都是骑兵,行动迅速,于是接战不久,北魏骑兵便靠近了却月阵,但是让魏军没想到的是,这下子晋军不用弓箭了,直接把长枪截城一米长的短枪,然后用硬弩射出去,这种弩非常厉害,人都拉不开,用绞车拉开弓弦,然后用铁锤锤击才能射出去,这个力度非常大,一直短枪往往能射穿四五个北魏骑兵,加上这个弧形大阵抗击打能力本来就比较强,从物理学角度而言弧形可以分散受力点的压力,所以北魏骑兵死伤惨重之下仍然拿不下晋军阵地,纷纷夺路而逃,北魏骑兵死伤枕藉,晋军冲出大阵阵斩了北魏大将阿薄干,北魏骑兵狼狈逃窜!此战过后,北魏骑兵被刘裕大军的战斗力惊呆了,再也不敢与晋军作战,于是魏军匆匆退回北魏。

没有了北魏骑兵的纠缠,刘裕顺利与其余诸军在潼关会和,然后大军齐头并进,一举攻占长安,灭了后秦。却月阵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战果,与刘裕的精明指挥,步,骑,车,水四大军种的配合作战也功不可没,尤其是水军的战船功不可没,它能及时的把各项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到北岸阵地,而北魏连水军都没有,更别提战船了,见都没见过,只能眼瞅着水军源源不断的运送飞向自己的弓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袁术地盘不大为何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袁术在汉末三国时期,也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而袁术还是当时第一个敢站出来称帝的人,只不过,那个时候的袁术其实也不算特别厉害,地盘也不大,但即便是这样的情况下,为什么袁术还是敢称帝呢?只因为他盲目自信,还是因为手里有传国玉玺?袁术敢称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到底是不是盲目的自信呢?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三国乱世

  • 唐朝军队有多强?唐朝军队编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不仅是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十分强盛,军事力量也是大唐立足的根本之一,在当时亚洲就是无敌般的存在。很多人好奇唐朝军队究竟有多强,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这个问题。在唐朝早期,主要是以府兵为主,后期则是神策六军、藩镇兵变成了主体,同时还有禁军、兵募、边防军和团结兵。不过后期的兵权几乎都是由太监把持,而藩镇

  • 刘秀评价为什么高于刘邦?就凭这点刘秀已经远胜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刘秀是东汉开国皇帝,虽然他的功绩不如刘邦,但后人对他某方面的评价是要高于刘邦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论开国难度,刘秀肯定没办法跟刘邦比,但刘秀对待功臣的态度和方式也是刘邦不能相比的,这也是后人对他们评价高低很重要的一点。刘邦称帝后疑心是一天比一天重,身边的功臣几乎全被猜忌过,而刘秀就能接纳这些陪同他一

  • 蔺相如和廉颇真实关系如何?蔺相如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大家应该都十分熟悉,这两个成语背后的典故都有着同一个主人公,这个人就是蔺相如。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也是著名的外交家。他曾和廉颇发生一些隔阂,但蔺相如为了保住大局,其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最后廉颇身披荆棘前来道歉,两人就此成为刎颈之交。那在历史上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

  • 曹操败走华容道下一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败走华容道很多人都知道,赤壁之战之后,曹操大军溃败不得不撤退,但是却遇到了关羽被派来拦截他,幸亏关羽念着曾经曹操对他的恩情,没有杀了曹操,而是最终放走了他,这才让曹操捡回一条命。只是诸葛亮明知关羽和曹操的关系,为什么还要派关羽去拦截?曹操败走华容道的下一句歇后语又是什么?曹操败走华容道(歇后语)

  • 郑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郑庄公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郑庄公是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他即位后先是平定了弟弟共叔段的叛乱,然后带领郑国发展经济、农商,使得郑国一度成为各个诸侯国中的小霸王。实际上在郑武公立储时,武姜希望能立小儿子共叔段,但郑武公还是决定立长,武姜对大儿子郑庄公并不算好,他担心郑庄公会因此报复,所以决定发动叛乱。只不过叛乱以失败告终,郑庄公和

  • 秦武王真的举鼎被砸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历史上,自从秦孝公商鞅变法开始,一直到秦始皇,中间几乎就没有过一位昏君,这也是秦国最终能够获得胜利统一全国的重要原因,不过在这其中还是有一位奇葩的秦国国君,这就是秦武王。秦武王好武,爱好举鼎,可是最终却被鼎给砸死了,这一生过的也是让人过目难忘了。当时秦武王举鼎到底有多重?他真的是被鼎砸死的吗?秦

  • 郑旦比西施还美为什么没人知道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西施一直都被认为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所以相貌上面,西施自然应该算是顶尖级别的,少有人能比,但其实,就在与西施一同前往吴国王宫的人中,却有一个比西施还要更美的女子郑旦,可是为什么后世只知道西施却不知道郑旦了呢?郑旦和西施当年,有没有与夫差有过孩子,为何那么多美女总是没有后代呢?西施作为四大美女之首,美

  • 窦太后为什么让汉景帝传位刘武?汉朝历史差点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汉景帝是汉朝第六位皇帝,在位一共16年。汉景帝一共有14个儿子,但立储一事起先并不顺利,加上窦太后又希望汉景帝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刘武,这件事差点改变了汉朝的历史。窦太后一直很宠爱刘武,而刘武又立有大功,受封于大国,共有四十余城。窦太后这样做明显是想照顾自己的爱子,但朝中百官一直劝阻汉景帝别这样做,弄

  • 诸葛亮草船借箭为什么叫上鲁肃?鲁肃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不费一兵一卒就向曹操借来10万支箭,使得周瑜、鲁肃等人心服口服。不过这只是演义中杜撰出来的故事,正史中诸葛亮并没有借箭一说,如果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个故事还是存在一定漏洞的。很多人好奇,诸葛亮借箭的当晚为什么还要叫上鲁肃,实际上鲁肃正是这场行动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诸葛亮计中计之一。下面就为大家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