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期为什么楚国敢第一个称王?

春秋时期为什么楚国敢第一个称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58 更新时间:2024/1/21 3:40:39

春秋时期,虽然诸侯之间还没有开始争霸,但是却也已经有一些这样的迹象了,比如在称呼上面。原本只有周天子才能被称“王”,王就是后世皇帝的地位,但是春秋时期周天子衰微,诸侯崛起,有一些崛起的比较厉害的诸侯,就敢于直接挑战权威,自己称王,而第一个这样做的就是楚国国君,而且楚国还出了一个敢问鼎的楚庄王,楚国当时实力居然有这么厉害吗?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率领众诸侯起义,组成了一支讨伐纣王的联军。两年后,伐商联军在牧野大败纣王,灭亡了无道的商朝,建立了崭新的朝代——周朝。

周武王夺取天下后,自称为"天子",并将伐纣过程中立下功劳的诸侯、上古圣贤人物的后代,以及自己的同族宗亲分封到全国各地,让他们各自建国,拱卫中心的周朝都城镐京。后来,周朝迁都洛邑,历史进入春秋时期。

这一时期,其他国家都称"公"例如齐桓公,唯独楚国称"王"例如楚庄王,这是为什么呢?

后世称呼一国之主的"皇帝"一词,要到公元前221年才被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的秦始皇嬴政所创造。在此之前,周朝作为天下共主,被称为"天子"、"周王",而其他诸侯则只能够自称为"公"。据唐代史学家司马贞所著的《史记索隐》记载,后世称之为"春秋五霸"的五位国君,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而《荀子》主张的"春秋五霸"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些君主中,齐、晋、秦、宋的国君都称"公",而吴、越、楚则不同,他们虽然身为诸侯,但自称的确实与周天子地位相等的"王"。而要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情况,还得从这几国的建国史说起。

我们先来说说题外的吴国和越国。细心的读者会发现,称王的吴、越、楚三国都处在当时中原地区以南的偏僻之处,那里距离周天子掌控力最强大的地区比较遥远,正所谓"天高皇帝远",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畅。可能诸侯在南方称王很多年后才会被周天子知晓。

当然,即使如此,也不是人人都敢于称王的,称王前必然要具备一定的实力,否则周围的强邻很轻易便会以"尊王攘夷"为名前来讨伐。吴国、越国因双方的君主夫差、勾践而为人所熟知,"卧薪尝胆"也是后世常用的成语典故。

而早在夫差成为吴王前百余年,吴国国君已然称王。传说,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有三个孩子,周文王姬昌之父季历是最小的一个。周太王喜爱自己的孙子姬昌,但按照立嫡立长的继承规则,季历是无法继承的。季历的两个哥哥懂了父亲的心意,便主动离开,前往了南方,于是开创了吴国。

后来吴国持续发展,逐渐壮大,据《史记》记载,鲁成公五年(前586)时,"寿梦立而吴始益大,称王。"越国则是夏朝君主少康的后裔,他们在南方发展许久,到了周敬王时,越国国力渐强,于是国君允常便自称越王。

楚国和吴、越非常相似,楚国本是北方一支部族,受到商朝人驱逐而逃往南方,周朝建立过程中,楚部落首领鬻熊为周王当火师,肩负祭祀祈祷重任,但周朝建立后却没有得到封赏。直到周成王时期,鬻熊的曾孙熊绎才得到封爵,不过也只是最低等的子爵。

在楚国的发展过程中,来自中原的诸侯们都对其十分蔑视,认为楚国地处蛮荒、人民野蛮,不配和中原众诸侯一同会盟,于是都排挤楚国,称之为蛮夷。楚人忍辱负重,背负着屈辱和嘲笑,拼命的开垦土地、发展国力,并陆续对外吞并了一些小国。

据《史记》记载:"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可见,楚人对于"蛮夷"的称号恨之入骨,并用这一称号来挖苦曾经嘲笑楚国的随国。楚国攻打随国,让身为周朝宗亲的随国国君面见周天子,请求为楚国提升爵位。

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随国国君带着周天子否定的答复回到南方,"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楚国国君自此代代称王。

综上所述,楚国之所以称王,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受到诸侯的嘲讽、周王的轻慢,这也是日后楚庄王做出"问鼎中原"的威胁举动之原因所在。其次,距离周天子和其它强国距离较远,不易被讨伐也是楚国称王所依仗的因素之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朱允炆有没有使出全力?其实他还有一支部队却没机会调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靖难之役由朱允炆对阵朱棣,当时朱允炆手上的兵力要远胜朱棣,朱棣的燕军大概只有30万人左右,而朱允炆坐拥百万大军。只是谁也没想到最后的胜者竟然是朱棣,经历几番大战燕军消灭了南军的主力,最后胜利攻入应天。朱允炆下落不明,关于他的结局直到今天依然众说纷纭。实际上朱允炆当时还有一只部队,只是一直没机会调用。

  • 李斯临死之前为什么没有喊冤,他为什么接受了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李斯作为一国的丞相,原本的确是可以一生荣华富贵,因为秦国需要他,但是面对人生当中那个重大抉择的时候,李斯还是选错了。他以为扶持胡亥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却没想到赵高做事那么狠绝,如果他选择了扶苏的话,秦国或许不会那么早灭亡,他就算是不得重用,也不至于结局那么悲惨,得一个善终应该是没问题的。不过李斯临死

  • 唐朝龙武军是什么?龙武军的来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根据唐朝军制,长安城内的皇家禁卫军分为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武军。这些都是皇帝的亲卫部队,直接负责保护皇室安全。最近正在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就出现了龙武军,很多观众也是对这支部队感到好奇。龙武军最早是由唐太宗选拔出的骑从护卫,当时只有百人。武则天上位后,把龙武军的百人部队扩充为千人部队,

  • 关羽被杀之后,为什么刘备不马上报仇而是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之死,让蜀汉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其实关羽的死,和他自己也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关羽死后,刘备的反应有些奇怪,他是过了几年之后,才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展开了夷陵之战,然而当时,在关羽死了之后,为什么刘备没有立刻去报仇,却要等几年?关羽随后刘备不仅没有报仇还称帝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思呢?公元219年,

  • 每个朝代都有盛世,为什么康雍乾盛世遭到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一个盛世,不过除了秦朝和隋朝那样年份太短,晋朝那样太乱的朝代没有之外,其他的很多朝代都有一个。然而清朝时期的盛世,也就是康雍乾盛世,虽然名字上是被叫做盛世,却一直都是备受争议的,甚至可以说是遭到了质疑。那么康雍乾盛世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待遇,人们对它的质疑又是有什么原因呢?中国

  • 越国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越国,在历史上曾经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国家,最出名的也就是与吴国之间的争斗了,也因为勾践的故事而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国家。虽然越国在春秋末期灭掉吴国之后,越国国君成功跻身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最后一个霸主,但是到了战国时期,越国就好像失去了踪迹一样,就再也看不到越国的身影了。那么战国时期的越国又是去哪了呢?自

  • 唐高宗为什么总被轻视?其实唐高宗并非弱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唐高宗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继位后唐高宗依然延续唐太宗的各种制度,并且重用良臣共同辅政,为人也十分勤政,因此创建了“永徽之治”。但还是有很多人会觉得唐高宗总被贴上“弱主”的标签,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同时期的武则天太强势吗?好像唐高宗对武则天的确

  • 朱棣称帝后,他是如何处置朱标后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朱标是朱元璋长子,也是朱元璋最看重的儿子,在朱标13岁的时候朱元璋便下令立他为皇太子。朱标性格宽厚,无论对待外人还是自家兄弟都十分和气,还曾替犯错的朱棣求情,所以朱标在朝中的声望也是最高。无奈,朱标意外中风寒病逝,走在了朱元璋前面,朱元璋心痛不已,最后决定把皇位继承人传给朱标儿子朱允炆。但朱允炆却内

  • 明朝五大开国功臣排名,谁才是第一开国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1、徐达徐达是朱元璋嫡系中的嫡系,是朱元璋最初的班底。在朱元璋接收郭子兴的力量时,徐达起着主要作用,“时诸将多太祖等夷,莫肯为下”,徐达、汤和等人“奉约束甚谨”,逐渐确立了朱元璋的领导地位,也使这支队伍成为了朱元璋的基本力量。徐达不仅具有“

  • 夏朝皇帝顺序姓名年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夏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朝代,我们虽然习惯了说夏商周,但是却有很多人拿着一些言论,指出夏朝其实并不存在,那些所谓的夏朝遗址都是假的。然而前段时间良渚遗址申遗成功,就给这些人打了脸了。夏朝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资料很少,夏朝时期的君主还不叫皇帝,我们只取其意,一起来看看夏朝时期皇帝的资料。夏朝(约