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虞翻为什么得不到孙权重用?一位被小看的三国人物

虞翻为什么得不到孙权重用?一位被小看的三国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970 更新时间:2024/1/23 23:52:04

诸葛亮曾到东吴舌战群儒,好像整个东吴就没有口才厉害的人一样。实际上孙权身边也有很厉害的学者,虞翻就是其中一位。虞翻早年是王朗部下,后来转投孙策,他可谓是文武双全之人,而且还懂医术,连孙权都称虞翻“可与东方朔为比矣”。但虞翻有个不太好的毛病,就是他的性格太直,对于任何事都不会轻易妥协,而且有时也不太在意君臣之间的礼仪,导致他没能继续被孙权重用。

孙权建立东吴帝国的过程中,手下聚集了一群能征善战且智谋超群的文臣武将。在这其中有一个才能卓著的稀世怪才,曹操父子极尽拉拢都没能得到,孙策对这个人十分信任和重用,可是到了孙权执政的时候对他非常排斥,不仅不重要而且还差一点杀了他,这个人就是东吴的名臣虞翻。

据《三国志虞翻传》中记载,虞翻是会稽郡余姚县人,少年时期便以才华卓著而闻名,当时的会稽太守王朗对其十分欣赏,就把他留在身边做了一名功曹。孙策进入会稽之后,对虞翻的才华也十分欣赏,不仅继续任命他为功曹,而且跟他倾心相交成了好朋友。

虞翻这个人的才华不仅仅局限于文的方面,在武勇上面的表现也非常突出,这在其个人传记注引《吴书》当中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就能看出来。当时孙策平定山越叛乱,斩杀了贼首之后就让部将们沿路分兵搜索残兵,他自己单枪匹马在山中行进时遇见了虞翻。虞翻看到他一个人的时候大惊失色,连忙问他左右随从在哪里,孙策回答说:“悉行逐贼。”虞翻听后大呼:“危事也!”并且急忙上前扶孙策下马。

虞翻向孙策解释,山中的荒草又深又高,万一里面有人埋伏突然杀出的话,马匹受到惊吓之后腾跃嘶鸣,骑马的人也失去了周旋的机会。于是,虞翻手持长矛在前面开路,而孙策牵着马手持弓箭步跟随在其身后,平安出山走到了平坦的道路上。

到了平路之后,虞翻又劝孙策骑马行进。孙策看看虞翻说:“卿无马奈何?”虞翻得意的说:“我擅长步行,一日行进两百里都不是问题。自跟随主上征讨以来,军中还没有人能比过我的,‘明府试跃马,翻能疏步随之。’”通过这一段记载就能体现出,虞翻在勇武方面也是有一定特长的。

除此之外,孙策对虞翻的信任和重用,在其注引《江表传》中的一段记载中也足以体现。在虞翻的一番游说之下,孙策不费吹灰之力就平定了豫章。在之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孙策对虞翻说:“我还有许多征讨的事务要进行,回不了郡府了,我当你是我身边的萧何,重新任命你为功曹,来替我镇守会稽。”虞翻领命,三天之后回到了会稽驻守。这一简短的记载,只是虞翻在孙策时期的一个缩影,但是已经足以证明虞翻的才华以及孙策对他的信任和重用的程度了。

对于虞翻这样一个不可多得人才,曹操、曹丕两父子也是极尽手段想要拉拢和收服。据《三国志虞翻传》及其注引《吴书》中记载,孙权接位之后虞翻被举荐茂才,东汉朝廷册封他为侍御史,曹操特意请他到自己的司空府任职,但是虞翻丝毫不给一点面子,“皆不就”。曹丕登基之后对虞翻也是十分倾慕,进行了一番拉拢之后最终也没有如愿,“魏文帝常为(虞)翻设虚坐”。

之所以说虞翻是一个稀世怪才,是因为他还有一个特长:对卜卦特别精通,而且还卜得非常准。据《三国志虞翻传》中记载,吕蒙在荆州大败关羽之后,孙权曾找虞翻卜卦,让他算算关羽的命运如何。虞翻倒腾了一番之后说:“不出二日,必当断头。”事情的进展果然跟他算的一样。连孙权都说他的才能虽然比不上伏羲,但是跟东方朔不相上下。

但就是这样一个大家都争着抢着要的怪才,却因为性格问题怎么都跟孙权处不来,不仅没有被重用,而且最严重的时候还差一点就被孙权给杀了。

孙权称帝之后宴请群臣,在宴席快要结束的时候,孙权起身挨个敬酒。轮到虞翻的时候,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伏地阳醉,不持”。孙权一看他都醉倒了也就免了,可是孙权刚走他又坐起来了,跟没事儿一样。他这种无厘头的行为,可把孙权给气坏了,“权于是大怒,手剑欲击之”。当时在座的大臣们各个惊慌失措,唯有大司农刘基一跃而起紧抱着孙权不放,进行了好一番劝慰虞翻才得以幸免。

还有一次,孙权跟张昭正在进行一场愉快的交谈,其中谈到了关于神仙的问题。当两人谈论甚欢的时候,虞翻不识时务地插嘴,破坏了整个愉悦的氛围。虞翻指着张昭说:“你都是快要死的人了还谈什么神仙,这世上真有神仙吗?”孙权对虞翻早已忍无可忍,之后随便找了个理由把他给发配到交州去了,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

不过虞翻倒也没有因为不受孙权的待见而消沉,虽然被发配到了交州,但是心里依然牵挂着国事,在当地开班授徒,继续为东吴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吕后真的和审食其有什么关系吗?刘邦有没有被戴绿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对吕雉和审食其之间有不可告人的关系的传言深信不疑,认为,当初刘邦外出,家里无人照看,当时还不是吕后的吕雉,就与审食其有了非一般的关系,等到刘邦夺得天下,吕后与审食其也依然没有断了来往,而是一直背着刘邦偷偷来往。只不过,如何能确定这是真实的历史真相?吕后当年究竟有没有和审食其有私情?今天我们就

  • 朱棣为什么要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炽靠儿子赢的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虽然朱高炽是朱棣长子,但朱棣还是更喜欢次子朱高煦一些。朱高煦曾跟随朱棣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诸多战功,而朱高炽因为体型肥胖只能留守大本营。那为什么在这场储子之争中,最后反而是朱高炽胜出了呢?实际上,朱高炽虽然身体不如朱高煦,但他为人宽厚,言行识度,为以后的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朱高煦为了夺得皇位,不肯回到自己

  • 王安石游褒禅山为何半途返回?真是因为巨石挡路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游褒禅山记》作为课本上的一篇文章,不知道还有多少离开学校的人还记得呢?这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写,记载的是他与朋友们一同游览褒禅山时候的一次感想。然而在这次游览过程中,最让他感到后悔的,就是他们走着走着火光快要熄灭,可是路还是没有尽头,所以不得不选择退回来。虽然写明了原因,但是王安石真的就是因

  • 勾践如何对待功臣?看范蠡、文种下场便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越王勾践是春秋五霸之一,关于他卧薪尝胆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那勾践成功复国后,他是如何对待自己那些功臣的呢?勾践被释放回国后,重用了两位此后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范蠡和文种,其实从他们二人的下场就能看出勾践对待功臣的方式。越国灭吴后,文种自觉功高,最后被勾践赐死。而范蠡就懂得急流勇退,此后经商成为

  • 黎逢参加科举迟到为何还能成为状元?黎逢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黎逢是唐朝中期科举状元,不过黎逢这个状元头衔来的比较具有戏剧性。当时黎逢参加考试时,因为一点事迟到了,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在檐前设席应考,并且显得一副胸有成足的样子。这让当时的主考官感到诧异,感觉黎逢并非常人,便派人在一旁观看。结果黎逢的考卷果然让考官连连称奇,最后是被拔为状元。黎逢的经历也算神奇,下

  • 百日维新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谁该负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晚年,大清国被西方的列强各种欺负,为了能够改变大清国被列为鱼肉的局面,光绪帝任用了大批的维新党派。由于这一次改革破坏了保守派的利益,因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老旧势力迅速给予了致命的打击,最终光绪帝被囚于瀛台,维新派领导康有为出逃海外。因只持续了一百零三天,故又称“百日维新”。

  • 华夏文明是如何传承的?起源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华夏也可称之为“夏”或是“诸夏”等等。这是古代居住在中原一代地区居民的自称。大约在5000年前,在黄河中下游,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着非常多的部落,这其中就包含了炎帝与黄帝的部落。而炎帝与黄帝部落,在后期通过融合形成了“华夏民族”,

  • 张郃和赵云哪个更厉害?为何说张郃不敢惹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是蜀汉五虎将之一,而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轮知名度肯定是赵云更胜一筹,不过比功绩和实力,这两人到底谁更厉害呢?很多朋友都喜欢把张郃和赵云放在一起比较,网上更是有种声音说张郃不敢惹赵云,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在演义中,赵云和张郃在长坂坡交过手,而此次战役正是赵云的成名一战,赵云理应也战胜了张郃。

  • 黄月英那么丑为何他不纳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很多有权有势的人,家里除了正妻,还有一些小妾,这些小妾相比正妻来说,身份地位都不高,更多的只是因为他们喜欢,或者是长得好看的,或者纯属带回来为了生孩子的,所以,正妻大多数只是撑门面,而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相传是一个丑八怪,这对于相貌英俊的诸葛亮来说,总让人觉得不是很般配,那后来诸葛亮有没有再纳妾

  • 为什么刘秀近乎完美,但是存在度却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刘秀的确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当时王莽终结了西汉,建立了新朝,颁布了一系列看似穿越一样的规章制度,但是出现了一个“位面之子”刘秀,重新改写了王莽带来的超前历史,另一方面,刘秀的为人也是值得称赞的,看看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就知道,这是一个近乎于完美的人,这样的人原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