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宣宗李忱如何成为皇帝的?李忱一生有哪些成就?

唐宣宗李忱如何成为皇帝的?李忱一生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389 更新时间:2024/2/27 17:24:56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16位皇帝,也是唐朝最后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唐宣宗的登基之路并不简单,他继位时已经36岁,而且还是在马元贽等宦官的拥立下才顺利称帝。李忱为人低调,马元贽以为李忱比较好控制才想拥立他,实际上李忱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而且拥有过人的智慧,在位13年间开创了唐朝最后一个盛世。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唐宣宗的故事,还有他的成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唐朝是我国千年历史上极为繁荣的一个朝代,它延续了289年之久,其中一共出现过21位皇帝。这些皇帝有的一生浑浑噩噩,将大唐推向了灭亡的结局;有的一生励精图治,开创了令人叹服的盛世局面。而唐朝最后一个盛世的缔造者就是唐宣宗李忱,他的一生非常传奇,身为皇子却只能靠装傻保命,却没有想到37年的蛰伏竟然使他一朝登上天子之位,被太监推上皇位后,他缔造出了大唐最后的盛世。

810年,在唐宪宗李纯的后宫中又有一位皇子诞生了,这位皇子就是李忱,在当时排行十三。原本,他身为皇子理应享受众人的尊敬,但却因为生母郑氏的身份过于卑微而备受欺压。郑氏在入宫前是唐朝叛将的一位侍妾,因为丈夫谋逆被杀,所以就被送到皇宫中当宫女。郑氏长得极为貌美,一下就被皇帝看中,受到了几次宠幸,就这样生下了皇子李忱。

对于一般皇子来说,皇宫的生活充满的华贵和雍容,但是对于李忱来说却是危险重重,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从小就不爱说话,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不慧”,行为宛如傻子一样。据说,早年间他常常梦到自己乘坐一条巨龙扶摇而上,梦醒后他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却对他说不要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避免惹祸上身,就这样他变得更加不爱言语。

他毕竟是皇帝的儿子,按照规矩成年后就被封为了“光王”。因为出生时间较晚,所以当时和他年纪相仿的几个王爷是他哥哥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侄儿。其中有3个侄儿先后都当上了皇帝,多年来一直对他心存戒备,经常在宴会上刁难、取笑他,强迫他当众说话,看看他是不是真的痴傻,后来竟然将此当为乐趣,并且称呼他为“光叔”。

可就是这样“痴傻”了37年的人,却有朝一日登上了皇位。唐武宗重病的时候,当时的太监马元贽在朝堂中一手遮天,马元贽为了能夺得大权,打算让痴傻的李忱当自己的傀儡,于是就将他立为了皇位的继承人。

846年,37岁的李忱正式登基,史称唐宣宗。谁也没有想到,他当上皇帝后就像立马换了一个人,完全不是一副痴傻的样子,雷厉风行的手段让众人目瞪口呆。首先,他就将在后宫霸权多年的太监们一网打尽,其中就包括妄图控制他的马元贽。

他登基之后,以唐太宗为自己的榜样,不仅能够果断公正的处理事务,而且善于听从大臣的谏言,任用了一批优良的官员,而他本人在生活中则是恭谨节俭,爱民如子。他一上台就将结束了朝堂上不该有的权势之争,还大力收复被吐蕃、党项等攻占的土地,使得百姓们的生活渐渐好转起来。

他的所作所为,使得当时已经衰败的大唐出现了“中兴”的局面,后世对此都赞叹不已,因此他当政的那段时期被称为“大中之治”,而他本人也被称为了“小太宗”。

李忱从小就受尽了众人的苛待和排挤,所以他更加明白人情冷暖,在治国的同时也不忘对自己家人的教育。他是一位非常节俭的皇帝,按例公主出嫁的时候应该使用银箔做装饰,但是他却下令改用铜饰。同时他还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自恃为皇室子弟就轻视任何人,公主们出嫁后要恪守妇道,尽自己的本分。

据说,万寿公主出嫁后,有一次驸马的弟弟重病,皇帝得知后就派下人去探望。探望的人回到皇宫后,皇帝就问公主是不是也在家中,下人回答说公主不在府中,而是在别处听戏。皇帝听后是十分生气,立即将公主叫到皇宫中,并且教育自己的女儿:“丈夫的兄弟重病,你理应去看望,如今你却跑去听戏,对得起自己公主的身份吗?"公主连忙认错,随后对自己的夫家恭敬有加。

从这位皇帝的所作所为,我们也能看出这确实是一位难得的明君。他的一生兢兢业业,为大唐延续了最后的荣光。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竟然因为服用了太医献上的”仙丹“而中毒,病情变得十分危急,连续一个多月都无法上朝。

859年,唐宣宗重病,最终离世,享年50岁,驾崩后安葬于贞陵。

这位皇帝在位13年,拯救大唐于水火之中,但依旧无法阻止唐朝灭亡的结局。在他死后甚至到唐彻底覆灭,百姓们依旧对他思咏不已。他的大半辈子都在装疯卖傻中度过,堪称最能“忍”的皇帝,余生所创造的功绩至今令人叹服。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最早预见安禄山谋反的是李白?他怎么没告诉唐玄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要这样说,其实很多人肯定是不相信的,唐玄宗还有杨贵妃,经常与安禄山在一起,而安禄山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的也是各种听话和乖巧,李白能和安禄山有多少交道,他怎么可能会知道安禄山要谋反?而且安禄山如果要谋反,怎么可能让别人看出自己的心思?就算是李白真的看出来安禄山不怀好意,他为什么又没告诉唐玄宗呢?唐朝是中

  • 曹丕病逝孙权打算出兵江夏,为何最后却是无功而返?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曹丕病逝后,孙权认为此时会是出兵江夏的大好时机,于是下令出征。但最终结果却是无功而返,没收获太多实质性的东西。不过此次战役孙权也不是全无收获,他为东吴发现了两位将才,孙奂和张梁。孙权用人算是比较开明,只要有才一般情况下都会得到重用。可能很多小伙伴还不太清楚孙奂、张梁是谁,这次就为大家讲讲他们此后做出

  • 日月当空是什么字?这个字为何无人敢用?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日月当空是曌字,这个字由武则天发明,意为日月凌空,普照大地。虽然字典里有这个字,但我们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曌”。其实武则天总共造了18个字,但只有曌流传了下来,在造字方面武则天可以说是颇有研究,也能看出她的野心之大。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皇帝,武则天的确是有着非同凡响的

  • 上古天龙神族真的存在吗?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在上古时期,传说只有圣人或是大神才会拥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就比如说一目双瞳。甚至有传言说,天庭上的黄帝天皇氏有着三舌四瞳。三条舌头,四个瞳孔,估计吵架的话几个人都吵不赢他一个,眼珠子转起来估计能让人目眩。像黄帝的史官仓颉、尧帝的接班人舜帝,还有战国时期的西楚霸王项羽,据说他们都是具有双瞳的人。岐舌与重

  • 朱棣为什么敢起兵造反?是被逼无奈还是早有计划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朱允炆决定削藩,朱棣起兵反抗,看似顺理成章,但这一切究竟是朱棣被逼无奈,还是他早有夺取皇位的打算呢?历史上削过藩的皇帝很多,自然会有藩王不愿束手就擒,但像朱棣这样直接把正统击败,自己登基称帝的就不多见了。实际上朱棣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称帝的野心,而且一早就是冲着皇位去的。一旦起兵失败,他的下场只有死路一

  • 苏轼为什么吃错药而死?他吃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吃错药,现在一般用来指的就是说一个人突然之间状态变得很不一样,与平常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如果是真的吃错了药,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相传,历史上,苏轼最终的死因,就是因为他吃错了药而死的。那苏轼究竟是吃了什么药,为什么会因为吃错药而死呢?他有什么病吗,药是从何而来,为何会吃错了?宋代文豪苏东坡,为人心胸

  • 给军人发军饷还要看身高?揭秘宋朝奇葩规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士兵领工资看什么?宋仁宗告诉你要看身高。这个奇葩规定在历史上还真出现过,在宋仁宗年间,当时的士兵领取俸禄跟身高还有关系,长得矮的人会比较吃亏。不过身高都是父母给的,自己又控制不了,为何反倒成了一项区别对待的指标呢?实际上这还是当时的军制改革之一,目的是为了吸引身材比较高大的人参军。现代人的平均身

  • 三国东兴之战孙吴以弱胜强,诸葛恪一战成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孙权病逝后,司马师准备对孙吴出兵,他派司马昭领兵15万,前去进攻东吴。魏军选择兵分三路,司马昭率领7万大军从东路进攻,遇上了诸葛恪的部队。虽然司马昭手上只有7万兵力,但还是比诸葛恪的4万要多,但诸葛恪利用各种计谋击败了司马昭,打赢了这场东兴之战。此后司马昭因为战败导致侯爵被削,而诸葛恪则是一战成名,

  • 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儿子全身的毛给剃掉?他的儿子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古代有各种各样惩罚折磨犯人的方式,各种酷刑应有尽有,但是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酷刑都是为了折磨人的肉体,还有一些是为了击溃犯人的心理,让他们体验一把生不死的感受。而剪头发,在古代是非常重的罪,对当时的人来说是一种很严重的惩罚,为何朱元璋却会将自己的儿子身上的毛都剃掉?他的这个儿子是谁,做过什么事

  • 杨贵妃真的有狐臭吗?为什么会有这种传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古代人,我们的了解其实并不多,很多人的印象还都是从各种民间传说当中来的,不知道是否经过了添油加醋,又加了多少,才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样子。民间有传言,说唐玄宗最喜爱的杨贵妃其实有狐臭,但是却并不能阻碍李隆基对她的喜欢,这一定也实在是太重口味了,可是,这究竟是真是假?如果是传言,又为什么要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